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445385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璧山县三合镇清正碑何氏续修谱序莽莽大地,万国林立,论全球人种,则有黄白黑红棕五种,论中华民族,则有汉藏满蒙回等五十六族。人类已进入21世纪,中国正变为世界有影响的大国,强国,然这不能一蹴而就,当此时代,必先团结各族。团结各族,必先团结家族。谱牒者,团结家族之要素也,没有谱牒,家族必涣散,而无秩序,不能团结。这是修谱续谱的目的之一。修谱续谱之另一目的是防数年后,数十年后,数百年后,视骨肉为外人,远近亲疏长幼尊卑之不知也。修谱续谱还有一目的,就是上以承先,下以启后,使世世代代的子孙知道我族之脉传。我何族之谱,在先祖入川后,由于战火失传。在清朝咸丰己未(1859年)秋,先祖朝觐公【字光国,试名

2、超然,号卓亭,生嘉庆己未(1799年)8月12寅时,同治2年(1863年)64岁时详报上宪恩赐寿耆八品顶带。润公之孙。】开始重新创修,于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完成。为了那次创修,1866年曾派人往遵义清谱,访当地族人,同年6月初6,又派人到遵义探望祖墓,路过重庆巴县(现巴南区)龙洞漕时,顺访了登魁,登榜公子孙处,遇居住于此的应鳌子登第公之后裔,关于先祖的情况,他们的说法与在遵义所了解的完全相同。在从遵义回来时,途经贵州仁怀分县温水何家洞时,拜谒族人并抄回谱序。那次创修集堂公被尊为一世祖。民国二十八年己卯春(1939年),族人又推举大田坝河嘴屋基之前辈树赋(世臣公之孙,廷义公之第十二世孙)负

3、责组织续谱。树赋,字翰皋,仁孝人也,对于续修之事,异常热心,开会数次,终在1946年秋,准备完善并于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年)由重庆世界日报社代印。朝觐公修谱时,曾几次派人往巴县访登魁,登榜二公后裔,未得结果。1931-1932年间,树基【其祖父与世臣公为亲堂兄弟。字熙平,号文彬,生光绪己丑(1889年)10月初7午时于三合大佛寺大石坝屋基,曾任模范师秘书军法等职】前辈随军住扎龙洞漕附近冷水场(现属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镇)时也数次往邀当地何姓,但他们均不能言二公之轶事,由此可知前次修谱未详载二公之后裔,他们或许已远走他乡,或许久了忘了,因此1947谱也未对登魁,登榜二公之后裔作记载。公元

4、1973/1974年树赋前辈又续写了廷义公第十世孙世臣公后代之谱牒(此谱牒从一世祖廷义公开始写起,世臣公前略写,世臣公后详载)。树性公(世臣公之孙,住正兴木架五块碑)也续写过世臣公后代之谱牒。树赋,树性二公续写之谱牒均为毛笔手书。公元2005年3月27日在世臣公后代办清明时(此时世臣公之孙辈都已作古),在廷义公之十四世孙开云(荣)(世臣公之玄孙,端芳公之曾孙)的提议下,大家一致赞同在树赋公谱牒的基础上续修世臣公后代之谱牒,以完成先辈们续修谱时给后生所寄予的希望(他们希望后世子孙30年续修一次)。此次修印由开云编写,打印,出资,开铭(世臣公之玄孙,莲芳公之曾孙)及各房后人在资料的收集上也出了大力

5、。此次续修之谱牒共印50本,分布族中,望族人珍惜,且时常检阅并妥善保存。此谱牒可上以承先,下以启后,后之有志重修者,如以我之经营并能发扬光大,那将是我之幸也,我等前人也就将含笑九泉。勿忘根本,勿忘祖先,勿忘忠孝,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爱晚辈,兄弟姊妹妯娌和睦相处是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我何氏家族的优秀传统。只有发扬优秀传统并能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方能永保我何氏家族代代相传,辈辈幸福,永远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何氏原祖籍序粤稽我何氏,系出夏禹王,本来姓姬,后改姓姒(音四),乃轩辕少昊之后,颛顼(上古帝王)帝喾之孙,鲧(夏禹的父亲)之子也,受舜禅而为太子。相传十七王,至

