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445984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实施指南.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2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国创新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实施指南总课题组2014年2月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国创新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子课题申报及实施流程详细阅读课题实施指南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定子课题或自命题,填写课题申报表,校领导签字盖章,报上级教研部门复核盖章,一式三份邮寄到总课题组审批。总课题组批复后课题正式立项,向子课题实验学校颁发课题实验学校证书及立项牌匾,并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实验学校制定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研究,实验教师做好实验记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实施过程中的亮点.

2、难点问题记录整理报告,总结出相应的成果。实验学校根据实验情况提出结题申请,总课题组审定上报的总结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后,组织专家鉴定或召开成果认定现场会。经鉴定予以正式结题,整理印制成果集,颁发结题证书并根据情况评出优秀成果奖和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奖项,并公示及出版。顾问组成员:柳 斌 全国人大常委、国家原总督学、教育部副部长杨春茂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正司级)张 力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常务副主任(副司级)佟 学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科管办主任(常务)专家组部分成员:王定华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张昭文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郭振有 中

3、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小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培中心主任、原中央教科所所长张益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王文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旭明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林 卉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科管办副主任赵建军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训处处长郑增仪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张 文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程方平 中央教科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惊铎 教育部专家指导委员、中央教科所学校部主任毕洁光 美国林肯教育中心亚太部主任王铁民 中央教科所教育情报参考副主编徐功明 教育部语言文字报教研版主编课题工作实施方案1.建立实验学校(园)欢迎具备研究能力和实验条件并有志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大中小学(职教)

4、、幼儿园参与课题研究和实验。2.建立区域指导中心地方教育厅局、教师进修学院(校)、教科所、教研室有关科室或研究人员和部分重点科研项目学校课题组可以申请建立课题区域指导中心。3.子课题分类以下课题分类以研究内容为分类依据,仅代表子课题研究方向,每一大类还可分出多个细目。各申报单位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恰当的子课题名称或自主命题。12子课题(供参考)一、特色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研究1.中小学德育特色校构建的创新实践研究2.体验式德育特色的创新实践也研究3.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的创新研究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创新发展研究5.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创新发展

5、研究6.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研究7.特色学校特质的创新发展研究8.中小学“法制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9.中小学“安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10.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新实践研究11.创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的创新实践与探索12.实施“自主教育”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的创新实践研究13.校园足球教育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发展14.创建学校体卫艺教育特色的时间探索15.体育特色学校的创新教育建设研究16.中国特色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17.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与创新研究二、德育创新发展研究18.中小学德育特色校构建的实践与研究19幼儿园德育特色校构建的实践与研究20.职业学校德育特色校构

6、建的实践与研究21.创建自主管理的德育特色学校实践研究2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的研究23.体验式德育的特色研究三、学校课堂创新建设与发展研究2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研究25.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26.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27.探索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28.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29.问题导入式教学模式研究30.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32.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33.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34.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5.教学模式的表述结构研究36.高效课堂教学调控研究37.高效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38.高效课堂教学的安利研究四、课程建设创新发展研究39.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体系和学校文

7、化活动体系 构建的研究;40.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41.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42.课堂模式的研究;43.普通高中模块化教学的创新研究;44.学校(幼儿园)课程审议制度建立的研究;45.学校(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变革的研究;46.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47.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研究;48.中小学校本教学评价改革研究。49.以国学经典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50.双外语课程教学实践的特色研究51.中小学(幼儿园)“双语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52.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的学校课程开发研究53.以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学校课程特色建设研究五、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研究

8、5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55.中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56.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57.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渠道建设特色学校的研究58.以职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渠道建设特色学校的研究59.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6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61.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六、家庭教育特色研究62. 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研究;63.建设和谐社会与发展家庭教育研究;64.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65.网络时代与家庭教育指导研究;66.家长学校的模式优化研究;67.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与创新研究;68.

