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280311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院 系: 人 文 学 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 班 级: 04汉师本2班 学 号:104503409 作 者: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8年4月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摘要】 唐传奇,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其中所塑造的大量女性形象,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引言部分从唐传奇这一概念出发,阐释研究范围和写作目的,把唐传奇女性形象初步划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两部分。本文第一部分,分别从传奇女性的身份地位、外貌特征、才能技艺三个方面归纳其外在形象。本文第二部分,分别从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三个主题来探讨传

2、奇女性的内心世界。本文最后一部分,通过上述对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探讨她们给现代女性的生存、爱情等方面带来的宝贵启示和借鉴意义。【关键词】 唐传奇 女性形象 外在形象 内心世界 现实意义目 录中文摘要1目 录2引 言31.唐传奇女性的外在形象 41.1.身份地位41.1.1.贵族闺秀41.1.2.民女婢妾41.1.3.青楼娼妓51.1.4.神仙妖女51.2.外貌特征51.2.1.正面描写51.2.2.侧面烘托61.3.才能技艺61.3.1.情女子的诗才61.3.2.侠女子的武功72.唐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72.1.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72.1.1.感性72.1.2.理性82.2.女性视

3、角的丰富意象92.2.1.表情达意的物象92.2.2.重叠诗化的事象92.2.3.象征命运的核心意象102.3.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102.3.1.生离之痛102.3.2.死别之恨112.3.3.喜尽悲至113.唐传奇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12结束语15注释和参考文献16英文摘要17引 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唐传奇有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相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1正是由于唐传奇的“作意好奇”,显现出了与六朝志人志怪小说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和审美价值。正如我国著名学者郑振铎所说:“他们(唐

4、传奇)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的写作小说的开始。他们是中国短篇小说上的最高的成就之一部分。”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宋人尹师鲁也将“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的岳阳楼记称为“传奇体”。发展到后来,传奇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如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即将唐传奇与宋、金戏曲、院本等相并列,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更将所分小说的第二类亦即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定名为“传奇”。于是,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宋人赵彦卫在其云麓漫钞中评价唐传奇:“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2所谓“文备众体

5、”,是指唐传奇融合了史学、子书和诗赋多重文体因素,文本既含志怪和志人,又含史传和神话,其中嫁接多种文体成分,称得上是“传奇中的传奇”。唐传奇虽然体制简短,却有长篇小说的规模,语言既简洁、准确,又丰富、优美。它发轫于初唐、盛唐,兴盛于中唐,而至晚唐由盛转衰。其中尤以中唐爱情小说和晚唐侠义小说成就最为突出。今人周楞伽辑注本传奇共收入传奇作品31篇,而关于情爱的就有20余篇,足见唐传奇对爱情题材的偏嗜。这些爱情故事被描绘得缠绵悱恻,旖旎风流,富有诗情画意。无怪乎郭箴一在其中国小说史中说道:“在唐以前,中国向无专写恋爱的小说。有之,始自唐人传奇,就是唐人所作的传奇,也要算这一类最为优秀。”3晚唐侠义小

6、说涌现出大批女侠客,她们扶危济困、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安邦定国,武功出神入化,功业惊世骇俗,显示了坚韧刚毅卓荦不群的豪侠人格,展现出一种高蹈不羁奔腾流走的生命情调。这两类小说中大量的女性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和奇葩,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传奇题材多种多样,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神仙等诸多方面。周潜则在论唐代传奇中将它们分为三类:恋爱、神怪、侠义。本文仅就其中女性形象较为丰富的作品展开分析和论述,即把目光锁定在爱情小说中的“情女子”和侠义小说中的“侠女子”们的身上。那些女性在文中仅作为一种符号,如王度古镜记中的狐狸精鹦鹉、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中的欧阳纥之妻等,则不是本文

