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263119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3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大政经马克思经济学习题集.doc(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 论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2、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D、 物质资料生产3、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上层建筑4、 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 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2、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6、 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 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 )A、生产B、分配 C、交换D、消费8、 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

3、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经济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A、劳动B、资本C、生产资料D、劳动对象E、劳动资料2、 生产力是( )A、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B、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C、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E、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3、生产关系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D、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4、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A、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B、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C、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D、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决定作用5、构成社会再生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生产B、市场 C、分配D、交换 E、消费6、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A、消费决定生产、交换、消费 B、生产反作用于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E、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7、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

5、客观经济规律办事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E、不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们都存在和起作用8、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人们( )A、不能消灭它 B、不能认识它C、不能发现它D、不能利用它E、不能创造它9、政治经济学是(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E、为其它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 10、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A、能够创造经济规律 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 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 D、能够利用经济

6、规律 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三、辨析题1、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同样具有客观性,所以二者没有根本的区别2、 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四、论述题1、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B 4、B 5、B 6、A 7、A 8、D 9、D二、多项选择题1、ADE 2、ABCE 3、ABCDE 4、ABC 5、ACDE 6、CDE7、ACDE 8、AE 9、BDE 10、BD三、辨析题1、错误。经济规律是指客观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不同于自

7、然规律的特点在于经济规律的历史性、社会性和认识经济规律的阶级背景。经济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因为经济条件、经济现象的出现和存在是历史的;而有思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的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方式和经济利益关系会影响到他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解释。所以,认为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根本的区别的错误的。2、错误。经济规律是指客观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因为经济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客观性是指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经济规律,只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但是人是可以认识

8、经济规律,能够利用经济规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所以,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并不能得出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观点。四、论述题1、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的。经济规律是指客观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因为经济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经济规律存在的客观性和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客观性两个方面。首先、经济规律存在的客观性是由经济现象、经济条件的客观性决定的。在一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一定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价值规律。其次、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客观

9、性是指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经济规律,只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但是人可以认识经济规律,利用经济规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在于经济规律的历史性、社会性和认识经济规律的阶级背景。经济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因为经济条件、经济现象的出现和存在是历史的;而有思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的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方式和经济利益关系会影响到他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解释。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行为是( ) A、市场竞争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C、劳动力买卖关系 D、追

10、求利润最大化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3、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 ) A、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B、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C、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两者都要经过交换才能进入消费领域4、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11、( )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B、生产过程中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定8、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C、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比D、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正比9、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 B、特殊等价物 C、一般等价物 D、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0、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价值

12、尺度和支付手段C、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 )A、利息 B、利润 C、成本 D、价格12、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充当价格手段的职能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13、商品流通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 )A、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正比B、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反比C、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

13、流通速度呈反比D、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正比14、通货膨胀的迹象是(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B、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持续下降C、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持续下降D、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1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6、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 A、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

14、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17、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8、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C、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19、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15、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20、在商品买卖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 )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支付手段的职能21、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2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劳动价值论 B、劳动二重性原理 C、商品经济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23、商品经济条件下,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主要依靠( ) A、价值规律 B、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24、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之间交换数量比例的是商品的( ) A、使

16、用价值 B、供求关系 C、价值 D、自然属性25、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相交换的比例A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B是由政府部门规定的C是由生产者之间的协商决定的D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自发地确定的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 )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则是同质的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2、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7、关系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E、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3、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A、商品的总量增加 B、商品的总量减少C、生产单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E、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4、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 )A、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使用价值量上相等 B、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C、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D、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

18、E、它只存在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并不一定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5、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 )A、商品本身的价值 B、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C、货币的价值 D、市场供求关系E、货币的价格标准6、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 )A、进入流通的商品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E、商品价值总额7、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的B、从总体上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E

19、、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8、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上,价格( )A、以价值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以价值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C、与价值的变化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E、不依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之变而变9、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C、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D、一个历史的范畴E、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而生产的产品10、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A、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B、 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D、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0、E、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11、 消费者的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是(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价格30万 B、按购房合同,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C、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 万元E、交付车库租金200元三、辨析题1、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一切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都是商品。2、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比,所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对自己不利的。3、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4、 商品价格的变化是商品价值变化的反映。5、 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四、论述题1、运用价值规律作用的理论阐明我国企

21、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必要性。五、材料题1、根据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政府干预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但在20世纪的若干年中,在一些计划经济的国家里,政府对价格的控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制定价格成了政府的功能,有计划地使价格大规模地偏离市场均衡价格成了政府的策略。政府干预严重地扭曲了经济关系,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摘自田国强、张帆著,大众市场经济学,第62页请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评价上述材料2、根据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上到处流行这样的俗语:“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等等反映了人们对当时那种不公正的收入分配的不满情绪。材料2

22、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500万 2001年2月19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五大科技奖同时揭晓并颁奖。在2612位获奖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他们的获奖证书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并颁发,每人并获得500万元的最高奖金。其中,50万给个人,450万做科学研究经费。摘自2001年XXXXXXXXXX材料3有资料表明,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公斤,1998年达到450公斤,增长了3.2倍。在当今中国,有一半

23、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公斤计算,每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2001年2月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嘉奖袁隆平300万元人民币,其中100万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200万用于科学研究,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摘自2001年XXXXXXXXXX请你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有关原理,分析这些经济现象。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C 5、D 6、C 7、C 8、C 9、C 10、D11、D 12、

