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7403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7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Chicago 、APA和MLA 学术写作规范简介,一、学术研究的基本策略,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是研究生的家常便饭。选择适切的题目是报告、论文或是研究的第一步。文章可以大题小做,也可以小题大做。但是,题目太大,可能让我们淹没书海,陷入难以取舍的困局;而题目太小,则可能找不到足够文献做为左证,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 。所以,要成功愉快地做研究写报告和学术论文,必需先选好一个适切的研究思路。,学术研究流程图,二、研究成果的发布,学术园地的信条是“不发表就没得混!”(Publish or Perish);而因特网的信息社会则这样说“没有成果展示就完蛋!”(Demo or Die) 因此

2、,发表研究成果是表明你学术研究能力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这个重宣传的年代,将我们所学所知有系统地呈现,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论是用笔写下来或是用言词表达出来,都要懂得一些技巧才能帮助我们推销自己。,三、学术研究成果的形式,研究成果发表最主要的就是正确、清楚与简洁。具体而言,目的是在沟通,也就是要把报告的内容清楚地、有条理有系统地传达给我们的读者。 但报告有不同的格式,就大学来讲最常见的有: 大学生的学期报告(term paper) 硕士论文(thesis) 博士论文(dissertation),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构-前置部分,目前,从比较公认的学术研究成果结构上说,基本有“前置部分”、“正文

3、”及“附注与参考书目”三大部分,分别如下: 1. 前置部分(preliminaries) 正式的报告第一要有封面(cover),再加个书名页(title page);若是学期报告,只需要有个封面即可。 基本上两者都应注明:姓名、系所年级、课程与作业名称及日期。 封面随后加张目录(table of content),其中主要列出报告的内容大纲。 随后,通常还应加一个摘要(Summary,简要叙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构-正文,2.正文(the text) 一般,正文会再分成不同的章节、段落来陈述。每个章节均有个标题,也有一定的编次,如“一、前言”。其下若有必要再细分时,也需注意其数序

4、使用的用法,并以缩排方式,让层次架构更为明显。 除了文字叙述外,正文部分也可以有图、表协助内容说明。不论是图或表,也是需要编号,及给予标题。正文中叙及图或表时,需直接说明“见图1”或“见表1”,不宜使用“见下图”或“见下表”。图、表的位置也需适当选择,通常宜置于首次陈述的段落之后,并以置于版面中央为宜。,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构-正文,正文的章节与段落是有规则可循的。一般而言,理工方面的报告是: 前言或导论:介绍自己的研究主题及目的,并作文献回顾。 方法章节:说明方法程序步骤。 结果与讨论:陈述主要的结果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结论:作者自己所下的结论与研究心得。 而人文科学方面则是: 绪论:陈述问题、

5、研究目的、范围,以及方法与步骤之说明。 文献分析:将有关的研究文献作重点说明,点出研究主题所在。 研究设计或调查结果分析。 结论与建议。,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构-参考文献,3. 附注与参考书目(back matter or reference matter) 如果我们在正文中所用的说法、观点是参考其它人的作品,或是直接引述他人的文字时,就需要在正文中加上注释说明数据来源,或是文末列出参考书目。 加上这些信息,一方面是尊重他人的智慧财产,一方面也能自我保护,免得不小心被告!同时,也能让其它有兴趣的人可以根据这些注释或参考书目,找到需要的参考数据。 附注或参考书目是有一定的格式可以依循的,透过这种标准

6、化的格式,我们可以很快地辨别书名、作者、那个出版社出版、什么时候出版、在那一本期刊上及数据所在页码等相关信息。一般常用的书目引用格式有下列三种: Chicago Style APA Style MLA Style,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构-细节,缴交书面报告时,除了要顾及内容的可看性外,另外还有几点小地方,也值得注意: 段落要分明,每个标题的起始、内文的编序都需清楚。 行距不宜过大,建议可设定为单行间距。太大的行距虽然能增加报告的“份量“,但很容易就会感觉出“灌水“的嫌疑,造成反效果。行距太小则不方便阅读。 字体大小宜适中,建议可使用11或12点的字。而标题字的大小则需与内文区别,方便判断段落与阅读