6、帝履癸桀王而终,履癸之孙,姒何杞,其后子孙以何杞之名为姓,于是姓何,不再姓姒也。自殷周秦汉而下。先祖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现吉安市泰和县)六十四都。汉朝何武,为扬州刺史。何敞为汝阳太守。住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第十都,经历晋唐宋元之公卿显官。到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何潜点辛未科状元及第,官至刑部左侍郎,潜公娶吴氏,迁河南开封何杞县,又迁居新衙县,有两子,长子安邦(举人),次子安国。后迁转何杞县故里。安邦公娶吴氏,生五子,仁,义,礼,智,信。仁公(举人)娶赵氏,出任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知县,卸任后,落业莆田。义公(拔贡)娶任氏,出任湖南宝庆府邵阳县知县,卸任后,落业邵阳。礼公(拔贡)娶金氏,出任

7、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知县,卸任后,转新卫县。智公(进士)娶周氏,出任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知县,卸任后,落业泰和县何家村,智公生子,春山(举人)娶李氏,生子戢为吏部尚书。信公(乡进士)娶刘氏,出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卸任后,落业该县第十都,后移回敞公之业。信公生二子,长子理国,次子理朝。由此观之,如我何氏,瓜瓞(小瓜)绵延,螽斯(一种虫)衍庆,无非由禹王之根深叶茂,何祀之源远流长乎,夫江河万派,终归于海,树发千条,不易其根。状元潜公,一传安邦,安国公;安邦公再传仁公兄弟五人,智公(五兄弟中老四)登进士,宦游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后落业在此,而我祖籍之所得考据者,以为吾族之脉派也。先祖八房人,由江西迁入贵州

8、遵义县永安里三甲金龙山下,居住了数十世。廷义公(一世祖考),字集堂,家世贵州遵义府遵义县,永安里三甲,金龙山布政坝何家湾。集堂公传邦銮公(字鸣盛),再传应法公(字维经),次,应学公(字明伦,号纯修)。维经公传登甲公,纯修公传登魁公,登榜公。兄弟五人。当是时桑梓里居祖若宗已数世乐土于黔(贵州)。四川在张献忠的杀戮后,纯修公等闻四川省土广人稀,家业易就,于是在康熙年间(大约在1670年前后),纯修公就携胞侄登甲(字开第,应发公之子),由黔之遵义到蜀之川东(现属重庆)。登甲公落业于重庆江津九都四甲黄金湾(属现在的现龙场)。应学公率五子(即登魁,登榜,登禄,登明,登仙)由黔入川居巴县龙洞漕,后登魁公和

9、登榜公留居龙洞漕。不久,纯修公又带领少子三房(登禄,登明,登仙),由巴县入璧山南部登里二甲清正碑,距江津之黄金湾近,距巴南之龙洞漕远。先辈们早作夜谋,建置家业,备尝辛苦。子孙之得以服先畴食旧德者,祖先之泽也。从廷义公至今已有400年左右,子孙已到第十六代,人数数十万,遍及海内外,有高官,有百姓。不管他们是什么,他们都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贡献。不管他们在哪儿,他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他们的心中都装着祖先,亲人和故土。伟哉,我何氏祖先!荣哉,我何氏子孙!太极祠源流太极祠者,我何氏合族之总祠者。初应学公率子侄由黔入川(现重庆),居江津璧山两地,历数世无蒸尝,至七世祖其诚(登禄公系),其富,其绅(登

10、仙公系),其恕(登明公系)四公,召集族人议兴清明会,各出基金5200文。缴纳者有:湘公,其珍,其福,其贤,其兴,其德,其善,其惠,其元,其贵,其辉,其清,朝魁,朝秀等共26人。于是买陶姓田业一契,作清明会基础,各大房轮流经营,均竭力经营,后来朝堂公等续将陶姓田业全买(即瓦厂田土房屋),正桂,正邦二公买老鹰石山地,作合族墓地,又买金竹林石坝田业二契,又买现龙场油房一契(此地因得不偿失,后变卖),正荣,世铨二公买石墙院李凤奎田业二契。觉得祠宇未建,又以石坝屋基补掉骑龙穴屋基,作建祠基址。备材料聚集工匠,丹楹刻桷,经数年心计完成,取名“太极”。建太极祠共用铜钱约900钏。自嘉庆己未(1799年)创兴

