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292248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前 言人类对于管理的研究,始于人类开始从事那些靠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完成、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团结协作才能有效地完成的工作之时。和生产的发展相类似,人们对于管理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到后来才发展得越快。人们初始认识管理的时候,生产是简单的生产,人们对于管理的认识也是简单的、零碎的、片面的和非系统性的。而管理是为生产服务的,所以其发展是始终与生产的发展相合拍的,一方面它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了的管理理论也会反过来促进生产的发展,管理与生产是一对相辅相成的伴侣。 1840年西方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开始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生产力得到

2、空前解放,生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管理理论快速发展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人们需要有新的、进步的管理理论来支撑生产的快速发展。这种要求促进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也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了上世纪初的1911年,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Scientific management)一书为标志,现代管理理论诞生了。在这以后的不到100年时间内,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一般行政管理,到各种激励理论,到行为科学,到学习型组织理论,再到企业文化等,取得了空前可喜的进展。 在管理理论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它对生产的

3、促进作用也日益彰显,使得生产的发展更是与前几个世纪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带来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可以说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间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甚至超过了前十九个世纪的总和。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新发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管理理论的重点开始逐渐由对物的关心转向对人的关心,并且发现要靠一种叫企业文化的东西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人们开始了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企业文化的观念不断推广,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人们逐渐认识到,全球化和知识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的深入将使所有的企业逐步面对全球范围的竞争,面对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面对全

4、球项尖企业的竞争。不需要很长时间,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的规模、水平、力度和残酷性都将是世界级的。那种企图回避世界性竞争的战略,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可能了。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公司仅仅依靠资本、设备、技术、人才和市场投入竞争,已经无法胜任。仅仅靠控制、靠管理,而没有企业系统内普遍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没有价值观、理念、行为的高度一致,已不可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同时,全世界的所有企业在管理上也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趋势,这个趋势是由全球竞争所带动的。在全球竞争的风潮之下,人们日益发觉二十一世纪成功的关键,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低廉的天然资源已经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发挥人们的创造力现在已成为

5、管理努力的重心。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研究流派纷呈,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一种对企业有极大借鉴作用的新的管理理论。而事实也告诉我们,凡是有着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象惠普、IBM、麦当劳、丰田和海尔等,其发展都是健康的、快速的、可持续的。而缺乏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却大多数中途夭折了。 那么,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对企业的发展有那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占我国经济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柱之一,钢铁行业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又如何才能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带着这些课题,笔者在学习期间,专门前往部分国有

6、钢铁企业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实习,对这些企业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看法,如能供同行参考,则深感荣幸之致。 第一章 文化与企业文化第一节 文化 1. 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而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文化即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

7、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现在人们都用它来指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 文化的要素 2.1 精神要素 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2.2 语

8、言和符号 两者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2.3 规范体系 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规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的方法。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规范体系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2.4 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

9、一个社会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家庭、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社会组织包括目标、规章、一定数量的成员和相应物质设备在内,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 物质产品 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饰、建筑物、水坝、公园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 3. 文化的一般特征 3.1 文化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自然存在的物质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

10、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3.2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3.3 文化是共有的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3.4 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文化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

11、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1。因而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它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 第二节 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 西方管理科学的演进 1911年,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之后,管理科学开始有了迅猛发展,并先后出现了一般行政管理、激励理论、行为科学、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文化等管理理论。回顾其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对人的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四种人性观,很值得我们注意。 1.1 经济人 这种人性观认

12、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干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从这种观点出发,认为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提倡用金钱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对消极怠工者则给予严厉的惩罚。 1.2 社会人 这种人性观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物质利益只起次要作用。从这种观点出发,主张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提倡重视管理人员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并推崇采用集体奖励制度。 1.3 自我实现人 这种人性观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

13、现,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从这种观点出发,主张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为人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上,使人们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即充分地自我实现。 1.4 复杂人 这种人性观认为,人不仅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时间、情境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从这种观点出发,并不要求管理人员采取完全不同于上述三种人性观的新措施,而是要求根据具体人,具体情境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 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2.1 二十世纪80年

14、代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G大内(William G. Duchi)通过长期在日本企业中的深入研究,写出了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书中对比了美国和日本企业之间的不同,并提出了要建立具有Z型文化的Z型组织。Z型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其中包括长期雇用、信任以及亲密的个人关系。Z理论认为,人道化的工作条件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为公司增加利润,也使雇员感到自尊。心情舒畅能使每一个人更好地进行工作。 1982年,特瑞斯E迪尔 (Terrence E.Deal)和阿兰A肯尼迪(Allan A. 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Corporate C