7、。 字型的选用不宜花俏,尤其是正式的报告。采用可爱或特殊的字形时,恐给人不庄重或不够专业之想法。标楷体或新细明体是比较保险的字型。 报告需编页码。如果只是2、3页的报告可以不需要编页码,若是长篇大论的报告,甚至是论文的话,页码就很必要,一方面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报告的份量,也能搭配目次,直接阅读特定章节的内容。,四、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充分尊重他人成果是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违反这个基本原则将导致严重后果。 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剽窃:作者将他人成果据为己有。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措辞而不说明出处的即为剽窃” (MLA); 在国际学术界,剽窃行为一旦被发现,惩罚非常严

8、厉。哈佛大学校方每年都会颁发相关文件给所有新生,指导他们如何规范论文写作、恰当引用文献和尊重他人成果。,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1,如果一个作者引用了他人的结果,按常规应该明确标明结果的出处。 将他人论文成章、成段改头换面,而仅仅提供一个简单的文献索引号“见xx”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有意或无意,这样的做法会给人一个印象:该段文字和构想是作者自己的,所引用的论文及引文作者的贡献并不太重要。原则上除非作者有新见解,一般不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报告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2,要特别尊重别人未发表的文章初稿、原创思想和粗略想法。已经发表的文章可以不经过原作者的授权而与他人传阅,但应该特别小心

9、对待同事为了在有限范围内讨论而拿出来的论文初稿、原创思想和粗略想法,未经原作者许可,不应随意散布或使用他人的Powerpoint文档或胶片。因为Powerpoint文档或胶片一般没有详细说明和解释。原作者可能不愿意看到自己观点被曲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3,科技论文作者的署名顺序取决于领域和学会的惯例。例如,在医学界,署名顺序多根据作者的资历,第一作者多是实验室主任或课题负责人,最后一名作者往往是资历最浅但具体做工作最多的人。大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是提出原创思想或贡献最多的人。在有些领域,署名顺序根据作者姓氏确定。,学术规范是否会妨碍学术创新?,“恰恰相反,因为约束往往带来机会。当你遵循一部

10、标准的手册时,你就不必去重新独创一种文体,而你的读者也不必去学习认识一个新的体系。形成标准化使你不用为非本质的事务而焦虑,其结果就是你可以把精力集中于真正对学术做出贡献的写作。” (赫伯特林登伯格 ,MLA),五、研究成果的书写格式,当我们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时,不仅要能言之成理,更要能言之有据。所以学术论文的最大特色在于详细交待所参考或是引用的所有资料来源, 帮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验证作者所言,或是加入研究行列。 一些著名的学术暨研究机构,或是大学都编有论文写作手册,详细规定论文的格式、征引数据的方法和参考书目的编制方式,其中又以Chicago、APA和MLA三套写作手册最为中外学

11、术论著和期刊编辑所普遍采用。,(一)Chicago Style,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Writers, Editors, and Publishers. 14th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芝加哥大学出版部在1906年出版Manual of Style,经过近100年的的增补修订,建立了学术论文写作与书目格式的权威地位。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目前已出至十四版,其内容包括: 书籍论文的编制(Bookmaking

12、)、格式(Style)、出版与印刷(Production and Printing)等三部份。第二部份格式中详细说明撰写论文时需注意的细节,包括标点符号、人名和数字的写法、引文的写法、图表的制作、数学公式、缩写、以及注释和书目的编制方法等。其中第二部份的第15和16单元正是书目格式指南(Documentation),是撰写论文时,编写注释与参考书目之必要参考。 Turabian, Kate L. 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6th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

13、go Press, 1996. 是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的节缩版,以大学生写作期末报告或是研究生撰写博硕士论文的需求而编写的,内容精简值得利用。,(二)APA Style,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4). (4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这是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期刊经常采用的书目格式。 1928年时一群心理学和人类学期刊的主编们聚会讨论有关期刊稿约的议题,拟出一份说明提供

14、给欲投稿的作者参考,做为投稿者准备稿件和期刊编辑审核稿件之依据。这次会议是由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所赞助,而会议最后拟出一份七页的写作指南,于1929年刊登在美国心理学会所出版的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这就是APA Style的前身。 1944年APA的编辑委员将其内容加以扩充,成为32页,以鼓励年轻的学者从事专业写作,尤其是帮助第一次投稿的作者有效率地准备符合期刊水准的稿件。 1952年正式以Publication Manual的名称出版,并于1994年出版第4版,并将于2001年6月出版第5版。全书共分七章,分别阐释稿件的内容与组织、观念

