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45157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4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 题我的家乡在哪里(第一课时)周 节11教学目标1、 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2、 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3、 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地形的异同,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重点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教学难点1、 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2、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地形的异同,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准备1、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地图,中国地形图2、 地理谜语3、 各省市车牌图片课 时 3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2、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让我们在地图上找一找。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1、 读读地图上的语言展示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2、 我们的发现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中国和吉林省的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吉林省,看看吉林省在祖国的哪个位置。(2)找找吉林省周遍的邻省(自治区、直辖市)(3)找找我们所在的城市长春市的位置。活动二:画家乡1、 出示吉林省地图,使学生认识和熟悉家乡地图的轮廓,知道吉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的所在地。 2、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家乡地图的轮廓,涂上自己喜欢的颜

3、色,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从而将家乡和自己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 3、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吉林省的地图像什么,以此加深对家乡的印象。板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 北 西 东 南教学反思课 题我的家乡在哪里(第二课时)周节12教学过程活动三:地图知识小游戏1、 猜谜语根据谜语猜出地名:(1) 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2) 夏天穿棉袄(打一省会武汉)(3) 一路平安(打一城市旅顺)(4) 重男轻女(打一城市贵阳)2、 我是小小交通警X|k | B | 1 . c|O |m请学生来做小小交通警,根据车牌找出在你所管辖的地段中交通事故的肇事车。吉A30215 川D503

4、14 京A88676 黑B99999活动四:认识家乡的地形1、出示中国地形图找出地图上有哪些颜色,结合家乡环境,理解地图上的颜色的意义。2、初步知道我国的五种地形: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3、说出吉林省是哪种地形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我国的五种地形: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吉林省是哪种地形:平原教学反思 课 题我的家乡在哪里(第三课时)周节21教学过程活动五:找老家1、 请学生介绍自己户口上写的祖籍。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通过比较居住地和父辈的出生地是否一致,理解“老家”的含义。2、 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己老家的位置,说一说为什么称那里为“老家”。3、访问父母,搜集老家的有关资料

5、,了解、认识自己的老家。如老家的亲人、风土人情、城市或乡村的面貌、老家的过去等等。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自己老家的情况,并说明自己是怎样了解到老家的情况的。4、说说回老家的路线,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老家时的应注意的礼仪。活动六:我是小记者新- 课 -标 -第 -一- 网采访班里从外地转来的同学,请他们说说自己家乡的情况。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是家乡的风土人情教学反思 课 题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第一课时)周 节22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以家乡名人,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6、。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2、 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以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以家乡名人,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1、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以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长春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语:

7、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让我们就从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来认识我们的家乡吧!活动一:我爱家乡山和水1、寻找家乡的美景(1) 课前收集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图片等相关资料,以及歌颂家乡的歌曲、诗歌等。(2) 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找到的资料。(3) 交流个人收集资料的方法(4) 唱唱歌颂家乡的歌曲,介绍自己参观游览名胜古迹的感受。2、我是小导游(1) 自愿组成小组,开展“我是家乡小导游”的模拟活动。(2)搜集资料:小组成员就一景点分专题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包括:图片、景点介绍、传说、历史故事等)(3)动手编写、制作:把各组成员搜集到的美丽传说,编写成解说词。

8、(4)各小组派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板书设计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家乡的美景 歌颂家乡的歌 家乡的传说教学反思课 题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第二课时)周节31教学过程活动二:家乡的骄傲1、 考察搜集: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进行考察和搜集资料、图片。包括家乡的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家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我们身边的,让我们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2、 分组汇报: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以表演、问题竟答、图片介绍、讲人物故事等形式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3、 讨论归纳:小组讨论哪些人物可以进入“光荣榜”,并说出原因。 4、思考:联想自己,从小怎样做做一个合格的家乡人;长大后能为家乡做点啥?二次备课板

9、书设计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光荣榜: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乡人 长大后能为家乡做点啥?教学反思 课 题浓浓的乡情(第一课时)周 节32教学目标1、 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2、 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教学重点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教学难点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一方

