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268142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理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心理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心理学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心理学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廊坊师范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题 目: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学生姓名:孟祥美导师姓名:吴 艺院 别:教育学院系别:心理系专 业:心理学年 级:2005级学 号:0510014033完成日期 2007年5月20日目 录内容摘要IAbstractII1问题的提出11.1 人际信任的概念11.2 人及信任的影响因素11.3 研究的目的22对象与方法22.1 研究对象22.2 测试工具22.3 研究方法33结果与分析33.1 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特征的一般状况33.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33.3 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33.4 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54讨论5

2、4.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54.2 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因素64.3 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75结论85.1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85.2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85.3 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结果86建议86.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促进人际信任度的提高96.2 加快社会信任制度改革,维护社会信任机制的运作9参考文献10附录1 11附录213致谢16【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现状及其关系,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师范院校1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独生子女人际信任个体差异

3、显著;城乡差异、专业和性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在内外倾向性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城镇生源学生低于农村生源学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情况为:男生、理科生、城市生源学生、独生子女的平均成绩普遍偏高;而在精神质和掩饰性维度上农村生源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成绩偏高,但男生和文科生的精神质得分较高,女生和理科生的掩饰性得分较高。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与精神质成显著性负相关,与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倾向性相关不显著。神经质程度高的人,表现为焦虑、紧张、易激怒、偏激,常伴随有抑郁。神经质程度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发生的危险性非常高。结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人格

4、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关键词】人际信任;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教育【abstract】target: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quo, provide an objective basis scientific management for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Use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5、 and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108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One chil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trust significantly;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rofessional and gender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Eysenck Personality Q

6、uestionnaire scores assessed o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eference for boys than girls ,science students than liberal arts students, rural students than urban students, non-only child higher than only child; In scores on the neuroticism dimension: the average generally higher on Boys, science stu

7、dents, urban students and one-child. But in the spirit of quality and dimensions of the cover up, Rural students and one-child performance higher, but boys and liberal arts students scored more in psychoticism, girls and science students scored higher in cover up. Interpersonal trust scores of unive

8、rsity students and mental quality 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o cover up sex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ferenc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person who is in a high degree of neuroticism often expressed as anxiety, tension, easily angered, radical, and

9、 often accompanied by depression.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nervous, the higher risk of the interpersonal problem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interpersonal trust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Interpersonal Trust; Personali

10、ty Trai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1 问题的提出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们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而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实与期待的差距常使他们感到人际信任危机的来临【1】。1.1 人际信任的概念国内学者目前对人际信任的观点如下: 杨中芳、彭泅清(1999)定义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在此人际信任被视为是一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因此用两人关系作为研究信任的单位。张建新、张妙清、梁觉(2000)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或合作或竞

11、争”的不确定条件下,预期另一方对自己作出合作行为的心理期待。西方国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早研究“信任”并为它下定义的是多伊奇(Deutsch, 1958 ) 。他将信任定义为:个体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相应行动的过程,虽然他明白 倘若该事件并未出现,其行动带给他的坏处比此事件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后来的学者J.Rotter (1967) 将“信任”的定义缩窄到“人际信任” 的范畴,即:信任是个体对对方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认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Wrightsman(1992)认为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的信念,它是个体人格特质的一部分

12、。Sable(1993) 将信任定义为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方的弱点的信心【2】。1.2 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1.2.1 主体因素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受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身心状况和交往经验的影响。郑信军(1998) 进行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证明: 内向与外向型因素和人际信任总分以及对同伴和家人的信任因子呈正相关;伍明辉、宋凤宁(2006) 的研究也显示,外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低.内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高;身体吸引会 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均愿意与有身体吸引的人交往;身心健康的个体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人际信任度。经验是影响人们人际信任行为的另一个因素。1.2

13、.2 客体因素信任对象的个性特征、行为结果对大学生个体的人际信任度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文化背景、具体任务情境、社会信任制度、中介信传媒等都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1.3 研究的目的大学阶段既是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 共处意识、 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地影响, 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既可以帮助他们自己获得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 又可以让信任的传统在中华文化中发扬光大。人际信任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人际信任度较高的人易于同他人合作,而且能够保持更健康的心理状态。人格是个体区

