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2739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7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 部 大 开 发 专 题 研 究,主讲人:白永秀 教授、博导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导论,(1)讲课目的 谈点体会,交流思想 针对西部大开发解决点现实问题 准确定位,拥有良好心态 (2)讲课方法 理论宣传有纪律 学术研究无禁区 实际操作有政策,一、对西部大开发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一)西部的涵义 有三种看法: 一是认为“西部”是一个地理概念,按行政区域划分:西北+西南(10)省市区; 二是认为“西部”是一个经济概念,按经济区域划分:西北+西南+内蒙古与广西,即“10+2”; 三是认为“西部”是一个发展水平的概念,按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划分:“西北”、“西南”+“内蒙古、广西”+湘西、鄂西、豫西、晋西,即“12+4”。,这里实质涉及到划分标准问题。我们认为西部的概念应该是多层次的: 地理概念(西部) 经济概念(不发达) 资源概念(待开发) 同时具备几个标准的,应是“10+2”。,(二)“西部大开发”的提法 是西部大开发,还是西部大建设? 1.主张叫西部大开发 区别于50-60年代的西部建设 突出一个“大”字,强调重要性:不仅规模大,而且涉及领域广泛 2.主张叫西部建设 “开发”相对于未开发而言,而西部己开发了几十年 开发的对象是具体的、特定的,而西部太大 “大”字易导致一涌而上、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现象的产生,我的观点,人们叫

3、习惯了西部大开发就叫西部大开发,但开发时注意: 西部这么大,要有重点 防止盲目行为 西部已有一定层次,开发要从高层入手,(三)西部大开发的模式 1.国外模式 美国西部大开发:低价出让土地,大量吸引移民 意大利南部大开发;发展军工企业,带动经济发展 日本落后山区开发:财政补贴,设立基金 2.东南发展模式 一是特区式,采取优惠政策 二是开放式,吸引外商投资,我的看法: 一是反对照搬照抄国外模式:国情不同(改革中许多问题就出在这里) 二是反对照抄照搬东南模式:背景不同:“特区”不特 三是反对西部开发只有一个模式: 应是多个模式 西部这么大,不能只用一个模式 要突出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即特色产业,是区域

4、发展的载体) 陕西可用“高新产业园带区”层次辐射模式(关中四大产业带),(四)西部大开发的目的与内容 1.目的 为了西部还是为了东部,或者二者兼顾? 东部说:开发与治理西部的目的是为了东部,将西部建设为东部经济发展的后方; 西部说:为了发展西部,缩小东西部差距; 中央说:为了中国的总体利益,既不是单纯为了东部,也不是单纯为了西部;,2.内容: 1997年江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地区” 2000朱镕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讲了五点: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004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指出抓好以下

5、八个重点: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 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2007年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九个重点: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坚持抓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

6、和资源节约 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 实际上: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素质全面发展。,(五)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三种观点: 人才是关键教育是根本 产业结构是关键 资金是关键 我认为:从目前看,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从长远看,体制改革是关键,中央政策是根本。,二、西部大开发的由来及意义,(一)西部大开发的由来 西部大开发的提法是1999年的事,但人们对西部的关注由来已久(三代领导人都关注的结果) 1.毛泽东关于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1956年4月25日的论十大关系 70%与30%的关系; 新建企业摆在内地; 沿海帮助内地发展 2.

7、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 一部分地区先富与共同富裕 财政转移; 一帮一; 技术、项目支持,3.“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规划中的思路及江泽民论十二大关系中关于西部发展的论述 中央财政转移、优先安排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理顺资源产品价格; 激励东部和南部经济主体到西部投资 4.江泽民关于西部大开发 1999年3月份两会期间 1999年6月17日西安讲话以及稍后的青岛讲话 1999年9月22日十五届四中全会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00年两会成为热点,5.胡锦涛关于西部大开发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8、,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2007年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西部大开发总的目标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 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坚持抓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

9、制。,党的“十七大”报告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

10、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二)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西部大开发? 一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看:这是市场经济普遍规律 市场经济是分化经济:分化(起步期)缩小距离(有发展后),如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 二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看: 当前: 扩大内需的需要 寻找新的空间保持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 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当前是东部效率高、西部效率低,影响总体发展) 长

