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280503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探讨中文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信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严重的瓶颈。研究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不仅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瓶颈问题,还能为电子商务以后的发展提供颇具价值的参考经验和思考,更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的质量监管问题的探讨还有利于建立与保持良好的市场环境,共建和谐社会。虽然笔者主要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提出解决电子商务的监管问题,但要想真正解决电子商务诚信缺失问题,也离不开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中国经济才能腾飞。关键词:电子商务,诚信,信用机制,质量监管ABSTRAC

2、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credit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xposed, and as a constraint to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s a serious bottleneck. The credit problems of e-commerc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solv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but als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

3、-commerc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bett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 integrity of the mechanism by problems of quality control will also help establish and maintain a good market environment and social harmony. While I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4、e-commerce regulatory issues propose solutions, but to re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commerce lack credibility, but also inseparable from the joint efforts of businesses and consumers. Only everyone to do their part, we can be more harmonious society, Chinas economy to take off.Keywords: electronic

5、commerce, credit, credit mechanisms, quality control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目录1 引言12 电子商务的界定和类别22.1电子商务的定义22.2电子商务的分类22.2.1 B2B32.2.2 B2C32.2.3 C2C32.3 B2C的主流化32.4 网络购物的原因33 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43.1 诚信问题的概述43.2 电子商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43.2.1 网络欺诈53.2.2商品质量瑕疵63.2.3售后服务质量低下63.2.4 网上购物者个人信息泄露64 电子商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74.1 信用道德缺乏74.2 信

6、用机制法制法规不健全74.3 网络购物的虚拟性、信息不对称75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解决对策75.1 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概念及分类85.2 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措施85.2.1 CSI85.2.2 垂直营销渠道85.2.3 电子监管码95.2.4 条码技术95.2.5 网购立法95.3 提高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方法95.4 对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几点建议及对策105.4.1 加强电子商务及工商质量监管的立法工作105.4.2 推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115.4.3建立市场预警与企业信用体系115.4.4建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和权威认证机构125.4.5 建立新型电子商务管理模式126 结

7、论12参考文献14致谢15161 引言中文互联网数据中心 GFK: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报告. http:/ 年6 月30 日,中国现有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4亿,2010 年三季度,中国传统实体店渠道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步伐,手机市场实体店渠道零售额突破 500 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增长 15%,笔记本超过 22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超过 40%,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在网络购物(B2C)渠道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64.6%和193.8%。水清研究中心与第一调查网合作,于2010年8月展开了一项关于网络购物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问卷样本为600份,

8、主要涉及20-50岁的男女性,其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调研范围主要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二、三线共计21个城市,调查对象包括公务员、企业高管、教师、学生、工人、个体户等众多群体。该机构针对网络消费者购物的频率展开了调查,请看网络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数据表:表1网络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数据表网络消费者购物的频率(单位:次/月)男性(单位:个)女性(单位:个)总人数(单位:个)1次以下4348912-4次1291462755-9次546111510次以上455196从未进行过网络购物111223合计281319600资料来源:北京水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

9、查报告经过统计,下图为网络消费者购物的频率图:图1 网络消费者购物的频率图图片来源: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报告根据图1显示,在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46%的人每月在网上购物2-4次,19%的人每月网购5-9次,竟有16%的人每月网购多达10次以上,每月1次网购以下的轻度消费者占15%,还有4%的消费者从没有使用过互联网进行购物。这项调查说明了2010年消费者网络购物的频率很高,消费者网购意识不断增强,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在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背后,隐藏的是令人堪忧的问题:电子商务质量监管力度不够问题。要想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政府和商家必须站在顾客的立场去解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管这一难

10、题。笔者认为,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优与劣,与监管的力度强与否有着重大的联系,顾客是电子商务价值的来源,质量监管是顾客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保障。2 电子商务的界定和类别2.1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在全球广泛的经济活动中,基于因特网技术,通过浏览器的方式,买卖双方进行不谋面的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各种服务交易、金融交易以及综合性的服务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2.2电子商务的分类电子商务按照交易对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2.2.1 B2B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模式,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产品、服务、信息的交换。通俗的说法是指电子商务交易的供求双方都是企业,他们运用Internet技术以及各种