24、A 13、B 14、A 15、D 16、D 17、A 18、B 19、D 20、B21、A 22、B 23、A 24、C 25、D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DE 3、ACD 4、BCE 5、ACD 6、ABD 7、BCDE8、ABD 9、ABCD 10、ABC 11、BCE三、辨析题1、错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或者说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为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商品的价值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劳动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商品,才具有价值。所以,不能因为

25、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就认为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都是商品。2、不正确。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对社会劳动生产率而言的。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有利。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生产者为了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想办法降低自己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然会不断地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认为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对自己不利的的观点是不正确的。3、不正确。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价值量。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相同

26、的价值量被分配在较多的使用价值上,而劳动生产率降低时,相同的价值量被分配在较少的使用价值上,从而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向关系的规律。4、不一定。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商品价值量/单位货币的价值量。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自身的价值量成正向关系;与货币商品的价值量成反向关系。当商品的价值量与货币的价值量发生不同的变化时,商品的价格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在市场中商品价格的变化还要受到其他因素,尤其是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是价值,还有其它因素。5、不正确。商品市场价

27、格围绕其价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值也是一致的,同时商品价格的变化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所以它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四、论述题答:(基本思路)1、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可以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可以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进生产者之间的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3、联系实

28、际:社会主义企业是商品生产者,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只有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才能获得更多的盈利;才能提高价值能力。五、材料题1、政府对价格的过度干预,造成了价格形成机制的破坏。使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并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生产能力过剩、供给短缺等经济问题。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决定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是人们协商的结果,也不是政府定价的结果,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就是说离

29、开了市场竞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不可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虽然商品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但价值并不是决定价格的唯一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也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因此,价格的制定,应既反映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又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动,同时又要与货币的价值相适应。价格的制定,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而不是决策者的主观意志。2、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量越大,其价值量也越大。 (2)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创造的价

30、值量是不同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等于自乘的或者说倍加的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所以,造原子弹的劳动和拿手术刀的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远远大于卖茶叶蛋的和拿剃头刀的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材料3的例子。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前者所获得的报酬也应该大子后者,这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所以,这种分配现象的存在,并不符合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3)当然,这种现象是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在产品的分配中执行双重标准,一方面是科学家等复杂劳动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仍然由计划

31、经济体系决定,没有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卖茶叶蛋等简单劳动的个人收入分配由市场经济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由于市场存在商品短缺,产品供不应求,所以收入偏高。(4)但随着经济的市场化,这种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现象已经逐渐消除。因而2001年在中国出现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500万,给科学家这样的荣誉是史无前例的,这一举措明确表示了科学家的复杂劳动在整个经济体系作用的重要性。科教兴国。 第二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B、形式上的等价交换与事实上的剥削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D、剩余价值既在流

32、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2、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 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 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是逐渐消失的 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4、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在资本运动中的不同运动速度5、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利润率 B、利息率C、年剩

33、余价值率 D、剩余价值率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8、资本主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 )A、超额剩余价值 B、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 D、商业利润9、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C、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0、资本主义

34、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11、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A、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B、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C、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 D、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1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的结果使( )A、社会资本总额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扩大C、剩余价值总量增长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13、个别资本通过

35、组织股份公司实现的增大属于( )A、资本积累 B、资本集中C、资本积聚 D、资本垄断14、资本积聚是通过下列条件实现的( )A、资本联合 B、资本兼并C、资本积累 D、市场竞争15、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16、利润率反映了( ) A、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预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D、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17、利润率与( )A、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成同向变化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成反向变化C、剩余价值率成反向变化 D、固定资本量成同向变化18、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36、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价格C、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19、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 )A、企业利润 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20、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商品价值的形成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D、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c+m转化为生产成本21、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 )A、超额剩余价值 B、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 D、相对剩余价值22、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商品价格随供求变化以( )A、商品的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B、商品的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C、垄断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D、成本价格

37、为中心上下波动23、商业资本执行的职能是( )A、流通资本的职能 B、生产资本的职能C、货币资本的职能 D、商品资本的职能24、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A、商品贱买贵卖的差额 B、从事商品销售的劳动创造的价值C、商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D、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25、借贷资本所有者在贷出货币资本时( )A、放弃了货币资本的所有权,而不转让使用权 B、转让货币资本的使用权,没有放弃货币资本的所有权C、既放弃了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又转让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D、没有放弃货币资本的所有权,也不转让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26、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态中,所有权和使用

38、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27、股票价格是( )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票买卖的利息收入C、股票的票面金额 D、股息收入的资本化28、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C、土地的优劣差别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水平29、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优劣差别 B、土地的有限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30、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价格决定于农业生产中的( )A、社会平均生产条件 B、优等地的生产条件C、中等地的生产条件 D、劣等地的生产条件31、农业资

39、本家总是力争签订长期租约,土地所有者则力求签订短期租约,这是为了争夺A、级差地租B、级差地租C、平均利润D、绝对地租 32、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A一切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B所有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不再存在差别C所有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D生产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33、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是( ) A、垄断 B、剥削C、对外掠夺 D、国家调节34、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A、向外扩张掠夺 B、国家干预经济C、垄断统治 D、市场经济3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36、混合联合公司是( )A、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主要形式B、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主要形式C、当代私人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 D、战后由混合兼并形成的新型垄断组织37、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A、自由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