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298960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组织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棉花膜下滴灌工程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棉花膜下滴灌工程 (机械采棉一管两行) 2 目目 录录 (一)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说明(一)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说明1 1. 基本资料1 2. 系统规划布置及设计参数1 2.1 系统工程规划布置1 2.2 设计参数3 3. 毛管的水力设计.6 3.1 毛管允许水头偏差.6 3.2 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6 4. 管网布置与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6 4.1 管网布置.6 4.2 系统工作制度设计.9 4.3 轮灌组数的校核.10 5. 管网水力计算和支、干管管径的确定.10 5.1 毛管水力计算.10 5.2 稳流三通的选择与进口最低压力的确定.11 5.3 只

2、管管径的确定与水头损失计算.11 5.4 干管管径确定与水头损失计算.11 6. 首部枢纽设计.12 6.1 水泵与动力选型.12 6.2 过滤器.13 6.3 施肥罐.13 6.4 控制量测设施与保护装置.13 7. 系统运行负荷.13 7.1 水泵工作点校核.13 7.2 节点压力均衡验算.13 7.3 灌水小区流量与水头偏差复核.13 7.4水锤压力验算及防护.14 8. 系统土建设计.14 9. 材料设备用量.14 (二)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技术设计图(二)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技术设计图16 (三)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浅评(三)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浅评16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 (一)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

3、说明 1.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如表 3.1 所示。 表 3.1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基本资料表 序号分项内容 面积 A:1240 亩(82.7hm2) 地势:东高西低,J=0.2,北 高南低,J=0.3 1地块 地理位置:新疆兵团农三师 43 团 地形图:见平面布置图,包括 地形尺寸、地面坡降、地物、水源 的具体位置 土壤类型:沙壤土土壤容重(g/cm3):1.5 2土壤 田间持水量田(%):25土层厚度(cm):60 年平均蒸发量(mm/年): 2161 年平均降雨量(mm/年):37 有效降雨强度 P0(mm/d):03气象 初霜日:10 月末终霜日:2 月下旬 作物名称:棉花 种植方向:东西

4、(沿 X 轴方向) 4作物 株行距(cm):株距 10、窄 行 10、宽行 66 作物耗水强度 Ea(mm/d):6.2 水源类型:渠水 地下水直接补给作物水量 S(mm/d):0 水质 含沙量:洪水期含量 大 有机质:悬浮有机质含量较大5水源 水量 渠道来水流量可满足灌溉 要求 6电力配有动力电源,使用方便。 2. 系统规划布置及设计参数 2.1 系统工程规划布置 本系统共 4 块条田,条田间有道路相隔,见图 3.1。 2.1.1 水源工程 本系统利用原地面灌溉渠道供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标准,可用于滴灌, 2 但泥沙和有机质杂志含量大,需设置沉淀池进行初级处理去除大量泥沙 (具体结构见沉淀

5、池图) 。 2.1.2 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位置见图 3.1,动力选用电动机(功率与水泵配套) ,采用单级单 吸离心泵,为处理水中的悬浮有机杂质,采用“砂过滤器+筛网过滤器”过滤, 用压差式施肥罐施肥(安装于砂过滤器与筛网过滤器之间) ,首部装有压力表、 空气阀、闸阀、水表等设备和仪表。 毛管 一分干 支管 二分干 道路 三分干 五分干 七分干 四分干 六分干 八分干 渠道 条田1条田2 条田4 条田3 水源 与 首部 主 干 管 53025530 97.519597.597.519597.5 砂 过 滤 器 筛 网 过 滤 器 施 肥 罐 启动箱 25 水 泵 沉淀池 输水渠道 1 2 3 4

6、 X Y 图3.1 工程系统规划简图(单位:m) 1水源工程 ;2首部枢纽;3输配水管网(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 4灌水器(与毛管合为一体) N 2.1.3 输配水管网 采用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的管网结构。规划如图 3.1 所示,一条 3 支管构成一个灌水小区。毛管沿作物种植即图一中 X 方向铺设,毛管、支管、 分干管、主干管依次成正交布置;主干管、分干管采用 PVCU 管,埋设在地 下;支管、毛管采用 PE 管,均铺设于地面。 2.1.4 灌水器 土质为沙壤土,棉花的种植模式为(10+66)10,毛管采用一管两行布设, 间距为 SL=0.76m,根据表 4-1 出水孔间距选 S