15、的表达、APA编辑格式、稿件的准备与模板、稿件的接受与出版、 APA期刊的政策与编辑对稿件的管理、参考书目。其中第三章APA的编辑格式中,对书目的写作与引用有详细的介绍,值得参考利用。,(三)MLA Style,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5th ed.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9. MLA Style是人文领域经常采用的一套书目格式指南。MLA Handbook是为高中生和大学生撰写研究报告而编制,为学术期刊和大学出

16、版社所广泛采用。内容除了承继第四版的内容:研究与写作、写作要点、研究报告之版式、编制参考书目、著录文献来源、缩写外,另外新增电子数据使用与引用的信息。 Gibaldi, Joseph. MLA Style Manual and Guide to Scholarly Publishing. 2nd ed.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8. MLA Style Manual则是为研究生和专家学者撰写学术论文而编制。第二版中内容详录出版过程,从稿件的准备到出版相关的版权和法律问题,都有详细说明。,CHICAGO STYLE

17、的书目格式指南,图书 期刊中之论文 杂志文章 报纸文章 百科全书和字典 博硕士论文 会议或研讨会论文 研究 / 技术报告 网络资源,一、图书,一般习称之图书,其实除了单行本图书(monographs)之外,尚包括编辑著作、论文集、多册书等等非连续性之出版品。引用时,可能引用整本图书,也可能只引用书中之特定章节或是论文集中之单篇著作,其书目格式各有不同,宜稍加留意。 图书之书名应画底线或是以斜体呈现,以资区别。在注释和书目格式中,西文书名,每个字的前缀均需大写(如果有副书名,每个字的前缀也一样要大写)。在RL格式中,则只有书名的首字前缀大写(如果有副书名,首字前缀也同样要大写)。若有版次或是册次

18、等必要信息,以”2d ed.“或“Vol. 4“等字样注明。出版地应包括城市和州名,州名采习用之缩写形式着录(如Austin, Tex.),出版者则以最简洁且易辨识之出版社名称着录,将学会或是大学出版社之全称列出,但省略“Co.“、“Publishers“、或“Inc.“等字样。如果出版地不只一个,则着录排名第一或是最显著者,或是该出版社之总部。 图书之一般格式为: N(注释):Stanley A. Brown, What Customers Value Most: How to Improve the Processes That Touch Your Customers (New York

19、: John Wiley & Sons, 1995), 20. B(参考文献): Brown, Stanley A. What Customers Value Most: How to Improve the Processes That Touch Your Customer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5. PR(作者-年代): (Brown 1995, 20),二、期刊中之论文,Chicago Style将期刊之用法区分为学术期刊(journals), 杂志(magazines), 报纸(newspapers)三类着录。期刊与杂志之格式主要差别在于

20、期刊应注明卷期,而杂志则应注明年月日。期刊之着录格式又分为分卷连续编码或是分卷分期各别编码,兹分别介绍如下: 1. 连续编码之期刊文章:只须注明卷数,而无需注明期数。 N:C. R. Watters, M. A. Shepherd, and F. J. Burkowski, “Electronic News Delivery Projec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9 (February 1998): 140. B: Watters, C. R., M. A. Shepherd, and F. J.

21、Burkowski. “Electronic News Delivery Projec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9 (February 1998): 134-150. PR: (Watters, Shepherd, and Burkowski 1988, 140),二、期刊中之论文,2. 各期单独编码之期刊文章 须注明卷数和期数,但可省略月份。 N:Byron Reimus, “The IT System That Couldnt Deliv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2、75, no. 3 (1997): 25, 30-32. B: Reimus, Byron. “The IT System That Couldnt Deliv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5, no. 3 (1997): 22-35. PR: (Reimus 1997, 25, 30-32),二、期刊中之论文,3. 期刊中之书评(Reviews in Periodicals) N:Jerry P. Miller, review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by William J. Martin, Library & I

23、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19, no. 1 (1997): 105-106. B: Miller, Jerry P. Review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by William J. Martin.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19, no.1 (1997): 105-106. PR: (Miller 1997, 105-106),三、杂志文章,引用杂志上所刊载的文章时,应该包括下列信息: N: Bruce Weber, “The Myth Maker: The Cr

24、eative Mind of Novelist E. L. Doctorow,”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 October 1985, 42. B: Bruce Weber, “The Myth Maker: The Creative Mind of Novelist E. L. Doctorow,”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 October 1985, 42. PR: (Weber 1985, 42),四、报纸文章,Turabian建议每日新闻通常不必列在书目中,只要在行文中加上注释即可。惟若为作者署名之专论,仍应仿杂志着录。 N:

