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10533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9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文津中学 王军文,文津课堂导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关注两类课堂: 满堂灌 个个讲 关注两个问题: 学习是谁的事 教师干什么事 关注一个核心: 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教育的本质是自育 学习的本质是自学 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引导学生学 和学生一起学 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发生改变。 真正的学习不可能完全由教师的“教”发生,也不可能完全由学生的“合作”发生。 从学习者的角度: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在建构中改变,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从教学者的角度: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

2、求,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者所获得的帮助,学习才能真正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必须以学习者的兴趣、期望、需要、体验为前提 必须有教师以问题与方法为核心的引导 必须有学习者以展示与评价为核心的自我建构 必须拥有一定量的优化的学习资源,导学是对教学关系的本质理解,由教转换为导,由教学转换为导学,由教为中心转换为学为中心,是传统教学思想的核心,也是现代教学思想的基本理念。 课堂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科学的师生关系也集中体现在“导学”,其核心要素就是导和学。 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

3、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学就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李秉德教学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 朱熹 :“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己去究索,某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朱子语类卷十三,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 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 聆受。 叶圣陶文集 教学的根本矛盾是未解与确解的矛盾。未解与确解的关系稳定地贯穿于教 学全过程。以教学计划、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为主线和核心环节的教学发展 就是从未解向确解发展的过程,而这个

4、过程正是导学的过程,是导学在推进课 堂教学关系的发展。未解-确解-未解的循环往复揭示了课堂导学的并向发展的 规律与关系。 熊川武论教学论基本关系,只有变教为导,实现教学到导学的转型才能转变课堂生成的增长点, 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实现课堂的转型与变革。 只有形成一定的导学模式才能使课堂学习的引导、展开与评价既具有理 论依据又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益提升落到实处。 只有形成对课堂导学的校本化理解,才真正符合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 形成适合学生群体的学习发展。,导学是实现“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有效途径。 “导”是指导、引导和辅导学生适切地学、更好地学。 “学”是在教师指导、引导和辅

5、导下的有目标、有路径、有方法、有评价、有发展的学。 导学:引导、指导、辅导学生学得适切、学得更好。,导学是对课堂本真的深刻把握,2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第十一次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 全球性的高质量学习危机明显存在,甚至日益扩大。 科学的学习的支撑点有两个: 营造科学适宜的学习环境,设计科学有效的学习结构。 导学既能营造科学适宜的学习环境,又是科学有效的学习结构。,根本路径,课堂导学四要素: 导“预”:没有“预习”的保障,“学”的效用就不明确; 导“问”:没有“问题”的内驱,“学”的投入就不专注; 导“法”:没有“方法”的提取,“学”的能力就不增强; 导“评”:没有“评价”的延伸,“学”的

6、意义就不突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学习目标的功能:总领、导航、依据 学习目标的陈述:学习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 学习目标的特点: 1.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可观察和可测量性。 2.统一性。 3.明确的预定性。,目标设计与运用,学习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使学生,培养学生等等) 行为动词:必须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提高,培养等等) 行为条件:指在什么条件下达到何种程度的结果(环境、辅助手段、设备、时间、信息、情境、方式等)。 表现程度: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表现水准

7、或学习水平。,教前: 集体备课时要认定目标并围绕目标的具体展开方式方法进行研讨。 教中: 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出示教学目标,然后要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过程,要紧扣目标的 达成进行互动、对话、训练和检测。 教后: 教师要回标。 回标,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回过头来对照既定的教学目标,检查、反思学生的 目标达成情况;,预学就是课堂学习,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学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标志。 没有预学的课堂学习是不完整,也是不可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益的。 温故而知新。 孔子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

8、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奥苏贝尔,预学设计与实施,预学设计的“四个明确”: 1.明确预学时间,要求学生用多长时间进行预学,要限定预学时间。 2.明确预学内容,告诉学生预学课本从第几页至第几页的什么内容。 3.明确预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预学,如边看书边找答案。 4.明确检测办法,如做到摘抄背诵或默写。,预学结果运用的“三个明确”: 1.明确导学的内容。导学的内容应该是学生预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即预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 2.明确导学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讲为问,以问代讲。 3.明确导学的思路。围绕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预学作业,预学作业的布置:

9、 原则:“三给”,即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 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指向核心教学目标。 预习作业必须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作业的样式要多样化。 预学作业结构为两层三阶: 基础性作业 预学作业 理解性作业 预学质疑,“导预疑学”: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预学成果的平台。 预学展示含预学作业展示和预学质疑展示两部分,展示内容包括: 收获点、共识点;易错点、质疑点。 “预学质疑”实质就在于用质疑的思想引导学生的预学。 通过质疑而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自我建构提供体验、做好准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问题包括发展知识的问题和发展思维的问题。 课堂学习的核心元素是“问题”