7、研究的重点。至于女性形象几乎空白的传奇作品,如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等,虽然有其独到的艺术价值,但即便给我们留下了“黄粱美梦”、“南柯一梦”的美好梦境,自然也不在笔者的研究范围之内了。本文作者在阅读参考了大量书籍文献的基础上,把这些“情女子”和“侠女子”的形象划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进而阐释它们的特点和联系,以求从新的角度有所创新和突破。笔者旨在通过对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分析,加深读者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体现其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使现代女性更有效地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其实,唐传奇中女性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往往统一于一个整体,没有明确的界限。笔者所使用的划分标准是:凡是在文本中能直接表现

8、出来的形象,如身份地位、外貌特征、才能技艺等,都属于外在形象;凡是需要读者联系当代文化背景,结合文中深蕴内涵,进行思考分析的形象,如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等,都属于内心世界。由此,展开对唐传奇女性形象的论述。1.唐传奇女性的外在形象在唐传奇产生之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较为单薄的。无论是山鬼、湘夫人、巫山神女、洛神等神女形象,还是妲己、褒姒、赵飞燕等红颜祸水的妖女形象,都仅仅是一种符号而已。她们不是作者的构想或臆造,就是男性眼中的尤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即便是氓、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较之唐传奇逊色一筹。到了李唐王朝,受北方民风的影响

9、,特别是我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出现,女性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唐朝开放激越的盛大气象下,唐传奇中的女性以其豪迈精神和独立人格,展现出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外在形象。下面将从唐传奇女性的身份地位、外貌特征、才能技艺三个方面分析其外在形象。1.1.身份地位:无论情女子还是侠女子,唐传奇中的女性都有着迥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上至皇妃,下至娼妓,可谓天差地别。而身份地位对于女性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至关重要。本章节将依照笔者的理解,按唐传奇中女性身份地位的高低分述其特点:1.1.1.贵族闺秀:(1)皇朝贵妃:杨玉环(长恨歌传)、弄玉(秦梦记)等。(2)闺阁女子:崔莺莺(莺莺传)、倩娘(离魂记)、无双(无双传

10、)等。说到地位的煊赫高贵,“一骑红尘妃子笑”4、“万千宠爱于一身”5的杨玉环恐怕无人能及。她高贵典雅,超凡脱俗,是唐传奇女性形象中身份地位的最高者。这类女子往往侍宠而骄,虽有对天长地久的爱情的追寻,却难免成为君王祸国殃民的替罪羊“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便是最好的佐证。地位仅次于皇朝贵妃的,自然是大家闺秀了。尽管受北方胡风影响较深,但唐人的门第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些闺阁女子出身高贵,生活条件非常优越,有的倚仗家世成就了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美好姻缘。唐以姓氏看门第,民间以七姓为贵:清河、博陵二崔氏,陇西、赵郡二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这种门第观念在传奇作品中就有所影射,试举三例:游仙窟:十

11、娘姓崔,五嫂是太原王氏女莺莺传:崔莺莺姓崔霍小玉传:陇西才子李益姓李,娶卢氏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门当户对的痕迹。但由于这些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6,极少接触社会,她们对男性的依赖性较强,一旦遭到厌弃,便只能默默忍受、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毫无独立自主意识可言。1.1.2.民女婢妾:(1)民间女子:齐推女(齐推女)、却要(却要)、红拂(虬髯客传)等。(2)姬妾婢女:步飞烟(飞烟传)、红线(红线传)、上清(上清传)等。值得注意的是,侠女子几乎都出于此类。她们有的是追寻人生价值的平民女子,以“风尘三侠”中的红拂为代表;有的则是婢女小妾,是藩镇斗争的工具,如红线传中的红线、上清传中的上清等。这些侠女子的出

12、现,是在唐王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影响下,人们在战乱中对侠义之士的幻想和希望的体现。在情女子中,民间女子相对自由,但囿于见闻浅薄,在情感意识方面难有跨时代的超越。鉴于其未知的爱情命运,其身份地位暂且优于姬妾婢女。后者物质生活较为优越,但千金易得,佳夫难求,她们终究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改变最初的选择。1.1.3.青楼娼妓:霍小玉(霍小玉传)、李娃(李娃传)等。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妓女的地位不得不被排在社会的最底层。其实,唐朝妓女殊为不同。唐代青楼兴盛,妓院文化发达,正如杜牧所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7,文人士子狎妓冶游,成为一种风尚。“进士与妓女”的故事模式更是唐传奇爱情故事的母题