14、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心理品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研究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人格特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两者之间关系,以便为加强和改进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 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108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56人,女生54人;文科生26人,理科生72人;独生子女12人,非独生子女96人;城市24人,农村84人;平均年龄:22岁。2.2 测试工具2.2.1 人际信任量表:人际信任测评采用Rotter J.B

15、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评定大学生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该量表共25道题,采用五级评分法,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最低)125分(信赖程度最高)。该量表有两个因子,分别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因子。分数越高人际信任越高,其中75分是人际信任程度高低的分界。研究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56,折半信度为0.76。2.2.2 艾森克人格问卷:人格特征评估采用英国著名心理学家Hans J. Eysenck等人编制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评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它包括88道题,共有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

16、质(P)、掩饰性(L)四个分量表。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3 研究方法 2.3.1 心理测验法:将ITS、EPQ装订成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测试前由调查者向被测试者详细介绍测试目的,统一指导语。共收回有效问卷108份。2.3.2 统计分析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一般概况表1 师范大学生人际信任分数分布表分数区间(分) 人数(人) 百分比(%)2575 98 90.775125 10 9.25由表1可知:师范类大学生高于人际信任总分理论平均值(75分)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9.25%,低于理论平均值的

17、人数占总体的90.7%。这表明师范类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总体很低。3.2 大学生人格特征的一般状况表2 师范大学生人格一般状况维度 师范类大学生 常模 t E 12.313.700 10.414.37 5.197* N 11.225.29 12.155.14 1.827P 5.523.15 6.903.43 4.554*L 10.203.98 11.072.98 2.277(注:*p0.01)由表2可知:师范类大学生内外倾向性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神经质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精神质和掩饰性得分与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3 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表3 大学生的I

18、TS、EPQ得分的性别、专业、独生与否、生源地的比较项目 男生 女生 t值 文科 理科 t值 人际信任 64.757.294 64.818.049 0.638 64.678.652 65.617.134 0.603内外倾向性 11.214.682 13.153.012 2.539* 11.104.408 12.723.787 2.108*神经质 12.575.113 10.155.015 2.478 11.394.587 11.425.492 0.026*精神质 5.5572.821 5.463.478 0.181 5.723.542 5.422.940 0.475掩饰性 9.684.424

19、10.773.341 1.437 10.064.440 10.283.727 0.274项目 城市 农村 t值 独生 非独生 t值 人际信任 65.586.782 65.217.911 0.208 60.675.449 65.887.704 2.268*内外倾向性 10.334.613 12.673.768 2.541* 10.835.797 12.313.807 1.190神经质 13.256.326 10.884.725 2.001* 13.336.257 11.175.023 1.370精神质 4.752.575 5.743.264 1.365 5.002.256 5.583.237 0

20、.605掩饰性 7.583.296 10.953.827 3.915 8.003.668 10.484.424 2.076*(注:*p0.05)3.3.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由表3可知: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际信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独生子女人际信任标准误较高;男女大学生在人际信任得分上差异不显著,但男生的人际信任得分低于女生的得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得分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理科学生的得分较高;对大学生得分的城乡状况的对比,发现人际信任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城市生源学生的人际信任得分高于农村生源的学生人际信任得分。3.3.5 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由表3可知:在性别比较方

21、面, EPQ中N分和P分的性别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男生E分得分低于女生,女生L分则较高。通过大学生得分的城乡状况比较,我们发现农村学生的内外倾向性得分显著高于城镇,但城镇学生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专业对比方面,文科生的内外倾向性和神经质得分显著低于理科生得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掩饰性维度上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的掩饰性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得分。3.4 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表4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项目 内外倾向性 神经质 精神质 掩饰性 人际信任内外倾向性 神经质 0.309* 精神质 0.105 0.125 掩饰性 0.172 0.568* 0.