25、J. Schwartz, “Obesity Affects Economics, Social Status,”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30, 1993, A1, A4. B: Schwartz, J. “Obesity Affects Economics, Social Status.”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30, 1993, A1, A4. PR: (Schwartz 1993, A1, A4),五、百科全书和字典,Turabian建议仅需在注释中引用百科全书和字典中的文章,而不需于书目中列出。不过,本文建议

26、,若所引用者为署名之长篇论文,或是专科百科全书,仍应以书中章节(parts of a book)之书目格式着录,罗列于书目中。 1. 署名之文章 N:Adam G. Janos, “Cold War,” in Encyclopedia Americana, 6th ed., vol.3, New York: Macmillan, 1996. B: Janos, Adm G. “Cold War.” In Encyclopedia Americana. 6th ed., vol.3, New York: Macmillian, 1996. PR: (Janos 1996) 2.未署名之文章 N:

27、Columbia Encyclopedia, 5th ed., s.v.(参看) “cold war.” PR: (Columbia Encyclopedia, 5th ed., s.v. “cold war”),六、博硕士论文,博硕士论文若经正式出版,则视同普通图书着录;未正式出版之博硕士论文须注明毕业之学校及年代。 N:Ruth Maddox Swan, “Perceived Performance and Disconfirmation of Expectations as Measur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Information Servic

28、es in the Academic Library” (Ph.D. dis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1998), 10. B: Swan, Ruth Maddox. “Perceived Performance and Disconfirmation of Expectations as Measur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the Academic Library.” Ph.D. dis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1998. PR: (S

29、wan 1998, 10.),七、会议或研讨会论文,会议或是研讨会之性质各有不同,有些主办单位在会前或是会后提供正式出版之会议论文集,有些则在会后交由出版社出版,有些会议则仅在会议现场发送单篇论文影本,会后不再出版论文集,有些由专业学会主办之会议则将会中发表之论文全数或是择优刊载于该学会所出版之期刊中,有时是以专刊或是特刊之形式出现。针对不同性质之会议或是研讨会论文,其书目着录方式,亦有差异。 正式出版之会议或研讨会论文集,其格式与编辑著作相同。需注明会议之名称与举办地点、日期等信息。 N:Christine L. Borgman, “Human Factors in the Use of I

30、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In Information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Information Research, Dubrovnik, Yugoslavia, 19-24 May 1986, Eds. N. Tudor-Silovie and I. Mihel (London: Taylor Graham, 1988), 1

31、45. B: Borgman, Christine L. “Human Factors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In Information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Information Research, PR: (Borgman 1988, 145),八、研究/技术报告,未正式出版之研究报告或是技

32、术报告应注明其报告编号。 N:J. Mazzeo and others, “Comparability of Computer and Paper-And-Pencil Scores for Two CLEP General Examinations” (College Board Rep. No. 91-5). (Princeton,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991), 10. B: Mazzeo, J., B. Druesne, P. C. Raffeld, K. T. Checketts, and A. Muhlstein. “Comparab

33、ility of Computer and Paper-And-Pencil Scores for Two CLEP General Examinations.” (College Board Rep. No. 91-5). Princeton,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991. PR: (Mazzeo and others 1991, 10),九、网络资源,Chicago Style目前尚未针对网络资源规范其引用与书目格式,预计以后出版新版时始纳入.建议参考APA Manual,或参考前述印刷型式之格式着录,惟于最后加上URL和上网暨引用日期。 N

34、: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1999. http:/www.ala.org/acrl/nili/ilit1st.html (6 June 1999). B: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 Committee

35、on Information Literacy.” 1999. http:/www.ala.org/acrl/nili/ilit1st.html (6 June 1999). PR: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9),二、APA Style,(一)正文的引用,在正文中必须明确地注明作者和年代,以引证您所用或是参考的相关文献,同时方便读者在文末所附的参考书目清单中,找到详细的书目信息。 当作者为一人时 APA是采用author-data方式来引用相关文献,也就是说,只在正文的适当地方插入作者的姓氏和年代。例如: Rogers (1994) compared

