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449413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doc(1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 语文 册次:11 第( 一 )单元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备 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都是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在全册教材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必须运用上册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学习本课的课文。本单元课文最大特色是洋溢着真挚而热烈的爱国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开拓进取的精神。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是一首洋溢着真挚而热烈的爱国之情的现代诗,具有形象凝练、富有节奏可韵律美;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生爱国热情和名族自豪感的思想教育教材。它让我们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不朽功绩;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以爱

2、国之情作为主线,集中反映了波兰音乐家肖邦热爱祖国的强烈心声。古诗两首是陆游,杜甫两位大诗人之作,它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抒发了诗人因年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11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第 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 “不懂就问”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3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课前准备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教学过程一、

3、指导看第1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1齐读“不懂就问”。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

4、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5)留心处处皆学问。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11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第 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

5、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课前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教学过程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

6、重要性。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

7、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11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第 3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

8、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课前准备1优秀资料若干。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教学过程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果。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要求:(1)认真

9、阅读材料。(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11 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第 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7个生字,按要求写好这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说一段话。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 导入,揭题。1、 教师示范背诵,并出示课件

10、。2、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出示课题。4、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爱你啊,中国”?5、提问:你有这样的感受吗?能具体说说吗?6、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领悟。二初读,检查预习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交流朗读情况。3出示生字词。4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5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6、提问: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7、小结:渺左中右结构,各部件要紧凑,不宜太宽。脊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要宽大一些。罩住下面的“月”字。恢 魄 拓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比过天地后,就

11、有了区别。“恢”左右平齐,左瘦;“魄”右小,左部件居中;“拓”是右小祖斜孙的结构。9当场描红习字。10齐读生字词。11再次轻声自读课文,思考:祖国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热爱。那么,课文着重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的呢?12小结: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土地富饶历史悠久精神高洁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本课内容: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默写生字词;(3)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11 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第2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理解诗歌

12、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听写生字词。2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赞美我们的祖国的?3谈话: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味吧。二、指导精读课文第一小节。1默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描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出示相关图片。提问:画面上是怎样的情景?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能描述一下吗?3朗读指导:把你们体会到的,用朗读来表现吧。4提问:作者通过这些美丽的画面,赞美了我们祖国的什么美?5谈话:这么美丽辽阔的土地,正是我们的

13、祖国。让我们满怀豪情地赞美她吧!三指导精读课文。1提问:我们刚才共同体会了第一节描述的辽阔美,我们是怎样体会到的呢?2小结:体会文字-观看图片结合想象,感受美丽。3、自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出示思考题:a) 这几节分别描述了我们祖国的什么美?b) 用哪些事物来反映的?c) 你搜集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可以帮助大家来体会?能上来介绍吗?4、组织小组讨论。5、组织交流。6、提问:经过大家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7朗读指导:能把你的感受用朗读来表现吗?8谈话:多么美丽富饶地祖国呀!你们爱他吗?9默读第五、六、七小节,思考:祖国的今天又有着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呢?10提问:从作者所用的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

14、什么?11谈话:让我们大声地赞美她吧!(播放音乐)四进行课堂练习1 抄写并布置课堂作业。(一) 听写词语。(二) 组词:渺( )壁( )拓( )魄( )缈( )璧( )柘( )魂( )(三)填上合适的词:( )的桂林山水( )的杭州西湖( )的庐山 ( )的长江( )的龙井茶( )的茅台酒( )江南丝绸( )的景德镇瓷器(四)问答: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祖国的美丽富饶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11 课题2、郑成功第 1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

15、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简要复述课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1、你们是否了解郑成功这个人?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2、郑成功(指导写“郑”不要误写成“邓”)3、简介郑成功。4、激发自读:本文倒底写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呢?二、初读指导、提出自学任务1、划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2、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3、再默读课文,想想本文写了郑成功哪些历史功绩。、帮助自学1、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会学的同学示范学得不好的同学。2、出示重点生字词:奴役 慷慨激昂 霸道 绵延 负隅顽抗 犁耙锄镰 融洽 街头

16、巷尾3、放录音让学生纠正字音。、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1、指读生字,读熟生字。2、分节朗读,同时结合课文解释有关词语:如“负隅顽抗”学生能大致说出即可。、初步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以上提出的问题。2、让学生初步说出即可。三、指导学生写字重点指导“巷”和“融”。四、课外小作业。1、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2、完成生字抄写本。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 11 课题2、郑成功第 2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

17、豪感。教学重点1、 感知郑成功的历史功绩。2、 引导学生简要地复述课文。教学难点感知郑成功的历史功绩。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朗读,大家能说说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些功绩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如:收复台湾、建设台湾。)3、由上导入新课。二、精读感知、感知“收复台湾”部分(46节)。1、他在收复前做了哪些必要的准备呢?2、边读边划出主要的词语。3、指导学生读这部分。对“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部分引导学生重点加以感知。4、能大体地说说这节的描写呢吗?(让学生说说即可,要求不必太高。)5、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呢?认真地读一下,读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6、听录音读,让学生做出评价

18、,再读学生照着自己的评价再去读课文。7、指名读,集体再评议。8、指导初步复述。这段的描写是一边写敌军的反映,一边写郑军的攻击,让学生边说边想着当时的情景。9、再听录音再感受这一小节。、感知“建设台湾”1、他是怎样去建设台湾呢?(大致说说即可。)2、指导初步复述。按“欢迎”、“发展生产”、“办学”来理解课文。先自我复述再指导名复述。三、迁移深化1、分析今天的台湾形式,让学生来讨论。2、你打算怎样去收复台湾。四、布置作业小练笔描绘一个你在电视等中看到的战斗场面。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 收复2、郑成功 台湾建设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11 课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