22、041 人际信任 0.609 .288* 0.017 0.351*(注:*p0.01)由表4可见,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中的N分与人际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人格特征中的L分和人信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一特点在国外与Rotter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国内也与郑信军在1998年的研究相同。即性别变量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什么影响。这是近些年来社会以及家庭歧视女性观念减弱的结果男女生在同等条件下成长接受社会和学校教育自由与人交往形成一致的人际态度是必然的。可见我国提倡的男女平等已经初见成效,但这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下去,以最终消除社会的性别歧视。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影

23、响人格特质提高个体人际信任我们应加大探索人格特质影响人际信任途径的研究力度为从人格特质角度提高个体人际信任提供依据【5-10】。4.1.3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专业、生源地的差异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不因专业(F=1.595,P0.05)、生源地(F=0.651, P0.05)的不同而发生显着性的变化。 在本研究中设定了多个自变量,探究其对人际信任变量的影响,然而结果表明除独生子女与否变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产生一定的作用外,其它变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太大的影响【1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和本次研究取样的代表性有关,被试均取自师范类大学生,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且师范类大学生毕

24、业后将从事教师职业,职业性质要求他们对他人要有良好的人际信任,因此他们平时比较注重人际信任的培养。所以出现对诸多单个自变量的差异检验并没有太大变化的现象。4.2 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因素4.2.1 在性别方面的比较通过对男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发现大学生人格的性别差异较为明显。男生具有情绪稳定,主动性、自控独立性较强,精明能干,女生具有性格外向、富有激情,谦从、天真直率, 易与人相处,做事有恒心和责任心等特点与男生相比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抑郁或焦虑敏感等【12】。这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性别差异,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导女大学生克服个性,完善人格。总之,大学生是一个

25、特殊的群体,他们成才欲望强烈,我定位往往偏高,加之他们正处在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未成熟的特殊阶段,正经历着青年未成熟向成熟过度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心理的各种矛盾冲突和个性特的弱点时有表现, 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再加上大学生着更大的学习、竞争、就业等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优化人格特征的教育【13】。4.2.2 在专业、独生与否、生源地维度的比较文理科专业在内外倾向性和神经质维度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中理科生的得分均高于文科生。理科生往往是富有实干精神,充满激情的和热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实践的努力;而文科生往往比较文静、深沉他们

26、能比较冷静的、准确的审视这个世界,为社会的发展献出正确的决策【14】。城市生源学生和农村生源学生在内外倾向性和神经质维度上也到了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内外向倾向性的得分高于城市学生,而城市生源学生的神经质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农村学生憨厚淳朴,懂得知足长乐。能够对是事情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比较乐观向上。(2)农村学生态度谦卑、平易近人,能很快的与人交往,而城市生源学生大多数比较孤傲、不易与人亲近。(3)城市生源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一定的经验,不易与人沟通。4.3 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通过相关分析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与神经

27、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上述差异性分析结果一致。就所有累积资料而言(即人际严重困扰对轻度困扰、无人际困扰的对数发生比;人际严重困扰、轻度困扰对无人际困扰的对数发生比),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神经质程度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发生的危险性,是无神经质的4078倍【15】。原因可能为神经质程度高的人,表现为焦虑、紧张、易激怒、偏激,常伴随有抑郁。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社交能力差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发生的危险性,是社交能力强的2755倍。社交能力差,即缺乏人际沟通、交流的技巧,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在人际交往中常处于被动的境地,从而产生人际关系困扰。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受生活事件影响重的大学生人

28、际关系困扰发生的危险性,是不受生活事件影响的2257倍。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应激源,当累积到超过心理承受限度时,就会导致心理负荷过重,其精神状态会处于崩溃的边缘,从而引发心身疾病,人际关系也会失调,而人际交往的成败经验可能会对人际信任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个性因素通过人际关系作为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到人际信任度的高低。5 结论5.1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等方面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男生的人际信任得分低于女生的人际信任得分,城市的人际信任得分要高于农村的人际信任得分,理科生的人际信任得分高于文科生的得分。在独生子女与否这一维度上差异显著,其中非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要

29、高于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5.2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专业、独生与否、生源地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在生源地对比方面,农村学生的内外倾向性得分显著高于城镇,但城镇学生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专业对比方面,文科生的内外倾向性和神经质得分显著低于理科生得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掩饰性维度上差异显著,其中非独生子女的掩饰性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得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其中在内外倾向性这一维度上女生成绩要显著高于男生的成绩。5.3 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与神经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内外倾向性、精神质、掩饰性没有显著性差异。6 建议 当代

30、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日益加快,人才之间的剧烈竞争,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无疑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直接的影响,可见,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已成为影响其心理素质高低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调查表明,仅有9.25%的大学生对他人行为, 他人承诺或( 口头或书面) 陈述之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信赖程度, 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人际交往。90.7%的大学生只具有一般性的信赖程度,不足以协调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这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还不理想。就此问题笔者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使他们能

