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450968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 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与教材内容对照课程标准要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某区域的气温、降水概况,并归纳出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阐述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出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举例说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举例说明某区域环境和

2、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注:课程标准内容是根据教育部2010年8月最新修订后的修订稿,打着为教材选择的要素。)二、教材内容分析在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差异的基础上,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中国的省内区域。从教材内容看,本单元列举了两个省内区域的典型案例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进行分析,基本把这两个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点作了概括,是前一单元“认识省级区域”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教材是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两个省内区域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

3、约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形成学习区域的基本能力,为学生认识我国众多的省内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认识跨省区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从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单元是课程标准要求中国地理部分“认识地区”的延伸,所选的两个地区选取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不同区域要素来组织教材,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典型地区后,不仅对这些地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认识一个地区的基本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本单元在教材内容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

4、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全国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因此,教材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区域。本节学习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外向型的经济”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政策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优势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更主要的则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第二部分“城镇的发展”学习的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因。城镇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和景观发

5、生巨大变化的显著标志。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促进本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城镇化,两部分内容互为联系、互相作用,通过经济发展这一主线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也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是,本节内容涉及的地理新名词比较多,如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区位、外向型经济、产业扩散、城镇化等等,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联系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本节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它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

6、现,对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学习内容共分为两部分。“丰富的旅游资源”重点分析了地处热带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热带自然景观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第二部分突出了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及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地处热带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从而形成了热带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旅游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材以旅游业为线索,层层递进,把整节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既体现了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7、的关系,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晰的方向。本节的知识多为理解性的知识,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对理解我们国家的多民族特点有很大的帮助,这属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在教学中要予以体现。另外,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也必不可少。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并说明其重要性和优越性;阅读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主要产业部门及经济发展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运用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特点及原因,评价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2.认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知道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在区域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2.分析西双版纳的案例,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以西双版纳为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9、的重要意义。2.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四、内容解读与教学建议: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洲本节教材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这个快速发展的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介绍,旨在使学生了解沿海地区经济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教材中通过叙述式课文与活动式课文及丰富的插图和阅读材料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有利于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德的发展过程。【新课引入】可采用直接设问“你们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吗?”来导入,

10、也可可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录像来情境导入,或从我国经济特区入手来导入,根据情况灵活选取引入方式。【对外开放的前沿】本标题内容重点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一结论的原因,也就是本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政策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其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后面两个标题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此,教材安排了两幅重要地图和一个阅读材料来辅助学习:“珠江三角洲”(图7.1):这是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提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地形、交通、城市等众多信息。“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7.2):这是一幅平面坐标柱状图,说明了本区在吸引外资方面

11、居全国首位,要注意观察纵坐标和横坐标代表的含义。阅读材料“全国著名的侨乡”:介绍了本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这一突出的人文优势。本标题涉及几个重要的地理名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三角洲:是指河口地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而形成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原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三角形平原,在本节教材中则指的是一个人文区域概念,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千米。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

12、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我国现有深圳(2020平方千米)、珠海(1687.8平方千米)、厦门(1565平方千米)、汕头(2064平方千米)和海南岛(33920平方千米)五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延伸。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些地区,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延伸,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

13、漳(州)泉(州)三个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沿海地区。侨乡:主要是指国内某些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广东和福建有很多县市历史上旅居海外的华侨较多,被称为侨乡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对于本标题内容的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图7.2及相应的叙述式课文,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大、增长快、在全国居首要地位等特点,对“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一结论有个直观的印象。第二,结合教材的活动性课文展开,分析本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影响因素:利用图7.1,分析本区优越的区位条件,结合阅读材料“全国著名的侨乡”认识本区丰富的人文条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4、来分析本区发展的政策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填写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外向型的经济】本标题内容重点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特点,是前一标题内容的延伸和深化,两个标题内容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了解外向型经济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本标题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师生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提供了三幅图和一个阅读材料来辅助学习:“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7.3):通过一幅饼状扇形图看出本区外资74%来源于港澳地区,进一步验证了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对其外形经济的形成的巨大作用。“外向型经济一例”(图7.4):用联系图的方式,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外向型经济的含义,使学生对外

