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280304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0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摘 要1Abstract11. 引言32. 影响青岛市和济南市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因素52.1地理因素52.1.1 地理区位62.1.2经济区位商62.2要素投入贡献率分析82.3科学技术贡献水平分析102.3.1 青岛市R&D投入强度分析102.3.2 济南市R&D投入强度分析112.3.3 对比分析123. 青岛市和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确定和比较133.1 青岛市经济增长方式确定133.2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确定133.3 青岛市和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134.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144.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144.2 抓好教育和科研工作154.3 积极优化产业结构154.4 健全

2、市场经济体制165. 总结17参考文献20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以济南和青岛为例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地区差距问题日益突出。要促进经济均衡和生产力跨越发展,需要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在实现转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定量测定经济增长方式。本文以青岛市和济南市为例,在对青岛市和济南市两个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比较的基础上, 根据两个地市各自的经济增长主体的变化,具体从要素投入贡献率、技术创新贡献水平、经济结构优化水平以及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水平等指标,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图表以及文字资料,测定各区域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同时研究各增长方式的基本内容

3、、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研究给出青岛市和济南市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区域经济; 增长方式; 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rowth Mode of Regional Economy Cases Study from Jinan and QingdaoSun Jian-fang Abstract: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big prob

4、lems, for example, regional disparities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o promote economic balance and productivity, we need to chang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form, we need determine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quantitatively. In this paper, to Qingdao C

5、ity and Jinan City, by specific figures, charts and text data, it will determine the variety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 and will examine the basic element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Comparing of the tw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tribution of factor inp

6、u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level of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level and other indicators. Finally, the study gives Suggestions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qingdao and jinan city.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c;Growth mo

7、de;Comparative study 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曾多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刻不容缓的命题。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作为任务提出来呢?首先,我们应当搞清楚“转变增长方式”问题的由来。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增长1。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其中也显现出各种各

8、样严重的问题,比如,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没有改变,对环境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三是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实施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向东部沿海地区集结倾斜,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在这一区域迅速积聚。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

9、0.8%,2000年为36.4%,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从“六五”至“十五”的前3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4.99亿元。这里虽然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但仍可反映出,我国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支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十分尖锐的资源与环境矛盾,是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不能绕行的瓶颈。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下,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之间的正比例关系,不可能通过经济增长得到转变,相反,生产越扩张,就越是激化了这些矛盾。因此,只有加快转变、

10、彻底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缓解,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本文将利用1978年以来的相关经济数据,主要从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的地理区位结构、地区生产总值、要素投入贡献率、技术进步贡献率几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市场需求、结构优化、科技集约、组织与制度创新对这两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作用,并指出两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测定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定量的系统化的指标体系,设定这些指标必须根据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测定还没有一套社会公认的指标体系,本文选取地理区位商、要素投入贡献率、科学技术

11、贡献水平以及经济结构优化水平等指标来定量分析经济增长方式2。下面我们以山东省青岛市和济南市两个地区为例,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特点。2 影响青岛和济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比较分析2.1 地理因素2.1.1 地理区位青岛市和济南市两个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特色优势各不相同。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 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依靠海港具有很优越的对外开放条件,外向型经济发达,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济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

12、济、文化、科技及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济南是山东省铁路、公路,航空的交通枢纽,京沪,胶济铁路在市区交汇,北连北京,天津,南接南京、上海、福州,东达港口城市青岛、烟台。2.1.2 经济区位商 区位商是衡量某一个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该区域在上一级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的是出各个地区对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差异。区位商的值越大,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相反如果区位商的值越小,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低。3计算公式为:某区域的经济区位商=该区域人均GDP/全省人均GDP,经过计算,青岛市和济南市的区位商情况

13、如表1和图1所示。表1 19782008年青岛市和济南市主要年份经济区位商比较年份青岛市人均GDP(元)济南市人均GDP(元)山东省人均GDP(元)青岛市经济区位商济南市经济区位商19786635273162.0981011.667722 19808196304022.0373131.567164 1985131112638871.4780161.423901 19882199226613951.5763441.624373 19892426246615951.5210031.546082 19902714266618151.4953171.468871 19913053310921221.4

14、387371.465127 19923856392825561.5086071.536776 19935455508832121.6983191.58406 19947436694644411.6743981.564062 19959089877357011.5942821.538853 1996101301070167461.5016311.586273 1997112351299574611.505831.741724 1998124431454979681.5616211.825929 1999138841586384831.6366851.869975 2000160091685593

