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280409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研究.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学校心理咨询概述1.1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1.1.1 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1.1.1.1 美国的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为政府,学校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学校社会工作始于本世纪初,源于美国中等学校的“访问教师”运动,其后逐渐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1)访问教师时期。在十九世纪末,美国的社会变迁较为剧烈,大量移

2、民向都市集中。美国发展了大学教育,并且首先于1892年在纽约市雇用两名访问教师,他们与学生家长会晤,了解有关学生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到1921年,许多教育机构都相继设置访问教师,服务领域由小学扩展到初中和高中。(2)社会个案工作时期。1920年至1930年,美国社会工作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专注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他们开始探索青少年犯罪因素,并拨款支援三十个社区的学校访问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计划,藉以研究青少年犯罪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处置的办法,当时处置的问题大都是学生个人的适应问题,所以,这一时期主要关注的是青少年的个别问题。(3)学校制度时期。1930年至1960年之间,学校社会工作日渐成为一种

3、制度,社会工作者专注于精练他们对于个别学生的工作技巧和更有效地运用专业技能,同时,学校体系也逐渐了解到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学校社会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社会工作者也承担了许多家庭及社区中的任务。(4)采用社会团体工作与社区工作时期。在美国,1960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各种心理学的技术被广泛使用,行为社会学的理论也应运而起,这种冲击给学校社会工作领域带来了一种崭新的变迁动力。其时,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课题是在顺应社会变迁,协助学校改变原有的情况与政策,以免阻碍学生成功。(5)新的社会工作模式时期。1970年,美国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学校社会工史柏年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北京中

4、国社会出版社,2007211作者不断调整其工作角色和工作模式,以便成功有效地处理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问题。他们强调学校社会工作必须注意不去伤害学生的权利,譬如体罚、勒令退学,开除学籍,课外劳动及揭露学生的不良记录等等,可以说,学校社会工作由此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1.1.2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现状(1)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时期。在80年代前,我国有以思想政治教育取代学校社会工作的倾向,此一时期,强调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思想与品德教育,并非用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开展学校社会工作。(2)研讨会提议时期。到了80年代未90年代初,国外较为成熟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逐渐被

5、介绍到我国,新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理论被广泛译介过来,从而使得一些专家、学者对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置疑,在些基础上,他们提倡和倡导科学的、专业化的学校社会工作,并有大量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开始出现,使学校社会工作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问题。(3)大学课程教学与实习时期。在各次学校社会工作研讨会上,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建议将学校社会工作列为社会工作系学生的选修课程,以训练专业人才。因为参与学校社会工作研讨会的学者,大多数也为各大专院校担任学校社会工作有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研讨会的议项也者大力支持。各院校选修学校社会工作的学生,除参加正常的授课之外,还包括收集学生资料,主持心理测试,

6、为有困难的学生作个案工作服务,小团体指导或讨论、家庭探访,与家长及老师会谈,参与社区活动,以及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等等。1.1.2 学校社会工作的意义与目的1.1.2.1 学校社会工作的意义(1)就本质而言,学校社会工作即是为学校学生与校方服务,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实施的一种专业服务。(2)就对象而言,学校社会工作系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不过有时为了协助学生,学校社会工作者尚须与家长、校方人员及社区人士进行沟通与协调,或者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3)就工作而言,学校社会工作者是属于为学生服务的一员,通常必须与学校教师、心理学家及其他成员共同为学生提供服务,特别是与学

7、校辅导人员密切联系。(4)就功能而言,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在于协助学生与“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解决社会和情绪方面的困扰问题或调适其偏差行为。(5)就目的而言,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烦恼,要协助他们去面对现实及未来的生活。1.1.2.2 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1)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传统社会里,教育往往为少数特权阶级所占有,经济社会文化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相对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后来提出的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接受教育,进一步的教育机会均等,不仅在教育机会的普及,更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

8、到适才适性的教育。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的背景,作深入而客观的了解,给予适当的接纳、支持、鼓励,并提出专业的服务方案。(2)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社区的良好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众所周知,学校、家庭、社区三者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就与人格发展,家庭文化协助个人形成价值观念,社区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难免会发生失调的现象,对此则必须设法调整。所以,学校社会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技术,协调学生与“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从而增进教育功能的充分

