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331094 上传时间:2025-07-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本次大坪路老路施工段全长450m施工内容为原大坪路道路工程改造。1.2 道路现状及利用情况:现状:大坪路,原有路面为沥青路面全段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在现有道路上重建:利用情况:根据业主要求,原设计沥青险面层修补加铺5cm厚由于强度不能达到标准荷载强度,故建议采用4cm粗集料+3Cm中集料分两层铺筑。因此,对已施工完的工程做如卜处理:雨水管道均保留利用:沥青险机动车道保留,在上面先铺4cm粗集料再铺3cm中级料,分两次摊铺沥青面层;在其上修筑基层找平整及沥青面层;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均按为新建,该端面不做施工。2 .施工依据及施工规范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法,机动车道原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加沥青罩层(0+020至0+300)该路段路面状况较差,出现变形、裂缝、沉陷、等不良病害,因此,对原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施工工序如下:1.1 路面清理、裂缝、变形、接缝、沉陷处理1)原路面清理该路段原有路面上,由于路面受到严重破坏,路面杂质比较多,作业前将路面尘

3、土、砂、石粉等杂物清扫干净,达到下承层干燥、平整、无杂质的状态。2)裂缝处理沥青路面建成初期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这些裂缝对沥青路面使用功能-般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表面水分的侵入,会使路面结构层甚至路面的强度、承载力下降,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开裂。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分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两种情况。纵向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导致的路面不均匀沉陷所引起的纵向裂

4、缝;另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掩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易形成纵向裂缝。纵向裂缝多发生在半填半护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道路纵向裂缝如治理不及时,长时间雨雪水的灌入,2m以外部分滑动加快,行车道在重载车的作用下,在3m4m部位出现第二道裂缝,这时第一道与第二道裂缝之间形成一个板块,这一板块开始下沉,出现顺行车道区一个U型路面带,严重时对路面发生条块形碎裂,对行车的影响非常大。裂缝处理。当裂缝超过3mm时,应采用开槽式封闭处理:当裂缝小于3mm时,可采用简单无槽贴缝式处理。采用沥青灌浆形式修补裂健,原则上旧路面超车道结构层全部利用,行车道上面层部分铳刨,中下面层部分利

5、用。新旧路面采取分层错缝拼接,新旧底基层、基层拼接缝在第2车道与第3车道之间;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拼接缝在第2车道内。拼接前用单向土工格栅+水泥稔定石灰,对新旧路基结合部路床加固:对基层裂缝23mm、底基层裂缝小于2cm的用灌缝胶或乳化沥青灌缝在基层上作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为了防止新旧基层产生的裂缝波及到沥青路面,在施工沥青下面层之前,针对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以下的基层裂缝、新旧半刚性基层纵向拼接缝、新旧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旧半刚性基层的纵向裂缝在稀浆封层顶面相应位置铺设玻纤格栅或聚酯玻纤布:在旧沥青路面横向反射裂缝部位也铺设聚酯玻纤布:在下面层中掺加聚酯纤维以提高抗车辙能力;新旧路面拼接完毕,再统一加

6、铺4cmSMA罩面。施工工艺:机械灌缝a)开槽用开槽机正确开槽,跟踪指示装置对准裂缝,向后拉动开槽机对裂缝进行开槽,一般宽深比为1:1,尺寸控制在IOmIn20三之间b)清缝为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必须用压缩空气喷枪对所开凹槽进行清缝,确保槽内干净c)烘干用烘干机对凹槽进行预热,井烘干进入缝里的水分.确保密封胶与凹槽紧密结合;d)灌缝用灌缝机对槽口进行滩缝,井控制好胶体的用量,实践证明,采用标准槽贴缝式比标准槽非贴缝式更有效e)贴缝用平坦机贴近裂缝均匀向前移动,形成最佳的贴缝效果:f)待密封胶温度冷却到50以下后方可人工灌缝: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即用吹风机清理出缝里的杂物,再用小勺或热水壶(带细