15、ulture)一书,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的:企业环境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构成的核心因素。英雄人物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为员工提供具体的楷模。礼节和仪式,即企业的日常惯例和常规。文化网络,即企业内部主要的非正式的联系手段,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媒介。 2 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出版,该书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以上这三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

16、,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它们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2.2 二十世纪90年代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四个走向: 3 2.2.1 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 1997年,爱德加H沙因(Edgar H. Schein)的组织文化与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第二版出版,提出了在组织发展各个阶段如何培育、塑造组织文化,组织主要领导如何应用文化规则领导组织达成其目标,完成其使命等。书中同时还研究了组织中的亚文化。 1999年,特瑞斯E迪尔(Terrence E. Deal)和阿兰A肯尼迪(Allan A. Kennedy)再次合作,出版了新著新

17、企业文化(The New Corporate Culture)。书中认为稳定的企业文化很重要,并探寻企业领导在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满足工人作为人的需求之间维持平衡的途径。提出企业经理和企业领导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建立和谐的企业运行机制,并汲取著名创新型公司的经验,激励员工,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2.2.2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John P. Kotter & James L. Heskitt)两位教授出版了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erformance),认

18、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2.2.3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 1997年,Pierre DuBoi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Organizational Culture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组织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七个方面:(1)社会、经济环境;(2)管理哲学;(3)对工作情景的组织;(4)对工作情景的知觉;(5)员工反应;(6)企业经营业绩;(7)个人和组织变量。 2.2.4 企业文化的诊断和

19、评估 1998年,吉姆S凯墨罗恩和罗伯特E奎恩(Kim SCameraon & Robert EQuinn) 出版了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型(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这部专著为诊断组织文化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为理解企业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改变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方式提供了系统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节 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的定义 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

20、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所谓部门文化就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 4 麦肯锡前副总裁则直截了当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做事的方式。 5 刘光明博士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6 从上述关于企业文化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概念,而且目前尚未有比较固定、让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但是在如下几个方面是为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的:一是企业文化是一种规范、原则、共同价

21、值观;二是企业文化是由企业中的人所创造、维持并不断改进的;三是企业文化对企业中的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由此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 笔者认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应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的人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而狭义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中的人所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中的人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企业文化的结构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且,企业文化往往是分级别的。大多数企业拥有的只不过是低级的企业文化,还有一部分企业能够培育出中级企业文化,至于高级的企业文化则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拥有了。低级和中级的企业文化属于弱文化,高级的

22、企业文化则一定是强文化。2.1 企业文化的级别 2.1.1 低级企业文化 低级的企业文化有两类。一类是企业刚刚建立,内部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员工的约束也不是很多,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也不完全相同,员工靠一股创业的热情来工作,对员工有指导和约束作用的企业文化还来不及形成。这种集体或者是说团队的基础是不牢固的,如果事业顺利还可以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如果事业不顺利,则很容易使企业发生变化。正如惠普前总裁L.普拉特(Lew Platt)所说:惠普在创立之初很可能并没有想到什么经营管理方面的道。 在江南曾经有一家著名的生产服装的民营企业,在姊妹们的努力经营之下,公司越做越大。但随着公司规模

23、的扩大,姊妹们却开始想独立开创一片天地;在瓜分完财产之后,终因品牌的瓜分而相互反目。 还有一类企业,从来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为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或者是只重视产品、设备这类有形的物质,只重视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环节,认为企业文化是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而不去关心培育。在这类企业中,员工往往以经营者的好恶作为行事和决策的标准,甚至企业中的规章制度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制订的,企业内的员工被动地,而非发自内地接受企业内各类规章制度的约束。 低级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一些固定东西,当遇到来自外部或是内部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很容易发生变化。前一类的企业如果能够不断注重企业文化的

24、培育,可以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渐建立起较好的企业文化。而后一类的企业中则很难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2.1.2 中级企业文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逐步积累,企业内的员工的各种行为都不断得到强化,在企业员工的思想上开始形成一些固定的观念,象:做什么事是对的、做什么事是错的,对待领导应该什么样、对待一般的员工应该什么样,做事情应该怎么做等等,这些东西逐渐固化到员工的头脑中,开始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此时,企业文化由初级发展到中级。 在中层的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开始有了一些固定的东西,不管这种东西是好是坏,它都是相对固定的、不容易改变的。但此时企业文化还不能被企业的所有员工所认同,一部分员工