13、。唐代妓女的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最为强烈。她们有一定的收入,自由恋爱,自主选择,遗憾的是,在以男权为核心的封建社会里,她们的自主和抗争终究是有限的。1.1.4.神仙妖女:(1)神仙圣女:龙女(柳毅传)、云英(裴航传)等。(2)鬼狐妖女:任氏(任氏传)、王氏子妇(李章武传)等。这一类女性形象无疑是受道教文化演绎而出的。与六朝志怪小说不同,她们体现出仙妓合流的特色,即她们不是单纯的符号,既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也不是令人生畏的怪,而是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的折射和投影。然而不管她们多么神通广大,都只是人脑中的幻象。也正因为这样,此类女性因其虚幻,身份地位最低。稍有不同的是,神仙圣女的爱情多以喜剧收尾,表

14、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如柳毅与龙女终成眷属;而鬼狐妖女的爱情则多以悲剧告终,体现了人鬼殊途阴阳两隔的明确界限,如任氏、王氏子妇的灰飞烟灭。1.2.外貌特征: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如此形容唐传奇中女性的容颜,并不为过。无论她们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貌美如花,令人艳羡。不得不说,这与唐代的婚姻关系多非自由恋爱,作者们在作品中寻找心理平衡有着深刻的联系。无论是情女子还是侠女子,作者在文中都不吝笔墨地对她们的容貌进行了描绘,虽非精雕细刻,却比六朝小说精细,是写意的艺术化的表现。文中摹貌简洁细腻,生动传神,刻画得栩栩如生,典雅脱俗,不得不令人发出“此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见”的感叹。本章节将主要

15、从唐传奇中对女性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方面欣赏其容貌之美:1.2.1.正面描写:首先来看唐传奇中字数最多、前期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张文成的游仙窟。文章以第一人称自述奉使河源,途中投宿神仙窟,与女主人十娘、五嫂宴饮欢乐的情事。其中有一段关于女子外貌的描写:华容婀娜,天上无俦,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肢,参差疑勒断。韩娥宋玉,见则愁生;绛树青琴,对之羞死。千媚百娇,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文中充分展现出十娘、五嫂无与伦比的美。如果说这段文辞没能摆脱低级情趣,依然把女性的美看作一种物质属性,仅供士子大夫淫亵玩味,有浮艳轻薄之嫌的话,那么步入兴盛期的传奇作品中女性

16、的美艳,则可谓名副其实的典雅脱俗了:倩娘的“端妍绝伦”,任氏的“容色姝丽”,柳氏的“艳绝一时”,龙女的“凝听翔立”,无双“姿质明艳,若神仙中人”,步飞烟“容止纤丽,若不胜绮罗”,霍小玉“姿质浓艳,一生未见”,崔莺莺“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李娃更是“回眸凝睇,情甚相慕”,“明眸皓腕,举步艳冶”,“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不单单是情女子,对侠女子的外貌,作品也有直接的描写。试举三例:“年可十七八,容色甚美。”车中女子“年三十余,窥之亦有容色。”崔慎思“翠环初坠,红脸才舒,玉恨无妍,珠愁转莹。”昆仑奴这些女子的容貌,正如赵令畤在其侯鲭录中对崔莺莺的评价那样,“飘飘然仿佛出于

17、人目前”,给人以“众里寻她千百度”、“回眸一笑百媚生” 8之感。1.2.2.侧面烘托:正面描写通常运用比喻、夸张、白描等手法直接描摹刻画人物,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与此不同的是,侧面烘托通过旁观者的言行举止,来衬托女性无可比方的美,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在使异类人性化、人情化方面取得开创性成就的沈既济的任氏传中,有这样一段通过贪图美色的韦崟与书童的对话,侧面烘托狐女任氏容貌的描写: 崟迎问之:“有乎?”又问:“容若何?”曰:“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崟姻族广茂,且夙从逸游,多识美丽。乃问曰:“孰若某美?”僮曰:“非其伦也!”崟遍比其佳者四五人,皆曰:“非其伦。”是时吴王之女有第六者,则圭之内妹