7、嘴)将加热到适当温度的灌缝材料灌入缝中。3)变形处理变形有车横、拥包、波浪与搓板。拥包处理:(1)属于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背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将拥包除去即可。(2)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将拥包采用机械刨削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油包后,路表不够平整,可刷少量沥青,再撒上适当粒径的矿料后扫匀,整平。(3)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应用机械或人工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面约100mm0扫尽碎削,杂物或粉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填平并压实。(4)如果路面连续多处出现拥包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属稳定,则应将有拥包的路面层面全部挖出,然后重做面层。(5)因基层具备含水率过高,使面层与基层层

8、面结合不良而被推移变形造成的拥包,应把拥包连同面层挖除,将水分晾晒干,或用水稔定性较好的材料更换已变形的基层,再重铺面层。(6)属于基层具备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还应将有淤泥彻底挖除,换填新料并务实。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路段,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层稳定性好的材料,最后重铺面层。车辙处理:(1)路面车道早高温季节因沥青面层软化后受车辆的作用发测向位移而形成的车撤。若面层仅有轻微变形,可以通过控制行车碾压使路面恢复平整。(2)乍道表面因磨过度而产生的下撤,应将出现车撤的路面,精深应根据破损情况而定,但至少不得小于原

9、路面沥青混合中料的2倍。在槽低及糟壁均匀或已层黏结沥青,再将沥青混合料填如糟内,摊平碾压。在高速公路及一及公路上可采用沥青玛提脂碎石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或聚乙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撤。(3)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行车撤,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消除。在波谷部分涂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波浪与搓板处理:A.在高温季节路面发软时,利用重型压路机沿与路中心线成45角的方向反复进行碾压,以适当改善路面的平整度。B.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匀撒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C将凸起部分铳刨削平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较大时,应顺行车方向将突出部分铳刨削平,并低于路面约IOMM0削除部分喷

10、洒热沥青,再匀撒一层粒径不大于IOMM的矿料,扫匀、找平,并压实。严重的、大面积波浪或搓板,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面层。如果基层平整度太差,应将基层处治后再重铺面层。若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夹层,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推移变形而形成波浪(搓板),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的夹层后,喷洒黏结沥青,重铺面层。属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等原因造成的波浪(搓板),应先时基层进行处治,再重铺面层。4)伸缩缝处理是路面处理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首先采用割缝机对缝隙进行割缝清理,主要是将缝中的杂物彻底清除,并将缝内灰尘吹净。对于伸缩缝清缝时要保证一定的锯深,即清出的缝要有足够的深度,一般最少也要810

11、厘米,对于胀缝及纵缝,切缝深度应控制在89厘米,以清缝时不损伤受力钢筋为宜。割缝后要及时打扫附近P.生并尽快进行吹缝,以免杂物再次进入缝隙并保持清洁,用滩缝机向清理后的缝中灌注聚氨酯。滩缝指向清出的伸缩缝中灌注聚氨酯,由专用的灌缝机来完成。灌缝前要调整好滩缝机,使之流出的聚氨酯细腻、均匀。灌缝有专门的操作人员来完成。灌缝时速度要慢,保证缝中的聚氨酯均匀密实,使之慢慢静化凝固。5)路面沉陷处治。该段路面沉陷原因:由于原有路面地基处理不当,路基路面压实度不够以及部分路基、路面集料摊铺不均匀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导致集料在向两边挤压;同时路基防水层施工过程排铺不均匀,未达到标准压实度,造成地下水上涌破坏路