7、e=0.4m。该地棉花需水高峰期耗 水强度为 6.2mm/d(见表 3.1) ,按每天供水 20h,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取 5h,m=20.2mm(m 为灌水定额,见 2.2.4),出水孔流量依据式(4-1)计算: qd= =1.23(L/h) (4-1) t SmS Le 5 76 . 0 4 . 0 2 . 20 选用新疆天业生产的 WDF16/1.8100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头间距 0.4m,压力流量关系式为 q=0.432h0.62,设计流量取 1.23L/h,可求出设计工作 水头为 5.4m,其参考见表 3.2。 表 3.2 滴灌带参数表 型号 WDF16/1.8100 滴头间距 Se

8、(m)0.4 设计工作水头 hd(m)5.4毛管布设间距 SL(m) 0.76 灌水其设计流量 qd(L/h)1.23灌水器压力流量关系式q=0.432h0.62 毛管内径 d(mm)16制造偏差 Cv0.03 2.1.4 灌水器 土质为沙壤土,棉花的种植模式为(10+66)10,毛管采用一管两行布设, 间距为 SL=0.76m,根据表 4-1 出水孔间距选 Se=0.4m。该地棉花需水高峰期耗 水强度为 6.2mm/d(见表 3.1) ,按每天供水 20h,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取 5h,m=20.2mm(m 为灌水定额,见 2.2.4),出水孔流量依据式(4-1)计算: qd= =1.23(L/

9、h) (4-1) t SmS Le 5 76 . 0 4 . 0 2 . 20 选用新疆天业生产的 WDF16/1.8100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头间距 0.4m,压力流量关系式为 q=0.432h0.62,设计流量取 1.23L/h,可求出设计工作 水头为 5.4m,其参考见表 3.2。 表 3.2 滴灌带参数表 型号 WDF16/1.8100 滴头间距 Se(m)0.4 设计工作水头 hd(m)5.4毛管布设间距 SL(m) 0.76 4 灌水其设计流量 qd(L/h)1.23灌水器压力流量关系式q=0.432h0.62 毛管内径 d(mm)16制造偏差 Cv0.03 2.2 设计参数 2

10、.2.1 系统总供水流量 Q Ea=6.2mm/d,P0=0mm/d,S=0mm/d,Ia=Ea-P0-S=6.2-0- 0=6.2(mm/d),A=82.7hm2,C=20h /d,根据本工程的首部位置、用户管理水平等情况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取 =0.93,代入式(12)可求得满足作物需水高峰期供水 流量: Q=275.7(m3/h) (1-2) C AIa 10 2093 . 0 7 . 822 . 610 2.2.2 毛管允许水头(流量)偏差率 (1) 流量偏差率 qv。本工程毛管进口段安装稳流三通,毛管允许流量偏 差率取=19%。 v q (2) 水头偏差率: v h x=0.62,qv

11、=19%,代入式(1-4): = v h) 1 15 . 0 1 ( 1 vv q x x q x =)(19 . 0 62 . 0 62 . 0 1 15 . 0 119 . 0 62 . 0 1 =0.31 2.2.3 土壤湿润比 p 毛管单行直线布置,各参数见图 3.2,n=1/8=0.125,Sr=(0.1+0.66)/2=0.38(m), St=0.1m,S=0.5m,Se=0.4m,依据式(1-5)计算土壤湿润比 p: P=65.8% (1- rt e SS SnS 38 . 0 1 . 0 5 . 04 . 0125 . 0 5) 2.2.4 设计灌水定额 m =1.5g/cm3

12、,z=0.48m,p=65.8%,=0.93,本工程采用缩短灌水周期地方法,根 据棉花需水高峰期的土壤最佳含水率范围max,取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8%,即 5 max =78%25%=19.5%,min=62%25%=15.5%,依据式(1-7)计算作物需水高峰 期灌水定额 m。 m=0.1zp(max-min)/ (1-7) =0.11.50.4865.8(19.5-15.5)/0.93 =20.4(mm)=13.6(m3/亩) 0.760.76 0.10.660.10.660.1 0.5 Sw 0.10.10.10.10.4 滴灌带湿润范围 滴灌带 地膜边缘 地膜 棉花 滴灌带 棉花 滴孔