15、261.7165991.807313 20011812818697101951.7781271.833938 20022065520807113401.8214291.834832 20032398623362132681.8078081.76077820042854027293164131.7388661.662889 20053318831606200961.6514731.572751 20063889236394237941.634531.529545 20074539939261278071.6326461.411911 20085267745724330831.5922681.38

16、21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 通过excel表格中的绘制图表工具,可以把上述计算结果绘制成图1。图1 19782008年青岛市和济南市主要年份区位商变动比较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7年期间,青岛的经济区位商明显高于济南的经济区位商;而从19872002年,青岛市的经济区位商有降低趋势,并大致与济南市持平,这期间也有济南区位商超越青岛的情况,比如从19952002年这段期间;从2002年以后,济南区位商逐渐降低,青岛逐渐超越济南,并保持稳定的趋势。这说明从2002年以后青岛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并且在山东省的经济影响比济南市高。这说明青岛的经济发展情况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17、而济南发展趋势却呈下滑状态。2.2 要素投入贡献率分析要素投入率越高,说明该区域的要素依赖程度越高,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恰是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所以说要素投入贡献率越高,该区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越明显。在本文中,我们选取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作为测定区域增长方式的指标。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说明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越大,这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若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逐步下降,则表示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表2 青岛市和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汇总表 年份青岛市地区生产总值(万元)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8、万元)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万元)济南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1998901.19190.97802.16220.6919991018.97220.59881.32270.4220001191.25242.68944.13305.9520011368.55293.471057.92344.1520021583.51368.361190.12404.6920031869.44547.551352.15504.8820042270.16984.561600.27651.320052695.821403.31876.61856.9920063206.581485.692185.091016.7720

19、073786.521635.362562.811151.720084436.182019.013017.421415.33摘自 山东省统计年鉴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4的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额/GDP增长额*100%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线状图,从这幅图中我们看出济南市的固定资产投入贡献率除了2003年和2004年以外,其他时间的值都高于青岛的固定资产投资率,这说明济南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方面的指标上来说属于高投入粗放型的,而青岛市相对济南市来说,则属于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图2 青岛市和济南市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比较2.3科学技术贡献水

20、平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技术的一体化进程,以技术革命、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进步已成为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1997年针对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提出了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199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国掀起了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热潮。对于高新技术项目,由于其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对于企业既有极大的诱惑力,但又使他们在做出大投入的决策时更为挑剔和小心谨慎。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使科技转化形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由于地区间的经济总量不同,以R&D经费支出的

21、绝对值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而R&D经费投入总量、即R&D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R&D活动情况,因而成为国际上的通用指标。在本文中,我们选取RD(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作为指标来测定区域经济增长方式。R&D投入强度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RD投入息息相关,RD投人强度4也反映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经济集约化增长的潜力。其计算公式为:RD投入强度=RD投入经费/GDP总额。2.3.1 青岛市R&D投入强度分析 近几年青岛市R&D经费投入总量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22、显示了青岛市政府和全社会对R&D活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2002年青岛市R&D经费支出额为363974.4万元,比上年增长85%。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16%、2001年的1.64%迅速增长到2.4%,均高出我国同期1.0%、1.09%和1.23%的平均水平,反映出青岛市R&D经费投入总量近几年保持了迅猛增长的态势。2007年青岛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03。预计到2010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7。这一方面表明,青岛作为中国知名品牌企业最集中的城市,已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成为R&D活动的主要集中区。 另一方面,青

23、岛市企业R&D经费(按可比口径计算)支出占全市R&D经费总支出的比例高达92.55%,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所占的比例均大大低于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高校的差距高达近10倍;同时也远远低于我国2002年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青岛市科研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R&D经费严重不足,支持力度相对较弱。2002年青岛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R&D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分别为1.99%、5.4%和92.6%,反映出青岛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2002年的我国平均水平。与青岛2000年相比,2002年青岛市基础研究所占比重下降了1.84个百分点,,应

24、用研究下降了6.78个百分点,试验发展上升了8.62个百分点,显示近几年我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岛市的试验发展比重较大,这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但是该比重过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比重又过小,只能说明“轻基础、重试验”现象比较严重。青岛以企业为主体的R&D活动大多集中在实验发展研究,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很少,如不予以重视和调整,将对青岛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形成很大的制约。52.3.2 济南市R&D投入强度分析 济南市的R&D投入相比青岛市来说偏低,其RD投入强度也比青岛市的RD投入强度