11、远: 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步骤 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综合国力反映的是平均水平),三是从政治方面看: 社会主义原则:共富论 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导致诸侯经济 民族问题解决需要 边境问题:边境线长 国际地位问题 四是国家安全方面看: 西部地理位置特殊、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聚居区 五是观念与理论方面,三、西部大开发的特点,1.同80年代初东南沿海地区建设相比: (1)目的不同: 当年沿海发展是为了启动市场,一部分地区先富;目前是缩小差距共同富裕。 (2)体制背景不同 80年代初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设立“特区”、建立沿海开放城市,将人、财、物吸引到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这是“突变

12、式”发展;西部大开发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全国都在发展市场经济,“特区”已不在特。因此,西部大开发是“渐进式”的。,(3)市场环境不同 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在“卖方市场”下进行的,当时产品供不应求,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是在“买方市场”下进行的,产品过剩,产品销售成为最大难点。因此西部面临“不开发等死,开发找死”的两难困境。 (4)区域范围不同 一是东部:特区,增长极明确; 二是西部:地域大,增长极不明确。 (5)负担不同 一是东部负担小; 二是西部负担重:老祖宗的负担(文物古迹) 老少边穷多(老红军) 老工业基地(设备老化、人员多) 生态恶劣(从战争到现在),2.同50-6

13、0年的西部建设相比: (1)开发机制不同 5060年代西部建设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主要靠国家投资和政策倾斜来完成。往往是投入的多,直接利益少,甚至收不回成本;西部大开发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我认为,西部大开发的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中央政府的适度政策倾斜+西部地方政府的服务。 (2)中央政策倾斜程度不同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受到了制约: 政策倾斜必须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不受破坏 政策倾斜必须保证世贸组织的规划不受破坏 政策倾斜必须保证东部的效益不降低 政策倾斜必须保证中央及西部政府的财政收入不降低,3.同国外大开发相比 (1)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原则要坚持原

14、则(公有制,不引起新的两极分化) (2)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博彩业与娱乐业)。 (3)中国国情:总体上水平低,且东、中、西三部分差距大,四、西部大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机遇,(一)西部大开发是百年不遇的机遇 19世纪末东西差距的扩大:清朝政策忽视经济发展,近代工业都在东南沿海; 国民党统治时期大本营在南方,同样不管西部的发展(外资、民族工业70%在沿海) 建国后的“一五”计划与“三线”建设时期,对西部有投资,建立了老工业基地,促进了西部的发展,但那时是计划经济,不是大开发,计划经济下的利益是国家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中,东部得到了超常规发展,西部落后。,(二)西部大开发提供的机遇

15、,(1)树立西部新形象的机遇(文学作品、宣传导向、认识误区)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改善生存条件的机遇 (3)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机遇(资源的开发权) (4)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 外商准入的产业目录 免税区、特殊政策、进入世界市场 (5)上项目、要政策的机遇 (6)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机遇,五、西部大开发的现状及问题,(1)西部大开发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的直接成就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开始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生态环境建设收到明显效果(吴起县)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以农村为例: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开始转变),2000至2005年

16、,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累计新开工7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53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8000多公里,新增电力装机4552万千瓦,新增民航运输机场10个,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等重大建设工程相继建成。西部地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600万公顷,实施生态自然修复面积2800万公顷,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52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765万公顷,退牧还草1933万公顷,易地扶贫搬迁120万人。,专栏1“十五”西部大开发取得成就,1、表中“西部”一栏为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加总量,为保证数据可比性,“

17、全国”一栏为全国各省区市加总量,故表中数据与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数据不同 2、 内为“十五”期间累计增幅 3、绝对数为当年价,除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外其他指标增长率均为可比价,专栏2 “2000年-2006年”西部地区发展主要指标,中央关于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开始成熟 科学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下的一系列创新提法) 协调发展的提法:“西部”、“东部”、“东北”、“中部” 的四句话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2)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 未做出决定 对协调发展认识不到位:中国的安全;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民主;中国的经济增长点。总之,中国的经济、政治、民主

18、、民族、国防一系列问题都要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来解决。,GDP总量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1 1999、2006年东西部GDP总量比较(亿元),东西部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7个指标),人均GDP增长速度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2 1999、2006年东西部人均GDP比较(元),东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呈扩大趋势 表3 1999、2006年东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4 1999、2006年东西部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亿元),企业经营绩效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5 1999、2006年东西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利 润比较(亿元),资产比较,利润比较,对外贸易差距呈扩大

