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34458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作计划】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特征码 MltkGHYTnSzAlRJWoGVT 工作计划 社区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 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区家长 学校,以提高了全体家长科学教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传播科学 育儿的理念和方法为目的,开展家庭教育。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办好家 长学校。广开社会育人渠道,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深化小公民道德建 设和“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

2、活动,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 识和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向规范化、 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任务 1.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普 第 2 页 及工作,改变家庭教育的宣传普及与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科学 知识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使包括特殊家庭(单亲家庭、留守 儿童家庭、新居民家庭等)在内的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 教育观。 2.注重家长和孩子行为方式的改变。教育和引导家长拓展 家庭教育空间,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 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 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实现由“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教 育角色

3、转变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加强家庭与学校、社区与学 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双向沟通,进一步调动学生家长和其他 社区居民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能认真配合学 校教育,支持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向开 放型转变,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组织召开家长学校工作研讨会。通过各种大小座谈、工 作会议等形式,推进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更进一步促进家长学 校建设。 5.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建立社区学生服务网站。在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根据社区现有的条件,要为学校的发展和本社区 学生的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6.稳固壮大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建立健全

4、一支专兼结合、 功能互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三、具 第 3 页 体要求与措施 (一)抓好组织落实,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家教队伍。 1.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其职责分工。 2.精心挑选,组建好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把优秀的能热 心善做家校工作的社区老干部、学生家长吸纳到家长委员会领 导成员中来。 3.推进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建设工作。把培养好讲课教师队 伍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不断稳固壮大家庭教育专家队 伍、讲师团队伍、宣传工作队伍、专兼职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志 愿者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 育水平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训

5、一 批家庭教育工作骨干,并注重针对留守、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的 家庭教育内容的开发和骨干培训。 (二)抓好理论学习,推进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1.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各家长学校要以推进未 成年人思想建设为主线,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和“双合格”家庭 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继承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 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的乡风民俗;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 陋习,倡导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2.率先学习,拓展家校学员的普及率。为了使家校学员了 解当前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每一位家长学校的讲课教师 第 4 页 应率先学习,掌握新知识,新理论,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 作,具

6、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3.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对家庭道德教育工作 的现状,以及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新居民儿童家庭的家 庭教育状况调研,据以指导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为 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水平。同时, 组织教师和动员家长学校学员总结经验,广泛撰写、征集家庭 教育有关论文,积极向各专刊推荐。 4.充分利用好宣传媒体,如板报、电脑网站、校报、社区 小报等,为社区居民、教师、学生创设共同受教育平台。在校 网站上建立家教栏目,以提高家教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学校 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 ,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 ,学校 和社区教育达到“合力” ,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关 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及幼儿健康成长的 育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