12、基,降低路基稳定性;路基路面集料拌和控制为达到标准要求导致路面沉降。对于此类型沉降,在原有的路面沉降部分重新热铺粗集料沥青混凝土,在达到标准强度后,重新碾压,在碾压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轻度碾压,以免造成路基破坏。施工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车速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喷洒均匀,小规模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可采用手工沥青洒布车洒布沥青,喷洒工人要拥有熟练操作技能,沥青的洒布温度控制在130T70C为宜。撒布集料可用集料撒布机进行,不仅工作进展快,而且集料撒布更平整,撒布量更精确。撒布集料后应及时扫匀,达到全面粮盖、厚度一致、集料不重叠,也不露出沥青要求,局部有缺料时适当找补,积料过多将集料扫出。撤布集料后用钢筒

13、双轮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心碾压3-4遍,轮迹重叠约30cm,碾压速度不宜超过2kmh.1.2 铺筑应力吸收层接缝处理完毕后,浇热沥青(黏层油),然后铺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沥青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和等性能。应力吸收层沥青指标针入度(25C,100g,55),最小值(0.1mm)90110延度(5cnmin,5D,最小值(cm)60测力延度比(4*C,5cmmin),%30软化点,Tr&bCO,最小值65密度,15*C实测48h离析,最大值,C4Brookfie1.d粘度(135*0,最大值,Pa.s3.5质量损失,最大值,%1.0针入度比(25C),最小值,%60弹性恢复,25C

14、最小值,%80若03mm石料含尘量偏大(O.075mm通过率大于16$),无满足级配要求,拌和站首先使用拌和机进行设备除尘,设备除尘后0075mm通过率小于10%o配料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筛孔尺寸(E)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801006085107025、5515358,20614该混合料设计用旋转压实仪压实50次方法,测定其体积性能,从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1.4沥青面层铺筑原计划采用5cm厚沥青加铺层,由于强度不能达到标准荷载强度,故建议采用4cm粗集料+3Cm中集料分两层铺筑。应力吸收层铺设后,在喷洒一遍热沥青(黏层油),后

15、铺筑沥青面层,其中7cm厚底层沥青同时起着找平层的作用。二、原路面基层利用该段路面基层已按原设计(30Cm厚石灰土)完成,在此基层上新筑水稳层兼找平层作用。施工工序如下:清理原路面基层一铺筑基层一透层油一沥青面层。先清理基层表面泥土及松散层,按设计高程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厚44Cm-48Cm)(I然后按规范进行面层施工。三、非机动车道、人行道(0+0200680)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按新建路而进行施工。四、道路基层、底基层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必须严格按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道路原材料必须符合规定要求。4.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稳基层必须保湿养生,一般养生期应大于7天,基层未钝封层,严谨一切机动车通行(施

16、工车辆除外)。水泥用425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合,机械揶铺并采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水泥稳定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颗粒组成在下表级配范围内:筛孔尺寸(ran)31.526.5199.51.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7289176720、191735夕2207碎石集料的压碎值3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标准:98%o4.2石灰土底基层: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压实度标准:80%。五、沥青路面施工沥育采用道路石油沥油A级70号,面层ACT3C,AC-16C采用S

17、BS1.-D改性沥青(成品),改性剂含量4%。道路石油沥青A级70号技术要求针入度(25C,100g,5S),最小值(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延度15C,Cm100软化点,Tr&b(C)46闪点CC)2260溶解度)99.5质量变化(%)0.8SBS1.D指标针入度25C,100g,5S30-60针入度指数P1.不小于0延度5T?,5cmmin不小于20cm软化点,Tr&b不小于60C运动粘度,135C不大于3Pas闪点不小于2301C溶解度不小丁99%弹性恢复25C不小于75%六、材料要求6.1车行道上面层: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矿料级配表如下:筛孔

18、尺寸(mm)31.526.519.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010068853868筛孔尺寸(的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24*40153810、287、205*154、86. 1.1具体应进行马歇尔实验,以确定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6.1. 2表面层混合料按马歇尔实验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其设计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或验稳定应相应提高1020度。同时进行轮辙试脸,以动稳定度检验混合料的热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ACT3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马歇尔实验尺寸(mm)101.