18、,妙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崟问曰:“孰与吴王家第六女美?”又曰:“非其伦也。”崟抚手大骇曰:“天下岂有斯人乎?”文中未见任氏本人,但其美貌却令人浮想联翩,与战国策中邹忌通过和妻妾的对话突出城北徐公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提到唐传奇中对女性最为精练别致的侧面描写,首推中唐压卷之作蒋防的霍小玉传。文中李生与小玉初次见面时,作者只用寥寥数笔,便使小玉之美达到了极致:小玉自堂东阁子中而出,生即拜迎。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小玉的一颦一笑,仿佛万丈光芒,耀人眼际,她的魅力如同陌上桑中“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一样,令李生沉醉其中,不能自拔。1.3.才能技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

19、特曾说过:“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如果单凭唐传奇中女性的美貌,就对其妄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推论,显然是武断而又可笑的。恰恰相反,唐传奇中的女性貌美才高,是美丽与智慧的化身。不得不说,这又是传奇作家由于现实爱情失望而寄予作品美好理想的一种体现。文中女子有的能歌善舞,有的武艺高超,有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试举几例:“喜谈谑,善歌咏。”柳氏传“善弹阮,又通经史掌笺表,号曰内记室。”红线传“善秦声,好文笔,尤善击缶,其与韵丝竹和。”飞烟传“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霍小玉传文中女性的才能技艺,又因其身份而稍有不同:1.3.1.情女子的诗才:宋人洪迈评

20、价唐传奇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传奇能与唐诗相提并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文中女性展现了特有的文才和诗艺:“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崔莺莺“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御床。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无复听霓裳。”杨玉环这些女子的文才诗笔,匠心独运,展现了细腻情思。虽然有些是男性作者借作品中女子之口表述的诗作,但也有取自民间的女性诗文,如柳氏传中柳氏所赋之诗,以男性的视角是无法作成的。不管怎样,这些诗文都是传奇中女性文才诗笔和绵绵情思的具体体现,尤其是莺莺传中莺莺所作的明月三五夜,其中“待月西厢下,

21、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佳句千古传诵,后世金人董解元的弦索西厢、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便由此而来。无怪乎鲁迅对莺莺传有这样的评价:“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惟此篇及李朝威柳毅传而已。”1.3.2.侠女子的武功:唐人传奇中的侠女子之所以能够行侠仗义、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安邦定国,正是仰仗着她们的高超武艺和奇闻异术。车中女子能飞檐走壁,表演壁上飞行,杳无声息,“状如飞鸟”;聂隐娘能变幻身形,使用魔法,化尸之术,堪称一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袁郊甘泽谣中的红线传,其中有一段关于侠女红线高超武艺的侧面描写: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红线回矣。寥寥数笔,就把红线“夜漏三时,往返七

22、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的飞身遁形之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只是红颜女子,但从这些不让须眉的巾帼侠客身上,依稀可以看到刺客荆轲、死士豫让般的慷慨豪情和英雄气概。总的来说,在唐传奇女性的外在形象中,就身份地位而言,有高贵者,有平凡人,有卑贱女,然而,虽有天差地别的出身,她们却都貌美如花,才艺过人,是美丽与智慧的化身。与六朝小说的女性迥然相异,她们展现出了才貌双全的气质和形象。2.唐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了解了唐传奇女性的外在形象之后,本部分将联系唐代的文化背景,结合传奇小说的深蕴内涵,深入思考和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更深一层剖析文中女性的内心世界。本部分将提出性格、意向和悲剧三