13、 单 滴 孔 湿 润 范 围 图3.2 滴灌带与作物布置简图(单位:m) 2.2.5 设计灌水周期 T M=20.4mm,Ia=6.2mm/d, =0.93 代入式(1-8): T=(m/ Ia)=(20.2/6.2)0.93=3(d) (1-8) 以上设计参数如表 3.3 所示。 表 3.3 系统设计参数表 序号参数名称参数值 6 1 灌溉补充强度(mm/d) 6.2 2 系统总供水流量 Q(m3/h) 275.7 3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 0.93 流量偏差率qv 0.19 4 灌水小区允许的偏差率 水头偏差率hv 0.31 5 土壤湿润比 p(%) 65.8 6 设计灌水定额 m(mm)/(

14、 m3/亩) 20.4/13.6 7 设计灌水周期 T(d) 3 8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t(h/组) 5 3. 毛管的水力设计 在毛管进口安装紊流调压装置,毛管水利设计主要是计算毛管允许水头偏 差、毛管极限孔数和长度。本工程沿毛管铺设方向坡降为 0.2,按平坡计算。 3.1 毛管允许水头偏差 hv=0.31,hd=5.4m 代入式(4-10): h= hvhd=0.315.4=1.67(m) (4-10) 3.2 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 3.2.1 毛管极限孔数 Nm计算,k=1.1, h2=h=1.67m,d=16mm,Se=0.4m, qd=1.23L/h,根据式(4-14)计算: Nm

15、=INT (4- 364 . 0 75 . 1 75 . 4 446 . 5 deq kS dh 14) =INT 364 . 0 75 . 1 75 . 4 23 . 1 4 . 01 . 1 1667 . 1 446 . 5 =318(个) 3.2.2 毛管极限长度 Lm Se=0.4m,Nm=318,代入式(4-22): Lm=S(Nm-1)+S0 (4-22) 7 =0.4(318-1)+0.2 =127(m) 4. 管网布置与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 4.1 管网布置 4.1.1 毛管、支管 单行毛管沿 X 方向直线布置。 只管一般垂直于毛管布置,支管是由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限定的。根据地

16、块长度,每块条田沿 X 方向布设 3 列支管,毛管双向铺设,支管间距 176.6m 则 毛管长度为 88.3m,见图 3.3。 4.1.2 分干管、支干管 沿 Y 方向每块条田布设两列分干管(见图 3.3) ,则支管长为 97.5m,长度 较为适宜;如布设一列(见图 3.4) ,支管长度为 195m,支管长度太长,水量集 中,需支管管径大。 53025530 97.519597.52519597.5 88.3176.6176.688.5 25 88.5176.6176.688.3 毛管 分干管 渠道 道路 支管 条田1 条田2 条田3 条田4 水源 与 首部 图3.3 管网布置简图(1) (单

17、位:m) N 97.5 X Y 8 53025530 176.688.5 25 88.5176.6176.688.3 毛管 分干管 渠道 道路 支管 条田1 条田2 条田3 条田4 水源 与 首部 N 176.688.3 19519525195195 X Y 图3.4 管网布置简图(2) (单位:m) 53025530 97.519597.52519597.5 88.3176.6176.688.5 25 88.5176.6176.688.3 毛管 分干管 渠道 道路 支管 条田1 条田2 条田3 条田4 水源 与 首部 N 97.5 X Y 一分干二分干 三分干 四分干 五分干六分干 七分干

18、八分干 主 干 管 图3.5 管网布置简图(3) (单位:m) 9 53025530 97.519597.52519597.5 88.3176.6176.688.5 25 88.5176.6176.688.3 毛管 分干管 渠道 道路 支管 条田1 条田2 条田3条田4 N 97.5 X Y 水源 与首部 图3.6 管网布置简图(4) (单位:m) 故本设计每块条田采用沿 Y 方向布置两列分干管,如图 3.3 所示,支管长 度 97.5m。 主干管可见图 3.5、图 3.6 两种方向布置,干管总长度分别为 4242m、4591m。比较可知图 3.6 管线长,穿越地块较多,管道交叉多,需闸阀 井