11、网络商务平台,完成各种交易活动。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至今,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B2B电子商务成交额达3.8万亿元。2.2.2 B2C商业机构对消费者模式,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网上发布商品,标出价格,提供服务。消费者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商品,竞拍,付款,然后快递公司送出货物,完成交易。数据显示,2010年淘宝网注册用户达到3.7亿,在线商品数达到8亿,同时,以淘宝商城为代表的B2C业务交易额在2010年翻了4倍,未来几年也仍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B2C是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随着网络购物环境的好转以及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电子商

12、务化程度的提升,在总体规模上B2C将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未来网购的主流。2.2.3 C2C消费者对消费者模式,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买卖双方都是个人,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C2C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众化交易。C2C是目前我国网购的主要形式,但普及率还较低,不到网民总数的3成。2010年我国C2C成交额将达627亿。2.3 B2C的主流化当我们提到电子商务的时候,不能不提到C2C。无论是ebay的开创,还是淘宝的发展,都有着浓重的C2C色彩。当电子商务在现代交易方式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市场这块蛋糕也越来越多人觊觎。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卖家的行列,于是B2C渐渐成为了网上购物的

13、主流。人们无论是选择ebay,还是选择淘宝进行网络购物,或是其它网站,都是有原因的。2.4 网络购物的原因下图说明了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图2 网络购物原因图图片来源: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报告根据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省时便捷是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第二大原因是价格较便宜,而丰富的商品种类也是人们选择网购的重要原因。其他促使消费者选择网购的原因还有网上可以买到本地无法购买的商品,还有通过网络可以购买到最新的商品。然而,正因我们看中了网络购物的省时方便、价格便宜、种类丰富等因素,才使得网络购物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诚信缺失的行为。网络购物诚信机制的

14、建立越来越重要。3 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3.1 诚信问题的概述诚实信用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道德规范,而诚信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质量、速度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当代社会诚信的缺失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解决诚信问题刻不容缓。构建诚信机制,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首要问题。3.2 电子商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面我们来看报告中关于诚信问题的调查表:表2 遇到诚信问题的消费者占比表诚信缺失的表现遇到问题的消费者所占网络购物总人数的百分比怀疑一些网站的真实性与

15、合法性75.3%个人信息被商家或网站滥用59.6%使用网络交易时个人信息被人窃取40.9%怀疑个人信息在不知情情况下被相关网站收集66.5%必须下载插件或软件才能使用网站服务76.8%在线服务的承诺不真实或不能兑现40.3%使用网络时未经允许就有不相关的窗口弹出干扰74.2%网站没有提供退订的途径或退订方式很麻烦49.0%资料来源:关于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网络消费者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诚信问题,各种各样的诚信缺失行为日趋严重。3.2.1 网络欺诈网络欺诈是网民购物过程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也是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我国电子商务经营者及商品信息开放性不强,透明

16、度不高,导致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知悉彼此不对称,这种情形极容易为不法商贩所利用,从而导致网络欺诈问题的产生。电子商务经营者主要的网络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有:第一,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间接性诈骗网络购物者的购物款。比如经营者发布虚假的公司名称、地址及商品,当购物者将购物款汇入到经营者指定的银行账号中后,经营者就玩失踪,从此销声匿迹。第二,发布虚假的商品或不真实的产品信息诱导消费者。比如,在网上发布的商品信息与真实商品不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笔者就亲身经历过一件事。笔者在2006年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索爱手机,价值2500元,钱打给商家后,商家很快寄来了手机,没过两天,我发现该手机信号存在

17、严重问题,于是打电话给商家要求换货。商家答应了。于是我将坏的手机寄回给商家,但暗中在手机里面做了个记号。后来商家竟然把我做了记号的手机又寄给我,以次充好。我非常生气,打电话严厉指责了商家的无良行为,再后来,那个商家就从网络上消失了,电话号码也变成了空号。我才知道上当了。后悔莫及。当然,网络购物者也可能发布虚假的信息欺骗经营者。比如发布虚假的地址,姓名等,当经营者将货物送达到购物者指定的地址后,发现根本不存在此人。这必然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也严重打击了经营者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信心和积极性。网络欺诈产生的各种问题包括欺诈带来的恐惧心理,大大削减了电子商务活动者的兴趣,必将严重阻碍电子商务