11、清明会,至光绪壬寅(1902年),祠宇建后,历任经营诸公广置祭田,经建祠宇,可谓善继善述。孝思不匮也,即丰碑垂后,以纪其事。后基父永芳同世铨公经营12年,也买湾丘田业一契,又李子湾田业半契。起初祠宇正厅低下狭小,后高大之,并改修神龛(供奉佛像,神位之小阁子),两年竣工。值琼芳公(登禄公系,四川军医学校毕业,曾任四川军医院长,崇宁县县长兼四川保安军分司令等职)归休,同大德接管,又买祠侧,歧州田业一契并对祠宇粉饰。癸酉(1933年)祀祖,柬邀远近亲疏各房来观祀典,冠盖盈庭,屏联累累,琼芳之力也。大德去世后,又推举树赋与琼芳同管,直至解放(1949年)。 两仪祠源流两仪祠之兴,权兴于朝魁公遗产。朝魁

12、公(一世祖廷义公之八世孙,四世祖登仙公之五世孙,沛公之孙,其宽公之子),娶刘孺人无后,所立嗣子又归宗。没后,遗产无人继承。其裕,其清两房,完全将分管沙土湾新买砖房全产作为蒸尝,但屋宇均极为简陋狭小,从光绪戊戌(1898年),世绳,世淮二公改筑,高其干闳,厚其垣墙。癸卯(1903年)炖芳,喜芳二公又用红漆漆之,祠之形式乃成。民国30年(1941年),祠产已变卖大半,不过提留祠之中堂及左边横房,砖房田土,保存祀典而已。四美祠源流四美祠者,祀我八世祖朝选公(与两仪祠朝魁公同是天祚公之曾孙)之专祠也。公有四子:正拔,正桂,正福,正禄,故称四美,创于公生时。与四子分割遗产后,以已膳银余款,并令四子逗款,

13、买芦藁林屋基田业,为祠之基础,时咸丰丁已(1857年)也。公去世后各房轮流管理,竭力经营,陆续增买花坟堡大田一契,大火堰田土二段(土一段后变卖),豌豆堡田业一契,大堡土一段。田业虽广,祠宇未建,光绪初(1880年左右),正桂公提议建祠,因祠款由于上年买田业支去,存余无几,乃邀请会银200两,准备材料,召集工匠,数年告成。光绪丁亥(1887年),世锟公接管。次年戊子(1888年),竖碑纪其事。后来到丁酉(1897年),祠堂之涂漆脱落,乙已(1905年)大风,祠之回厅被风吹倒。世镕公经手重建。后因祠宇过久,风雨侵蚀,正厅倾斜,又进行了修整。四美祠的历史比太极祠的历史久,太极祠建成前,合族之清明会通

14、常借四美祠会饮。两贤祠源流祠以贤名,贤冠以两。我祖由巴县入璧山时,无祠宇,无祭田。三传分房,长房天祥公,二房天佑公,三房天华公(三人均是登禄公之子,与天祚公同为应学公之孙,)。弟兄分割祖业后各居,天佑公娶肖氏无后代,也未立嗣,到夫妇去世后,遗产小湾牛栏坵田业两处,天华,天祥二公不忍分割,本立祠意,作为共有祭田,上降孝享,中示友恭,下垂子孙。自此两房后裔轮流经营。民国11年(1922年),琼芳(字延龄)从崇宁归来,次年被推举为蒸尝执事,把寻找祠基,建祠宇作为己任,竭力经营,多方整顿,约积银数百两,但买业立祠不够也。后来树泽(字克修,清末武生,从戎数十年,官止旅长。登禄公后裔。)大量捐助白银200

