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282267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成绩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智能小车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 级 2008 级 摘要智能小车由两辆相同电动小车组成。本系统是基于自动控制原理,针对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采用PWM技术动态控制电动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利用红外传感器器检测道路上的边沿。本系统的控制部分以8位51系列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通过红外探测车道内线,自动寻找行驶路线,确保小车按规定的路线行驶。当小车进入超车区,当被超小车(甲车)进入开始减速,当要超车小车(乙车)也进入超车去后,向甲车发出超车请求信号,甲车收到乙车的信号后进一步减速,并回应乙车

2、,可以超车,乙车接收到信号后走转进入超车去,同时加速。当乙车超过甲车的位置,向右转驶出超车去,并向甲车发出超车结束信号。甲车接收到信号后加速到正常速度行驶。关键词:单片机 智能小车 超车 红外传感器 PWM技术 STC89C52 PWM系统13 目录摘要1一.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31.1题目任务及要求31.1.1题目任务31.1.2题目要求41.2 系统基本方案41.各模块方案选择和论证51.1控制器模块51.2路线探测模块61.3.3驱动调速模块81.3.4转弯超车控制模块8二.系统的硬件设计92.1 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计算9三.系统软件设计103.1 程序总体流程图103.2 各个功能模

3、块流程图11图3.2寻迹模块11四.参考文献13一.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 1.1题目任务及要求1.1.1题目任务甲车车头紧靠起点标志线,乙车车尾紧靠边界,甲、乙两辆小车同时起动,先后通过起点标志线,在行车道同向而行,实现两车交替超车领跑功能。小车车道如 图 1.1 所示。图1.1智能小车跑道1.1.2题目要求(1)甲车和乙车分别从起点标志线开始,在行车道各正常行驶一圈。 (2)甲、乙两车按图 1 所示位置同时起动,乙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在超区内实现超车功能,并先于甲车到达终点标志线,即第一圈实现乙车超过甲车。 (3)甲、乙两车在完成(2)时的行驶时间要尽可能的短。1.1.3题目说明(1)赛车场地由

4、2 块细木工板(长244cm,宽122cm)拼接而成,离地面高度不小于6cm(可将垫高物放在木工板下面,但不得外露)。板上边界线由约2cm 宽的黑胶带构成;虚线由2cm 宽、长度为10cm、间隔为10cm 的黑胶带构成;起点/终点标志线、转弯标志线和超车标志区线段由1cm 宽黑胶带构成。图1.1 中斜线所画部分应锯掉。(2)车体(含附加物)的长度、宽度均不超过40cm,高度不限,采用电池供电,不能外接电源。(3)测试中甲、乙两车均应正常行驶,行车道与超车区的宽度只允许一辆车行驶,车辆只能在超车区进行超车(车辆先从行车道到达超车区,实现超车后必须返回行车道)。甲乙两车应有明显标记,便于区分。(4

5、)甲乙两车不得发生任何碰撞,不能出边界掉到地面。(5)不得使用小车以外的任何设备对车辆进行控制,不能增设其它路标或标记。(6)测试过程中不得更换电池。1.2 系统基本方案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控制部分和信号检测部分。其中信号检测部分包括:边界检测模块,超车区检测模块。控制部分包括:速度控制模块,方向控制模块。模块框图如 图1.2 为实现各模块的功能,分别作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图1.2系统模块框图1.各模块方案选择和论证1.1控制器模块根据题目要求,控制器主要用于各个传感器信号的接收和辨认、控制小车的电机的转速、控制舵机转向等。对于控制器的选择有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采用新华

6、龙C8051F02作为系统控制器, C8051F020微控制器的内核CIP51在保持CISC结构及指令系统不变的基础上对指令实行流水作业,该器件废除了机器周期的概念,它的指令以时钟周期为运行单位,因而大大提高了指令的运行速度。与以前的51系列单片机相比,C8051F020增添了许多功能,同时其可靠性和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但该单片机系统相对传统的51系列单片机价格较高,而且他的大量的资源在本系统都用不到,造成很到的资源浪费。方案二:采用ATMEL公司的AT80C51作为系统控制器,AT89C51便宜,稳定,开发简单,通用性好,但其程序存储器只有4k,大大限制了程序长度,适用范围也应此受到限制,而

7、且就是速度也不快。方案三:采用STMicroelectronics 公司的STC89C52作为系统控制器. STC89C52便宜,稳定,开发简单,通用性好,低功耗,而且内部有8K字节Flash储器.存储空间较大。由于智能小车的控制是速度要求不高,STC89C52完全满足他的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拟定方案三。 小车单片机控制的方框图如 图1.3 所示图1.3 单片机控制的方框图1.2路线探测模块路面检测模块实现小车从指定轨道行驶,在行驶的途中不能超出轨道。考虑到轨道边沿是黑胶带组成的黑线,可以利用传感器辨认路面是否为黑色。(1)对路面识别的选择有以下方案方案一:利用定时器来计算小车的行驶距离,判断小