18、的发展。3.2.2商品质量瑕疵消费者与商家签订电子商务交易合同后,最关心的便是产品质量问题。网络购物和现实购物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网络购物不能像现实购物那样能亲眼看见实物,亲手触摸实物,不能进行实地观察、鉴别,只能通过网上发布的信息来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品。所以消费者很难确实地把握商品的真实情况。不少无良商家就利用这一特点,出售一些与网络信息描述不符的瑕疵商品,结果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带着满心欢喜,收到货物后垂头丧气。商家的这些无良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再次进行网上购物的积极性,甚至从此不再在网上购物。3.2.3售后服务质量低下售后服务是商业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电子商务的售后服务质量普遍低

19、下,让顾客十分忧心。在发生电子商务的产品质量问题时,商家不仅不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相反往往是将责任推卸给生产厂家;而顾客面对网络产品质量问题时,往往苦于解决无门,找了商家等于没找,根本不能实际解决问题。据调查显示,49.0%的被调查者遇到过产品购买后无法退订或退订困难的情形。有些经营者虽然设有售后服务中心,但售后服务质量低下,服务态度恶劣,比如现在很时兴的QQ售后咨询,跟客服人员交涉时,半天才说一两个字,甚至有些说不到几句还恶言相向,给顾客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这些情况使得顾客苦恼、气愤,很多人坚决不会再次光临该店铺,甚至不会再进行网上购物。3.2.4 网上购物者个人信息泄露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行

20、为都是通过Internet网进行,无论是下订单、电子支付或是其他相关操作都是通过网络完成,这就非常容易发生网络购物者的个人信息资料被窃取的可能,这主要取决于经营者对于网络购物者的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机制。目前,许多经营者的保护机制存在安全隐患,致使网络购物者的个人信息外泄。许多网络购物者的个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地址、手机号码、QQ号码、银行账号等等,因为经营者的商业目的而泄露。据相关调查显示,40.9的被调查者在使用网络或在线交易时遭遇过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人窃取经历;高达66.5的被调查者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相关网站收集。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给网络购物者带来损失,还侵犯了消费者的个

21、人隐私权。我国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电子商务经营者有意或无意地泄露网络购物者的个人信息资料,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也违反了法定的保密义务。4 电子商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4.1 信用道德缺乏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如今受物质利益的熏陶和诱惑,现代人越来越缺乏诚信,当今世界的社会信任度越来越低。 很多情况下,买卖双方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放弃预先的约定和承诺,唯利是图,不顾对方的处境和经济损失,表现出互相拖欠货物和货款的不道德和失信的行为。电子商务以不见面的方式进行交易,比起

22、现实中的交易,更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无商不奸”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多于信任,都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障碍。4.2 信用机制法制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出台了一些法规政策,但我国在关于电子商务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于失信行为管理条例不全,管理粗放,以至于出现管理真空,对信用缺失不能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对电子商务中的失信行为和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管理不善,缺乏打击力度,没有强烈的威慑力。4.3 网络购物的虚拟性、信息不对称由于网上购物主要是通过Internet网进行,很难面对面的沟通,所以消费者很难对

23、商品的真实性有全面的了解,导致信息不对称。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由用户实际购买和期待购买的商品种类可以看出,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如图书、软件、音像、鲜花礼品、通讯产品等是网上消费的主要热点。在信息不对称下,消费者只选择一些商品信息不重要的商品,而对购买卷入度高的大型家电、电子产品以及高档服装产品则相对冷清。5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解决对策2010年4月份,一位名叫小邱的消费者在一家名叫“好乐买”的网站上购买了一双耐克女鞋,一个星期左右发现鞋子漏水,与网站客服联系后,客服说要出具一份质检报告证明鞋子有问题。与其有相似经历的田先生说自己在该网站购买了一双