9、城市化与家庭教育研究;69.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与家庭教育研究;70.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研究;71.青春期与家庭教育研究72.托管型孩子的家庭教育研究7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家庭因素研究七、 学生创新发展研究74.生命教育创新发展研究;75.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76.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及评价的研究;77.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78.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研究;79.学生道德成长与价值观形成的研究;80.儿童文化与儿童发展的研究;81.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及干预策略研究;82.学生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83.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研究。八、 学校发展创新

10、研究84.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与研究;85.学校考核与评价系统的实践创新与研究;86.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实践与研究;87.特色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研究;88.网络背景下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89.创新学校的案例研究;90.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深化研究;91.家庭、社区与学校共享共建的研究;92.幼儿园园本建设的创新发展研究;93.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创新发展研究;94.推进区域中小学创新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95.中小学品质教育创新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96.基于学校兴趣教育的实践研究97.中小学(职教、幼儿园)创新教育特色化建设实践研究98.农村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99.自主发展教育办学

11、特色探索与实践研究九、师资队伍发展创新研究100.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研究;101.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102.普通高中教师课程能力全面提高的研究;103.校本(园本)教研活动与机制的研究;104.建构学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105.学校(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研究;106.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107.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108.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研究。109.基于教师全程发展、个性发展的校本研修创新研究110.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发放的开发与研究111.骨干教师培养对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影响的研究112.学校教科研氛围的营造和引

12、导研究113.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14.学校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15.教师培训及学校资源配置研究116.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117.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体系研究118.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有效途径研究119.课程改革中教师科学教法研究120.教师科研能力与素质提升研究121.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122.教师人文素养与专业化成长研究123.教师团队建设的策略和方法研究124.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十、体育、卫生、艺术等特色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125.学校体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126.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发展127.重视和创

13、新体、音、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8.学校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实践研究129.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探索研究130.创建体育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与探索131.实施“自主教育”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的实践研究132.校园足球教育推动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133.中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践研究134.创建学校大艺体教育特色的实践探索135.构建基于校本课程体系的美术特色学校发展研究136.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137.中小学美术教育办学特色实践研究138.“诵读经典”-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研究十一、安全教育创新发展研究139.中小学“安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140.中高职

14、“安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141.幼儿园“安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142.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43.中(小)学生意外事故防范措施的研究144.中(小)学生行为安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45.中(小)学生自然灾害预防与规避的研究146.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147.学校安全管理与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148.学校安全教育的应用性研究149.校园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十二、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150.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151.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每个学生有自己满意的发展前途的研究152.“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15

15、3.针对不同潜质学生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154.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155.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156.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157.新时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研究158.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增强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研究159.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160.科学安排学生生活锻炼睡眠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研究161.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162.开发学校和地方特色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多样性发展的研究163.建立高中学生发展之道制度的研究164.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十三、法制教育创新发展研究165.

16、中小学“法制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166.中高职“法制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167.幼儿园“法制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168.中小学法制教育知识结构的研究169.青少年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培养方式的探索170.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培训探索171.中小学班主任法制教育工作模式研究172.中小学教师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升研究十四、校本教研特及课程创新发展研究173.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新发展研究174.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175.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应用问题研究176.校本文化创新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177.校本科研骨干培养与作用发挥的研究178.学校特色建设与品牌打造的研

17、究179.学校特色文化与人文精神建设研究180.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181.特色学校特质发展研究182.学校生本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十五、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研究183.各学科创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184.各学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185.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186.读书习惯的仰成教育研究187.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188.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189.紧密结合生活的物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190.以化学理论方法开展环境调查活动培养环保意识的研究191.紧密结合生活的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192.开展亲近自然和动植物活动培养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193.结

18、合“发展是硬道理”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实验研究194.以史为鉴知兴衰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研究195.紧密结合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196.开展地理活动,促进地理能力的发展研究197.改革体育教学适应大众化和全民健康需要的行动研究198.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199.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十六、职业及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200.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研究与实践20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研究202.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变化快速调整专业设置的实践研究203.“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环保、科技创新实践活动204.建立学习全程以就

19、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践研究205.适应就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206.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形态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207.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208.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209.教师双来源(生产一线、毕业生)、互渗透提高的实践研究210.建立社会实训基地的政策、策略、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211.校内专项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的实践研究212.教具、实验器具设备建设(购置、设计与自制等)的实践研究213.提高学校职教综合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214.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技能练兵的实践研究215.构建职业教