9、发挥。(3)协助学生获得一种实用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学校社会工作的重点,是协助学校提供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条件,以满足学生有关知识、能力、情绪等方面的需要,使得学生均能获得一种实际有用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其所处社会的生活需要,从而引导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4)促进学生社会化人格的正常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终极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健全其社会化人格。人格的培育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此种过程除了家庭以外,大部分是在正式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养成。作为学生目标体系的相关人物,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功能在于促进学校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造就一种健全的社会化人格,因而要重视他们人格统合的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学习和适应

10、的问题。1.1.3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项目1.1.3.1 以个案工作评量并处理学生所遭遇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之初,大都先注意有困扰问题的学生,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社会工作者可能碰到的问题各式各样,他们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协助在教室里或校园内有行为问题而被引进介绍来的学生。这些学生遭遇的问题包括:逃学、学校恐惧症、暴力行为、参加不良帮派、少年犯罪、孤僻不合群、活动过多、学习缺陷、抽烟、药物滥用、性偏差行为、骂人等等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先建立个案资料,并对学生的问题加以评量与诊断。其方式一般有:个案会谈、家庭访问、行为观察、分析学生的记录资料、进行团体活动等等。1.1.3.2 向家长

11、及老师解释学生问题的内涵学校社会工作者在适当的时候,就其对学生问题评量及诊断的结果向教师与家长提出解释,以便一起为学生提供协助。这种解释的工作须审慎进行,因为今日的教师都受过专业教育,具有心理学领域的某些测量技术与诊断技巧,因而,应看作是共同讨论问题,以便争取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接纳与协助。1.1.3.3 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团体工作如果不只是一个学生遭遇到相同的困扰问题,那么,他们的家长也往往具有类似的特质与共同的需要,因此,对于这些家长团体提供团体工作,有时是比较好的一种服务方式,团体工作可以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跟他的家人参与社会互动,以增进他们在社会情境中的技巧和自信心,以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12、。此外,学校社会工作也可以为社区成人团体和学校人员所举办的研讨会提供团体工作服务。1.1.3.4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与学校、家长、及社区工作人员协力合作,学校成为学生集中地,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应掌握足够的知识,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既为学生本身服务,也为学校与家长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1.1.3.5参与社区发展工作社区是学生活动的场所,也是学校的所在地,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校外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价值基础。学生与社区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的。基于这种观点,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处置学生的困扰问题时,不能忽视

13、社区的影响因素,而在拟订学校社会工作计划时,亦不能不设法争取社区人士及社区机构的了解与支持,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参与社区发展工作。1.2 心理咨询概述1.2.1 心理咨询的含义咨询 (counseling),在古汉语中,“咨”是商量的意思,“询”是询问,合起来就是与人协商、征求意见。英语的咨询含有协商、商讨、会谈、征求意见、寻求帮助、顾问、参谋、劝告、辅导等含义。心理咨询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一词,既表示一门学科,既咨询心理学,也可以表示一种心理技术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作为一种技术与服务的心理咨询,其含义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

14、咨询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320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定义,国外心理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往往因理论流派和职业特点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一般认为,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来访者在认知、情感、行为模式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包括障碍性心理问题和发展性心理问题),挖掘来访者的潜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人生的积极

15、发展。1.2.2 心理咨询的分类1.2.2.1 按咨询对象的多少分,可以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个别咨询:顾名思义是指针对咨询对象的个别问题开展单独咨询。团体咨询:团体咨询是由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过来的,国内也有人称其为小组咨询、集体咨询,指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即根据来访者问题的相似性,将来访者编入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来解决来访者的共同发展课题或心理障碍。团体咨询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1.2.2.2 按咨询问题分,可以分为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发展性咨询:帮助来访者增强自我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16、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全面发展。障碍性咨询:帮助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挖掘病源,找到对策,消除痛苦。1.2.2.3 按咨询方式分,可以分为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通信咨询等。1.2.3 心理咨询的任务心理咨询能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 对于那些心理适应属于正常范围的人来说,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遇到麻烦的人,可以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逐渐改变与外界格格不入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具体地说,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1.2.3.1 建立新

