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8026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最终).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利益的学者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见解。,阅读教材导读和p10阅读与思考,分别从经济、政治、阶级和文化方面思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1、百家:,2、争鸣:,一、“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1、经济:,2、政治:,3、阶级:,4、文化:,诸侯争霸 战乱不断,稷下学宫,学以致用,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2、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D,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 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 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B,二、各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影响,(一)孟子和儒家,孟子,1、孟子的生平:,2、孟子的主要思想:,(1)政治观,(2)人性观,(3)人格观,仁政学说,人性本善,“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君轻民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思想),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王道和

3、霸道: 王道以德服人 “以德行仁者王”。 霸道以力服人,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3、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 易春秋,3、孟子的影响:,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以德行仁政者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材料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鱼,

4、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阅读教材p6和以下材料,思考孟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性善论,“养浩然之气”和“舍生取义”,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思想体系庞杂,被视 为异端、战国百家思 想的集大成者。 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 的影响。,(二)荀子和儒家,1)天命观: 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界。 2)人性论: 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可以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 3)治国策:(政

5、治) 主张治国应当是礼法并用,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君舟民水,荀子的主要思想,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材料二、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材料三:“治之经,礼与刑。”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阅读以上材料,思考荀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有哪些?,性恶论,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学以致用,2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的体现的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制天命而用之” “人之初,性本善” A

6、B C D,B,3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出地体现了他 (1)“性恶论”的主张 (2)礼法并施的政治主张(3)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4)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A、(1)(2) B、(3)(4) C、(2)(3)(4) D、(1)(2)(3)(4),B,以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为背景,深度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战乱纷扰时最原始的人性,剧中的主角是来自于墨家的革离,他带领人民抵抗庞大的军队攻击。,(三)墨子与墨家,1、墨子其人:,2、墨子的思想:,3、墨子的影响:,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 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兼爱”、“非攻”,“尚贤

7、”,“尚力”,“节用”、“节葬”,(三)墨子与墨家,墨家学派组织严密:成员为墨者,领导人成为巨(钜)子。是侠客的渊源。,材料分析:,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 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尚)同与天子。,兼爱,非攻,尚贤,战国时期各家对墨家的评价: 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你同意孟子的观点吗?墨子的观点代表谁的利益? 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无差别?你如何评价墨子 的观点?,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

8、时期的显学呢? 战国后又不在受人重视呢?,墨子的观点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其“兼爱”“非攻”等主张有利于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和平。但无等级的爱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地位的上升。,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 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谈论的问题不同 D、两人有矛盾,B,2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叙述正确的是 A、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B、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C、墨子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D、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无差异,B

9、,关于墨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创立了严密组织,他是墨者团体第一个巨子,刘德华在墨子攻略中出演墨子,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D、战国以后其思想继续备受人们重视,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陶渊明的儿子新得了一个仆人,陶渊明告诉他的儿子说:”彼亦人也,可善视之。”意思是指该仆人也是人,应该好好的对待他。请问陶渊明的说法是站何家的立场?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1、哲学观:“齐物” 2、人生观:“逍遥” 3、天命观: 天与人“不相胜”,道家:庄子,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荀子的天命观?,把他和老子

10、合称为老庄,秦始皇佩服 的“韩非子”,以上言论反映了韩非的治国主张是什么?,韩非子名言,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主张变法革新,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请思考:什么是法、术、势?,“法”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它好比马笼头,是起规范作用的; “术”是指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它好比是人驾驭马的方法,也就是权术; “势”是指国家政权来说的,君主要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它好比马鞭,是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韩非子的思想,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在西汉以后的

11、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战国秦,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孙膑,灵活利用战略战术。,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 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围魏救赵、马陵之战,连连看,三、影 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

12、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建和谐社会。 仁政-以人为本。 为政以德,礼法并施-德治与法治并施。 孔子教育思想-全民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 道家:辩证法思想辩证看待顺境与逆境;顺从自然,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法家:法治思想与时俱进,变法革新,“以法治国” 墨家: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节用节葬-节约型社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提倡“仁”和“礼”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等,“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天命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君舟民水,“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重视战争规律;“造势”;重视人的作用,如何遏制自修讲话的行为,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自修说话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