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446511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太平区十二中学校级“微型课题”申报表(课题实施方案)姓名贾红性别女年龄38学历本科学科语文职称高级职务教师电话单位阜新市第十二中学电子邮箱主要成员彭永奇 张薇 李旭娟课题名称有效预习策略研究研究周期一学期选题缘由1、基于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的思考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预习以后熟悉了课文,上课时老师的“启发”就不会局限在枝节问题上。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

2、索,涉及整篇的要旨,可以重点点拨。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有效性。2、基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思考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部分教材篇幅长,内涵深,语言含蓄,生字多,这对于学生的认知原点来说,是有距离的,也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如语句不通顺,背景不熟悉,主题难理解,表达难欣

3、赏等。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学生要带着比较充分的了解走向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预习能力的培养。语文课是人文感受,体会的课程。内容博大精深,只靠教师课堂的四十分钟是不够的,还要有学生课下的大量阅读,和有效预习。在日渐浸染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研究对象及范围八年级全体学生理论依据1、发现学习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创导的发现学习法,是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探究和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长期运用此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敏锐的心面对学习。2、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4、,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成长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又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自主发展,主要考虑学生的内因作用。3、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4、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成的。在这个加工

5、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原有知识由于新经验的介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可以推断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研究目标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对学生预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继而通过研究探究出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教育打下

6、良好的基础。1、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增强探究性学习意识与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通过研究,引领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课堂安排,促进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研究。5、通过研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预习作业评价方法,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自主介入学习的热情。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效预习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设计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易于操作的预习任务,通过一定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思

7、考,使预习有效,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真正事半功倍。因此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1、预习方法研究: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除了一般的记叙文以外,还有散文、诗歌及科普文章,对于不同文体的课文,预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文体,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预习方法上也会有所错差别,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2、预习内容研究:教材的编排都是按专题来组织内容的,一个专题一个单元,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有的课文后还有作家卡片、名著导读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学习课文有何帮助呢?学生在预习时应该如何来关注这些内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

8、个重点。3、预习作业设计研究:对于学生来说,预习的度是一个比较难于把握的问题,有时会预习的比较肤浅,意义不大,有时会预习的偏离学习重点等等,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有时需要教师设计一定的预习作业,那教师应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作业使预习有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也是该课题研究的一个内容。4、预习方法指导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怎样选择有效的预习方法是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关键。研究方法和思路1、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调整我们的研究方案。2、经验总结法:即依照教育实际提供的事实,研究教育现象和经验,使从中得到的认识、体会,上升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

9、观念。我们将在每一阶段都写出课题计划和课题报告,记录每一阶段的实验成果。3、案例分析法:结合课例,具体指导学生该如何进行预习,并进行可行性分析。4、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预习方法、预习状况,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等信息,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研究计划和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2-262014-3-5)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课题方案,建构研究网络,并进行开题论证。2、课题组教师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3、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4、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学生预习指导的情况。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3-19 2014-6

10、-19)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施研究活动。通过“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回顾反思调整方案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研究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方案,逐步探究出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有效策略。1、根据实施方案进行重点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探索语文预习有效性的基本策略。2、召开定期的课题研讨活动,合作研究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3、每学期教师撰写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心得、论文、案例。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撰写每学期阶段性总结,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学生预习作业展示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5、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完善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6-192014-7-19)1、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2、编辑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汇编。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成员分工彭永奇 李旭娟 总结 整理案例贾红 张薇 负责电子材料的编辑处理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多种多样,针对此课题的特点,准备以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课例、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完成课题条件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领导对教育研究的大力推广。 各位老师的积极投入。学校意见 领导签字 2014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