17、的人际关系 一名真正富有成效的心理咨询理应具有健全的心理特征,能够以来访者为中心,并且掌握丰富的人类行为知识和一套熟练的帮助别人的技巧,这就为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型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在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中,求助者可以直抒胸臆而不必顾虑破坏性的后果,他们的冒险或失败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在咨询中,他们可以做出过激的或冷淡的情绪反应,心理咨询医师常常用积极的态度去回应,促进求助者做出新的建设性的积极反应,并成功地运用于其他人际交往中。 1.2.3.2 认识内部冲突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大部分心理困扰是源于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而不是源于外界,外部环境不过是一个舞台,

18、内心冲突就在这个舞台上面展开。 1.2.3.3 纠正错误观念 求助者通常确信他们十分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和在干什么,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以种种非理性观念自我欺骗,心理咨询促进他们对自己的错误观念进行认真思考,代之以更准确的理性观念。 1.2.3.4 深化求助者的自我认识 心理咨询医师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当人们真正认识了自己时,他们也就认识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动机、长处和短处,而一旦认识了自己,就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自己的人生。 1.2.3.5 学会面对现实 前来咨询的人一般很善于逃避现实,往往会花很多时间来回味过去、计划未来,话题总离不开昨天和明天,回避现在。求助者不仅通过躲避

19、现实以减少自己的焦 虑,并总想按照自己的愿望摆布现实,而且还经常想方设法求得周围人的支持以利于他们逃避现实。咨询师促使其认识到这一点,引导其面对现实。 1.2.3.6 增加心理自由度 大多数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人至少在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缺乏心理自由度,心理咨询师协助他们给自己的心理以更大自由的机会,接受矛盾和不完美。 1.2.3.7 帮助求助者做出新的有效行动 只有协助求助者采取导致欲望的合理而有效的行动,才能减少内心烦恼。心理问题的要害,不在于求助者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和情欲,而因为求助者不通过有效行动去改变或满足自己的情欲。控制思想和情欲很难,控制行为比较容易,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容易的去做呢?1

20、.3 学校心理咨询概述1.3.1学校心理咨询的含义学校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学校心理咨询是由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与求询者进行特定交往的一种过程。由于学校心理咨询人员接受过专门训练,了解和掌握咨询工作所需的人际交往和其它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因而在交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求询者(在校学生)是咨询过程中的主体,这种情况是就学校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直接咨询而言。学校心理咨询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间接咨询,是由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对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和

21、学生家长所进行的咨询。这里,咨询过程中的主体变成了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和学生家长。虽然间接咨询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对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但这种指导帮助却不是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直接给予的,而是经过了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和学生家长这一中介环节的间接工作。因此,我们称学校心理咨询是由咨询人员对在校学生给予直接或间接指导帮助的过程。在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还对求询学生的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负有诊治的责任,这是因为心理咨询同心理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有些情况下,咨询过程本身就是对求询者的一种心理治疗,因而在对学校心理咨询下定义的时候,我们便把“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矫治”也列

22、入了学校心理咨询的“过程”之中。当然,学校心理咨询中对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的诊治,受许多条件限制,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或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是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力不能及的。因此,我们在定义中加上了“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等词予以限定,这是在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定义时不应忽略的。 在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定义时,还有一点应当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学校心理咨询,其范围仅限于普通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含普通中学、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用通俗的说法,也就是限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定义中特意使用了“在校学生”这一术语,以便和广义的各级各类学校

23、学生,特别是多种形式的成人学校学生加以区别。 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心理正常的在校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大、中学生,当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遇到诸如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方面的问题时,便有可能找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第二种情况是心理偏常的大、中学校学生,其中既有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也有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症状的学生;第三种情况是学校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家长,其中以小学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为多,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他们尚难客观、准确地反映个人的心理问题,因而更多地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协助。在上述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当中,应把第

24、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作为咨询的重点,因为对正常群体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这是当代教育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学校心理咨询重视发展和预防的必然结果;而对第二种情况即存在心理偏常或轻微心理疾患学生的诊治,则是在预防无效情况下的补救措施,是对少数学生的个别服务。尽管这种服务是必要的,有时由于难度较大还要花费咨询人员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它毕竟不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1.3.2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在明确了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之后,再来讨论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任务,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心

25、理咨询人员的主动性和专业技能,为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服务,并积极承担心理偏常学生的矫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学校心理咨询包括以下四方面的任务:1.3.2.1 向求询的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学的知识和劝导,帮助他们明确学生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和应对策略,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最佳发展的心理社会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3.2.2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对广大求询学生实施科学的学习指导和行为指导,并运用有关职业或专业信息与测量工具对毕业生进行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1.3.2.