19、、排水井等附属建筑多,故舍弃。本工程采用图 3.5 布置方式,主干与分干 呈“丰”字形布置,一条主干与 8 条分干垂直。 管网各部分布置详见彩色插页图 3-3-1。 4.2 系统工作制度设计 考虑到管理及轮作的需求,本工程轮灌组编组方式采用每次同时开启同一 条条田上的两条分干管上的 4 条支管。本系统共 8 条分干管、48 条支管,共划 分为 12 个轮灌组,此种运行作为本工程的设计工况,详见彩色插页图 3-3- 2。 4.2.2 各级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 出水孔设计流量为 qd=1.23L/h,一对毛管的滴头数为 N=INT(88.3/0.4) 2=440,代入式(4-25)可求得 1 对毛管

20、流量为 541.2L/h,1 条支管带 INT(97.5/0.76)=128 对毛管,其流量为 128541.2=69273.6(L/h) ,计算参照 图 3.7。 10 水流 毛管首孔 水流 支管首孔 支管 128对毛管 0.760.76 一对毛管长为176.6 一条支管长为128 0.76=97.28 图3.7 支管和毛管布设示意图(单位:m) 按照系统设计运行工况,出现水泵出口压力最大的水力线路为“OAB B1B2B3”(节点编号见彩色插页图 3-3-1)推算 B2B3的流量为 69.271=69.27(m3/h),B2B1BA 的流量为 69.272=138.54(m3/h) ,AO

21、的流量 为 138.542=277(m3/h) ,各管段的流量如表 3.4 所示。 表 3.4 各级管道流量表 五分干管主干管 出水孔流 量(L/h) 成对毛管 进口处流 量(L/h) 支管进口 处流量 (m3/h) B3B2 (m3/h) B2B1B (m3/h) BA(m3 /h) OA(m 3/h) 1.23541.269.2769.27138.54138.54277 以主干管流量 277(m3/h)为系统设计流量。 4.3 轮灌组数的校核 T=3d,C=20h,t=5h/组,N轮灌组=12 依据式(1-11)和式(1-14)计算: Nmax=INT (1-11)(12 5 320 组

22、t TC N轮灌组=12 组=Nmax (1-12) 实际轮灌组数 N轮灌组=12,等于最大轮灌组数,满足设计要求。 11 5. 管网水力计算和支、干管管径的确定 5.1 毛管水力计算 5.1.1 毛灌水头损失 h毛 k=1.1,f=0.505,m=1.75,b=4.75,Se=0.4m,qd=1.23L/h,d=16mm,N=220 个 S0= 0.2m 代入式(4-28)计算: h毛= (4-28) e m m b m de S S N m N d qkfS 0 1 1 1 48 . 0 = 4 . 0 2 . 0 1220 75 . 2 48 . 0 220 6 . 1 23 . 1 4

23、 . 0505 . 0 1 . 1 75 . 1 75 . 2 75 . 4 75 . 1 =0.61(m) 5.1.2 毛管进口工作压力水头 h0 毛 Hd=5.4m,R=0.73, k=1.1,f=0.505,m=1.75,b=4.75,Se=0.4m,qd=1.23L/h,d= 16mm,N=220 个 S0= 0.2m 代入式(4-29): h毛= (4-29) 75 . 4 75 . 1 0 75 . 4 75 . 2 75 . 1 75 . 2 52 . 0 d NqkfS d NqkfS Rh e d =5.4+0.73 75 . 4 75 . 2 75 . 1 1675 . 2