31、够很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同时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6.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促进人际信任度的提高 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现实与期待的差距常使他们感到人际信任危机的来临。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依据心理学原理设置相关测试题项,要求大学生真实回答,并根据评定标准对自己的自我意识各方面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同时,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交辅导,培养学生交往意识,引导学生用平等尊重、真诚守信的态度与他人沟通交流,进而建立一种和谐融洽、互利双赢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信任度。6.2 加快社会信任制度改革,维

32、护社会信任机制的运作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提高,除了学校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人性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外,还要依靠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通力合作。家庭是大学生童年生活的重心,它在个体人格形成及人际信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转型期社会所暴露出来的信任危机问题,还有赖于更深层次的社会改革。法制是信任的保障, 而信任又有助于法制的实施。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再次,通过契约的普遍化和约束机制的健全,建立一种契约可实现性的信任心理。这样就能加快信任制度的变革,建设和确立制度约束作为维持信任的社会信任机制,充分发挥制度性与非制度性两种因素的作用,来保障人际信任的建立与运行,创造良好的信任心理环境

33、,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参考文献:1 阂永胜,姚本先.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年10月,第23卷第5期.2 单婷停. 人际信任的界定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年5月,第1 7 卷第2 期.3 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2008第11卷第29期4 卢光莉,陈超然.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2004年3月.第18卷第2期.5 罗任,周茜. 低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第34

34、卷第2期6 郑雪琴 吴春燕 胡丽娜 黄艳. 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初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7 罗任,周茜. 广州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年第22卷第3期8 罗任,周茜,谢海燕. 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J.中国校医2006 年8月第20卷第4期9 田可新,王秀梅,吴昊,李雪静. 年级及性别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6 月28日第9卷第24期10 解夏.浅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基础部)2000年2月第18卷第1期11 陈有国 谢枉涵.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

35、的相关研究J.心理健康(西南大学心理学院)12 邹兵,谢杏利. 医学院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校医2008年4月第22卷第2期13 林静.7 6 7名大学生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校医2007年6 月第2卷第3 期14 范存欣,马绍斌,刘国宁,吴赤蓬,王惠苏.大学生人格特征测试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15 徐本华 庞彦翔.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6月第10卷第2期附录一年级: 专业: 城市|农村: 性别: 独生子女:人际信任量表本量表用于测试受试者对他人行为、承诺或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

36、社会角色。多数项目于社会角色的可信赖信有关,但有些项目与对未来的社会的乐观程度有关。 指导语:使用以下标准表明你对下列每一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 1完全同意 2部分同意3同意与不同意相等 4部分不同意 5完全不同意 1 在我们的社会里虚伪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2 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最好小心,除非他们拿出可以证明其值得信任的依据。 3 除非我们吸引更多的人进政界,这个国家的前途十分黯淡。 4 阻止多数人触犯法律的是恐惧、社会廉耻或惩罚而不是良心。 5 考试时老师不到监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作弊。 6 通常父母在遵守诺言方面是可以信赖的。 7 联合国永远也不会成为维持世界和平的有效力量。 8 法院

37、是我们都能受到公正对待的场所。 9 如果得知公众听到和看到的新闻有多少已被扭曲,多数人会感到震惊的。 10 不管人们怎样表白,最好还是认为多数人主要关心其自身幸福。 11 尽管在报纸、收音机和电视中均可看到新闻,但我们很难得到关于公共事件的客观报道。 12 未来似乎很有希望。 13 如果真正了解到国际上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那么公众有理由比现在更加担心。 14 多数获选官员在竞选中的承诺是诚恳的。 15 许多重大的全国性体育比赛均受到某种形式的操纵和利用。 16 多数专家有关其知识局限性的表白是可信的。 17 多数父母关于实施惩罚的威胁是可信的。 18 多数人如果说出自己的打算就一定会去实现。 19 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的便宜。 20 多数理想主义者是诚恳的并按照他们自己所宣扬的信条行事。 21 多数推销人员在描述他们的产品时是诚实的。 22 多数学生即使在有把握不会被发现时也不作弊 23 多数维修人员即使认为你不懂其专业知识也不会多收费。 24 对保险公司的控告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 25 多数人诚实地回答民意测验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