26、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在咨询过程中推行学校心理卫生计划,深入了解求询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适应上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冲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增进积极的个性品质和活动效能。1.3.2.4对心理偏常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针对他们的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并对学生常见的轻微心理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1.3.3学校心理咨询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1.3.3.1 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发展较快,但离我们的实际需求还是很远,仍难以

27、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1.3.3.2 各地区 、各校对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不平衡。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大城市的院校及重点大学比较重视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而在某些偏远的地区,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比较滞后。1.3.3.3 一部分院校对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人员会发放经费,但目前多数高校对心理咨询的研究还没有经费保证,研究人员的劳动均属于义务劳动,不能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组织管理。1.3.3.4 在推动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关学术团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中国高校卫生保健研究会”、“中国高校卫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尤其是原“中国高校心理

28、咨询研究会”对促进高校心理咨询研究的发展起了直接促进作用,但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尚未以积极有力地支持。1.3.3.5 目前的高校心理咨询研究大多停留在个别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的基础上。各种教学研究、讲座和心理测验的制定大多针对的是个人心理咨询,而且更偏向障碍性心理咨询的研究,不是很重视发展性心理咨询的研究,总的说来,研究的面还很窄。1.3.3.6 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从有关高校心理咨询研究的文章来看,已经从工作总结转到理论探讨,涉及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已经远胜于前几年。但总的说来,研究起点低,面较窄,重复研究多,而且多局限于工作研究。1.3.3.7 与国外、港台地区高校心理咨询

29、的同行、研究机构的联系开始加强,但总的说来,我们对国外高校心理咨询的动态还了解不够,国际性的心理咨询学术活动也很少参加,目前还很难与国外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对等的学术交流,国外同行对我国的心理咨询研究情况也不是很了解。第2章 学校心理咨询面临困境如第一章所述,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高校心理咨询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与国外、港台地区高校心理咨询的同行、研究机构的联系开始加强,但我国学校心理咨询还存在许多问题,学校心理咨询面临困境如下所述:2.1学生问题复杂化与多样化2.1.1 竞争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我们知道,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自己所面对的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或预感将要发

30、生不顺利的事情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消极情绪。如因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愧疚感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紧张不安、焦急甚至恐惧等都是焦虑的表现。焦虑反应是正常人在对待各种矛盾或冲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各种焦虑反应反复出现,而又不能得到缓解时,则会引起心理上的异常波动,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心悸、心慌、心血管机能紊乱和胃肠机能失调等症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离开自己的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然而,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学专业与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学习和考试以及就业所带来的压力,

31、所有这些矛盾一下子都摆到了他们的面前,如果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这些矛盾,长久下去便会产生焦虑心理,情节严重者还会形成心理障碍。2.2.2 挫折引起的心理失调大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常常会遇到如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考试的失败、爱情生活中的失恋、失去亲人的痛苦、家庭的变故等各种困难和挫折。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或经受不住精神上的打击,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严重失衡,情节严重者还会对生活失去勇气,甚至轻生。据某报对长沙市10所高校40名大学生进行的“长沙市大学生生存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激烈的学习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被调查

32、的大学生中甚至有9%的人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可见,这种因学习和就业压力而引起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失调,在当代大学生中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2.2.3 看破红尘引起的情感麻木受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因意志薄弱,缺乏进取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看破红尘,厌倦人生。他们对学习成绩满不在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对学校和集体的活动漠不关心,上课迟到或早退,任意逃课或旷课,考试舞弊,终日浑浑噩噩无所求,随波逐流混日子,表现出感情麻木,性情冷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迟钝等消极的心理状态,这种状况长此下去也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2.2.4 思维方式偏颇引起的偏执人格一般