10、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教学准备收集具有乡土文化的歌曲、图片、手工艺品等等课 时 3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语: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管身在何方,只要人们听到家乡的话音,尝到家乡的美食,看到家乡的手工艺品,都会感到格外亲切。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中成长起来的。活动一:家乡文化采风1、 课前,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调查了解吉林黑土地文化的不同方面。2、课上,开展“吉林文化节”活动:说家乡话,唱家乡的歌曲、戏曲;做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吉林文化的图片等;看录像,听录音等等。3、 过比较吉林黑土地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异同。以猜猜看、连线等形式,初步感受家乡

11、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播放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风格,歌曲的名、歌曲所反映的内容,猜猜可能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唱的歌。活动二:认识家乡的老房子1、 搜集老房子图片,了解家乡富有特点的老房子,了解老房子的特点及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在班级交流。2、 搜集其他地区老房子的图片,比较不同地区房屋建筑的不同特点。板书设计浓 浓 的 乡 情 家乡话 家乡的歌 你所知道的 家乡戏曲 传统手工艺品 家乡菜课 题浓浓的乡情(第二课时)周节41教学过程活动三:追溯街名的由来1、 确定根据家庭居住状况,组成小组,考察自己居住的街巷地名的由来。以及全班同学都比较关心或熟悉的街巷的名字的由来。2、 分组活动:采访、调

12、查街巷地名的由来。3、 归纳整理:各小组将自己的调查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4、汇报展示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浓浓的乡情我想知道的街巷名字的由来 我知道的街巷名字的由来课 题浓浓的乡情(第三课时)周节42教学过程活动三:家乡的美食佳肴1、 找找风味小吃和佳肴:了解街上看到的各种风味小吃各属于哪个地区的风味,分析不同地区的风味小吃各有什么特点。2、 小小美食城:学生自愿结合成组,开设特色“餐馆(小吃店、食品店)”,“老板”向大家介绍本店的特色食品。3、 找一找特色食品与当地环境、物产的关系。活动四:做做家乡菜1、 根据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选择一种自己容易做的家乡菜。2、 讨论自己选择的家乡菜的做法,详细

13、记录。3、 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和家长一起做一道家乡菜或风味小吃。4、 谈谈自己在做菜时的体会,和家长对自己的家乡菜的评价。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浓浓的乡情我要做的家乡菜是 做菜需要的材料、步骤教学反思 课 题吃穿用哪里来(第一课时)周 节51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探究,知道工农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2、 在调查了解工人和农民如何进行生产劳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地区某一具体的工农业产品的来历,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3、 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体验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4、 通过了解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工具的变化,感受生产与人的需求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日

14、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探究,知道工农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调查了解工人和农民如何进行生产劳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地区某一具体的工农业产品的来历,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体验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通过了解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工具的变化,感受生产与人的需求的关系。教学准备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语:我们每天需要吃饭、穿衣,还需要使用各种生活用品。现在,让我们把它们一一列出来。活动一:生活用品找“老家”1、 观察生活:找出自己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一些必备的物品,推测和判断这些物品是来自农村还是工厂。2、 归类: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15、将来自农村的放在农产品中,来自工厂的放在工业品中。学生互相评价,看看选择的类别是否正确。3、 归纳农产品、工业品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同特征,在实际生活中感知我们的生活与工农生产密不可分活动二:不同的农产品1、 课前调查:家里餐桌上所吃的农产品中,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2、 到农贸市场调查,市场中都有哪些农产品,如粮食、蔬菜、肉类、水产类、水果类等等,它们的产地是哪里?3、 吉林省的特色农产品都有什么,图文并茂的向大家介绍一下板书设计吃穿用哪里来我们生活的日用品有哪些?农贸市场中的农产品产地是哪里? 吉林省的特色农产品都有什么课 题吃穿用哪里来(第二课时)周节52教学过程 活动三:农业

