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278170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专科《邓小平理论》考试答案精品小抄(完整版) .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6邓小平理论填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明确使用并被写进党章是在(中共十五大)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不发达。在意识形态方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我国原定200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已于(1995)年提前实现。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自力更生)。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共产

2、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在“一国两制”中,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今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马克思主义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本原理是“一国两制”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发展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用的基本方法是团结_批评_

3、团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明确使用并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党在设计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时,总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统一,强调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目标的统一。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4、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质上一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把

5、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生产力标准、政治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成为统一的标准。 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统一。 当今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

6、宣告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邓小平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建立”与“建成”两个不同概念。 邓小平认为,必须使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每个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态。 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上控制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 在“一国两制”中,“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_。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

7、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估计。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概括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特征是生产力落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19 )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想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首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以(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社会的进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高潮时期。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

9、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并不很清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任何社会制度的本质都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在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建国以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乃至严重挫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为我们正确“再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所确定的正确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对外开放是以(创办经济特区)迈开步子的。 邓小平首先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必要标准是 (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收入)。19

10、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发展生产力必须(解放生产力),它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中央党校写了(实事求是)的题词。1942年,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运动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实事求是”正式写入党章。1978年,邓小平积极支持和领

11、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党的十二大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对克服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解放思想是指:思想认识要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

12、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与时俱进是指:将我们的认识和行动,置于(时空变化)的背景之下,力求突破、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是在遵义会议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从1966年到1976年,在我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中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而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报告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81年6

13、月,中国共产党讨论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会议是(党的十二大)。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作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20)年时间,可分为(基本命题、理论轮廓形成、科学体系确立)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明确使用并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召开的时间是(1997年9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

14、成的,它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目前的天下仍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发展的新要求,在总体上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多极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加强自身工作)的战略思考。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导致(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些经济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最大限度地利用

15、(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又避免其给我们形成的负面压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竞争。当今国际间经济和科技竞争表现为(人才和知识)竞争。在当今情况下,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作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16、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初表述是在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出席(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在2000年5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完整阐述是在(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

17、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我们考虑问题,决定大政方针,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关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

18、标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明确的。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在设计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时,总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统一,强调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目标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中,(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是不能动摇的。邓小平设想,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大体上达到(4000)美元的水平,就可以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我们原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于(1987)年提前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于(1995)年提前实现。我们加

19、快经济发展新思路的核心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党中央在(1999年)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统一。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载入正式的文件中。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

20、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改革的对象是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在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中,(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就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经过20多

21、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对外开放之初,我们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我国于(2001后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衡量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不足和(就业困难)两大难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原因。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目

22、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中,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分配制度上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党的十四大正式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3、,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绝不仅仅指经济建设,它同时还包括(民主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从国体看,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

24、度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 (思想)和(组织)领导。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中国先进文化的特点总结为“三个面向”、“三个特点”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保证)。现代化建设赋予我们的双重任务是,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精神文明)。文化素质包括人(思维方式)、(理论素养)、(科学文化水平

25、)。 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所形成的理论体系。资产主义社会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是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化产品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的属性。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把广泛开展(道德教育)与

26、(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国两制”构想主要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但最先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中美建交当天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标志“一国两制”构想初步形成。在“一国两制”中,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香港、澳门、台湾依法建立(特别行政区)。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一国两制”中,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

27、人民共和国)。在“一国两制”中,(国家主权)是第一位的,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性问题。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使按照“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构想进一步法律化。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1995年1月,江泽民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地提出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这个讲话是(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美

28、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其外交政策具有强烈的(霸权主义色彩)和(扩张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邓小平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是霸权主义的主要受害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两极格局的基础上建立起国际政治旧秩序,其主要内容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霸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邓小平阐述了人权和主权

29、的关系,提出(主权)比(人权)更重要的论断。(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方针。广大(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我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

30、产党)。邓小平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在党的建设中,(思想建设)处于首要地位。在党的建设中,(组织建设)是突出环节。在党的建设中,(作风建设)是重要内容。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二 单选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改革)。中国共产党章程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是在中共(八大)。“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的收入分配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一国”的原则)。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点 (反腐败)。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取决于国际各种力量的对比及其(相互间的分化与组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思想政治上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在(1978年)。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1993年)出版发行的。党的十

32、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经济制度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的开幕词中首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 在“一国两制”构想中,香港、澳门、台湾依法建立(特别行政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现在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还在继续着)。早在1956年年初,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了要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指(它本身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

33、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实现工业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对公有制经济要(巩固和发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方式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中最重要的是(理论创新)。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五大)。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

35、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设想,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大体上达到(4000美元)。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特点和根本原则立场是(独立自主)。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是(1999年12月20日)。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1980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社

36、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广泛联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当代中国基本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是(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37、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党的十三大上制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进行(改革)。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1980年)。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体现了社会

38、主义本质的要求)。邓小平认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是在(中共十四大)。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一方面是为了(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

39、基本原则)。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党的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党成立80多年来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0、是(发展)。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21世纪中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实现工业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主要的是要把工业化同(信息化)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农业)。我国经济增长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41、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我国的改革(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开放。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作出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表述。“三个有利于”标准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

42、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作出了新的判断。对公有制经济要(巩固和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社会保障的目的 (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1992年6月,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南方讲话精神,明确提出

43、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我们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企业)是市场主体.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我国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用的基本方法是(团结批评团结)。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工作是按(共同纲领的精神进行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

44、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是由(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为人民服务)。搞好道德建设的两种基本手段和途径是(教育和法制)。(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45、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经历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历史形态)。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主要司级官员的必须是(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公民)。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长官必须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马关条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美国表示承认一个中国。我国政府最早明确提出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是在(50年代)。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邓小平认为,既是霸权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的是(第三世界国家)。党的十六大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内容的论述。增加了(文化和安全方面的新内容)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斗争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