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450718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论文:“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论文:“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论文:“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园地”教材教学对学生智育的作用研究以市镇第一中学为例摘要:“园地”教材教学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精神和理念的体现,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表现“园地”教材教学与智育发展的关系,探索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因素,从而巩固“园地”教材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词:园地;教材教学;智育 在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的科研项目自学辅导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后,发现其研究成果不只是适用于教学学科,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结合目前体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探索性地提出了自学活动辅导教学法。自学活动辅导教学法(Selflearning

2、 Activity AndCounselling Teaching Method)就二十在于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既学习内容也学习如何独立地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从而促使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为主实现方式,以教师的设计,组织,点拨做辅导,可以比较充分的运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活动辅导教学法在体育“园地”教学中的运用,辅之以比较充分的学生活动,教师充分对学生的关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适合当前的学习环境,在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

3、不断丰富学生的成就感,显著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智育发展,为学生将来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市镇第一中学初一年级两个教学班共126名学生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际社会科学数据IBSCO HOST 数据库、加拿大SILVER 国家数据库和GOOGLE搜索工具,查阅相关国外文献。在中国期网(CNKI)数据库系统、国家体育总局信息所(SPORTS)数据库键入关键词“园地教材教学、发展智育”等进行检索,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到中山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查阅与本研究有关书籍。广泛阅读与本研究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了解基础理论及前沿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扎

4、实的基础理论支撑。1.2.2 实验法 以初一(2)班作为实验组,初一(8)班为对照组。通过“园地”教材教学的主要手段,即变通相似项目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选用“园地”器材实行教学和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将实验组的教学内容分“园地”教材教学(属选用部分)与大纲教材教学(属基本部分)两部分,其中“园地”教材教学授课时数占总数30%,大纲教材教学课时数占总时数70%,而对照组则严格要求按照“大纲”中的基本要求,只进行大纲教材教学,授课时数占总时数90%以上。最后做好实验前后有关文化成绩的记录建档工作。1.2.3 数据统计法 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处理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2 研究结果 根据

5、实验,对照组实验前后语文成绩、记忆力得分率、分析判断得分率提高值分别是5、7%、9%;对照组实验前后语文成绩、记忆力得分率、分析判断得分率提高值分别是8、12%、14%。对照组实验前后数学成绩、记忆力得分率、分析判断得分率、计算类得分率提高值分别是4、6%、9%、8%;实验组实验前后数学成绩、记忆力得分率、分析判断得分率、计算类得分率提高值是8、12%、11%、9%(详见下表)经过两个学期严格的授课实验,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一) 实验组思维敏捷、精力、体力相对充沛、富有创意。(二) “园地”教材教学能促进智育的发展、智育的发展又能反作用于“园地”教材教学,使快乐体育园地得到巩固与发展,两者相辅

6、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三) 实验后,在语文、数学的综合问卷考试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文化成绩提高幅度大。另外,从考试的题型归类分析中还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均较对照组学生强,占有优势。两组两科目实验前后成绩对照表 对照组 实验组实验前(小学 实验后 提高值 实验前(小学 实验后 提高值知识) 知识) 总分 62 67 5 62 70 8语 记忆类得分率 61% 68% 7% 62% 74% 12% 分析判断类得 58% 67% 9% 60% 74% 14%分率文 总分 64 68 4 64 72 8数 记忆类得分率 68% 74% 6% 67% 79% 12

7、% 分析判断类得 65% 74% 9% 64% 75% 11%分率学 计算类得分率 46% 54% 8% 47% 56% 9% 3分析与讨论3.1“园地”教材教学的出现丰富了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补了传统体育教学(即大纲教材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智力培育的不足,它能有效地调动智育教育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智力。经实验发现:“园地”教材教学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又能反作用于“园地”教材教学3.1.1“园地”教材教学提供了展开想象翅膀的广阔天地,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和形成。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智力因素的核心。在利用“园地”里的器材组织的游戏教学中,学生迫

8、于取胜之目的,势必努力想出取胜的方法,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想象思维的过程,在这样愉悦的动态环境中培养想象思维能力比起于静止沉闷的室内环境中培养想象思维能力,效果要好得多。另外,“园地”里大多器材设施“玩无定法”,同一项目设施往往有多种玩法且效果也不同,因而在寻求变换新玩法的同时也就很好地开拓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进而促进了智力的发展。由于“园地”教材教学的影响(即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学生往往把园地“教材教学时所掌握的思维方法、形式下意识地运用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之中去,使自己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从“两组科目实验前后成绩对照表”(以下简称“对照表”)的数据反映中,足以证明了这一点。而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9、的提高、接受能力的增强又能反作用于“园地”教材教学。如:对动作的快速理解、尽快建立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等,都要求学生需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接受能力才能完成,无形之中避免了讲授时间的浪费,增加了活动时间,从而提高了“园地“教材教学的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3.1.2“园地“教材教学能孕育创意和灵感,使创意在“玩中升华,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专家指出:创造性思维是在科学、合理、有趣的“玩”中展示和发展起来的。而创意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主流。时下实施的快乐体育园地恰恰为学生提供了“玩”的天地,它最有利于激活创意“园地”中设施项目众多、布局科学合理、具有直观性、启发、哲理明朗等特特点。如“利用园地里