23、个主题,由浅入深地把唐传奇中女性的内心世界全然展现在读者面前,加深读者的理解和感悟。2.1.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与宋明理学兴盛,提倡克己复礼不同,在大唐开放激越恢宏盛大的环境氛围下,传奇女性大胆奔放,感情真挚,勇敢主动地追求两情相悦的无功利色彩的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往往表现出用情专一、痴心不改、一往情深、灼热炽烈的个性特点。同时,她们对待爱情也不盲从盲信,对意中人更是精挑细选,特别是对两人爱情的前景,有着理性而又深刻的认识和判断。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她们的性格表现出情与理的矛盾,即不惜以全部的生命和热情演绎轰轰烈烈的爱,却在激情褪减之后,对未来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本章节主要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

24、发掘传奇女性性格特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2.1.1.感性:人,是感性的动物;女人,尤其感情丰富,用情笃深;唐传奇中的女性,更以直白的语言和大胆的行动证明了她们对爱情的执着和信念。李娃在与荥阳生初次邂逅的夜晚,便不拘世俗,不避流言,对其直言不讳,大胆留宿:“方将居之,又何害焉?”与其“诙谐调笑,无所不至”。红绡妓送崔生出门,与之盟约嘱其娶亲之话说来无拘无束,简练自然:时生回顾,妓立三指,又反三掌者,然后指胸前小镜子云:“记取。”传奇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并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红拂大胆私奔李靖,一生不悔;步飞烟与赵象偷情,即使背负不贞的骂名也始终无怨;莺莺更是突破了封建的藩篱和枷锁,终于迈出了追求幸福的一

25、步。作品中那句对莺莺与张生的性爱描写,看似简单,却包含着莺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勇气: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而在标志着传奇步入兴盛期的陈玄祐的离魂记中,倩娘甚至达到了惊天动地魂飞体外的境地,其“徒行跣足”追赶王宙,只因她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君厚意如此,寝梦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倩娘的三言两语,便把自身的伟大牺牲渺于无形,却把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演绎到了极致,其对爱情的憧憬和想往,颇有一番铙歌十八曲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气势和魄力。爱之深,恨之切;爱不成,仇相见;爱愈笃,怨更烈。传奇女性的爱情之

26、梦一旦粉碎破灭,其萌生的忿恨,犹如熊熊烈火,长久不熄。霍小玉对李益的复仇便是一例,她把爱的最高境界升华为恨,更把传奇女性敢爱敢恨、因爱生恨的性格特点展露无遗。2.1.2.理性:人,因为拥有思维和理性,才不被感情控制和操纵。虽然传奇女性的感情犹如滔滔江水,汹涌澎湃,但她们亦不乏理性,特别是对爱情前景的认识和判断,可谓准确而又深刻。我们从中唐三大爱情传奇中可见一斑。元稹笔下的莺莺既有青春的躁动,又受到礼教的束缚,有着较为深刻的矛盾心理,正如她自己所说:“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从少女萌动情丝幽会偷情,到“非礼勿动”的无谓说教,从“贞慎自保”到“自荐枕席”,莺莺在经历

27、了爱情的甜蜜之后,却在张生即将离去时,对未来有着几分不祥的预感: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如果说莺莺虽有理性,但还免不了对张生有几分幻想的话,霍小玉则把她与李益的未来分析得鞭辟入里,不得不令人钦佩其作为女性的判断和预见:妾本倡家,自知非匹。今以色爱,托其仁贤。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小玉能在男欢女爱的“极欢之际”,有此未来之悲,可见其情与理的矛盾内心。但与把命运全然委于男性的莺莺不同,她毫无遮掩地批判了李益山盟海誓的虚伪性:以君才地名声,人多景慕,愿结婚媾,固亦众矣。况堂有严亲,室无冢妇,君之此去,必就佳姻。盟约

