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282096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典型零件(齿轮油泵泵体)的工艺及工装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自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2011.3.1 教研室主任 (签名)院长 (签名)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设计条件:零件年产量100000件,一般中型企业。查阅和收集设计资料绘制泵体零件图及零件毛坯图,并完成其工艺分析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指定工序的夹具及其零件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设计手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手册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序学3进度安排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

2、 止 日 期1查阅和收集设计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2011.3.1-2011.3.152绘制泵体零件图及毛坯图,并完成其工艺分析2011.3.16-2011.3.22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011.3.23-2011.4.34夹具及其零件设计及编写设计说明书2011.4.4-2011.5.315准备毕业答辩2011.6.1-2011.6.1039摘要 在机械制造的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冷热工艺过程中,使用着大量的夹具,用以安装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零件和产品的质量,并提高生产率。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必须正确安装工件,使其相对机床切削成形运动和刀具占有正

3、确的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为了不因受切削力、惯性力、重力等外力作用而破坏工件已定的正确位置,还必须对其施加一定的夹紧力,这一过程称为“夹紧”。定位和夹紧的全过程称为“安装”。在机床上用来完成工件安装任务的重要工艺装备,就是各类夹具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床夹具”。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因此,专用夹具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生产准备工作,每一个从事加工工艺的工装设计人员,都应该掌握有关夹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关键词:机械制造;通用夹具;专

4、用夹具;钻床夹具;齿轮泵ABSTRACT At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machine-finishing, the examination, the assembly, the welding and heat treatment and so on in the cold hot technological process, are using the massive jigs, with installs the processing object, enable it to hold the correct position, guarantees the co

5、mponents and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enhancement production efficiency.Processes the work piece when the engine bed,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must correctly install the work piece, causes its relative engine bed cutting forming movement and the cutting tool holds the correct

6、position, this process and so on the gravity is not destroyed the work piece already the correct position which decides, but also must certainly exert to it clamps to be called ”the installment”. Uses for on the engine bed to complete the work piece to install the duty the important craft equipment,

7、 is in each kind of jig widely applies ”the engine bed jig”.Engine bed jig type very many, among the use scope broadest general jig, the specification size are many has standardized, and has especialty the factory to carry on the production. But widely uses in the volume production, specially unit c

8、lamp which serves for some work piece processing working procedure, then needs various factoriesin dependently to design the manufacture according to the work piece processing craft. Therefore,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e manufacture according to the work piece processing craft. Therefore, the unit cl

9、amp design id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preparatory work. each is engaged in the processing craft the work clothes design personnel, all should grasp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which the related jig design Keywords: machinery, common fixture, special fixture, drilling fixture,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1第一章 绪论11.

10、1 机械加工工艺概述及发展趋势11.2机床夹具的概述及发展趋势1第二章 齿轮泵的工艺分析22.1 齿轮泵的应用22.2确定毛坯的种类和生产类型32.3 毛坯尺寸、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3第三章 工艺设计53.1基准的选择53.1.1精基准的选择53.1.2粗基准的选择53.1.3机械加工工艺顺序53.2工艺方案53.1 工序尺寸的确定7第四章 确定切削用量与时间定额104.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04.2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10第五章 夹具设计295.1定位基准的选择295.1.1定位元件的选择295.2夹紧装置设计305.2.1夹紧力的计算335.2.2定位销强度校核345.3钻套的设计345

11、.4夹紧装置其他元件的选用355.4.1心轴355.4.2连接螺栓355.5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365.6夹具使用说明36第六章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38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绪论1.1 机械加工工艺概述及发展趋势机械加工工艺是制造技术的灵魂、核心和关键。产品从设计变为现实是必须通过加工才能完成的,工艺是设计和制造的桥梁,设计的可行性往往会受到工艺的制约,工艺往往会成为“瓶颈”,不是所有设计的产品都能加工出来,也不是所有的设计产品通过加工能达到预定技术性能要求的。加工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从工艺突破的,近年来加工工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制造技术已经不的单独的加工方法和工匠的“手