36、reaction times 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Rogers, 1994) 引证是以辨识为目的,所以如果行文中已经出现作者的姓氏,则只须以圆括号注明年代即可。 同理,在同一段落内第二次引用相同文献时,如果没有混淆之虞时,可以省略年代。 当作者为多人时 当所引用文献的作者为两人时,两人之姓氏(中文为姓名),每次引用均须全部列出,西文以“and”,中文以与连结。例如: Rubin and Babbie (1997) 胡述兆与吴祖善(1989) 当所引用文献的作者为三、四、五人时,第一次引用时须列出所有的作者,第二次以后引用只须列出第一位作者,

37、西文以“et al.”,中文以等代替其它作者,再加上年代即可。若在同一段落内第二次引用,年代亦可省略。例如: Wasserstein, Zappula, Rosen, Gerstman, and Rock (1994) found正文中第一次引用Wasserstein et al. (1994) found不同段落第二次以后引用Wasserstein et al. found相同段落第二次引用,省略年代,正文的引用,当作者为团体时 当所引用文献的作者为学会、公司、政府机构、研究群等团体时,在正文中引用时,通常每次均需引用团体全称。但是如果团体全称过于冗长,或有习用之简称时,则可在第一次引用时写

38、出全名,并以中括号注明习用之简称,第二次以后引用时,则可以简称替代。例如: 在正文中第一次引用: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ASIS, 1998) 第二次以后引用: (ASIS, 1998) 经典作品(Classical Works) 当经典作品之出版年不可考,在正文中引用时,作者姓氏之后,西文以以n. d. (no date),中文以出版年不详来代替出版年。例如: (Aristotle, n. d.),正文的引用,引用文献的特定部份 引用资料来源的特定部份时,应注明页码、章节、图、表、或公式等,且以缩写之p. 或chap. 来表示。例如

39、: (Cheek & Buss, 1981, p. 332) (Shimamura, 1989, chap. 3) (Bergman, 1993, Vol. 26, pp. 501-508) 个人通信(Personal Communications) 个人通信可以包括信件、备忘录(memos)、电子通信(如:电子邮件、讨论群、BBS所张贴的文章),以及电话通话等等。 由于个人通信常是无法复制的,因此不列在参考书目中,只在正文中引用。引用时不仅要列出姓,且要列出名字缩写,更要注明年月日。例如: K. W. Schai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pril 18, 199

40、3) (V. G. Nguye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ptember 28, 1993),(二)参考书目之编制,每篇文章最后所附之参考书目(Reference list)应该提供充份的信息让读者可以辨识和取得相关资料来源。在编制参考书目时应谨慎筛选,应仅列与研究密切相关,且在行文中曾经引用参考的文献资料。所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必须出现在参考书目中;相反的,在参考书目中出现的文献也都必须是在正文中曾经引用参证的。 编制参考书目的目的之一是要方便读者辨识和利用相关数据来源,所以参考书目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正确完整。通常每项参考书目应该包括:作者、出版年、题名和出版信

41、息,在编制参考书目时,必须详细核对原始文献数据,确定作者、书刊名之拼法写法正确无误。,1. 缩写,为节省篇幅,参考书目中常以缩写字来代替,常用之缩写为:,2. 出版地,对于图书、技术报告、小册子及其它非连续性出版品,在参考书目中应注明出版地,美国地区应注明城市名和州名,美国以外地区则注明城市名和国名。下列大城市已为出版业者所熟知,不需加注州名缩写:,美国各州之州名系采用美国邮政服务之两个字母缩写法,详如下表。,3. 标点符号,无论在正文中之引证或是参考书目之著录,均应依照中英文标点符号之习惯用法。即:中文之标点符号应采用全角格式,英文之标点符号应采用半角格式。 所以,中文标点符号前后都不应有空

42、格,而英文标点符号则应在符号之后空一格(如逗号、冒号、分号后面都应空一格),句点之后则应该空两格,以帮助辨识句子之完结。 不过,英文作者之名字以缩写方式著录时,两个缩写字之间应只空一格,例J. R. Kaufman或Kaufman, J.R.。,4. 阿拉伯数字,虽然有些图书的册数和期刊的卷期数,是以罗马数字标示,APA为节省篇幅和方便辨识起见,都改以阿拉伯数字呈现。,5. 参考书目之排序,参考书目应依作者姓名之字顺排列,采用letter by letter的方式逐字比对,例如Brown, J. R. 排在Browning, A. R. 之前;MacArthur排在McAllister之前,而