33、来说,大学生勤于思考,思维敏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但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大,一些大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免偏颇,容易走极端: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分析易于主观武断,以偏概全,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强,容易用感情代替理智,表现出固执己见的偏执心理。而当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简单化、程式化的倾向时,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和不信任感,进而形成逆反心理。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待政治宣传活动常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社会适应不良、固执、冷酷、无同情心、报复心强等偏执人格和心理障碍。所谓自卑心理,是指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一种情绪或心理。这种心理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对

34、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力较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具有较重的猜忌心。所谓虚荣心理,是指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喜欢争强好胜,好表现自己,爱出风头,追名逐利,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意见,喜欢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甚至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来骗取荣誉。所谓嫉妒心理,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比自己强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对其他同学优秀的成绩、出众的才华、较好的容貌和身材、优越的家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产生一种嫉妒情绪。所谓狂妄心理,是指一种藐视周围一切事物、目中无人和极端自大的心理状

35、态。这种心理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放纵自己,胆大妄为,目无尊长,不尊重他人,唯我独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据某报对长沙市01所高校40名大学生进行的“长沙市大学生生存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有40%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57%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消极心理,72.9%的大学生存在暴躁心理,35%的大学生存在嫉妒心理。如果上述心理不能得到及时地纠正而恶性发展,便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情节严重者还会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2.2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2.2.1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心理咨询缺乏权威性,加上我国心理咨询业发展严重滞后,还有长期以

36、来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和偏见,导致许多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却不知道,或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和疾病,但却不愿去看心理医生和进行心理咨询。多数大学生以为只有强烈的精神病表现才算是有心理问题和疾病,而对一些心理问题和现象不予承认与正视。大多数来访大学生认为,一旦去找心理医生,如被发现,很可能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要么是人们离他而去,要么是受到身边人的歧视。因此,大多数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大学生,宁愿忍受心理疾病的煎熬,也不愿去找心理医生。有的虽希望寻求心理帮助,也多借助于电话或网络,而不愿面对面地去咨询。其次是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有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而大多数有

37、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往往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归类于心情不好、一时的不快和冲动等等,根本没有将这些与心理不健康联系起来。2.2.2 大学生隐私保护意识浓厚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十分重视心理健康,却不知从何开始,人们意识里对心理问题有了一种盲目的歧视和抵触。甚至有些人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而是个人的“丑事”而百般掩饰,讳疾忌医。大多数大学生习惯用医学模式来认识心理问题,将心理困惑与障碍等同于精神病,认为只有“有病”才去心理咨询,更不会在心理咨询人员面前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谈论自己的隐私,这与心理咨询要求当事人不断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实行自我暴露的要求相矛盾,直接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能。有一些大学生虽然认为

38、心理咨询能理解和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或是认识到心理咨询能帮助解决某些局部的心理问题,但有惧怕隐私泄露的恐惧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令他们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或难以真心接纳。23 心理咨询侧重于学生适应性问题而忽视发展性问题2.3.1 适应性问题青少年学生处于心理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时期。在整个人生的发展过程中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变化最为剧烈。人们常用“狂风暴雨”来概括动荡复杂的青少年期的特征。青少年的内心深处常常充满矛盾,他们与外界也常常充满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是最容易发生心理行为问题乃至精神疾病的高峰期。青少年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L.P.Thorpe 论述了青春期心

39、理问题的八方面问题:从父母亲监护中获得自由,合理使用闲暇时间的指导,异性之间的关系,智力的成熟,职业选择,情感的成熟,发展生活目标。这些问题处理不妥,就容易产生适应不良,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就侧重于解决学生的适应性问题。2.3.2 发展性问题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社会)发展。各年龄阶段,既有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亦有与此相关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着阶段性的心理发展课题。应该看到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同时也有消极因素。有时,有些因素的出现既可能是一种危机,也可能是一种转机,既可能是不利因素,也可能是有利因素,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时机和分寸。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40、以及积极实现有利因素,这是人的心理发展课题的重要任务。发展课题是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必须学习的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代表了社会对各个发展阶段人们所提出的要求。发展课题把个人的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的要求加以结合,从而表现为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化内容。社会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促进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也对其提出挑战。学校如何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培养现代化教育人才服务,另一方面,又如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中国、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今天,这一问题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尖锐。青少年学生不仅要克服各种即时的适应性困难,如: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难,以达到更好的人