12、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在制造工艺理论和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在加工理论方面主要有:加工成形机理和技术、精度原理和技术、相似性原理和成组技术、工艺决策原理和技术等。由于近些年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工艺内同有了很大的扩展,工艺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的发展是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和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与工艺有关的许多标准已进行了修订,并且制定了一些新的标准。1.2机床夹具的概述及发展趋势在机械制造的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工艺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夹具来安装加工对象,使其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零件和产品的加工质量,并提高生产率,从而提高其经济性。

13、把工件迅速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夹具。把机床上用来完成工件装夹任务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机床夹具是随机械加工技术发展的。机床夹具由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用夹具发展到大批量生产的专用夹具、随行夹具,经历了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推动。随着现在市场需要的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及短周期的生产方式在世界贸易中逐渐成为主导方式,传统的专为某个零件的一道工艺设计制造的专用夹具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要求。因此,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特点的通用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成组夹具等应运而生。数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在机械加工中广

14、泛运用,数控机床夹具也迅速的发展起来。第二章 齿轮泵的工艺分析2.1 齿轮泵的应用机油泵是在润滑系统中,可迫使机油自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装置。用来使机油压力升高和保证一定的油量,向各摩擦表面强制供油的部件,内燃机广泛采用齿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齿轮式油泵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泵油压力高,得到广泛应用图2-1 齿轮油泵泵体零件简图2.2确定毛坯的种类和生产类型因设计条件:零件年生产量100000件,查表1-4得,零件为大批量生产。零件材料采用HT200,因金属模机器造型生产率较高,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与机械性能均好,适用于大批量大量生产,因此选择金属模机器造型。同时因铸件壁厚

15、差距不能太大,以避免造成各部分因温差悬殊而引起缩裂、缩孔与裂纹。铸件应进行人工时效。消除残余应力后再送机械加工车间加工,否则工件将产生大的变形。 齿轮泵泵体技术要求如下表表2-1 齿轮泵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um形位公差A面90*45IT8Ra3.2/0.03DB面90*45IT6Ra0.40.015ACM14螺纹IT60.1B88IT8Ra2.54-M6螺纹IT620IT8Ra1.60.02C20IT8Ra1.60.02A99IT8Ra2.51818IT8Ra2.514.514.5IT8Ra2.528IT9Ra3.20.055A2-10IT8Ra1.60

16、.01A5.55.5IT12Ra252.3 毛坯尺寸、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查表达式2-1得 R=F-2RMA+CT/2 (外圆) (2-1)查表达式2-2得 R=F-2RMA-CT/2(内圆) (2-2)查表2-1取大批量生产的毛坯铸件的公差等级为CT8, 查表2-5取要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F级B面:查表2-4取RMA=1 查表2-3取尺寸公差为1.6,则R=20+1+1.6/2=21.8mm 毛坯厚度为:21.80.8mmA面:查表2-4取RMA=1 查表2-3取尺寸公差为1.6,则R=21.8+1+1.6/2=23.6mm 毛坯厚度为:23.60.8mm20孔:查表2-4取RMA=0.5 查

17、表2-3取尺寸公差为1.2,则R=20-0.5*2-1.2/2=18.4mm 毛坯尺寸为:18.40.6mm双圆头孔深度加工余量:查表2-4取RMA=0.5 查表2-3取尺寸公差为1.2,则R=6.3-0.5=5.8mm 毛坯尺寸为:5.80.6mm第三章 工艺设计3.1基准的选择3.1.1精基准的选择选择泵体的A面作为精基准。该零件上的很多孔都可以采用它作为基准进行加工,遵循了“基准统一”原则,同时A面亦为设计基准,遵循了“基准重合”原则。3.1.2粗基准的选择作为粗基准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等表面缺欠,故选择零件B面作为粗基准。3.1.3机械加工工艺顺序零件主要表面及其他表面的机械加工顺序