24、万斯运动鞋,一个星期后发现鞋子多处严重脱胶,要求退货时该网站客服声称“该运动鞋采用环保材料,开胶是正常情况,因鞋子已经超过七天,所以不予退换。”经过调解,网站同意退换,但一直声称自己卖的是正品。互联网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截止2010年6月底,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亿,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然而在规模日益壮大的电子商务活动中,货不对板、交易欺诈等问题充斥着电子商务平台,给在网上销售商品的商家和购物消费者带来不尽的烦恼。由于消费者“鞋子脱胶”问题的出现,“万斯”品牌方和“好乐买”网站方各执一词,电子商务质量监管问题再次浮出水面。5.1

25、 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概念及分类 电子商务质量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电子商务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电子商务质量监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产品质量监控,另一种是服务质量监控。5.2 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措施5.2.1 CSIConsumer Satisfaction Index,即顾客满意度指数,简称CSI。顾客满意度管理是国外比较普遍的一种管理方式,满意度是顾客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产品或服务性能,以及产品或服务本身的评价。本质上讲,顾客满意度反映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来源于顾客对企业的某种产品服务消费所产生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对比。CSI具有跨行业的性质,不仅包括许多

26、工业企业,还包括许多服务性质的政府机构。它是综合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顾客评价形成的,反映了市场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顾客具有足够的知识来保证他们所作出的评价能够正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通过满意度调研,管理者可建立服务改进系统、服务绩效评估系统,轻松有效地倾听客户声音,了解服务现状,发现服务短板,评价服务绩效,推进服务提升。5.2.2 垂直营销渠道这两年看来,B2C正在重新崛起,新兴的商业模式运作和市场拓展成绩卓越,垂直营销模式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馍馍。垂直营销渠道是指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统一系统。垂直分销渠道的特点是专业化管理、集中计划,销售系统中的各成员为共同的利益目标,都采用不同

27、程度的一体化经营或联合经营。例如:戴尔。采用垂直营销模式的公司大多数是电子商务行业内具有高知名度和高科技,眼光精准的名企,它们专注一行发展,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垂直营销模式注重物流发展,高效、便捷,为顾客免除物流运输的担忧。 垂直营销网站特别注重网站用户评价体系,保证售前售后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良好,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关注客户的评论,有利于互动;通常保持“顾客至上”的理念,一方面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一方面进行自我检查;评价系统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有助于带给其他用户真实意见。5.2.3 电子监管码电子监管码是中国政府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为产品赋予的标识。每件产品的电子监管码是唯一的,即“一件一码”

28、,就好像是商品的身份证,简称监管码。监管部门利用电子监管码对商品从生产出厂、流通、运输、储存直至配送给零售商的全过程实施监控;电子监管码有利于实时查询每一盒、每一箱、每一批重点商品生产、经营、库存以及流向情况,遇到有问题时可以迅速追溯和召回;可以实现产品真假辨别、全程跟踪等功能,可以方便地为珠宝、农资等特殊产品赋码。电子监管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5.2.4 条码技术条码技术的实施和运用,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物流条码技术是物流过程中一种用于识别的特殊代码,它可以进行自动识别,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运用物流条码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991

29、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为我国开展条码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国家质量监督局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商品条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到2000年,中国商品编码系统的成员数量已经增加到3万多家。5.2.5 网购立法2010年4月2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起草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地征求意见。7月1日,暂行办法已通过审议,正式开始施行。暂行办法促进了网店管理的良性发展,网购立法明确了网络商品经营者和服务经营者的概念及责任义务,对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建立诚信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消

30、费者反映较多的质量问题和维权问题,暂行办法做出了相关规定,提高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强化了买卖双方的信息审核程度,加大了网络交易维权力度。5.3 提高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方法根据质检总局和商务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的要求,食品、化妆品、燃气用具、家用电器、劳动防护用品、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电热毯9大类69种产品要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生产和销售。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是产品监管部门利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面向全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服务网。该网站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借助第三方的信息服务平台对产品

31、质量实施电子监管。该网站最核心的功能是“真实可追溯”。它以关系到安全的产品为重点,通过对商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的全程监管,为企业、零售商、消费者提供实时监管和查询服务。列入电子监管网的产品都是行政许可管理的产品。实施电子监管是对这一类产品标识的更进一步规范。按照入网要求,生产商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使用统一的电子监管码。电子监管码一般是一件一码,就像商品的“电子身份证”,生产商和流通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产品流通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终端机实施查询产品信息,执法部门可以对产品实施监管,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立即追溯或召回,对假冒伪劣产品施以惩处。5.4 对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

