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446615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 在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学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不同侧面的分析,认为在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是解决学校体育比赛和群众体育活动中对裁判需求与裁判的供应不足之间矛盾的一条必要而且有效的途径。关键词:中学、群众体育、学生裁判特长班前言裁判员是运动竞赛必不可少的组成人员,他们是运动竞赛的公正人,是规则的执行者,是各项成绩、名次的判定者,裁判工作能力强与差对顺利完成竞赛任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不断有各种教学模式涌入我们的体育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的清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

2、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对现代中学生提出的要求,体育竞赛的组织与裁判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参加运动和竞赛、锻炼、社交等价值认识的提高,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学校、班的体育组织举办的各种友谊赛、对抗赛等学生比赛活动也愈益濒繁,进而直接导致了群体活动中裁判员的供需矛盾问题。本文通过对8所学校中学体育的发展现状,通过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对这8所学校、学生、教师进行不同侧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是解决群体活动中裁判员供求矛盾最有效的途径。1 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必要性1.1 校内开展体育活动和竞赛的需要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丰富课外业余生活。各类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规模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如学校的校田径运动会、各种大小的球类比赛。随着学生对体育运动和竞赛、锻炼、社交等价值认识的提高,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在加强,参加锻炼的人越来越多,活动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各种竞赛活动也愈益濒繁。学校除了法定的运动会和单项比赛外,大多数的体育竞赛都是学生会组织举办,85%的比赛是不定期的,比赛场次多,前后延续的时间长。但无论是有组织的体育竞赛还是自发组织的友谊赛、对抗赛,没有一定数量的裁判员竞赛是无法开展的,而这些裁判员仅仅依靠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体育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肩负着训练、科

4、研任务和日常事务。有些教师还承担着课外体育特长生的辅导任务。这就形成了群体活动对裁判员的需求与裁判员的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使得许多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2 社会群体活动和竞赛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类越多,特别在基层,大部分的体育活动和竞赛都是自发的,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他们迫切的需要一批体育骨干。1.3与高校教学接轨 目前各高校都已实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其教学形式多样。如采用俱乐部、协会形式进行。为中学成立裁判特长班提供了经验,同时也要求中学迅速与大学的教学接轨,从学生兴趣出发挖掘有天赋的学生

5、,为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 在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的可行性2.1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裁判员、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满足学校群体竞赛的现实需要,与高校教学接轨。目前各高校都已实行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改革,为中学设立各种类型的体育培训班提供了经验,同时也要求中学迅速与大学的教学接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在高一级学校也更容易取得学校认同、配合和支持。2.2 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各中学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学院,各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的。都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有

6、相当一部分老师达到了裁判等级,加上参加工作后得到的各种培训,其积累起来的理论经验完全可以胜任学生裁判的培训工作。2.3 有较广泛的学生基础首先,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力都有了较大提高。此外,学生中有较广泛的裁判爱好者,他们渴望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裁判能力。2.4 具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设施条件结合所调查的8所学校实际来讲,基本上有较充足的运动场地和器材,可以提供必要的音像资料和设备,能够满足室内、外的教学所需。2.5 有大量的实践机会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学生的余暇体育越来越丰富,课余的竞赛也越来越多,各种比赛为学生裁判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和条件。此外,目前很多体

7、育竞赛都是在学校举行的,设立裁判特长班能把校园和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中学能迅速与大学的教学接轨。大胆启用学生裁判员,增加其实践的机会,使这些裁判员都迅速成长,成为服务于社会的生力军,不仅可以缓解社会上调遣裁判员所带来的工作冲突、报酬、地域远近等负面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中学就开始让有这方面兴趣天赋的学生裁判员接受专业培训,也能为建立高层次的裁判员队伍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为学生以后从事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3 中学学生裁判员的组织与培训3.1 学生裁判特长班的成立 各校体育部门应结合学校学生体育活动多、竞赛濒繁、需要大量裁判员的特点,面向学校学生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通过设立学生裁