18、,对组织生产、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有较大的作用,应根据工序的划分和定位基准的建立与转换来 。一般原则为: 先粗后精。既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最后安排主要表面的终加工顺序。 在各阶段中,先加工基准表面,然后以它定位加工其他表面。 先加工主要表面,当其达到一定精度后再加工次要表面。 先平面后孔。这是因为平面定位比较稳定可靠,所以对于箱体、支架、连杆等类平面轮廓尺寸较大的零件,常先加工平面。 除用为基准的平面外,精度越高,粗糙度Ra值越小的表面应放在后面加工以防止划伤表面位置尺寸及公差标注方式也影响工序顺序,应力求能直接保证或使尺寸链数日减少。3.2工艺方案表3-1齿轮泵工艺路线及设备、工装的选用

19、工序号工序内容定位面机床设备刀具量具0铸造、清砂、退火1粗铣、半精铣A面B面定位,侧面夹紧立式铣床X51面铣刀游标卡尺2粗铣、半精铣B面A面定位,侧面夹紧立式铣床X51面铣刀游标卡尺3磨B面A面定位,侧面夹紧卧轴矩台平面磨床M7120A碳化硅砂轮游标卡尺4钻、扩、铰孔14.5B面、双圆头孔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扩孔钻、铰刀卡尺、塞规钻、铰通孔9B面、双圆头孔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5粗铣双圆头底面A面、14.5、9定位立式铣床X51立铣刀卡尺、塞规6扩、粗铰、精铰20A面、14.5、9定位立式钻床Z525扩孔钻、铰刀卡尺、塞规7钻、粗铰、精铰孔10A面、14.5、9定位

20、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扩孔钻 、铰刀卡尺、塞规8钻、铰孔8A面、14.5、9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9钻螺纹孔5A面、14.5、9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10攻螺纹4-M6A面、14.5、9定位立式钻床Z535丝锥卡尺、塞规11钻、扩、铰孔18B面、2-10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扩孔钻、铰刀卡尺、塞规12钻孔5.5B面、2-10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13粗镗、半精镗孔28B面、14.5和9定位CA6140高速钢镗刀卡尺、塞规14钻、铰螺纹孔12.5A面、14.5、9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15钻孔5.5A面、14

21、.5、9定位立式钻床Z525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16攻螺纹M14A面、14.5、9定位立式钻床Z535丝锥卡尺、塞规17去毛刺钳工台平锉18最终检验塞规、百分表、卡尺等3.1 工序尺寸的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加工某表面的最终工序尺寸可直接按零件图的要求来确实。而中间工序的尺寸则是零件图的尺寸(最终工序尺寸),加上或减去工序的加工余量,即采用由后往前推的方法,有零件图的尺寸,一直推算到毛坯尺寸。由此可知,若某表面经过n-1次加工,则其工序尺寸为 Ln=Ln-1Zn-1 (n1) (3-1)因此,确定了加工余量后,即可根据设计尺寸推算出各工序尺寸,上式只适用较简单的工序尺寸的确定,对于较复杂的工序尺

22、寸的确定需要要进行尺寸链的换算。1)磨B面查表8-34取磨平面加工余量=0.3mm,该工序完成后即达到工序尺寸为mm,则查表8-35公差确定半精铣工序尺寸为 mm2)粗铣、半精铣A、B面B面:查表8-33取半精铣余量0.5mm 查表8-35公差确定粗铣工序尺寸为 mm,则粗铣余量=总加工余量-半精铣余量-磨削余量=1.8-0.5-0.3=1mm 则A面加工完成后的工序尺寸为 mm A面:查表8-33取半精铣余量0.8mm 查表8-35公差确定粗铣工序尺寸为mm,粗铣余量粗铣余量=总加工余量-半精铣余量=1.8-0.8=1mm 3)钻、粗铰、精铰14.5、9查表1-20和表2-40确定钻孔及公差