15、0两,该年5月,便买田20石,奠定祠基,8月动工,庚辰(1940年)落成,辛已(1941年)开祭,从此祠款周转稍易。在修祠时的数年间,为把钱用好,延龄无不亲自督工,稍不暇,就叫海泉督理,结果建祠仅用银2300余两,祠之建成是延龄,克修之大功也。我何氏字派列下:邦应登天水 其朝正世芳 树德开元茂 居仁大泽长祖宗思绍述 子嗣育贤良开:宜中。元:宜下。茂:宜中。居:宜中。仁:宜下。大泽长:宜中。祖宗思绍述子嗣育:宜中。 贤:宜下。良:宜中。明朝时祖籍住居贵州省遵义府遵义县重庆衍世系第一世廷义公(一世祖考):字集堂,家世贵州遵义府遵义县永安里三甲金龙山。 生卒无考。孺人(一世祖妣):姓氏生卒无考。 子

16、:邦銮第二世邦銮公:字鸣盛,家世贵州遵义府遵义县永安里三甲金龙山。生卒无考。邹孺人:生明朝万历丙申(1596年)4月15辰时于酉阳司高七口冷水滩 ,殁清朝康熙乙卯 (1675年)3 月14丑时于贵州遵义府遵义县永安里三甲邹家湾,享年80岁。子: 应法, 应学 第三世应法公: 字维经。生卒无考。冉孺人: 生卒无考。 子:登甲清初由贵州遵义府遵义县徙居川东重庆府巴县龙洞漕再由此迁居璧山县登里二甲清正碑开基祖 纯修公应学公:字明伦, 号纯修, 生明朝崇祯六年癸酉(1633年)8月初8卯时于贵州遵义府遵义县永安里三甲金龙山,殁康熙49年庚寅(1710年),享年78岁,葬璧山县登里二甲石龙场上冲大坟山巽

17、山乾向。李孺人:生崇祯乙亥(1635年)12月初2寅时于遵义绥阳县赵家里三甲,去世于康熙戊寅(1698年),享年64岁,葬璧山县登里二甲石龙场上冲大坟山乙山辛向。子五:登魁, 登榜, 登禄,登明,登仙第四世登魁公:字占元, 生于顺治壬辰(1652年)5月30戌时。李孺人:生于顺治丁酉(1657年)正月18酉时。登榜公:字步云, 生于顺治丙申(1656年)2月16戌时。龙孺人:生于康熙甲辰(1664年)10月11辰时。以上二房祖居巴县龙洞漕世系未载。登禄公: 字粟余登明公: 字宣德登仙公: 字焕瀛以上三房祖随纯修公落业璧山县登里二甲清正碑清初由贵州遵义徙居重庆江津市九都四甲黄金湾 开基祖 开第公

18、登甲公(应法公长子):字开第 ,生于顺治13年丙申(1656年)2月14辰时,葬江津市九都四甲黄金湾。刘孺人:生于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8月28辰时,葬甲公墓右山,后迁葬清正碑下面向家屋基邓姓宅右。子:天福, 天珍登仙公(应学公五子):葬登里二甲沙土湾祠堂右山窑子扁,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8月19修砌镌碑艮山坤向。胡孺人: 葬大坟山镌碑巽山乾向。子:天彰, 天祚第五世天祚公(登仙公次子):字锡福, 葬登里二甲大坟山 乙山辛向。范孺人 : 生于康熙癸未(1703年)3月初1子时,去世于乾隆甲辰(1784年)11月20申时,享年82岁,葬搭琏湾乙山辛向。子: 沛,汝,润第六世汝公(天祚公子

19、):字济川,生于雍正乙已(1725年)11月23辰时,去世于乾隆壬寅(1782年)4月23已时,享年58岁,葬 搭琏湾乙山辛向。钟孺人:生于雍正丙午(1726年)7月15戌时,去世于嘉庆甲子(1804年)正月28申时,享年78岁,葬搭琏湾花坟堡乙山辛向。 子: 其顺 , 其明,其麟 ,其琏第七世 其麟公(汝公三子):字玉书,生于乾隆丙子(1756年)正月初3亥时, 去世于道光甲申(1824年)5月14午时,享年69岁。葬学堂宅后左山,乾山巽向。梁孺人:生于乾隆丙子(1756年)2月21辰时,去世于咸丰辛亥(1851年)2月初1亥时,享年96岁,葬其麟公墓右侧, 乾山巽向。子:朝升, 朝选 第八