20、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216.普通高中增加适应当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217.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218.校企结合,教育就业一条龙的实践研究219.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研究220.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221.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222.家长育儿知识手册的研究与编写223.幼儿家长育子知识的培训内容、方法途经研究224.地方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225.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226.幼儿教师的校本培训问题研究227.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228.家、园共育活动的创新研究229.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培育方法研究230.发掘地方文

21、化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231.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232.学习引进多种先进教育模式、方法促进本园幼教发展233.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促进身心发展234.幼儿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235.幼儿早期观察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236.幼儿团结互助和利他精神的培养研究237.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音美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研究238.教具、玩具的开发研制与环境布置的研究239.特色园本教材的开发研究240.幼儿文化礼仪教育的研究241.幼儿法纪安全教育的研究 十七、农村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242.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研究243.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政

22、策措施研究244.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245.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研究246.代课教师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研究247. 各地农村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总结和研究248.利用农村地域优势,办具有农村特色的义务教育249.农村学校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250.农村学校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251.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252.继续强化农村三教(基础、职业、成人)统筹的实践研究十八、科技与信息技术及网络应用的创新发展研究253.学校信息技术与网络软硬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254. 软陶手工与闽南乡土艺术探索255.开展健康网络文化

23、活动的行动研究256.家校沟通的网络信息渠道建设的实验研究257.建立网路自学平台的实验研究258.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259.利用校网开展教辅和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260.利用网络开展学校民主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实验研究261.教师信息技术更新的常规培训机制建设的实践26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实践研究注:申报学校自由选题,也可另立研究题目,对获准立项没有影响“中国创新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总课题组管理服务办法为保证课题研究科学、有序地进行,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促进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有益结合,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特制订本办法。一总则第一条 总课题

24、组由顾问、组长、副组长和部分实验区域负责人、部分实验学校负责人组成。第二条 总课题组将逐步设立课题实验单位。课题实验单位主要包括参与课题研究的区域指导中心、子课题实验学校。 第三条 大中小学校、专科、高中等职业院校、幼儿园、地区教科研机构可以采取申报子课题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和实验工作。实验单位及子课题的申报采取“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竞争中择优立项。二总课题组主要职责1制定科研课题及课题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操作指南;2制定本管理服务办法;3接受课题子课题实验单位申报,组织审批;4指导和监督各课题实验单位工作进展,交流研究信息,组织有关学术活动;5组织对各实验单位及子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验

25、收,协助优秀成果推广;6组织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和奖励;7完成针对实验单位的管理和服务。三申报条件1、课题实验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区域指导中心申报条件有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符合国家教改方向和教育科研发展方向,有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机构主要领导和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高;能够及时向总课题组反馈区域内实验学校信息和资料,反馈学校和教师的相关需求;能定期总结并向总课题组提交区域内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有能力评定区域内实验学校优秀论文、教案、活动设计、优秀课、教具、课件并向总课组推荐参加评选;能组织区域内实验学校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种活动,有能力在该地区发展一定数量的课题科研基地

26、校和课题科研学校。(2).子课题实验学校的申报条件学校领导重视,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拥有较好的办学条件,承认并遵守总课题组有关课题管理办法,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2、子课题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子课题申报单位具备独立开展所选子课题研究的教科研力量,课题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且有相关课题研究经验与业绩,子课题研究工作要求在两至三年内完成。(2)子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3)子课题负责人须是该课题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若子课题主持人系行政领导人员,不承担子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则该子课题实行行政领

27、导和业务主持人共同负责制。(4)子课题负责人须是区域教育机构或学校的领导,子课题主要研究人员须是一线教科研人员或学校一线教师。四申报与审批1、申报程序逐项填写区域指导中心、不同类别实验学校申报审批书,希望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同时填写子课题申报审批书。文本一律一式三份,子课题申报实行二级申报,通过学校可以用信件和电子邮件向总课题组申报。申报审批书可复印,或向总课题组索要电子表单。2、审批程序总课题组不定期对申报材料的审批,电话通知申报单位审批结果,并返还经签批的申报材料供申报单位存档。符合条件者批准成为正式实验单位及子课题承担单位,授予相关资质牌证,并选择适当方式公示。五管理与服务1、实验单位管理