23、至 mm,粗铰至 mm,精铰至 mm查表1-20和表2-40确定钻孔及公差至mm,粗铰孔至mm,铰孔至mm4)粗铣双圆头孔因是一次铣削,故取粗铣余量=机械加工余量=0.5mm 则深度尺寸为mm5)扩、粗铰、精铰20毛坯直径=18.4mm,查表1-20和表2-40确定扩孔及公差至mm,粗铰至mm,精铰至mm,铣削深度为6.5-6.3=0.2mm,则深度尺寸为mm6)钻、粗铰、精铰10查表2-28和表1-2确定钻孔及公差至mm,粗铰至mm,精铰至mm7)钻、铰8查表1-20和表2-40确定钻孔及公差至mm,铰孔至mm89)钻、铰、攻螺纹4-M6钻孔至mm,丝锥攻螺纹至6,查表6-42取极限偏差确定

24、尺寸为mm9)粗镗、半精镗孔28查表2-28可得半精镗余量=0.3mm,该工序完成后即达到工序尺寸为mm,则查表1-2确定粗镗尺寸及公差为mm,因镗孔总余量为18,则粗镗余量=18-0.3=17.7mm10)钻、扩、铰18查表1-20和表2-40确定钻孔及公差至mm,扩孔至mm,铰孔至mm11)钻、铰孔5.5查表1-20和表2-40确定钻孔及公差至mm,铰孔至mm12)钻、铰、攻螺纹M14*1.5-6H查表2-39得攻螺纹前孔加工直径为12.5mm,查表2-28和表1-2确定钻孔及公差为mm,铰孔至mm,最后用丝锥攻螺纹至14, 查表6-42取极限偏差确定尺寸为mm13)钻孔5.5查表1-20

25、和表2-40确定钻孔及公差至mm,铰孔至mm,数据汇总如表3-2表3-2 齿轮泵各加工面的工序尺寸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工序尺寸及偏差1半精铣A面0.8mm21.80.033粗铣A面1mm22.60.132磨B面0.3mm200.2半精铣B面0.5mm20.30.033粗铣B面1mm20.80.133精铰孔0.114.50.027粗铰孔0.414.40.07钻孔14140.18精铰孔0.0490.022粗铰孔0.168.960.058钻孔8.88.80.154粗铣双圆头底面0.56.30.375精铰孔0.219.80.033粗铰孔0.419.40.084扩孔118.40.136精铰孔

26、0.04100.022粗铰孔0.149.960.058钻孔9.89.80.157铰孔0.280.036钻孔7.87.80.158钻孔550.129攻螺纹孔160.1210半精镗孔0.3280.03粗镗孔17.727.70.1311铰孔0.1180.07扩孔0.917.90.11钻孔17170.1812钻孔5.55.50.1213铰孔0.512.50.07钻孔12120.1814攻螺纹孔1.5140.1615钻孔5.55.50.12第四章 确定切削用量与时间定额4.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对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刀具耐用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切削用量是指要选定切

27、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在这3个因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而切削深度影响最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量,而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则是切削速度。因此,在粗加工阶段,应考虑选择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其次是选择较大的进给量,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在半精、精加工阶段,由于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一般均选择较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在保证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应选取较高的切削速度,以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要求。4.2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以下为主要加工工序的切削用量及要求另外计算的工序的切削用量:1)工序号1、2:粗铣、半精铣A、B面粗铣A面:背吃刀量的确定

28、:由上述可知粗铣ap=粗铣余量=1mm进给量的确定:查5-7按机床功率取每齿进给量fz=0.2mm/z铣削速度的计算:查表5-9取d/z=80/10,v=40m/min n=1000v/3.14d (4-1)铣刀转速 n=1000*40/(3.14*80)=159.2r/min查表4-15取转速n=16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 v=3.14nd/1000 =3.14*160*80/1000 =40.2m/min基本时间tj 的计算:查表5-43中铣刀铣平面(不对称铣削)的基本时间计算公式:Tj=(l+l1+l2)/fmz (4-2) 其中l1=0.5d- +(13) C0 =(0,030.