19、祖国第 1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教学难点背诵第二自然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堵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2检查自读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深渊 雾霭 呐喊 盛满 维斯瓦河 疾驰 蜡烛 消逝 催

20、人奋起 肺结核病(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雾雹:雾气。疾驰:马车奔驰。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亡国:国家灭亡。消逝:消失。肺结核病:慢性传染病。通称肺病。3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4指导分段。三、精读指导1回答:“我”是谁?文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补充介绍: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3思考:你还知道什么?(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2)指读有关语句。帮助理解: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

21、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极深。(联系从书报、电影电视、老人那里了解到的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犯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4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四、指导书写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11 课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2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2、 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抓住“把我的心脏

22、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的。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1)、自读第二段,交流心得。(2)交流: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杯 2 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悲愤欲绝”(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

23、外心系祖国)(5)、小结:这一段写什么?3、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他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1)什么叫“弥留之际”?(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4引读第6自然段。交流,小结: 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阳之恨。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指课题

24、)“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 11 课题4、古诗两首第 1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指导初读。1、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2、

25、学生自己读诗,并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3、教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4、理解词语。让学生读文,并从诗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联系诗句内容理解词语。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练习掌握。二、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教师先指名读预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读诗。边读边想2再指名读诗,边读边了解诗的内容大意。3学生自由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四、作业。1读诗。2写生字。个性补充(

26、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 11 课题4、古诗两首第2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2、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 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1指名读诗,让同学想一想诗的题目的意思。(1)学生谈自己对

27、题目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说。(2)使学生明确题目的意思,并说明自己是怎么知道题目的意思的。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诗的内容来理解题目的含义。2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3逐句讲解、理解、体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的含义和它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1)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2)讨论整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爱国的情感。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首诗。5引导学生背诵示儿。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首诗。1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的题目的意思。2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3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体会诗的内容和作者情感。4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首诗。5、指导学生背

28、诵第二首诗。三、引导学生找出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异同点。1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2不同点: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3教师可检查学生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的情况。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 11 课题习作1第 1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

29、趣。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难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课前准备照片等资料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讲故事1、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游玩拍摄的照片。2、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1、师: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

30、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1、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2、师:能结合你

31、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3、师举例让学生练习说。五、理解“难忘”,拓宽思路,丰富写作素材:1、刚才,大家在提建议时,说到了要记录假期生活的快乐,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乐的经历让你难忘以外,还有不同的感受让你难忘吗? 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3、师:是呀,一段难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纪录了你自己亲身感受,刻骨铭心的历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神奇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你写出自己的滋味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文章。 六、写作提示:这节课,就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假期生活,想想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及当时的感受,然后有条理的写下来,注意突出重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32、,一会我们交流。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 11 课题习作1第 2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课前准备学生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一、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二、指导修改1、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建议大

33、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三、誊写教师巡视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 11 课题练习1第1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语文与生活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2.诵读与欣赏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

34、,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教学难点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指名读题。 2出示: q zi q z 妻 子 妻子 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3说一说读音发生变化后词义有什么变化。(前者指老婆;后者指老婆和儿女)。 4回到古诗中,再读诗句,进一步体会诗句中“妻子”的意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交流:学习、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词语吗? 6丁大勇说的“一个词的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成轻声”的说法对吗? 小结:“一个词的词尾如果是子、

35、儿、头,就应该读成轻声”的说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 指名读,齐读。 2以其中的一组词为例,正确朗读、讨论、分析读轻声前后意思的变化。用这组词说话。3同桌讨论其它的词语。汇报。 4小结:有些词语尽管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三)学习第三题。 1出示题目2自由读,读正确。小组讨论说说不同读音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3汇报,说说为什么这么读?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诵读与欣赏 1欣赏歌曲,随着音乐一起唱。 2自由读歌词。 3指名读,正音。 4讨论理解。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什么? (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

36、国的豪情。) 5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诗歌。 6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读了这么多遍,你觉得歌词的特点是什么?(语言简洁,适当反复) 7配乐诵读。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语文 册次: 11 课题练习1第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 写好钢笔字。描红古诗示儿,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2、口语交际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教学重点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教学难点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课前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写好

37、钢笔字。 1观察字帖。 2交流观察所得,说说要注意些什么。教师补充: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比书写情况。 第二板块:口语交际 1审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请人选一个你了解的民族,向同学们作介绍。 2讨论口语交际要求 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3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符合口语交际要求。 小组中要体现互动,介绍人要能解答同学的疑问。 4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学生评议、互动。 5根据介绍情况进行评选,选出本次“口语小明星”。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

38、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 11 课题5、负 荆 请 罪第 1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全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中的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联系课文,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教学重点根据剧本特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根据剧本特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激趣:1、大家看过话剧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历史小话剧的剧本,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看课文。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弄清剧中人物的身份,了解这个小

39、话剧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弄懂题目的意思。2、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检查自学情况:2、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读准:荆恕蔺卿分析:“蔺、庸”的字形2、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需要别人帮助的?3、指名试读课文:说说故事中有几个人物?他们的身份是什么?4、交流这个小话剧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讲清:时、地、原因、经过与结果。)5、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负”是什么意思?“荆”指什么?文中讲谁向谁请罪?6、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语文 册次: 11 课题5、负 荆 请 罪第2 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剧本,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