19、趋势 表6 1999、2006年东西部对外贸易比较(亿美元),进口比较,出口比较,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7 1999、2006年东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元),注:表中“城镇”代表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农村”代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收入均为实际货币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农村居民纯收入比较,重点区域不突出 西部大开发无重点(增长极) 重点开发与协调发展不矛盾 机制不健全 竞争机制未形成(垄断经营) 补偿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对接机制未形成 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 资金再投入机制未建立 干部机制不科学 (目前我国是不是一部分地区的发展以另一部分地区利益的损失为代价)

20、,政策不到位 增值税分配政策不科学,深加工、精加工产业难发展 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不合理(贫困地区难发展) 垄断经营使资金外流 特殊的财税政策(不同利率及新税种) 特殊的资本市场政策(开发债券,西部开发银行) 特别开发区政策(特别开发区,解决市场经济平 等性与对落后地区倾斜政策的矛盾) 软环境较差 群众观念与意识 政府服务水平 人民的生活方式,六、西部的优势与劣势及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一)西部的优势 (1)土地以及自然资源优势:土地、矿产、生物、农产品; (2)科技教育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多; (3)区位优势: 陕西处于中西部结合部,全国的交通要道 交通方式的变化:河运铁路、海运

21、高速、飞机 边境线长,各民族聚居,成为陆上开放窗口 (4)独特的旅游资源 文物景观 自然景观 气候凉爽、避暑胜地、特殊项目 (5)工业基础:尤其是军工优势,(二)西部劣势 (1)观念滞后 自然经济观念 计划经济观念 (2)机制转变滞后,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低 干部机制:“劣胜优汰”、“知识与分子相割裂” 多兼并、少破产:“国企长生不老” 企业家机制:搞死一个企业比搞活有好处 农村机制:单家独户为经营主体,(3)经济实力差,人民生活水平低,购买力低; (4)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一是开发成本高;二是有些地方交通仍不便利 (5)负担重 老祖宗,老红军 国企比重大 少数民族、落后地区 (6)可用人

22、才少(陕西人才与陕西可用人才),(三)西部大开发基本思路,1.塑造一个环境 硬环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2.抓住一个重点:生态产业发展 3.培育一个主体:非公为一,国企为二 4.围绕一个中心:载体建设(特色产业与富民产业) 5.依靠一个动力:体制改革 6.突出一个根本:中央政策创新,7.完善一个体系:系统理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短期行为) 8.抓好一个建设:次经济区域建设(如陕西抓两个次经济区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和以榆林为中心晋陕宁蒙甘经济区) 9.实现一个突破:城市群建设(如陕西抓好以西安为中心关中城市群:三个层次),(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平台,(1)抓重点区域平台(增长极)

23、 “次经济区域开发”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 以榆林为中心的晋、陕、蒙、宁、甘经济区 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结合点:黄河中下游内外三角洲经济区的开发 以潼关为中心的由渭南、三门峡、运城组成的内三 角洲经济区 由西安、太原、郑州组成的外三角洲经济区,七、西部大开发对策,(2)构建特殊平台 西部开发银行(差别利率) 特别开发区 “次经济区域”设立特别开发区 特色区域设特别开发区(临潼旅游开发区;榆林能源化工开发区) (3)重视农村平台建设 扶贫载体(产品企业产业) 新农村建设(范围与城镇化关系) 县域内资源配置(扩大县政府资源配置权力) 三级城镇体系建设(县城中心镇大村) 村庄调整 移民搬迁 学校布局

24、调整,教育布局向城镇集中,(4)资源开发中的协调发展机制 竞争机制 折旧机制 资源共享机制 对接机制 再投入机制 可持续发展机制,(二)建设好增长极,(1)以大中城市群为中心的“增长极”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三个层次) “两线两带”推动陕西经济发展 (2)以产业集群为中心的“增长极” 关中经济区五大产业集群带 关中经济发展两个一体化:西咸经济一体化和西铜经济一体化 (3)以物流为载体的“增长极” 陕西南北通道 关中农副产品物流百里长廊,(三)利用法律法规及各种政策协调发展,(1)明确开发目标与开发规划 召开中央全会研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决定,就以下问题做出相关规定:西部