29、05)d =0.04*80 =3.2mm 故l1 =0.5*80- +(13)= 26.3mm l2=35mm取4mm则tj =(90+26.3+4)/(0.2*10*160) =0.37min =22.5s辅助时间tf的计算由表第五章第二节所述,辅助时间tf 与基本时间之间的关系为tf =(0,150.2) tj ,本设计中均取0.15,则tf =0.15*22.5=3.4 s其他时间的计算在本设计中,因零件是大批量生产,故分摊到每个工件上的准备与终结时间很少忽略不计,布置工作地时间tb和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tx分别取作业时间的3%,则其他时间tb+tx可按关系式(3%+3%)*(tj+tf)

30、tb+tx=6%*(22.5+3.4)=1.5s工序1加工总时间:tdj =22.5+3.4+1.5=27.4s粗铣B面的切削用量和加工时间同粗铣A面时的一样半精铣A面:背吃刀量的确定:由上述可知半精铣ap=半精铣余量=0.8mm进给量的确定:查表15-7取半精加工每齿进给量fz=0.12mm/z铣削速度的计算:查表5-9取v=49m/min,由式4-1得 n=1000v/3.14d =1000*49/(3.14*80) =195.1r/min查表4-15取转速n=21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 v=3.14*210*80/1000 =52.7m/min基本时间tj的计算:由式4-2得 Tj=

31、(l+l1+l2)/fmz tj =(90+26.3+4)/(0.12*10*210) =0.47min =28.2s辅助时间tf的计算: tf =0.15*22.9=4.2s其他时间的计算: tb+tx= 6%*(28.2+4.2)=1.9s加工总时间:tdj =28.2+4.2+1.9=34.3s半精铣B面的切削用量和加工时间中除了ap=0.5mm外,其他用量同半精铣A面时一样2)磨B面背吃刀量的确定:由上述可知ap=磨削余量=0.3mm进给量的确定:查表3-47按M7120A砂轮宽度B=25mm,n=1500r/min,工作台纵向进给量fa=(0.20.8)B,取fa=0.5B=12.5

32、mm 查表3-48按f=0.5B取工件速度vw=10m/min,工作台单行程磨削深度=0.03mm/st磨削速度的计算: 查表3-47按端面磨削灰铸铁取砂轮速度v=30m/s=180m/min 基本时间tj的计算:由式3-2得 Tj=2*L*b*h*K/(1000*VW*fB*fa*Z)(min) (4-3) 式中h每面加工余量(mm) K光整消除火花修正系数=1.3 L工件磨削长度(mm) h工件磨削表面长度(mm) b工件磨面宽度(mm) VW工作台往复速度(m/min) fB磨削宽度进给量(mm) Z同时加工件数则Tj=2*90*50*0.3*1.3/(1000*10*0.03*12.5

33、)=0.94min=56.4s辅助时间tf的计算: tf =0.15*56.4=8.5s其他时间的计算: tb+tx= 6%*(56.4+8.5)=3.9s加工总时间:tdj =56.4+8.5+3.9=68.8s3)钻、粗铰、精铰14.5钻孔至mm:背吃刀量的确定 ap =14mm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15-33取f=0.52mm/r钻孔速度的确定 查表15-37取v=0.35m/s=21m/min 则钻孔转速 n=1000v/3.14d =1000*21/(3.14*14) =477.7r/min查表4-9取Z525主轴转速545r/min则实际钻削速度v=3.14*545*14/1000=2

34、3.9m/min基本时间tj的计算: 查表5-41中钻孔基本时间计算公式为 tj =L/fn =(l+l1+l2)/fn (4-4) 式中l1=Dcotkr/2+(12) =14*cot54/2+2=7.1mmL2=(14)=2mm tj =(20+7.1+2)/(0.52*545)=0.1min=6s辅助时间tf的计算: tf =0.15*6=0.9s其他时间的计算: tb+tx= 6%*(6+0.9)=0.4 s总加工时间tdj =6+0.9+0.4=7.3s粗铰孔至mm: 背吃刀量的确定 ap =14.4-14=0.4mm 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15-43按高速钢铰刀加工工件材料为灰铸铁HB