8、判特长班,举办各类裁判员学习讲座等途径来解决学校群体活动开展中裁判员供需矛盾。根据运动竞赛开展的需要,可分设不同项目的裁判小组,利用业余的时间,比较系统的进行理论学习,讲解各种项目的规则知识,进行裁判法辅导,观看各种裁判法教学片,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视觉表象,然后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临场实习,掌握临场裁判技巧,提高临场执裁能力。使学生学到真正所需的知识,掌握实际操作经验。3.2 学生裁判特长班的管理与实践 为适应各校群众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质力量等因素。可由校学生会牵头,分别成立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裁判小组,由体育部长直接管理协会的具体事宜

9、。3.2.1 建立和完善协会的管理制度 学生裁判特长班在成立之日起就应确定其宗旨,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条列和相应的奖惩纪律、奖罚、考核等制度,确保特长班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3.2.2 加强思想修养教育和裁判员职业道德教育 裁判员的修养就是要解决为运动竞赛服务和体育运动的事业心,在运动竞赛中要注意仪表举止、率先示范。对学生裁判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裁判员职业道德教育,并逐步树立为大家服务、为运动员服务的思想;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场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并且好要结合裁判员的工作特点,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公正无私、团结友爱、相

10、互协作的优良品质。3.2.3 加强业务的学习,提高执裁能力 特长班可以根据每学年、学期、不同季节举办的竞赛活动项目,定期与不定期举办裁判员的培训班与强化班,邀请有丰富经验的裁判员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规则、裁判法的学习和研究,及时的掌握新的规则、新的信息,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裁判能力,真正成为学生裁判员的楷模。裁判能力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并在临场实践中判断和处理比赛中出现的各种违犯规则行为和维护竞赛正常进行的综合能力。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观察判断能力。运动竞赛所在做出

11、的判决都是建立在判断的基础之上,判定的依据是事实,而事实要通过裁判员的观察分析。所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2)赛场控制能力。裁判员对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气氛以及比赛节奏进行调节、控制和处理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控制比赛,才能保证规则的精神在比赛中得以贯彻执行。(3)独立工作的能力。绝大多数的运动项目都是在独立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裁判员要精通业务熟悉比赛规则的同时,多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4)人际交际能力。裁判员在工作中必须与各方面进行团结合作,得到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必须培养较强的人际交际能力。3.2.

12、4 做好裁判员的衔接工作 为了保证学生裁判员的数量,使学校的群体竞赛活动不至于因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裁判员提供裁判员等级考试的机会,给合格的学生发裁判等级证书,以此来激发他们从事裁判工作的热情,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裁判特长班。3.2.5 增加实践机会,提高执法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锻炼、成熟、协会应积极承担学校、街道社区等,运动竞赛的裁判任务,通过不断的磨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执裁水平。在裁判工作中,还应尽量考虑新老裁判的搭配,在实践中做好传、帮、带、让新裁判学习临场执裁技巧。赛前协会单项小组要组织会员学习规则裁判法,赛中及时小结,赛后组织研讨会,不断积累经验。4 结论与建议4.1 各校应转变

13、人才培养的观念,确立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兴趣出发,加强正确引导。4.2 在中学阶段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对现代中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群体活动的开展。4.3 结合所调查的8所学校群体的现状、特点和在师资、场地设施、实践机会等方面具备的优越条件决定了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是必要的可行的。4.4 在各中学设立学生裁判特长班,培养学生裁判员队伍,不只为了单一的体育竞赛,还要考虑到如何组织好竞赛活动及相关的健身活动,要依靠裁判员队伍不断提高和改进各学校的体育工作。 参考文献1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 孙福茂.加强基层裁判的培养,促进学校群体比赛的发展J.体育学刊,1998(1)3 杨志敏.对培养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0)4 张亚飞.高校学生裁判员培养的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1(4)5 刘曰晨、崔爱军.如何培养学生裁判员J.中国学校体育,20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