28、之言,徒虚语耳。但小玉又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在万般无奈之下,提出了“不求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的希望: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士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八年的感情生活,这便是小玉毕生之愿,之后即便遁出红尘,也心满意足无怨无悔。但即使是这样的愿望,也只是痴心妄想。与莺莺一样,小玉最终也落得惨遭遗弃的下场。在出身娼妓的李娃身上,凝聚着更为人称道的理性思想。她虽与进京赶考的荥阳生两情相悦情投意合,但自知出身卑贱,与之难就佳姻,便在其资财耗尽之后,迫不得已与鸨母设计将其逐出家门。不愿让心上人继续迷恋自己而

29、延误仕途,设计驱逐爱人,这种忍痛割爱的行为,显示了李娃复杂矛盾的心理。而在荥阳生一无所有穷困潦倒的悲惨境地下,她“前抱其颈”,“失声长恸”,大胆承担责任:“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其精心照料,全力相助,良心发现,感人至深。当荥阳生功成名就之时,李娃却没有半分奢望,只是选择离开,希望两人分道扬镳永不再见: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愿以残年,归养老姥。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勉思自爱,某从此去矣。也许是李娃完全为对方考虑的理性思想符合了男性对女性的标准和要求,也许是作者出于对封建等级观念的蔑视而对其进行的大胆挑战,但不管怎样,这位有着复杂矛盾性格的女性,终在世俗的认可之下,与

30、荥阳生终成眷属,从妓女摇身一变成为“洴国夫人”。窥一斑可见全貌,从传奇女性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们复杂矛盾的心理,其间既充溢着敢爱敢恨热情奔放的感性色彩,又夹杂着前景堪忧茫然无措的理性因素,她们的性格散发出独特耀眼的光芒。2.2.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明代桃源居士在其唐人小说序中如此评价唐传奇:“唐人小说摛词布景,有翻空造微之趣。”这“摛词布景”所创造出的种种意象,尤其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传奇作品中,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传统的意象,是指一种情意、表象有机结构的艺术符号,是艺术表现的基本元素,通常存在于诗歌领域中。其鼻祖可追溯至诗经中的“比兴”和楚辞中的“香草美人”。作为可与诗歌相提并论的

31、唐传奇,意象亦可视作其文本之一部分,对传奇的艺术成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节将从表情达意的物象、重叠诗化的事象、象征命运的核心意象三个方面展现传奇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2.2.1.表情达意的物象:女性情感细腻,如涓涓流水沁人心脾,她们大多与意中人以互赠礼物的方式表达彼此间的绵绵情意。自然,礼物本身也就具有了感情色彩和意象意义。游仙窟中的双履、名扇、相思忱、扬州青铜镜,李章武传中的靺鞨宝、白玉指环、交颈鸳鸯绮,霍小玉传中的同心结、斑犀钿花合子,还有玉合、灵丹、水犀两合、白玉合子、阳燧珠、连蝉锦香囊琳琅满目,名目繁多:有奇珍异宝,其光彩射人;有寻常之物,表深情厚意。“山有灵兮木有枝,心悦君兮

32、君不知”,虽以礼物相赠,但依然担心对方不甚知晓自己的心意,自然还要加以说明: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韧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兼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在这封莺莺回赠张生玉环、乱丝、文竹茶碾子时所附的信函中,坦白率真地表达了一位少女的相思之情。其深情厚意,颇有一番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所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兴味和情思。2.2.2.重叠诗化的事象:以女性视角和眼光来看大千世界,将所见、所闻、所感组合成一幅或喜或悲色彩斑斓的图画,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

33、无穷,正是重叠诗化的事象的精髓所在。莺莺传中有一段关于莺莺和张生幽会偷情的描写:斜月晶莹,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终夕无一言。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这重叠诗化的事象,犹如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把莺莺春宵一刻飘飘欲仙的美好、亦真亦幻如痴如醉的感受,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尤其是最后一句,更突出了莺莺在封建礼教与个人情欲之间举棋不定、悔喜交加的性格特点。许尧佐在其柳氏传中,把主人公韩翊与柳氏诀别的场景渲染得尤为悲凉凄惨,牵人愁肠:及期而往,以青素