10、。 课堂“问题”来源: 源自教师对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研究与梳理, 源自对学习目标的分解, 源自教师的备课和集体备课研讨形成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源自学生预学后的质疑。 真问题是能引起学生集体思维的问题,也是课堂最重要的生成动力。,问题设计与实施,基本原则: 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程序化。 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活动中需要解决的系列问题,把学习方式转化为学习 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 设计要求: 问题层次化:预设的问题 质疑的问题 生成的问题 问题逻辑化:形成核心问题;形成问题链 问题情境化:生活化、经验化;开放度、参与度;对话、互动。,导问研学 课堂导学中,师生依据“问题链”,在互动中参与探

11、究问题,在对话中互动研讨问题,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在交流、思考与教师引导、点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提高独立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自主性,实现课堂学习过程中围绕“问题”而深刻、主动学习。,提取(核心问题) 基本式: 问题 问题链 整合(逻辑关系) 提取(核心活动) 变式一: 活动 活动链 整合(逻辑关系) 提取(核心任务) 变式二: 任务 任务链 整合(逻辑关系),方法的引导体现于教学的三阶段: 教前 侧重于预学方法的指导; 教中 随着问题、任务与活动的逐步展开而呈现出来的,旨在学习运用方法构建方法的平台,达到努力自主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后 主要是巩固、复习、作业的方法 的指引与指

12、点。,方法设计与引导,注重三个引导: 一是要引导学生注重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二是要引导学生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路训练。 三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使用方法的能力作自我评价,学会采用优选优化的方法,以培养自己的优化意识和优化能力。,课堂导学过程中的评价: 1.对学习过程进行肯定、鼓励、纠正、提醒; 2.对课堂导学的进程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 3.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果进行反馈、修正、巩固; 4.促进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评价设计与实施,课堂导学过程中同步对学生四次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 对预学质疑的评价 降低学习难度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 反馈 提高学习效益 对获得方法的评价 增强学习自信 对当

13、堂巩固的评价,导学是对学习发展的有效引领,文津课堂导学“一体四翼”架构,课堂导学,期待,需要,展示,评价,展示包括主动展示与被动展示 小组展示 展示方式 同伴展示(小组、对子) 集体展示 改变课堂生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当以展示为优选的课堂形式 展示应当激励全体学生参与 展示可以覆盖到课堂导学的全过程,对预学的展示: 在正向肯定成果的同时,着重于暴露学生的错误、疑惑、混淆,落实于纠错、纠偏、纠误。 对质疑的展示: 宜以小组展示为主 教师要做好质疑的前期准备和培训 要提高质疑的组织化程度 要形成质疑的相对统一的问题 课前收集梳理整理学生的质疑,由教师进行选择性呈现,由把握教师问题导向,质疑展示的

14、运用 一要带进导问研学, 二要拓展教学的底和边, 三要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不同等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质疑的层次性:顾及学习相对滞后的学生,浅层次的质疑采取兵教兵的形式及时处理解决。 质疑展示的三个好处: 一能激发质疑学生向解疑释惑的同伴学习看齐。 二能让解疑释惑的同学有学习的成就感。 三能使学生质疑的问题趋向集中化。,对问题的展示 教师依据导学稿预设的问题(活动、任务)并由教师提出依次展开。 变讲为问,以问为导。 关注“代说”现象 解决由“讲”到“导”的转变就是要担任好两种角色并形成这两种角色意识:一是导游;二是导演。 解决由“讲”到“导”的转变就是要承担两种功能并发挥好这两种功能:一

15、是输血;二是造血。,关注并研究评价 现状: 评价的样式、手段、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浅显 问题: 评价是不是就是分数or分数能不能代表评价 谁评价谁 评价与目标的达成度 评价与期待的对应关系 评价能否反观教学过程,获得新的生成 研究: 评价的交互性,评价的层次性,评价的有效性,课堂评价: 作用:对可持续的学习力产生期待。 观察: 个体:看学生是否会提问、是否会自学、是否会展示、是否会倾听、是否会评价、是否会质疑、是否会讨论、是否会总结; 整体:是否人人参与、是否能有成功的体验、是否真正获得学习发展。 原则: 终端评价为主 终端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转移 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自我评价 培养和建构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与能力 收获 自评 改进 发展 验证 他评 纠偏 重构,教育很复杂又很简单,各种模式与教学法,到头来都必须落在学生身上,所以教育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 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课程教学博士董洪亮,2013年,四导四学课堂导学模式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谢 谢,2015.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