15、向型经济形成直观的印象。“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7.5):通过一幅平面坐标曲线图提供了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的变化资料,目的是通过对比来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阅读材料“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本段阅读材料补充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该种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与其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位置分不开的,从而回扣了前一标题的内容。对于本标题内容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读图7.4,使学生对外向型经济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利用文字叙述课文及读材料了解本区外向型经济状况特点。第二,利用图7.3及学习前一标题的知识储备,分析认识“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

16、对外向型经济形成的重要作用。第三,利用活动课文中“活动1”来分析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利用“活动2”分析本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利用“活动3”内容,结合上册P111“活动1”内容,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产业条件的不同,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城镇的发展】本标题内容的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因。本区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教材紧紧围绕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来展开,体现了地理要素间联系,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相应地提供了四幅图片和一个阅读材料来辅助学习:“农业用地与

17、非农业用地的交错分布”(7.6):通过一幅景观照片使学生对本区城镇发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川流不息的民工潮”(图7.7):来补充说明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的变化”(图7.8):提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1984年和2000年的城镇信息,印证本区快速城镇化的事实。“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图7.9):采用对话的形式分析城镇化带来的利弊,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介绍了本区因加工工业的发展而引发的“民工潮”现象,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本区经济的繁荣以及带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本标题中提到城镇化这一概念,教师要注意结合图7.8向学生交代清楚。

18、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对于本标题内容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7.8,得出本区“城镇数量迅速增加,非农业人口迅速增长,城镇化发展迅速”的结论;利用图7.6结合第二段叙述课文,认识本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利用景观,作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佐证。第二,结合

19、第二标题所学的知识和第一段叙述课文及阅读材料,总结分析本区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第三,结合图7.9完成“活动2”内容,分组讨论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认识环境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引入新课】对八年级的同学来说,旅游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可收集西双版纳的美丽风光图片制成课件进行展示或让学生查阅资料或上网收集西双版纳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资料或实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标题重点介绍了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热带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及从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了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为学习第二标

20、题内容做好铺垫。为此,教材提供了五幅(组)图片及一个阅读材料来辅助学习,力求使教学内容直白,便于学生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7.10):这是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提供了西双版纳的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相对位置),周围地区的地形、河流、交通等自然和社会地理状况信息。“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图7.11)和“可爱的雨林动物”(7.12):两组照片直观再现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独具特色的动植物景观,使学生对本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直观的印象。“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这是一幅年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以景洪市为例,说明了本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及特点,为说明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21、的原因服务。“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7.14):本组图片反映了傣族文化风情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现了人文资源与地理环境间的联系。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介绍了傣族的泼水节,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加深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本标题内容侧重于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7.11和图7.12,对本区丰富独特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有直观的印象,利用图7.14和P59叙述课文了解本区以傣族为主形成

22、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回扣标题“丰富的旅游资源”。第二,引导学生读图7.10,分组讨论本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周边的国家,对本区位置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西双版纳气候有什么特点呢?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转入“活动1和2”的学习,通过分析这两个活动得到本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所在。第三,利用“活动3”展开讨论,借此过渡到第二标题内容的学习。【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本标题内容主要介绍了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是上一标题

23、内容的延伸和深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上述内容,教材提供了三幅图和一个阅读材料来辅助学习:“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7.15):提供了西双版纳主要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信息,目的是说明本区旅游业的发达。“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这是一幅坐标曲线图,反映了本区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了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图7.17):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的交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诸多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旅游业对本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本标题内容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读图7.15,结合第一段叙述式课文,了解本区众多的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回扣“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这一标题。第二,利用图7.10来验证说明旅游业已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第三,利用图7.17和阅读材料及相关叙述课文,分析旅游业对本区多个产业部门发展的推动作用,回答本区“为什么发展旅游业”。第四,利用“活动1”和“活动2”引导学生思考本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具体可分小组讨论展示或分角色扮演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