24、 52 . 0 22023, 14 . 0505 . 0 1 . 1 75 . 4 75 . 1 16 23 . 1 2202 . 0505 . 0 1 . 1 =5.9(m) 当滴头设计流量为 1.23 L/h 时,毛管进口压力水头 h毛=5.9m。 5.2 稳流三通的选择与进口最低压力的确定 5.2.1 稳流三通的选择 根据一对毛管进口的流量,选用天津英特泰克公司生产的额定流量为 540566L/h 的稳流三通。 5.2.2 典型毛管进口处稳流三通工作压力的确定 查此稳流三通在大气的出流条件下测试的压力流量关系曲线知:在 835m 压力水头范围内,其流量稳定,压力、流量符合 Q=506.9

25、关系式。 031 . 0 H 在有压出流条件下,其工作压力范围应为大气出流条件下工作压力水头上下限 制加上毛管进口设计水头,即 13.940.9m。故将其进口最小工作水头确定为 12 13.9m,以此作为典型毛管进口处稳流三通的工作压力水头。 5.3 只管管径的确定与水头损失计算 5.3.1 只管管径的确定 目前,市场上 PE 只管规格主要有 de50、de63、de75、de90,本系统支管 流量较大,选用 de90PE,管壁为 1.6mm,内径为 86.8mm。 5.3.2 支管水头损失计算 此系统中支管为多孔出流管,计算同式(4-28) , k=1.1,f=0.505,m=1.75,b=

26、4.75,SL=0.76m,qd=541.2L/h,d=86.8mm,N=220 个 S0=0.38m 代入得 H支= (4-28) L m m b m dL S S N m N d qkfS 0 1 1 1 48 . 0 = 76 . 0 38 . 0 1128 75 . 2 48 . 0 128 8 . 86 2 . 54176 . 0 505 . 0 1 . 1 75 . 1 75 . 2 75 . 4 75 . 1 =3.6(m) 5.4 干管管径确定与水头损失计算 5.4.1 干管直径的确定 tn=1180h,xn=0.35 元/(kWh),Y=9200 元/t,代入式(4-31)和

27、式(4- 32)计算干管管径。计算结果及初选管径见表 3.5,管段位置见彩色插页图 3- -3-1。 表 3.5 管径计算与选用 管 段 流 量 (m3/h) 计算管道内径 D(mm) 选用管道外径 (mm) 选用管道内径 (mm) OA277243.6250236.4 主干管 AB138.5180.8200190.8 BB1138.5180.8200190.8 B1B 2 138.5180.8200190.8 分干管 B2B 3 69.25134.2160152.6 5.4.2 水头损失计算 F=0.464,m=1.77,b=4.77,按式(4-33)计算,结果见表 3.6。 综上所述,系统

28、设计工况下产生水泵出口压力最大时的各级管道水头损失 13 如表 3.6 所示。 表 3.6 产生水泵出口压力最大时系统的水头损失计算汇总表 管外径 (mm) 管内径 (mm) 管段长 (m) 流量 (m3/h) 总水头损失 (m) 毛 管 1688.3 0.2706(条) 0.61 三通进口压力水头(m) 13.9 支 管 9086.897.569.253.6 出 地 管 9086169.250.11 B3B2160152.6176.769.251.28 B2B1200190.8176.7138.51.5 二 分 管 B1B200190.8113.3138.50.96 BA200190.819

29、5138.51.66 主干 管 AO250236.41102771.15 干 管 合 计 6.55 主干管进口压力水头(m) 13.9+3.6+0.11+6.55=24.16 收不枢纽水头损失初估(m) 10 水泵出口压力水头(m) 34.16 6. 首部枢纽设计 6.1 水泵与动力选型 水泵的确定是根据设计工况需要的扬程和流量选择,水泵扬程按式(3-4) 计算,由于进水段管线短,水头损失忽略不计。 H泵=h泵+Z+f进=34.16+0.5=34.66(m) (3- 4) 水泵流量 Q泵根据滴灌系统设计流量选定。 据以上计算,系统正常工作所需总扬程为 34.66m,所需总流量为 277m3/h

30、, 因此所选水泵型号为:KQW200/34545/4(Z),其配套电机功率为 45kW。 6.2 过滤器 根据水源水质采用“砂+筛网(120) ”过滤器,其型号选择应根据其过流量 (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本系统设计流量为 277m3/h。砂过滤器水头损失较大, 一般为 6m,筛网过滤器一般为 3m,首部局部水头损失取 1m,合计取 10m,与表 3.6 取值相同。 分 项 各 级 管 网 14 6.3 施肥罐 系统面积为 1240 亩,选用 300L 的施肥罐。 6.4 控制量测设施与保护装置 本系统不设变频调速设备;在筛网过滤器与砂过滤器之间设有施肥阀和相 应的闸阀,筛网过滤器后设置水表。水