16、话今昔1、 传统农业:通过访问家长、老人,查找资料,实地考察、阅读文学作品中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描述等,了解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2、 现代农业:通过查找图片、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3、 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不同,结合本地区种植业、养殖业等实际情况,研讨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带来的重大变化。4、 我们的畅想:学生自己畅想未来的农业,并把自己的畅想画出来或写出来。5、 在搜集资料、小组研讨的基础上,举办 图片展。图片可以是照片、绘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画。二次备课活动四:我所认识的工业生产1、 交流: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工业生产的情况,说一说工人采取流水作业方式进行生

17、产的具体情况。教学过程2、 讨论:(1) 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人们为什么要分工,工人们是怎样进行分工和合作的。(2) 工厂生产的产品在市场要受到大家欢迎,最终要的就是一定要保证质量,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工厂要采取些什么措施。w W w .X k b 1. c O m(3)为什么工厂要不开发新产品,研究人员根据什么来研究新产品?板书设计吃穿用哪里来 传统农业 农业 现代农业教学反思课 题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第一课时)周 节61教学目标1、 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发展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发展。2、 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

18、需要。3、通过对劳动工具发展变化的认识,体验人们在劳动中的不同感受,探讨人们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原因。教学重点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发展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发展。教学难点1、 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通过对劳动工具发展变化的认识,体验人们在劳动中的不同感受,探讨人们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原因。教学准备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日常用品是我们离不开的,那么它们都有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以电视机为例说一说!活动一:找一找产品的变化1、 观察与思考: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

19、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问问父母或产品的销售人员,这些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更新?2、讨论:(1)电视机为什么会不断更新?教学过程(2)你所看见的电视机,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3)你设想的那种电视机是否会产生?为什么?(4)从电视机的发展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与人们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把每个小组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板书设计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你知道哪些产品在不断的更新?课 题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第二课时)周节2教学过程活动二:小小设计师、 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还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可以改进。、 小组讨论,看看各自提的问题是否合理。、每个学

20、生根据自己的问题,提出修改方案(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产品)、 向所有同学展示自己的改进产品(新品),思考:()你的产品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如果大家有了共同的改进想法,你认为厂家会想办法改进吗?为什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小小设计师 我设计:X k B 1 . c o m教学反思 课 题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第一课时)周 节71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调查,了解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并明白它们与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2、 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的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变化着。相应地,人们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可以变化行业。

21、3、引导学生引用调查了解的探究学习方式,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调查,了解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并明白它们与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的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变化着。相应地,人们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可以变化行业。引导学生引用调查了解的探究学习方式,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教学准备调查周围人的职业情况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语: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你们的爸爸、妈妈和周围人们,他们都在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又是怎样干好自己的工作的?活动一:行业小调查1、 以自己家庭成员,或周围的人

22、为对象,了解人们正在从事的行业教学过程2、 小组内各成员介绍自己的调查对象正在从事的行业。并对他们从事的行业,按照生产部门进行分类。活动二:行业间的分工与合作1、 观察4445页,讨论方便面生产需要哪些部门的合作。2、 小组讨论,熟悉的商品生产从原料、加工、能源、运输等多个方面,找一找需要哪些行业的合作。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说说你知道的行业 分工与合作课 题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第二课时)周节72教学过程活动三:讨论:它们来自哪里1、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对书中图片进行探究、交流。2、 班内汇报,是思考进一步加深。活动四:小调查1、 了解家里人或邻居职业的变化。2、 列表展示所调查人物的变化情况(

23、时间、职业变化次数、变化内容、理由、感受、对自己现在职业的满意与否;对子机职业未来的想法等)3、小组交流,从中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共同点和规律。二次备课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职业的变化教学反思 课 题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第一课时)周 节81教学目标1、 通过调查,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2、 体会现代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3、 感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学重点通过调查,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难点1、 会现代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2、感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学准备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语:现代交通真发达,陆地、水上、空中多种多样,真是四通八达