34、结玉合,实以香膏,自车中授之,曰:“当遂永诀,愿置诚念。”乃回车,以手挥之,轻袖摇摇,香车辚辚,目断意迷,失于惊尘。“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即便是“鹧鸪声住,杜鹃声切”,也远不及这幅图画中所描绘的“人间离别”。2.2.3.象征命运的核心意象:唐传奇中还有一些象征女性命运的核心意象,这些物事仿佛就是她们的代名词,不仅超越了自然属性,更是代替了本人,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像。只要一提起“金钗钿合”这四个字,人们便自然会想起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陈鸿的长恨歌传中,有大量的关于二人七夕夜语山盟海誓的情事的描写: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于骊山宫。秋七日,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

35、,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正应了白居易长恨歌中所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9这“金钗钿合”,更是作为李杨二人爱情的代名词,流传甚广,无怪乎后人流露出“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钦羡之情。柳氏传中,韩翊寻找被沙吒利夺走的妻子柳氏时,二人所赋之诗,更是充满了象征意义:“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泪垂,亦应攀折他人手。”韩翊“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柳氏唐人雍陶在其题情

36、尽桥一诗中写道:“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10柳,这一意象,首先,因其送别之意,表示二人分离的苦楚;其次,又与韩妻姓氏契合,突出其纤细柔弱的性格;最后,柳的品性是生生不息不堪摧折的,象征柳氏虽不能完全把握命运却又不甘服输的精神。后人大多只记得柳,却忘记了柳氏,但柳氏毫不气馁永不言弃的精神,却亘古长存。2.3.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人间至悲,莫过于生离死别。在唐传奇爱情小说中,超过70%的作品都以悲剧收尾,有力地证明了传奇女性的悲剧命运。尽管仍有不到30%的作品为她们安排了团圆的结局,但正如文学高于生活一样,故事的结局不等同于人物的命运,文本虽然结束了,但

37、是她们的人生却还没有终结。无论是生离之痛,还是死别之恨,抑或喜尽悲至,传奇女性的命运正如太阳的东升西落一般,百川到海,殊途同归,洋溢着浓重的悲剧色彩:2.3.1.生离之痛:江淹曾在其别赋中抒发了人间离别的痛楚。如果二人的分离仅仅如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那样,只落得女子一人黯然神伤形销骨立的悲惨境地倒还罢了,可唐传奇中更多的离别描绘的却是男女之间的依依不舍、无可奈何和痛彻心扉。这生离之痛,大都发生在人鬼之间,表达了唐代阴阳两隔人鬼殊途的明确界限和思想观念。在李景亮的李章武传中,当李章武与情人王氏的鬼魂重逢,却又不得不再次分离时,文章对于王氏的强忍悲痛悄然离去有这样一段描写:行数步,犹回顾拭泪,云:

38、“李郎无舍,念此泉下人。”复哽咽伫立,视天欲明,急趋至角,即不复见。但空室窅然,寒灯半灭而已。如果说王氏的离去带着些许无可奈何和忧伤凄迷的话,那么任氏传中狐女任氏与其夫郑六的离别,则多了几分奇异诡谲和悲惨壮烈:回睹其马,啮草于路隅,衣服悉委于鞍上,履袜犹悬于镫间,若蝉蜕然。唯首饰坠地,余无所见。任氏为所爱之人甘冒生命危险,即便蜕为原形销声匿迹也无怨无悔,这种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她的无声离去,给人以“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11的苍茫寥落之感。2.3.2.死别之恨: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曾谈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最可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然而,

39、“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12,当一个人,尤其是性情脆弱的女性,为情而生、为爱而死时,其个体所散发出的执着精神和独特魅力,更加光彩熠熠,耀人眼际。飞烟传中当步飞烟与赵象的私情被其夫察觉发现时,文中如此描写飞烟应对丈夫武公业的诘难:飞烟色动声颤,而不以实告。公业愈怒,缚之大柱子,鞭楚血流。但云:“生得相亲,死亦何恨?”深夜,公业怠而假寐。飞烟呼其所爱女仆曰:“与我一盅水。”水至,饮尽而绝。对于“恨”,可以有两种理解:飞烟在其“生得相亲,死亦何恨”中所要表达的是没有遗憾无怨无悔之意,尽管知道自己的行为为世人不容,但依然慷慨无畏地道出了爱情宣言;而另一种恨,更多的是愤怒和怨恨,霍小玉便在负心人李益