31、泵与过滤器之间设置逆止阀,规格与水 泵进出口直径相同;过滤器进出口设置压力表,首部枢纽连接管最高处设置排 气阀。 7. 系统运行负荷 7.1 水泵工作点校核 设计工况运行方式见彩色插页图 3-3-2,水泵型号是根据设计的运行方 案中需扬程最大的轮灌组(第四轮灌组与地物轮灌组)选定。本系统毛管进口 安装调压装置,系统流量和压力都比较稳定,产生水泵出口压力最大时和最小 时在 A 点附近偏差较小,都在水泵高效运行区运行,如图 3.8 所示。 7.2 节点压力均衡验算 由于稳流三通的调压稳流作用,设计工况下各轮灌组水泵工作点较为稳定, 主干管进口压力水头为 24.50m,管径无需调整,各节点压力如彩色

32、插页图 3- -3-4 所示。 7.3 灌水小区流量与水头偏差复核 从彩色插页图 3-3-4 比较可以看出,第四、五轮灌组运行时灌水小区的 压差较大,选取该工况时的同一轮灌组中最大和最小压力的出水孔进行计算。 地形平坦,计算中不考虑地形高差引起的水头变化。根据灌水器流量公式 q=0.432h0.62 计算对应值:hmax=6.0m,qmax=1.31L/h,;hmin=5.29m,qmin=1.21L/h 代入 规范3.1.9-1 式,流量偏差率 qv=( qmax-qmin)/qd100%=(1.31-1.21) /1.23=8.1%qv=20%,满足规范要求。依据规范3.0.9-2 式,水

33、头偏 差率 hv=( hmax- hmin)/hd100%=(6-5.29)/5.4=13.1%hv=31%,满足要求。 经校核,设计工况下灌水小区的流量和水头偏差率在允许范围内,滴头流 量 也满足作物灌溉要求。 15 水泵高效运行区 A(277,34.66) 图3.8 水泵运行工况校核图 7.4 水锤压力验算及防护 主干管外径为 D=250mm,壁厚 e=6.8mm,材料为 PVCU,其弹性模 量为 Es=2500MPa,V=1.75m/s, 依据规范4.5.2-1 和 4.5.22 计算 得:C=257.6m/s,H=27.6m,则计入水锤后的管道工作压力水头为 27.6+24.5=52.

34、1(m) ,小于管道允许压力水头的 1.5 倍(401.5=60m) , 故不采取水锤防护措施。 8. 系统土建设计 包括沉淀池设计、镇墩、闸门井、库房、泵房、沉淀池、管槽等,见相关 章节。 9. 材料设备用量 本滴灌系统所需材料及设备用量详见表 3.7,对易耗材料增加 5%损耗量, 滴灌带增加 10%损耗量。 表 3.7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主要材料设备用量表 序号分项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材料设备用量 1 离心泵 KQW200/34545/4(Z) 台 1 2 砂过滤器+筛网过滤器 Q=277m3/h 台 1 3 施肥罐 300L 套 1 4 配电柜与水泵配套套 1 5 挠性接头与水泵配套套 1 6

35、 水表与水泵配套个 1 7 首 部 空气阀 KQ42X10(20) 套 1 8 地 PVCU 管 de250, 0.4MPa,L=10m 根 23 16 9de200, 0.4MPa,L=10m 根 264 10de160,0.4MPa,L=10m 根 148 11de63,0.4MPa,L=6m 根 17 12 PVC 出地管 de90,0.6MPa,L=10m 根 3 13de250 根 1 14 双扩 de200 根 5 15de160 根 3 16 250个 25 17 200个 274 18 160个 154 19 止水胶圈 63个 17 20 250套 2 21 法兰 200套 1