25、是为了追求归属感才认同企业文化的,是一种从众心理、被动心理,所以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2.1.3 高级企业文化 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企业文化越来越厚重,企业中所有的员工已经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企业内全体员工都对企业的文化有了高度的认同感,企业文化已经固化到企业员工的头脑之中,成为了人们自觉的行为、下意识的行动。这时企业文化已经开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因而也就形成了高级的企业文化。高级企业文化很容易被社会所感知,并往往会被冠以独特的名称,象HP Way(惠普之道)、海尔文化等。 惠普原中国区总裁陈翼良说:惠普从来不把惠普文化挂在墙上,也很少对其进行炫耀,可惠普却没有人不相信

26、这种文化,因为惠普文化已深植在我们的脑袋里,我们深信自己的文化会成功。 7这一段话便是对高级企业文化的很好的诠释。 2.2 企业文化的层次 核心层:精神层 中间层:观念层 表面层:物质层 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表面层-物质层,即企业当中的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二是中间层-观念层,即企业看待问题的具体观念;三是核心层-精神层,即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2.2.1 表面层-物质层 表面层是企业文化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企业给外人的最直接的印象。它主要是指企业内的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物质层是观念层和核心层的外在表现,它包括三个方面,即:企业的外观形象、品牌形象和企业为员

27、工所提供的工作环境。 外观形象 企业的外观形象在企业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企业文化的识别系统,直接影响着外界对企业的认识。企业的外观形象包括: 企业的标识 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形象 流传广泛的企业故事和成功榜样 企业的广告和宣传样本 企业的厂容厂貌 企业员工的形象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形态以及经营行为的外在体现,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产品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产品体现出的文化氛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越产品实体层的抽象观念形态和文化价值,才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享受,进一步使企业得到用户的认同。 工作环境 为了最大

28、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硬件环境要舒适,让员工在克服硬件不适上花最少的力气,把精力都用到工作中去;软件环境要宽松,要在企业内着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富有竞争、挑战意识的激励机制。海尔为了激励员工,设立了海尔奖、海尔希望奖等奖励制度,为员工创造自我设计、自我制造和自我表现的机遇。冰箱厂青年女工高云燕在机床后面设计装置了一面反光镜,解决了操作门体钻孔时无法观察效果的问题,确保了质量,提高了工效,这面镜子便被命名为云燕镜,而她本人也受到了奖励。 1978年4月12日,通用汽车公司举行了一次值得注意的会议:经理人员工作生活质量会议。会上提出:最好组织的特点常常是能使人

29、发挥最大的作用。会后,他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工作生活质量运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质量大为提高,交货可靠性达到99%,劳动效率提高96%以上。 2.2.2 中间层-观念层 中间层是指企业看待问题的具体观念,是可以表述出来的,对企业员工有直接指导和约束作用的文字表现。观念层是核心层的文字表现,是物质层的实现基础,它也属于企业的物质产品的范畴。观念层主要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和规范。 企业宗旨 企业宗旨是一个企业对其经营目标的叙述,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类似企业的依据,是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的唯一正确答案。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章程和公司条例来定义,而是由它的宗旨定义

30、的。 8 有的公司的企业宗旨十分具体,例如: 苹果公司的宗旨是:通过提供卓越的个人计算机产品和不断创新的用户服务,协助改变用户的工作、学习和交流方式。我们将确立新的方向、创造新的方法、寻求新的途径以便用计算机技术扩展人类潜能的边界。苹果公司将与众不同:我们的产品、服务和见识将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在21世纪以新的方式从事商务与教育。 强生公司的宗旨是:我们坚信,我们要对其负重要责任的,是医生、护士、患者、母亲和所有其他使用和享受我们的产品与服务的人。 也有的公司的企业宗旨十分精炼,例如: IBM:IBM意味着服务。 TCL: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 松下:贯彻产业人应尽之责

31、,力图社会生活之改善和提高,为世界文化之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反映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的、彼此共鸣的一种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的文字表述,是企业员工共有价值观的反映,是企业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具有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的作用。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 松下:产业报国之精神、光明正大之精神、团结一致之精神、奋发向上之精神、礼貌谦让之精神、改革发展之精神、服务奉献之精神。 宜兴新远东:永不满足、全心奉献。 江苏锡钢集团公司:思危、求实、创新、超越。 企业规范 企业规范是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具体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行为模式,是企业全体