35、170取f=1.6mm/r 铰削速度的计算 查表5-27取v=7.1m/min 则铰孔速度 n=1000v/3,14d =1000*7.1/(3.14*14.4) =157r/min 查表4-9取Z525主轴转速195r/min 则实际铰削速度v=3.14*195*14.4/1000 =8.8m/min基本时间tj的计算: 查表5-41中扩铰孔基本时间计算公式为tj =L/fn =(l+l1+l2)/fn (4-5)式中由表5-42按kr=15、ap =(D-d)/2=0.2mm,取l1=0.75mm,l2=28mm则tj =(20+0.75+28)/(1.6*195)=0.15min=9s辅

36、助时间tf的计算: tf =0.15*9=1.4s 其他时间的计算: tb+tx= 6%*(9+1.4)=0.6s 总加工时间tdj =9+1.4+0.6=11s精铰至mm: 背吃刀量的确定 ap =0.1mm 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15-43取f=1.0 mm/r 铰削速度的计算 查表5-26取v=8m/min 则铰孔速度 n=1000v/3,14d =1000*8/(3.14*14.5) =175.7r/min 查表4-9取Z525主轴转速195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v=3.14*14.5*195/1000=8.8m/min 基本时间tj的计算:由表5-42按kr=15、ap =(D-d)

37、/2=0.05mm.取l1=0.19mm,l2 =13mm 由式4-5得tj =(20+0.19+13)/(1*195)=0.17min=10.2s辅助时间tf的计算: tf =0.15*10.2=1.5s其他时间的计算: tb+tx= 6%*(10.2+1.5)=0.7s总加工时间tdj =10.2+1.5+0.7=12.4s4)钻、粗铰、精铰孔9钻孔至mm:背吃刀量的确定 ap =8.8mm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15-33取f=0.44mm/r钻孔速度的确定 查表15-37取v=0.3m/s=18m/min则钻孔转速 n=1000v/3.14d =1000*18/(3.14*8.8) =651

38、r/min查表4-9取Z525主轴转速680r/min则实际钻削速度v=3.14*680*8.8/1000=18.7m/min基本时间tj的计算: 由式4-4得tj =L/fn =(l+l1+l2)/fn 式中l1=Dcotkr/2+(12) =8.8*cot54/2+2=5.2mmL2=(14)=2mm tj =(20+5.2+2)/(0.44*680)=0.09min=5.4s辅助时间tf的计算: tf =0.15*5.4=0.8s其他时间的计算: tb+tx= 6%*(5.4+0.8)=0.4s总加工时间tdj =5.4+0.8+0.4=6.6s粗铰孔至mm背吃刀量的确定 ap =8.9

39、6-8.8=0.16mm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15-43按高速钢铰刀加工工件材料为灰铸铁HB170取f=1.3mm/r铰削速度的计算 查表5-27按ap =0.16mm取v=7.2m/min则铰孔速度 n=1000v/3,14d =1000*7.2/(3.14*8.96) =255.9r/min查表4-9取Z525主轴转速272r/min则实际铰削速度 v=3.14*272*8.96/1000 =7.6m/min基本时间tj的计算: 由式4-5得tj =L/fn =(l+l1+l2)/fn式中由表5-42按kr=15、ap =(D-d)/2=0.08mm,取l1=0.19mm,l2=13mm则tj

40、 =(20+0.19+13)/(0.8*272)=0.15min=9s辅助时间tf的计算: tf =0.15*9=1.4s其他时间的计算: tb+tx = 6%*(9+1.4)=0.6s总加工时间tdj =9+1.4+0.6=11s精铰孔至mm:背吃刀量的确定 ap =0.04mm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15-43取f=0.9mm/r铰削速度的计算 查表5-26取v=8m/min则铰孔转速 n=1000v/3.14d =1000*8/(3.14*9) =283.1r/min查表4-9取Z525主轴转速392r/min则实际铰孔速度 v=3.14*9*392/1000 =11m/min基本时间tj的计算: 由式4-5得tj =L/fn =(l+l1+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