32、几点建议及对策笔者认为,应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质量监管。这种模式必须讲究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政府管理必须做到透明化,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就工商部门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5.4.1 加强电子商务及工商质量监管的立法工作首先,应遵循国际惯例,做到与国际接轨。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交易障碍,创造公平公正的贸易环境,并充分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如:加强电子交易、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消费者保护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起草;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专利法及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中,充分考虑

33、电子商务的交易特点,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发展空间;对于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络经营者的法律责任问题,可以先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再逐步上升为法律法规;对于物流配送问题、质量不合格、电子支付等问题,应由国家工商总局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其次,应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分阶段发展,重点突破,做到有的放矢。我国政府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晚,信息化程度低,加上体制等方面的障碍,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可把政府部门电子商务开发和应用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即打基础阶段、信息孤岛整合阶段、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化阶段及电子商务阶段。(一)基础阶段:主要是加强基础管理,即推动政府标准化工作,整理基础数

34、据,改善工作流程,甚至进行必要的体制变革,为政府部门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二)信息孤岛整合阶段:成立权威的信息化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对已形成的信息孤岛要进行整合,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条件下,统一平台。(三)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化: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要在政府关键部门,建立起互相连通,能进行信息交换的系统。(四)电子商务阶段:建设和整合内部互联网,可以进行内外部的相互访问,从而形成完整的政府部门电子商务环境。最后,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制裁电子商务活动中违背诚信的行为。(一)依据电子签名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严肃审查,确认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主

35、体资格是否合格,电子商务合同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制裁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违背诚信的行为。(二)在上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难以制裁电子商务活动中违背诚信的行为时,应依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有关法律制裁电子商务活动中违背诚信的行为,因为电子商务行为属于民事行为,网上交易关系属于买卖合同关系,网上商品购买者属于消费者。虽然国家目前关于电子商务诚信问题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但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制裁电子商务交易中违反诚信的行为,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5.4.2 推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对于以建立服务性政府为目标的电子政务来说,必须将

36、信息进行共享交换,建立互相连通、跨地域、跨行业的统一平台。而随着中国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到管理型政府,再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整合、开放、便捷、先进和安全,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大势所趋。电子政务平台应提供核心的数据交换与接入,实现平台所有资源的访问、管理、传输等安全管理,实现政府对平台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平台要求能够实现广泛的集成,同时还必须有能力适应未来政务改革和业务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建立工商电子政务平台,一是能有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工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电子政务工程,实现政府部门的资源共享,提高办事透明度,改善工商部门的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提高电子政务的质量监管水平

37、。建立工商电子政务平台是对现有管理水平的更新,是对传统管理的过程、手段、技术施行改建和重组,它的建设需要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懂得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高科技人才,这些都将促进电子政务的质量监管水平的提高。5.4.3建立市场预警与企业信用体系电子政务网上信用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庞大的工程,它应在税务机关、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建立。不仅应包括交易主体的资质信息、信用信息和权益信息,还应包括各类交易客体的相关信息,而且应互相联通、便于查询并充分保护个人隐私。由于工商部门负责登记注册的职能优势,应该以工商行政部门的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吸引其他相关部门的加入,如网上缴税、网上

38、产品质量监控、网络服务质量监督等,从而建立起以工商行政部门为主体的市场预警和信用体系,真正解决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反过来,有了网上缴税、网上产品质量监控、网络服务质量监督等的帮助,网上消费者保护及工商部门对电子商务的质量监管才更有力度。5.4.4建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和权威认证机构在当今网络时代的管理中,像CA认证机构等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过在我国,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和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建立。我们过去市场行为中的权威性往往都是由政府作出判断的,这与西方国家由律师等法律服务完成判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突然由完全意义上的公司或企业来作出权威性的判断短时间内很难令公众接受。因此,解决这