32、成员在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共同的行为模式的认同、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企业规范主要包括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行为准则、道德标准、习俗和礼仪。企业规范对企业员工具有导向功能和约束功能。如:世界著名的饭店经营企业喜来登集团,它所有的规章制度叠放起来有一米多高,其中象服务员做夜床时,房间的门应该开多少度这种细小的问题,都在进行仔细研究之后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2.3 核心层-精神层 核心层是指企业文化中纯精神的部分,也可以说就是狭义的企业文化。其特点是抽象性、相对稳定性和指导性。核心层包括三个要素:预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相互影响。首先,预期决定态度,众人的态度又形成了价值观;其

33、次,价值观又影响人们对于预期的判断,并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态度。三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优良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正循环,而不良的企业文化则是一个负循环。 预期 预期是指员工对企业、对自己所处的工作单元、对自身以及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的前景的预期。心理预期反映着员工对企业的看法、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程度与员工和企业的融合程度,决定着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良好的预期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工作,也就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 具有优良企业文化的企业,往往在强调为社会、为股东提供价值的同时,也强调为员工提供价值,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往往会有较好的预期。正如杰克韦

34、尔奇所说: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想办法看到10年、20年后的GE公司,然后把它出售给GE的员工,我要告诉他们,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陈翼良则说得更为透彻:惠普靠的是最好的工作环境,员工在这里工作愉快,该有的压力要有,不该有的压力就要坚决扫清;员工在惠普有自己发展的机会;公司的方向也很清楚,公司有前途。给员工发展机会意味着随着员工能力的累积,财富也会增加;给员工不断培训和挑战的机会,员工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有所成长。成功要与员工一起分享,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不管你是在赚钱还是在成长,都要与员工一起分享。待遇再怎么好,也不是吸引你的员工留下来的唯一因素,员工还要看公司的总体因素。 态度 态度是指企

35、业中人与人之间的态度。企业是一个群体组织,光靠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一定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协作能否有效、有序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相互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很关键的。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中的态度至少要有三个要素,即:互相欣赏、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互相欣赏才能取长补短。一个企业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不应该强调如何减少别人的短处,而应该是如何发挥别人的长处。只有互相欣赏才能发现并发扬这些长处,扬长避短,相互弥补。这样做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安德罗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墓碑上的碑文说得最透彻: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

36、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此。 互相支持才能和衷共济。在企业中,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互相支持,部门内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支持。甚至在当前这种强调合作、强调双赢、强调共同发展的时代里,企业与企业之间,尤其是企业与其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也需要互相支持。在强调互相支持的态度同时,还要强调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互相支持的基础。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火昆说:作为一位高级主管,你如果不能容人,只喜欢提拔那些想法、做法和你一样的人,就会在你的周围聚集一批与你的思维相似的人,那时,你这个主管就很危险了,因为当你江郎才尽时,你周围的人并不能帮助你,因为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几乎是一个模式。

37、 9 互相鼓励才能共同进步。美国学者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指出,人总是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之中,拙劣的管理阻碍这个过程,使人的性格不能走向成熟。当今社会,工作节奏日益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企业对人尽快适应新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大家共同进步,十分需要相互之间的鼓励。美国的英特尔公司近年来一直处于超速运行的状态,它的产品开发周期仅为6个月,所以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要有极强的适应力,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无法在公司里生存。为了让新手更快地适应高速运转的工作环境,该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的程序来帮助新人共同学习;为了让员工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英特尔公司经常让员工调

38、换工作。1999年,公司的6.7万名员工中,有20%曾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工作调换,这个做法使员工能够适应更多的工作环境,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调换工作环境的过程中,该公司强调在员工之间要互相鼓励,从而加快以老带新的步伐。 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通常是指人们评价事物重要性和优先次序的一套标准。而这里的价值观是指企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它决定员工如何待人处事。价值观不是摆在员工口头上的口头禅,而是深藏在员工潜意识中的一种牢固的理念,尤其是当员工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它往往会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价值观决定着人们如何确定工作标准,而工作标准又决定着工作成效。打个形象的比方:厨师炒菜,如果定的标准是把菜炒熟,