41、际适应,在环境中有效的进行活动,更重要的是发展自我认识,澄清生命价值,明确人生目标,充分开发,向自我实现的状态推进。2.3.3 心理咨询侧重于学生适应性问题而忽视发展性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咨询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轻预防引导。由于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大多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大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和范围受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咨询作用的发挥。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然而,一些高校却存在着心

42、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重视个别学生的咨询诊治而轻视普遍防治。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11第三章 发展性心理咨询3.1 发展性心理咨询概述3.1.1 对国外高校心理咨询的借鉴3.1.1.1 开展咨询以健全人格国外高校的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排除心理障碍的必要手段,在学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心理咨询机构遍及高校校园。心理咨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咨询服务、心理治疗等,加强学生对集体的情感适应和责任心,树立在人际交往和竞争环境中的自信心,培养专业兴趣,正确地审视自己,客观地评价他

43、人,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律能力。美国大学中心的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障碍咨询和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咨询机构的任务是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价值,保护他们的尊严,挖掘个人潜能,提高他们的独特性。3.1.1.2 咨询内容的多样化目前,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都把协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心理发展任务、人生发展课题、克服心理发展障碍、适应学校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成长和潜能开发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和首要目标。美国学校心理咨询的内容涵盖三大块,即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其中,心理健康咨询是指针对学生的种种精神压力、心理冲突与感情纠纷实施心理咨询与辅导;学习咨询

44、旨在帮助学生扩大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习技能,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职业咨询为学生选择工作方向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及早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作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美国的学校心理咨询在开展个别咨询的同时,重视开展团体咨询与训练活动,并辅助于一系列课程,如以“暑假课程”的形式在新生中开展“情感适应”训练,包括4.3%高校应该重视发展性咨询。3.1.2 发展性咨询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3.1.2.1 发展性咨询的含义心理咨询通常有两种模式,即障碍性咨询模式和发展性咨询模式。前者指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治疗,以消除咨

45、询对象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这里所指的障碍性心理问题,包括各种神经症(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疑病症等)、早期精神病、严重的情绪危机及其它精神疾病.发展性心理咨询则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的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的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发展性咨询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心理咨询迈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由重障碍、重矫正的咨询模式转变为重发展、重预防的咨询模式,由服务于少数人转向多数人,由少数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发展为众多教育、心理、医务、社会工作者都可以参与的活

46、动,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并为心理咨询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发展性心理咨询不仅是学校心理咨询,也是整个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看,心理咨询已逐步由职业指导、学业指导、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转向对人的心理潜能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的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3.1.2.2 理论基础发展性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1955年创立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该模式对求助者心理失调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概括为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 envent),是指求助者所遇到的当前事件,时间的形式可以是具体的事情也可以是求助者的思想、感受

47、、行为或对以前事件的回忆等,只要是能引起求助者的变化,都可成为引发事件。B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统(beliefs),是指求助者对引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它既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一般认为,求助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由引发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却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AC之间还有一个信念因素在起作用,只有通过求助者的认识和评价引发事件才能影响求助者。由于求助者通常根据自己大量的非理性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就导致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

48、为,有效的帮助是对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系统进行质疑,及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识别和辩论,这个过程可以用D来表示,这样就可以协助求助者克服各种非理性信念,最终使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困扰消除,形成一种有效的理性生活方式,达到目标E(a new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effects)。发展性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改变非理性信念,促进个性发展与个性完善,使个体完成心理发展任务。3.2 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的比较通过对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两种模式的差异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6发展性咨询的特征、实质以及发展性咨询模式对学校教育、学生成长的意义。发展性咨询不同于障碍性咨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3.2.1 障碍性咨询侧重于心理障碍层面的矫治,以消除或减缓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工作目标,发展性咨询则侧重于心理发展任务,强调促进人的理成长,排除正常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后者的重点放在积极的与发展的侧面,所谓积极的与发展的侧面,是指以现状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课题为重点,以更加正常健康的发展为目标,给予援助和引导。3.2.2 障碍性咨询侧重于当前的心理障碍和引起障碍的情境因素,发展性咨询关注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发展障碍,而且十分关注下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衔接。障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