40、面前,在燃尽了生命所有光辉之后,含着无边无际的忿恨,离开了人世: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在此之前,小玉曾卖钗求人寻信,李益却潜卜静居就亲,其中的酸甜苦涩,悲喜之别,不得不令人想起红楼梦中黛玉焚稿而逝,宝玉与宝钗却拜堂成亲的场景。“虽生之书题竟绝,而玉之想望不移”,小玉痴心如斯,李益负心若此,此情此景,无怪乎长安城中发出正义之声:“风流之士,共感玉之多情;侠义之伦,皆怒生之薄行。”正如小玉临终所言,

41、李益在其死后,虽三娶妻室,却鳏孤如初,足见其愤怒之火和复仇之行。然而,虽然她据理力争义正辞严,尽管其满腔怒火义愤填膺,却依然无法换回李益回心转意之举,而只能戕害一个又一个无辜的女性,塑造更多的霍小玉式的悲剧典型。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这样评价霍小玉传:“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奇,故传诵弗衰。”13不难看出,霍小玉这一形象,把爱情世界的死别之恨演绎成为人间至悲,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42.3.3.喜尽悲至:以喜衬悲的手法的运用,在文学中并不鲜见。在唐传奇中,从人物身份来看,喜剧结尾的作品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任务完成了无牵挂的侠女子。她们有的是

4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下地方势力的棋子,整日生活在打打杀杀血雨腥风之中,虽然“士为知己者死”,遵照主人的命令是其毕生之愿,完成任务更能得到嘉奖,进而加官晋爵,享尽人世荣华富贵,然而,她们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杀人工具,毫无人生意义可言,受人利用,可怜可悲,与真正意义上的大侠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她们有的是身负血海深仇韬光养晦的复仇者,惟一的愿望只有手刃仇敌报仇雪恨。即便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她们的可悲之处在于:复仇的整个过程始终以男性为核心,以流血牺牲为代价,不惜身败名裂,但求你死我活,更有甚者,如贾人妻、崔慎思等,在成功之后,杀死亲子,了却牵挂,遁入空门,其行径可称得上是惨绝人寰人性全无。显然

43、,她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片面而又偏激的,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她们的复仇只会带来更多的死亡,使相同的悲剧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循环往复不知所终。二是以龙女为代表的仙女子。李朝威的柳毅传中龙女与柳毅的结局令人钦羡不已,得道升仙更是每个人明知不可为而求之的夙愿。这种结局的安排,无疑体现了道教清静无为淡泊名利的思想,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憧憬和期盼。然而,只有通过人脑臆造幻化而出的神仙才能如此,而大千世界的平凡人类芸芸众生却永远不能如其所愿,不得不说是整个人类的悲哀。借助于对神仙的幻想来逃避人类现实的痛苦,麻痹自己,便是最大的悲剧。难怪鲁迅在其稗边小缀里评价此文道:“此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三是以李娃为代表的情女子。这是一类通情达理,乃至完全为男性考虑不惜牺牲自我的典型。或许是因为作者出于同情怜悯的一厢情愿,或许是李娃的行为十分符合封建社会男性对女性的要求和标准,又或许是作者白居易之弟白行简蔑视封建等级制度的表现,李娃终从妓女变为洴国夫人,与荥阳生结为连理,百年好合。然而,隋唐嘉话卷中载有薛元超这样一段陈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15从他的第二件憾事可以看出,即便是开放恢宏的唐代,男权核心的封建制度依然根深蒂固。可见,男人三妻四妾如家常便饭,而李娃又出身娼妓,其与荥阳生的未来如何,命运前景怎样,都不难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