8、车当前状态。如果到转弯处,则减速,边转动合适的角度。直线道路上则可保持较大速度行驶。 但直流电机的转速要准确控制很难,且不同场地小车的行驶速度也有差异。方案二:用、探测器小车车道外沿进行探测,当探测到黑线,、都是非黑色区时小车直走。当、为黑色是小车向左转适当的角度。当为白色时,小车右转。当小车在转角处时因为转角太大,小车不能及时转过来,小车会开可能出车道。方案三:用、红外探头小车车道内沿进行红外探测,当探测到黑线,、都是白色区时小车直走。当或或为黑色是小车向右转适当的角度。当为白色时,小车左转适当的角度。由于内侧边界不存在直角,小车完全可以转过来。基于以上分析拟定方案三。小车探测器状态真值表如

9、 表1.1 所示表1.1为使用四个红外传感器时的状态真值表(黑色为高),从表中可以看出,中间的传感器起到预判的作用,在小车轻微偏离时,可以调整车轮小幅度偏转,一旦小车速度过快,严重偏离轨道时,调整小车大幅度偏转,小车的稳定度和速度得到了保证。基于以上分析,拟定方案三。表1.1探测器状态真值表传感器编号小车状态/处理方式DCBA偏右/左拐20读0000正常/直走0001轻度偏左/右拐5度0011中度偏左/右拐10度0111重度偏左/右拐20度1111(2)对传感器的选择有以下方案。方案一:采用热探测器。热探测器是利用所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后,会引起温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引起电信号输出,且输出的电信号

10、与温度的变化成比例,当红外线被黑线吸收是、时,温度会减小,电压变低,而红外线没有被吸收时,电压不变,单片机可以根据电压的变化来判断路面的状态。由于温度变化是因为吸收热辐射能量引起的,与吸收红外辐射的波长没有关系,即对红外辐射吸收没有波长的选择,因此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在本系统中边界线外都是没锯掉的,小车可能也会将这些区域误当做非黑色的车道。方案二:可见光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发射接收电路。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其他环境光源会对光敏二极管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干扰,一旦外界光亮条件改变,很可能造成误判和漏判;虽然产生超高亮发光二极管可以降低一定的干扰,但这又将增加额外的功率损耗。方案三:采用

11、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Infrared Detector)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基于以上分析,拟定方案三。1.3.3驱动调速模块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但是电阻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

12、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电动机的电阻较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很难实现。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方案三:采用PWM电路。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状态,精确调整电机转速。基于以上分析,拟定方案三。1.3.4转弯超车控制模块方案一:利用定时器来计算小车的行驶距离,当小车走完直线距离后先走转90,再直走,当家车进入超车区后减速等乙车,乙车进入超车去绕过甲车回到行车道上,甲车等待时间一道恢复正常速度。直到回

13、到出发点。但小车行驶路线很难确定为直线,且小车用直流电机驱动,行驶的速度受环境影响较大。方案二:小车沿着行车道内边界行驶。甲车通过超车标志区后沿虚线减速行驶指定时间,乙车一直沿着内边界线行驶,直到到达终点。但一车言行车道内边界行驶在进入超车区后应为转角太大,可能会使出行车道。方案三:小车沿着行车道内边界行驶。甲车通过超车标志区后沿虚线减速行,同时打开左侧和尾部信号灯,乙车通过超车标志区当乙车捕捉到甲车的信号后左转当接收到甲车右侧信号后开始右转,回到行车道。甲车接收到一车的信号加速到正常速度。直到到达终点。甲乙辆车超车时交换信息,相互控制。能较好的实现超车。基于以上分析,拟定方案三。二.系统的硬

14、件设计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计算本组智能小车的硬件主要有以STC89C51 作为核心的主控器部分、自动循迹部分、显示部分、电机驱动部分。STC89C51的P1口作为外部信号采集端口,采集外部采用红外对管对车道边界线进行扫描。小车左侧扫描车道内线,车底探测转弯标记线或超车标记线。小车的左侧和尾部各有一个红外发射管,用于在超车时向另一辆发送信号,小车车头有两个红外接收管,右侧有一个红外接收管,用于在超车区接收另一辆小车发出的信号。系统采用一块8.2V锂电池供电。通过电源模块将电源转换为+5V。电源模块主要有LM7805构成,可以稳定输出最大1.5A的电流。小车硬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 图2.

15、1三.系统软件设计 3.1 程序总体流程图图3.13.2 各个功能模块流程图图3.2寻迹模块 图3.3超车模块 图3.4 等待超车模块四.参考文献1. 梅遂生、杨家德.光电子技术信息装备的新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88-1022. 张友德、赵志英、涂时亮.单片机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3. 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年.149-1564. 陆坤、奚大顺、李之权等.电子设计技术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P682-688、838-9415. 谢自美、阎树兰、赵云娣等.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M.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293-3006. 杨邦文.新型实用电路制作200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175-2887. 高吉祥,黄智伟,丁文霞. 数字电子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江晋剑,钱萌.一种基于AT89S52的简易智能小车设计:科技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高能所,2007.97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