39、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建立由政府参与的电子政务平台的认证系统,从而有效地解决网络经营者的法律责任问题,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问题,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等问题。5.4.5 建立新型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应加强无边界管理,即拆毁所有阻碍沟通与合作的“高墙”。这是韦尔奇的著名“无边界管理”理论。他预想中的无边界组织是: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把外部的围墙推倒,让供应商和用户成为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信息、资源、构想、能量也应该能够快捷顺利地穿越边界,使整个组织真正溶为一体。工商行政部门应对以下领域逐渐采取注册登记、备案、许可制度:BBS经营、域名管理、软件产品管理、信息管理、网上广告、网络教育、招聘网站

40、等,可基本包括大多数电子商务领域,形成全方位地监控与管理。6 结论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必然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在蓬勃发展并在很多领域交叉互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信用体系就是他们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合点,因为在这一点上,它们都需要信用体系,同时也为信用体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们三者之间进一步的融合必将带来更科学的电子政务,更有效的电子商务和更发达的信用机制。综上所述,通过由政府(工商行政部门)参与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建立,加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完善了企业信用机制和认证系统,不仅加强了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政府对电子商务的质量监管,从而促进了我国市场经

41、济的蓬勃发展。李正曦卫哲金牌职业经理人去职J.中国周刊.2011(3):262月21日,阿里巴巴发布消息,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和诚信原则,公司2010年清理了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而公司的CEO卫哲、COO李旭辉因此引咎辞职,由淘宝网的CEO陆兆禧接任。如今阿里巴巴面对假货横行、消费者信心被消磨的困境,重建阿里巴巴的诚信体系似乎关乎中国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未来。阿里巴巴高调自我“整肃”不失为重塑形象的一招妙棋。无论作秀的成分有多大,至少让人们看到了不诚信需要付出的代价。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愈加文明,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商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购物的行列

42、,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网上展开商务活动。我们要提倡人人讲诚信,这不仅是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责任,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诚信地对待电子商务这个平台,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假如诚信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政府能够实行有效监管,加上生产商、运营商、销售商的通力配合,使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有信心,有热情,相信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参考文献1中文数据网互联中心.GFK: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报告. http:/ 北京水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调查报告P.中国.20103 张凌飞.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简评J.经济纵横.20104 邱业伟.电子商务诚信缺失与诚

43、信的构建. http:/ 21602_23370_/2010_2_24_ma695281314220102506.shtml.(2011年4月17日)5 张倩.电子商务法的发展新动态网购立法J.经济与法.20106 杨宏宇.论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的监管J.地方学会(局调)研报告.20067 关于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调查报告J.20108 李正曦卫哲金牌职业经理人去职J.中国周刊.2011(3)9 陈永强.诚信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3)10 陈春霖.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与诚信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1 刘翠君,刘洁,田晓静.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

44、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贸.201012 田沛.B2C电子商务的信用对策及建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3 杨韵C2C交易中的动态信用评价模型J.情报科学.2010(4)14 于小燕,韦婉辰.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分析与研究以“淘宝网”为例J.网络天地.2010(7)15 江朦朦,周哲.对C2C模式下网上交易信用机制的思考以淘宝网为例J.商业研究.201016 刘大为.基于淘宝的卖家信用动态评价模型改进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7 许青.增进C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任的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5)18 单璐.电子商务发展的充分条件顾客满意度管理J.

45、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19 宋沛军.建设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探索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12)20 李有星.论电子商务的法律障碍及其解决J.浙江社会科学.2001(7)21 吕国民.论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4)22 任微微论网络购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1)23 杨玉.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相关法律问题J.商业经济.2010(2)24 曹腾.网络购物中的法律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25 白小燕.我国的电子商务与法律J.计算机科学.2003(9)26 孔令歆,张静.我国网络交易现状的法律问题

46、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致谢由于时间紧迫,加之笔者有限的知识和拙劣的手笔,这篇文章只是对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及解决机制做了一个比较肤浅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王洁导师对此文提出了很宝贵的改进意见;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同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建议。大学四年转眼即逝,刚进校门的情景还记忆犹新。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些片段将成为我四年奋斗过的痕迹。经管的老师们不仅教会我知识,还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感谢我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同时也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的友善和关心让异地求学的我感受到同窗情的温馨和珍贵。一路有你,三生有幸!我会带着一丝留恋离开华师,将用自己的勤奋与汗水谱写生命的乐章!沈钰琳二0一一年四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