25、低。2005年,济南地区县以上部门属科研机构中,R&D人员为2526人,较上年减少1.67%,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为2017人年,较上年增长2.65%,实际投入人力略有增长。R&D人员中,博士32人,硕士118人,分别较上年增长33.3%和24.7%,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17810.4万元,较上年下降3.86%,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资金减少。R&D活动中,基础研究强度进一步增强,所投入的人力、资金分别较上年增长62.1%和337.6%,增幅明显。2008年,实施各类科研计划993项,增长32%。技贸机构技术合同成交额14.9亿元,增长23%。受理专利申请11584件,

26、增长29.2%;授权专利4571件,增长10.9%,发明专利申请3455量件,增长72.4%。完成科技成果420项,增长5%;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49项,增长6.5%6。 济南市从2002年到2007年的R&D投入情况如表3。 表3 济南市R&D投入情况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GERD(亿元)12.416.224.333.942.151.9GDP (亿元)1190.11352.21600.31876.62185.12554.3GERD/ GDP1.04%1.20%1.52%1.81%1.93%2.03%摘自山东省统计年鉴 济南市R&D经费中企业资金 占到86%(如下

27、图所示),说明企业在R&D活动中已经占据了很强的地位。但是,相对而言,政府资金的投入较少,比例小,不足以实现落后地区所要求的政府资金的带动功能。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政府对科技投入的资金不仅可以起到导向作用,而且往往发挥着“点石成金”的效果,我市经济发展处于对科技需求的旺盛期,今后无论是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市的科技投入还是增强本级政府的自身投入,都是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 图3 济南市R&D经费来源图2.3.3 对比分析 通过对青岛市和济南市R&D的投入强度比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青岛市的RD投入强度比同时期济南的RD投入强度高。这也就是说明,青岛市对科学技术创新能

28、力的重视程度比济南市大。科技的进步贡献率高恰好符合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3 青岛市和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确定和比较3.1 青岛市经济增长方式确定 从上面的分析材料可以看出,青岛市R&D的投入强度2007年为203,预计到2010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7,高新技术产业化率较高,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阶段标准,R&D的投入强度在2%-3%之间属于集约型增长阶段;从2005年到2008年,青岛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的平均水平1.5,说明青岛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

29、要的位置,根据以上数据,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阶段标准,可见青岛市经济处于集约型增长阶段7。3.2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确定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济南市科学技术对GDP的贡献只有很小的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化率很低,工业企业还是以传统高能耗、低效益的项目为主,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技术更新改造投资不足,虽然固定资产投入每年都在高速增加,但是与其相比技术更新和RD投入就微不足道了。济南市R&D的投入强度从20022007年为1%-2%,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阶段标准,属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从2005年到2008年,济南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的平均水平=0.5,可以看出济南市GDP增长主要还是靠固定

30、资产的投人为主。济南的经济区位商1.57,说明济南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与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和政治中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从总体上来说,济南还是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3.3 青岛市和济南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19782008年期间,青岛市和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占据重要的位置,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进步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进步率差距是造成当前两个地区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三,青岛市已初步显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在19782008年各个时期内,两个地区的经济区位商差异不

31、明显,但2个的趋势:一是19851990年青岛市的区位商呈现下降趋势,而济南市的区位商则保持相对稳定;二是青岛市和济南市的经济区位商在2003年达到峰值以后,都出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山东省其它城市经济开始复苏,不再维持一枝独秀的经济发展情况。19782004年,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青岛市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但是,从20042008年青岛市已初步显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发展势头。19782004年间,青岛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主要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从2004年往后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又逐渐下降。从R&D的投入强度指数分析,19801985年对青岛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

32、,19852004年贡献升高, 20042008年期间则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开始增加的趋势。19782008年,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不同的时期内,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不一,19802000年间,济南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2000年往后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又逐渐上升,2004年济南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到最高值,之后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R&D的投入强度指数分析,19801985年对济南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19851990年贡献降低,19901995年贡献增加并高于其

33、他年间的贡献,19952000年降低,20002005年开始增加。4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4.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各地区特别是较落后省区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宏观层面上实施对落后地区的适度倾斜政策,使得这些地区有与发达地区相平等的经济发展起始条件。与此同时,应积极关注投资过度和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的经济膨胀问题。必须继续推进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并促进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促进区域间金融机构合作,扩大金融机构异地授信规模。这样才能打破了传统体制下金融机构资金条块分割的局面,促进金融机构资金市场化配置程度的提高。同时,金融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地区间协作