36、6 22 闸阀 dn200 套 8 23 90弯头250个 2 24 正三通200个 3 25 异径三通 250200 个 4 26250200 个 2 27200160 个 8 28200110 个 1 29 异径接头 11063 个 1 30 PVC 胶1kg/瓶瓶 8 3120090 套 16 32 增接头 16090 套 8 33 堵头160个 8 343 个 48 35 下 管 及 管 件 外丝 2 个 1 36 地 阴三通3阳3阴3阳套 25 17 373 套 50 38 球阀 2 套 1 39 阳纹直通 903阳 套 50 40 堵头90套 50 41 稳流三通16套 6451

37、42 按扣堵头16套 25 43 90套 82 44 直通 16套 3906 45 PE 管 De901.6/0.25 MPaM4919 46 面 管 及 管 件 滴灌带 WDF16/1.8100 万 m 119.7 (二)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技术设计图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技术设计图见彩色插页图 3-3-1彩色插页图 3- 3-4。 (三)棉花膜下滴灌工程浅评 本工程选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43 团机采棉膜下滴灌工程,有以下特点: (1)管网结构为“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 ,轮灌运行时以支管为灌 水单位,管理方便。 (2)毛管进口设置了稳流三通,这是目前各种调压稳流方式中既有效又 较为经济的一种

38、。灌水器设计流量小,作物一个生长季节里毛管实际运行时间 为其他膜下滴灌工程的两倍,利用率高;系统流量相同的情况下,轮灌组面积 较大,系统总轮灌组数少,水流相对较为分散,可相对降低系统投资。 (3)设计灌水定额小,灌水周期短,约为其他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灌 水定额和灌水周期的一半,即“少食多餐” ,灌水频率较高,这样可以使作物根 层土壤持续保持在最优的含水状态,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4)毛管进口设置了稳流三通,这是目前各种调压稳流方式中既有效又 较为经济的一种。 18 图 例 条田界限 变径接头 三 通 闸 阀 井 排 水 井 镇 墩 渠 道 渠 阀 分干管编号 1-5支 支管外径(mm)-支管

39、长度(m) 1条支管带42对毛管 分干管、支管、毛管平面布置示意图 一 分 干 毛管 de90-97.5 128 说明:1.图中尺寸除管径单位以mm计外,其余均以m计。 2.本系统控制面积1240亩,土质属砂壤土,种植作物棉花,水源 为河水,水泵设计流量Q=277m3/h,扬程H=36.44m。 3.灌水器设计流量q=1.23L/h,滴头间距Se=0.4m。毛管间距St= 0.76m,毛管内径为16mm,壁厚0.18mm。 4.支管为PE管,支管外径90mm,壁厚1.6mm,公称压力为0.25MPa。 5.主干管、分干管为PVC-U管,公称压力为0.4MPa,外径分别为 250mm,200mm

40、,160mm,排水管外径63mm,公称压力为0.4MPa . 出地管外径为90mm,公称压力为0.6 MPa. 6.条田东高西低,纵坡0.2%0 ;北高南低,纵坡0.3%0。 J=0.2%0 J=0.3%0 滴灌带铺设方式示意图(I-I剖面) 一管两行,宽窄行(0.1m+0.66m)X株距0.1m 设计参数表 主 干 管 首 部 分 干 管 支 管 支管球阀 给 水 栓 毛 管 19 说明:1.因地形平坦,计算时按平坡考虑。 2.局部水头损失扩大系数取值为1.1 3.本图为轮灌运行表中各轮灌组工作时节点分布图。 4.产生水泵出口压力最大的水力线路为O-A-B-B1 -B?-B ,水泵 出口压力水头为34.5m,主干管进口压力水头为24.5m(见节 点0)。 5.本系统采用毛管进口调压的方式,在毛管进口安装稳流三通, 大气出流条件下在835m压力水头范围内 流量基本恒定。本 工程其工作压力水头范围14.2422.22m,毛管进口的压力水头 范围为5.9 6.0m,满足设计要求,故节点A1,B1压力可以不 同。 3 3 J=0.2%0 J=0.3%0 2-6支 0.76mX128根毛管 二 分 干 2-6支 0.76mX128根毛管 四 分 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