39、那么他可能炒什么菜都一个味道;如果定的标准是把菜炒好,他就会去想办法,或者会去找很多的书,或者会去求教很多老师,并不断锻炼使水平提高;这样他炒出来的菜肯定会很好吃。正如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杯子已经半满和杯子仍然半空是对同一现象的描述,但其中却包含了极大的差异。将经理对杯子的看法由半满转变为半空意味着极大的创新机会。 第二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第一节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根据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企业文化对管理产生影响,也离不开这四个方面。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Stephen P. Robbins)认为:一个组织的文化,尤其是强文化

40、,会制约一个管理者涉及所有管理职能的决策选择。 10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企业文化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计划应包含的风险度 计划由个人还是群体制定 管理者参与环境扫描的程度 2. 企业文化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 雇员工作中应有的自主权程度 任务应由个人还是小组完成 部门经理间的相互联系程度 3. 企业文化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管理者关心雇员日益增长的工作满意度的程度 哪种领导方式更为适宜 是否所有的分歧(甚至是建设性的分歧)都应该消除 4. 企业文化与管理控制之间的关系 是允许雇员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是施加外部控制 雇员绩效评价中应强调哪些标准 个人预算超支将会产生什么反响 第二节 企业文化与公司经

41、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John P. Kotter & James L. Heskitt) 在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 22个行业、72 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列举了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用一些著名公司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得出了如下结论: 1.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 作者发现,凡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股东、企业员工),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

42、达166%;企业股票价格前者增长901%,后者则仅为74%;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756%,后者仅为1%。(见表4-1,4-2) 表4-1 企业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 11 企业文化分值 纯收益增长指数 1977年收益(10亿美元) 1988年收益(10亿美元) 1977年股票市场价格 1988年股票市场价格 美洲航空公司 1.4 23.5 2.30 8.80 121/2 51 银行信托投资公司 1.87 45.3 1.45 2.70 9 35 安泽豪-布希公司 1.63 43.7 1.84 9.70 31/2 32 百事可乐公司 1.75 22.2 3.55 13.00 9 391/2 惠普公司 1

43、.93 40.2 1.36 9.80 10 48 康纳格拉公司 1.91 103.1 0.54 9.50 2 28 壳牌石油公司 1.30 20.7 26.05 47.04 14 57 艾克森公司 1.86 34.1 1.80 6.80 4 371/2 戴敦哈德公司 2.45 32.1 2.17 12.20 91/2 411/2 沃尔-玛特公司 1.12 139.2 0.68 20.60 1/2 31 黄金西部银行 1.95 39.2 0.21 1.38 41/2 31 斯布林集团 2.27 24.0 0.68 1.80 81/3 323/4 表4-2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 12 企业文化分值

44、 纯收益增长指数1977年收益(10亿美元)1988年收益(10亿美元)1977年股票市场价格1988年股票市场价格 西北航空公司 2.48 10.3 1.00 5.65 261/2 53 花旗银行 1.52 18.2 5.05 13.00 121/2 257/8 库尔德饮料集团 1.67 9.2 0.59 1.52 143/4 181/2 米德兰集团 2.55 13.1 5.08 11.50 51 57 德克萨斯石油公司 2.35 27.7 2.11 6.80 43/4 263/8 维恩迪百货公司 2.60 9.9 27.50 35.00 261/4 483/4 苯尼公司 2.56 16.4

45、 4.00 9.00 171/2 44 阿曼信托公司 1.95 16.0 9.37 14.80 182/3 521/2 F坎农公司 1.68 12.4 0.86 3.50 61/2 161/2 中间数 2.59 8.3 0.42 1.34 13 22 平均数 2.42 12.8 3.06 7.90 16.13 35.19 平均值 2.20 14.2 5.64 10.21 19.14 36.45 2. 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中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着负面作用。其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文化会对企业采用必要的新型经营策略或经营战术的行为产生抵触。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中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大,这一点完全可以预见。 3. 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存在负面作用的企业文化并不罕见 起负面作用的这些企业文化很容易滋生和蔓延,即使在那些汇集了许多通情达理、知识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往往如此。还有,那些鼓励不良经营行为、阻碍企业进行合理经营策略转变的负面企业文化不但会在漫长的岁月里缓慢地、不知不觉地产生,而且甚至会在企业正处于获得最好经营业绩的时候产生。这种文化一旦出现,就极难改变。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文化平时很不容易为人所觉察。 4. 企业文化尽管不易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