10、的设施频率器进行教学来取代以往于跑道上的小步跑练习”的这一原理,对学生启迪匪浅,他们深有体会地对老师说:“设计真巧妙、有趣、科学”。这就给学生以创意的启迪,他们灵机一动,就会运用到学习中去。又如:在寻求变换新玩法的过程本身也就是一个激活创意的过程,这对学生来说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发展,进而促进了学习的进步。灵感是在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为学生在活动中捕捉灵感奠定了基础。如:在蛇形跑的反复跑中,学生通过比较便会发现要跑得快的奥妙在于:善于改变跑向制动协调能力好以及低重心。而这一发现和体会,就是灵感所致,终于在跑“玩”的比较中捕捉到灵感。而这种现象对促进

11、学习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双有利于“园地”教材教学。如:思维的敏捷、智力的提高,对“园地”教材教学的内容理解快而透彻,活动起来得心应手、趣味盎然,甚至达到“乐而忘返”的境界。实验组的学生在这方面最明显。3.1.3“园地”教材 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园地”教材教学时适时地给学生创造性地概括一些项目或动作的共性,不仅能促使学生技能间的迁移,而且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如:老师对梅花桩跑、蛇形跑、冲越险阻等这类项目概括总结时指出:它们的共性是身体都应适当前倾,因为这体现了力学中的重心原理。

12、受其影响,学生逐步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如:“园地”教材教学中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活动时,学生就必须经过自己独立的分析、判断、对比后才能作出组合的选择(如自己对项目的喜欢程度、熟练程度、项目间的内在联系、组合的科学性、合理性、趣味性等)。经常通过这样的多思、深思、善思,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正是文化学习所需要。实验组学生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来学习文化知识,成绩提高才如此之快。从对照表的数据反映中就证明了这一点。而成绩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园地”教材教学。如:上述的自由组合活动,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分析能力才能做得到,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3.2实验

13、组学生的文化成绩提高幅度之大,无不得益于“园地”教材教学。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保证,而且出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物质基础。实验证明:“园地”教材教学不仅能健身,而且能育智,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有效地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3.2.1“园地”教材教学能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有利于学习。学生都具有获得体育快乐的欲望,而“园地”教材教学正迎合了他们的这种欲望。由于“园地”教材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把这种快乐的获得延伸到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中去,因而课余时间常常到“园地”中玩玩,这不仅提高了用园率和巩固率,而且从中养成了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进而促进了身体的强健,为文化知识的学

14、习奠定了基础。实验发现:实验后实验组学生体格普遍健壮、精力充沛、体力旺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这一成果完全得益于“园地”教材教学)。而这方面的优势又正是学习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实验组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来学习文化知识,进步才如此显著。而对照组却缺少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对比之下就难得有实验组的好成绩。从对照表的数据反映中,足以证明了这上点。反之,充沛的精力和强壮的体格又能反作用于“园地”教材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如:冲越险阻就要求学生要有好的体力、梅花桩的追逐游戏就要求学生要有词句沛的精力,等等。3.2.2“园地”教材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促使学生从静止的机械记忆向动态的理性记忆转变

15、。保证大脑正常功能状态,是提高记忆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园地”教材教学能有效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机能、使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备状态,保持着良好的正常功能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记忆力。另外,记忆力又是在感性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园地”里众多设施项目具备的直观性、启发性、哲理性以及“园教”时老师的理性分析讲解(如耐力方面等)为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如:老师对复杂动作(单个动作、联合动作、某类动作等)的概括(简练的几个字或口诀),便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从机械记忆向更改记忆转变,最终提高记忆力。而记忆力的提高,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习成绩迅速提高。从对

16、照表的数据反映中,足以证明这一点。总而言之,实验组学生正是凭借经“园地”教材教学而发展起来的智力因素的优势来努力投身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有今天的好成绩,进而有力地证明了“”的原理(体育智育)。而对照组却缺少这些优势,才导致成绩不如实验组的好。4、结语 园地教材教学与智育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是成功的,收效是丰硕的,实验为我们提示了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同时也提示了“园地”教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最大的突破作用在于有效地促进了其他素质的全面发展尤为智育,进而推动了素质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参考文献1韩永昌,心理学M,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2王步标,华明, 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魏国富,利用高中地理自学园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9.4姜海涛,体育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5).5李瑶整,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6刘威,运动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辽岭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8).7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