19、6X63.5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次稳定度(KN)8潦值(nun)1.54空隙率(%)46矿料间歇率VMA(%)设计空隙率3%13设计空隙率4%14设计空隙率5%15设计空隙率6%16沥Pf饱和度(%)6575动稳定度60度,0.7Mpa(次/ran)2800浸水马歇尔实验(48)残留稳定度(%)856.2非机动车行道下面层:施工顺序:素土压实93%f20cm厚12%石灰土一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一0.8cm厚乳化浙青(PC-I)封层-4.5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黏层一3.5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C-13C黏层。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级配表筛孔尺寸11m)31.526.519.0

2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51007092567630x50筛孔尺寸(E)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203616281020816613486.2.1具体应进行马歇尔实验,以确定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下面层混合料按马歇尔实验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其设计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同时进行轮辙试验,以动稳定度检验混合料的热程,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AC-16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马歇尔实验尺寸(mm)101.6X63.5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次稳定度(KN)8流值(mm)1.54空

21、隙率(%)46矿料间歇率VMA(%)设计空隙率3%13设计空隙率4%14设计空隙率5%15设计空隙率6%16沥青饱和度(%6575动稳定度60度,0.7Mpa(次mm)2800浸水马歇尔实验(48)残留稳定度(%)856.3机动车道卜面层:施工顺序:1、新建:素十30Cm厚12%石灰十一水泥稳定碎石-0.8cm厚乳化沥青(PC1.)封层一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黏层一4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ACT3C黏层。2、老路加铺沥青:新建:素十一原基层30Cm厚12%石灰土原基层15国水泥稳定碎石一原水泥碎路面厚22Cm一铺设防水卷材(接缝处)一2.5Cm应力吸收层一沥青碎调平层一7cm厚粗粒

22、式沥青混凝土C-25C黏层一4Cm厚改性沥青混凝C-13C黏层。AC-25C矿料级配表筛孔尺寸(E)31.526.519.016.013.29.54.75通过百分率(%)10090100792628250722645缔孔尺寸(E)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黯16441233824517133,AC-25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马歇尔实验尺寸(un)101.6X63.5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次检定度(KN)8流值(mm)1.54空隙率(5)3,6矿料间歇率VMA(%)设计空隙率3%12设计空隙率4%13设计空隙率5%14设计空隙率6%15沥声饱和度()6575动稳定

23、度60度,O.7Mpa(次/ran)1000浸水马歇尔实验(48)残留稔定度80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各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目标配合比应用实际使用的材料进行试验,矿料级配范围不应随意变更。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由马歇尔实验确定,详细要求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1)规定及材料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和参数。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度以马歇尔实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压实度不小于95%。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站拌和。铺筑沥青混凝土前,检查确认基层的质量。当基层质量部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时

24、不得铺筑沥青面层。道路施工注意事项:1 .注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 .路基填土必须分层压实,为保证路基边坡的压实度,一般路段路基两侧应各加50Cm的碾压宽度。3 .道路基层及面层施工前应对路基作全面检查,其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指标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如达不到设计规定值,应查出其范围后作进一步处理。4 .铺筑沥青面层前,应检查确认基层的质量。当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5 .沥青面层施工应注意气温条件,当气温低于IoC,雨天、路面潮海情况下必须停止施工。6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出场稳定、初碾温度及终碾温度应严格按现行规范要求进行。7 .沥青混合料必须采用机械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擦铺重叠。8 .沥青面层层间必须均匀喷洒粘层油。路侧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必须均匀喷洒粘层油,用乳化沥青(PC-3),用量0.30.61.M2o9 .路槽的施工应与地下管线的施工密切配合,管线施工应按由深至浅的顺序施工,以避免管线敷设时的二次开挖。10 .关于排水等构筑物施工,不详之处参见原设计图纸相关内容,及时同监理、业主、设计等部门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