34、,为金融资金的市场化配置提供好的政策环境。4.2 抓好教育和科研工作 各地区应把教育和科研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加快技术转化的周期。国家应该鼓励欠发达地区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在人才引进和科研投入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新的技术革命,带来了新产业大发展,建立和扩大了新的产业关系使得生产的专业化、自动化程度提高,并推动管理现代化和自然环境状况改善,带来区域持续发展的空间。科技进步成为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力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离开科技进步,或者因体制因科技转化为生产的渠道不畅,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科技进步既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标示了方向,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35、当然,在国际经济竞争的环境下,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结合得越紧密,科技发明转移的限制就越多。因此,在以科技进步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成熟的科技手段固然重要,但更为根本的途径则在于科技自主创新。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这样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前进动力和发展潜力

36、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增长方式8。4.3 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应大力发展知识性经济,加快产业调整升级的步伐,中西部较落后地区则应做好吸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化过程中可以提高资源和区域经济产出的社会有效程度。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条件下,社会资源在部门问的配置是不合理的,一些部门过多地占用社会资源,产品积压,资源消耗不能为社会带来有用成果,另一些部门资源占用不足,产品短缺,形成卖方市场,缺乏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动力,产品的社会有用性也受到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就是资源在部门间的重新分配过程。规模偏大、占有资源过多、产品过剩的产业部门,在结构合

37、理化调整中,会压缩规模,减少资源的占用和产品的积压,这样就可能提高资源消耗的产出效率和产品的有用性,并将节约的资源分配给产品短缺的产业部门,既克服了短线产业部门资源占用不足和产品短缺的现象,又为该部门增添了竞争压力,有利于该部门的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4.4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地区封锁、鼓励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使客现实际朝着有利于经济收敛的方向发展。最后因各地区存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等差异,省区经济发展模式不应千篇一律,应要符合自身实际。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苏联为什么没有转变过来呢?因为他不懂得增长方式跟

38、体制有关系,你想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增长方式不可能转。因此,中央在“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两个转变,一是增长方式转变,二是体制转变,其中体制转变是关键。“九五”计划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十五”计划却有了问题,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提法没错,因为效率提高,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就是结构优化。问题是由谁来调整,向什么方向调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偏差。按照“九五”计划思路,要靠体制的改善来实现优化,但变成了“十五”计划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调整就应该有调整行为的主体。问题在于,在计划经济中,不管是宏观总量还是结构问题,都由计划、由政府来定。而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是政

39、府管宏观,即货币、财政收支、外汇收支、劳动就业总量等关系全社会的总量;市场管微观,即资源在地区、部门企业间的配置。5 结论根据本文所整理的数据及层次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分解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区位要素、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岛和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青岛和济南1987-2008年主要年份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青岛市的经济增长模式19782004年主要是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但是从20042008年青岛市已初步显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发展

40、势头;19782008年,济南市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不同的时期内,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不一。通过对青岛和济南的分析,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教育和科研力度、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本研究有着丰富的实践意义:第一,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各省区特别是较落后省区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宏观层面上实施对落后地区的适度倾斜政策,使得这些地区有与发达地区相平等的经济发展起始条件。与此同时,应积极关注投资过度和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的经济膨胀问题。第二,各地应把教育和科研作为一

41、项中心工作来抓,加快技术转化的周期。国家应鼓励欠发达地区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在人才引进和科研投入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第三,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应大力发展知识性经济,加快产业调整升级的步伐,中西部较落后地区则应做好吸收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准备。第四,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地区封锁、鼓励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使客现实际朝着有利于经济收敛的方向发展。最后因各地区存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等差异,省区经济发展模式不应千篇一律,应要符合自身实际。9参考文献:1 刘烈龙.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D).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3):6

42、-12.2 辛玲,王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 (5) :39-42. 3 黄赜琳.傅冬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方式的差异分析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42-47.4 全力,顾新,张秀芳.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M.科技管理研究,2008,(6):57-63.5 胡宗义,李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 :35-47.6 王春荣.落实科学发展观J.北方经贸,2007, (2):12-15.7 熊卫平.Xiong Weiping 论现代集约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3) :95-102.8 周成名.经济增长论-当代中国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方式探索 19989 王逢宝.张磊.秦贞兰能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期刊论文-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43-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