25、大开发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的地位、作用及意义;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方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及重点;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阶段及实施步骤;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等。这将有利于从执政党地位的角度肯定西部大开发,提升其地位,加快其开发速度。 出台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对开发目标与任务、开发内容与重点、开发战略与步骤、开发方式与机制、开发政策与措施等重大问题进行设计。在总规划基础上设立专项规划,如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西部土地及自然资源开发规划、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西部城市化发展规划等。,(2)制定差异的协调发展法律法规,开发大法:总体上法律化 各项专门法律 各地方政府法规,(3)

26、西部大开发中的体制创新,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是体制差异,东西部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两种体制的竞争。 影响落后地区发展的六因素:观念(文化)、制度、政策、人才、资金及环境。 体制创新的内容 所有制结构调整 减少国企比重,提高国企质量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转换西部开发机制:投资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市场化,领导干部选拔及评价机制 金融体制及金融创新 企业家机制 土地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创新 核心问题:土地的使用年限与继承权及其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 适当增加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指标(生态产业与粮食安全)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下放审批权限 实行耕地制度创新,鼓励使用权流转,扩大经营规模 西部农村宅地管理制度

27、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创新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已建项目与新建项目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内部结构合理化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 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4)采取特殊开发政策,矿产资源共享机制 行政区划的特殊政策 县改市及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 行政区域调整(关中城市群) 宏观调控的差异政策:在时间上、空间上留有余地 特殊的教育发展政策 教育产业化教育办产业(学历教育与培训不同) “学校就是加工厂”,办大学就是引进外资 西安与咸阳的优势 西安民办教育城 咸阳职业教育城,开发债券 中央发行西部大开发债券 地方政府发行开发债券(利用

28、本地资金,防止资金外流) 政府采购 农产品保护政策性采购 政府消费品扶持政策性采购 设立专项基金 创业基金 山区教育基金 移民搬迁基金 人才奖励基金,(5)积极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给企业补贴(就业、扶持产业) 划定区域补贴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取消按原财政基数返还的做法 按人均GDP与纯收入的反向比例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纵向返还(收入高的返还低);横向按差额的一定比例转移 建立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税收政策 增值税(深加工的增加值)向地方倾斜 创新税种及税收返还 灵活多样的金融政策 扶持地区的低息或无息贷款 中小企业专项贷款 小额贷款 资本市场政策 专项债券(能源

29、、农业、旅游) 期货市场(棉花、矿产品),(6)人才教育科技政策,人才政策 引进与聚集人才政策。设立引进基金;高层次人才 补贴政策 人才的鼓励政策:特别奖 人才共享机制 教育政策 教育平等的重要性 初中、小学的免费教育 教师素质基金 教育结构调整 地方高校办学的自主权适当下放(部属与省属学校差别) 科技政策 科研院所产权多元化 科技产业化的政策与基金保证,(7)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政策,发展“双富产业” “富国产业”:高产值、高财政收入,低关联 度、低就业率 “富民产业”:低产值、低财政收入,高关联 度、高就业率 资源型产业向加工产业转化 改变增值税的分配比例 资源型地区、城市、产业的转型 发展

30、优势产业 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秦岭旅游相关产业) 高新产业与军工产业相结合 生态环境产业化(吴起),(8)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是推动者,民营经济是主体。国家财政在西部地区的投资较大,但民间资本未跟进。从2000年2004年,西部12省市直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占全国的比重由4.55%下降到2.88%,而2006年仅占全国的6%。利用国内民间资本,虽然有1万家企业约3000多亿,但直接进入西部地区并不多。 民营经济二次创业 引进外资的力度,(9)注重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中的破坏(本质上的、地下的,不是地面栽几棵树就能解决的) 加大资源补偿的力度,专款专用,(10)改善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继续加强硬环境建设 中央政府投资,加强西部地区交通、通讯、能源等 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好城市及城市群,建设好经济发展的载体。 选择好产业及其项目,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重视开发软环境的培育 政府对企业的扶持要由提供优惠政策转变到提供优质 服务上来。 政府要把精力放在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 息、沟通流通渠道、协调关系等服务上来,整顿社会 治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护。 政府要引导当地群众转变观念,转变生活方式与生产 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谢 谢!,二零零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