28、条例(1)实验单位有积极配合总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义务。(2)实验单位有维护总课题组所授资质的义务,不得将其转授下级单位,如有他用,须报总课题组备案。(3)实验单位须设专人负责与总课题组联系。(4)实验单位须及时支付科研指导服务费。2、子课题管理条例(1).子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管理工作主要有评审立项、开题检查、日常指导、年度检查、中期评估和结题评审等。(2)检查和抽查内容包括:队伍建设、档案、经常性活动、简报、成果转化等。(3)子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时,应接受总课题组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成果鉴定必须准备的文件有:开题报告、研究工作(实验或调研)报告、成果主件及必要的附件

29、、子课题申请书复印件、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纳或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推广情况介绍等。3、总课题组为实验单位提供的基本服务(1)资质认定所批准的课题实验单位由总课题组颁发资质牌证,课题验收通过后,课题组主要成员获得课题成果证书。(2)咨询服务提供课题涵括内容的咨询服务以及共性指导方案。(3)信息服务通过课题通讯、网络等形式,搭设各实验单位交流平台。(4)科研指导总课题组对实验单位给予理论指导,组织实验单位和课题研究人员的交流、培训活动,帮助实验单位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5)总结评价每年组织课题年会,进行总结、评优、成果交流,通过主流教育媒体报道或推广研究和实践成果。定期举行优秀实验学校、课题先进个人、优秀

30、论文、优秀活动方案、优秀课、自制教具、优秀课件等活动评选活动。4、总课题组为重点实验学校所提供的指导和服务管理(1)课题验收通过后,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国创新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全国重点实验学校铜牌一块。10-15名课题组成员获得课题成果证书。(2)推荐该实验校负责人、课题主持人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国名校杂志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或免费参与课题组组织的特色教育系列丛书专著出版。(3)邀请实验学校校长或课题主持人成为总课题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4).推荐该校本课题优秀科研工作者与全国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前往各地讲学。(5)课题实验校负责人免费参加课题年会课题实验校子课题研究人

31、员免费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所有培训。(6).每年不定期考察重点实验学校研究工作及研究进展情况,应实验校的要求组织专家实地咨询指导。(7).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有计划的组织培训交流和研讨活动,组织课题工作的宣传报道,综合宣传报道有关实验校的动态、经验、成果等。(8).负责组织对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评估和验收工作;组织学校参加先进实验区、先进实验校、先进实验教师、先进实验工作者、优秀科研校长、优质教育成果的年度评选。为实验学校提供展示的平台。(9).总课题组每年将在课题重点实验校举办“优秀科研成果大赛”或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权威专家担任评委。(10).课题研究过程中或结题时,子课题研究人员撰写的论

32、文统一收录在总课题组成立的成果集之内。并在全国公开发行。六、经费管理1、科研指导服务费实验学校申报获得批准后,科研学校向总课题组缴纳科研指导服务费3800元(直至课题结束)。课题重点实验学校申报获得批准后,应向总课题组缴纳科研指导服务费8800元(直至课题结束),如本实验校有特殊要求者可协商处理,西部边远地区可酌情给予一定的减免。2、经费使用原则科研指导服务费用于实验单位的牌证制作、专家咨询指导、共性指导方案提供、部分资料提供;总课题组为实验单位服务所需的必要的资料搜集、专项研讨等。不得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和参观旅游等。实验单位开展实验、子课题研究工作所需费用自筹。七终止与中止终止科研实验工作结束

33、或实验期满,由总课题组对各单位的实验成果及子课题成果组织评估,凡达到预期目标者,由总课题组颁发荣誉证书及结题证书,撤除资质牌证,该项实验即告终止。中止如实验单位长时间未能按计划开展实验活动或不能为实验开展提供条件和经费保障,总课题组有权宣布中止该实验单位,并给予书面通知;实验单位也有权自行中止实验,应书面通知总课题组。备注各级实验单位应自觉维护总课题组的声誉,如有损害行为,总课题组将撤消其实验单位资格,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责任。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总课题组联系方式 负 责 人:马老师 联系方式:010-56149588 电子邮箱: 网 址:cxedu.org通讯地址:北京100166-16信箱创新教育总课题组 秘书处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规划全国重点课题 中国创新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总课题组 2014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