20、世朝选公(其麟公次子):字秀升,生于乾隆甲辰(1784年)2月初8酉时,去世于咸丰庚申(1860年)4月初10,享年77,葬学堂屋基对面巽山乾向。张孺人:生于乾隆戊申(1788年)正月17午时,去世于同治癸亥(1863年)7月初10,享年76岁,二老合葬。子:正拔,正桂,正福,正禄第九世正桂公(朝选公二子):字炳盛,生于嘉庆己卯(1819年)10月19,去世于光绪丁亥(1887年)5月16戌时,享年68岁,葬其麟公墓拜台脚乾山巽向。陈孺人:生于嘉庆戊寅(1818年)4月28,去世于光绪丁未(1907年)10月初9卯时于游家桥坎上文峰庄屋基,享年79岁,葬正桂公墓拜台脚乾山巽向。子:世臣, 世权

21、, 世卿, 世法, 世金第十世世臣公(正桂公长子):字燮堂,生于道光辛丑(1841年)冬月初7辰时于高山瓦窑湾屋基,去世于民国己未(1919年)正月20亥时于游家桥坎上文峰庄屋基,享年78岁,葬塞子坡坎下新房子左侧,申山寅向。1949年农历7月戌时转葬铁炉沟坎上(现二郎村七社茶山)与祝庆康合墓。魏孺人:生于道光庚子(1840年)4月25于登云坪东门脚柑子湾屋基,去世于光绪癸未(1883年)9月于高山学堂屋基,享年44岁,葬豹子岩学堂屋基宅前,辛山乙向与孙媳合墓。子:辉芳,萃芳,莲芳女:归凌府昌达,原二郎街上凌钦明之祖母张孺人:生于道光庚戌(1850年)冬月初7子时于西安省泰山庙竹溪河土地屋基,

22、去世于民国乙丑(1925年)3月22戌时于文峰庄屋基,享年75岁,葬原双河6社豆土湾,丑山未向。子:端芳 女:归彭府世泽,丁家凉风坳世臣公及其子孙出自四美祠八世祖朝选公之子正桂公。第一世祖至第十一世祖世系图(方框中有阴影的祖先为世臣公之直系祖先) 廷义公- 孺人邦銮公 - 邹孺人 应法公-冉孺人 应学公-李孺人登甲公-刘孺人 登魁公 登榜公 登禄公 登明公 登仙公-胡孺人天福公 天珍公 天彰公 天祚公-范孺人沛公 汝公-钟孺人 润公其顺公 其明公 其麟公-梁孺人 其琏公朝升公 朝选公-张孺人正拔公 正桂公-陈孺人 正福公 正禄公世臣公-魏孺人/张孺人 世权 世卿 世法 世金世臣公-魏孺人/张孺

23、人 辉芳 萃芳 莲芳 女儿 端芳 女儿 世臣公/魏孺人/张孺人子孙统计表(1)字辈何姓媳妇/女婿小计芳6713树111122德373370开7471145元552277茂13114总计196145341 廷义公子孙统计表(2)字辈何姓(男性子孙)小计邦邦銮公【邹孺人】1应应法【冉孺人】 应学【李孺人】2登1(应法公子) 5(应学公子) 【以下不包含巴县登魁,登榜公子孙】6天 2(登甲) 3 (登禄)3(登明) 2(登仙)10水2(登甲) 8(登禄) 9(登明) 8(登仙)27其5(登甲)19(登禄)17(登明)22(登仙)63朝19(登甲)40(登禄)40(登明)47(登仙)146正28(登甲