43、MacNeil排在MCarthy之前。 同一作者之多部作品,依年代排序,例如: Kim, L. S. (1991). Kim, L. S. (1994). 同一作者之单独著作与合着著作,将单独著作排在前,例如: Kaufman, J. R. (1991). Kaufman, J. R., & Cochran, D. F. (1987). 多位作者著作,第一作者相同时,依第二作者之姓名字顺排序,例如: Kaufman, J. R., Jones, K., & Cochran, D. F. (1992). Kaufman, J. R., & Wong, D. F. (1989). Letterma

44、n, D., Hall, A., & Leno, J. (1993). Letterman, D., Hall, A., & Seinfeld, J. (1993). 多位作者之多部著作,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时,依年代排序,例如: Kaufman, J. R., & Jones, K. (1987). Kaufman, J. R., & Jones, K. (1990). 相同作者(或排名顺序相同之多位作者)同一年之多部著作,依书名或论文名称之字顺排序,排序时省略起首之冠词The、A、An,同时依序在年代之后加注a、b、c,以资区别。例如: Kanfman, J. R. (1990a). Cont

45、rol Kanfman, J. R. (1990b). Roles of 团体作者应以机构或团体之全称为作者(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而非APA),排序时省略起首之定冠词。若有附属机构时,母机构在前,附属机构在后,例如: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如果没有作者,则将书名或论文名称移至作者位置,依书名或论文名称之字顺排列。,(三)参考书目格式指南,进行一项研究或是撰写一篇论文时,通常需要参考各种不同媒体型式之数据来源,可能是图书、论文集之某篇文章、期刊中所刊载之论文、报纸上的

46、报导、博硕士论文、技术报,甚至是网络上所刊载的文章,不同数据类型所需描述之数据项各不相同。 APA系采用Author-Date的方式引证相关数据来源。在正文中只需引用作者之姓氏,只有在区别同姓之作者时才需要标示出作者名字之缩写。 但在参考书目中为满足排序之目的,作者姓名之著录均以倒置形式出现,名字部份均以缩写方式表示。 若所引用之著作包含多位作者时,在正文中作者数在六位以内时,需全部列出;在六位以上时则可以第一作者代表。但在参考书目中则不计作者人数多寡,均需全部列出。 在正文中引用多位作者时以and连接,但正文之引用若为圆括号形式,则使用符号连接。不过在参考书目中则一律使用&符号连接。,1.

47、当作者为一人时(Single Authors),当所引用之数据来源为单一作者之著作时,其格式如下: C(正文引用): Authors last name (Year) (Authors last name, Year)姓名(年代)(姓名,年代) R(参考书目): Author, A. A. (Year). Title. Location: Publisher. 作者(年代)。书名。出版地:出版者。 参考书目以作者的姓起始,接着是作者名的缩写,然后在括号中注明出版年,书名要画底线,而且只有书名的首字字母要大写。接续是出版地和出版者,两者之间以冒号隔开。,2. 当作者为二人时,当作者为二人时,二人

48、姓名(西文为姓氏)须全部列出,在行文中,中文以与,西文以”and” 连接;在圆括号和参考书目中,则中文以逗号、,西文以”&”连接。 C: Last name of author A and Last name of author B (Year) (Last name of author A & Last name of author B , Year) 作者A与作者B(年代)(作者A、作者B,年代) R: Author A. A. & Author B. B. (Year). Title. Location: Publisher. 作者A、作者B(年代)。书名。出版地:出版者。 以第一作者的

49、姓起始,接着是第一作者名字之缩写;接续列出第二位作者的姓和名字缩写,中间以&连接,然后在括号中注明出版年。书名要画底线,而且只有书名的首字字母要大写。接续是出版地和出版者,两者之间以冒号隔开。,3. 当作者为三至五人时,当作者为三至五人时,正文中第一次引用应列出所有作者,其后的引用则只需列出第一位作者的姓名(西文为姓氏),其后中文以等,西文以”et al.”来取代。同一段落内第二次引用时,还可以省略出版年。 C: 在正文中第一次引用: Banister, Burman, Parker, Taylor, and Tindall (1994) state 第二次引用:Banister et al. (1994) point out 同一段落内第二次引用:Banister et al. Found R: Banister, P., Burman, E., Parker, I., Taylor, M., & Tindall, C. (1994). Qualitative methods in psychology: A research guide. Buckingham, MK: Open University Press.,4. 当作者为团体时,当著作是由一个团体或机构出版时,在正文中第一次引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