24、)72(登禄)23(登明)92(登仙)215世22(登甲)101(登禄)28(登明)50(登仙)201芳22(登甲)122(登禄)31(登明)163(登仙)338树18(登甲)42(登禄)24(登明)216(登仙)300德18(登甲)123(登禄)12(登明)213(登仙)366 (单位:个。) 后记(1) 由于多种原因,此次修谱中的姓名,地名,时间等可能有误,甚至有遗漏,我想这是难免的,希族人谅解。(2) 此次修谱于公元2005年3月27日(乙酉2月18)开始,8月18日(乙酉7月14)完成。9月13日付印。(3) 上面的第一个表的统计时间截止2005年8月18日。此时世臣公活着的子孙大概有

25、315人(含女婿及媳妇,但不含女儿和女婿之外姓子孙)。如要包含外姓子孙,世臣公的后代应有600人左右。(4) 上面的第二个表的统计时间截止1946年。该表只统计了从一世祖廷义公到德字辈的人数(实际上德字辈的人数也是不完整的,因为从1946年至今出生了无数的德字辈的人)。因为从1946年后无人组织编修过廷义公后代的总族谱,所以德字辈后的人数就无法统计,因而第二表就到德字辈为止。 (5) 廷义公的子孙现在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璧山县的三合,广普,广兴,马坊;巴县【巴南区(即登魁,登榜二公之后代,但现在他们的去处及情况已不清楚】;永川的来苏,陈食,大安,太平,普兴;江津的现龙,吴滩;贵州的遵义,温水。廷

26、义公的子孙在璧山的其它镇乡,重庆主城,重庆的一些区县,四川的一些地方,大陆各地,台湾及海外也有零星分布。在重庆市内的可能大都为廷义公的曾孙登甲,登魁,登榜,登禄,登明,登仙六公之后裔。在贵州遵义,温水也可能不是廷义公的直系子孙,而和我们是同一脉传罢了。 公元2005年8月18日乙酉7月14廷义公第14世孙开荣(云)于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 附: 重庆璧山县三合镇的另外两支何氏1. 一支为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入川,与我们同宗,同为兴宁开基一世祖何念四郎公之后人,他们为长房文渊公之后,我们为三房文深公之后。其十七世何昌兰于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丁未,从广东嘉应州兴宁县龙归洞禾村排双下堡明月寨朱屋,入蜀,

27、先在永川县来苏乡林家场王氏舅婆家居住,后置业璧邑登里二甲地名王家岩,其字辈为:老字排:文德仲有明,土惟法荣才,立晴若映一。 兰永成俊心,祥开世代荣;文章光祖德,贤才显朝廷。东海兴德泽,重开万代家,光宗长兆盛,川自庆荣华。二00三年重新修订族谱为:兰永成俊心,祥开世代荣。文章光祖德,贤才显朝廷。东海兴国泽,重建万富家。高阳长照盛,川黔庆中华。仁礼运鸿发,承启禄江志。雄风钢劲挺,安邦定乾坤。此房现最高辈分为“世”字班(世字派为二十四世)。2. 此支何氏系何潜之后,发源于安徽庐江县,第五代何潜迁河南开封,后由何仕舜于洪武十二年奉旨统八子:荣华富贵福禄寿喜入川,出任四川内江知县,落业内江何家坝。顺治元年张献忠洗川,逃贵州,贵州闹饥荒,又逃云南、四川,八房就此失散。后启龙祖于康熙二年自贵州桐梓县白果屋基入川,落业璧山县登里二甲二郎岗进沟张家槽何家老屋基落业。原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大祠堂的字辈谱为:敬思长文潜,安信理国彦;仕正能希邦,家启明相登;永毓之以天,奇元绍开世;文镇朝国中。启龙祖入川后字派为:启应健登子,文正光明大;祖宗万世兴,荣华开德泽,永远显朝廷。陆合祠(秧田嘴)续修字派:启应健登子,文正光明大;祖宗勤学修,读书报国化;孝弟能端本,福寿接春夏;璧南昌富贵,永远扬东亚。一九九七年继续增加二十字派:挥赞颂伟绩,立志作栋梁;承前同继后,振兴吾家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