24、。你们都知道那些运输工具呢?活动一:看交通,查交通1、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调查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资料。2、各小组采用自各喜欢的形式,相全班同学分别介绍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方式的不同特点。3、结合周围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研讨如何保护这些公共设施。活动二:说交通,用交通1、 结合自己上学、外出旅游、参观时,曾经利用过的交通运输方式,谈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2、 根据长春地区的特点,着怒地各种运输方式的不同优势,感受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其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板书设计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汽车 速度快 运量不大 短途火车 速度较快 运量大

25、 较长距离的大宗货物船舶 速度较慢 运量大、便宜 较长距离的大宗货物飞机 速度最快 运量小、运费高 长途、贵重、鲜活课 题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第二课时)周 节82教学过程一 简介本地区(长春)的实际交通运输特点。二 体验角色1根据学生的居住生活情况,选择和确定火车站,汽车站,飞机,轮船客运码头等中的一个情景。2教师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们的工作的艰辛,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们。三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各种交通站点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交通运输站点的共同特点。四 简介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功能。五 拓展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再探究。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 题交

26、通与我们的生活周 节91教学目标1、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了解“山区的交通”,进一步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山区的交通”,进一步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生活中的交通图片课 时 1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因各种原因出行。我们吃穿用的物品,有很多也是来自外地的,因而,交通运输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w W w .x K b 1.c o M活动一:谈生活 谈交通1

27、、 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小组,分析、研究衣、食、住、行和交通的密切关系。2、 相互交流各种资料,采用的方式不限,谈谈交通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3、 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物品,调查它的运输经历,画出物品旅行记的连环画,感受交通对生活的作用。活动二:山区交通大家谈1、展示反映山区地形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山区里人们出行有哪些不便。2、 说一说山区里生产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对“要想福,先修路”开展讨论。并列举山区里由于有了交通后,人们生活和生产发生的变化。3、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开发山区交通的方安,用绘画、文字等方法为它设计开发方案,着重描述交通开发的重要性。总结:交通

28、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交通。板书设计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交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学反思课 题从古到今话交通(第一课时)周 节92教学目标1、 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2、 调查交通的变化,知道交通变化为家乡发展带来了机遇。3、 知道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教学重点1、 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2、 调查交通的变化,知道交通变化为家乡发展带来了机遇。教学难点知道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教学准备家乡交通不同时期的图片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随着社

29、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不断变化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的变化。活动一:交通史话1、 让学生围绕人们过去的交通方式,(车、桥、路、船)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考察,搜集有关交通设施演变过程的相关图片和资料等。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来研究。2、 学生汇报资料搜集情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战时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学过程3、 引导学生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时间和事实的准确性,初步具有科学的态度。活动二:思考: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1、 组织大家思考: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靠的是什么?2、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3、 小组选派代表本组同学的观点。4、 课后小感想文飞上

30、蓝天的梦想板书设计从古到今话交通过去的交通现在的飞上蓝天的梦想教学反思课 题从古到今话交通(第二课时)周节101教学过程活动三:家乡交通今日谈1、 调查家乡长春交通的变化,搜集相关图片。2、 “家乡交通新面貌”图片展,由学生汇报所调查了解的有关家乡长春交通的变化,并将图片分类展览,供学生自行观赏。3、 通过对家乡长春今日交通一系列图片的观赏,畅谈自己的感受,设想家乡长春交通的未来发展情况。4、 设计未来绿色的交通工具。二次备课板书设计从古到今话交通w W w .X k b 1. c O m家乡交通的变化教学反思 课 题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第一课时)周 节102教学目标1、 结合长春的实际情况,

31、认识交通标志,规定和标线。2、 通过对长春地区大街的观察,懂得交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http:/w ww.x kb1. c om3、 通过辩论会,让学生知道汽车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和节能的基础上。教学重点1、 结合长春的实际情况,认识交通标志,规定和标线。2、通过对长春地区大街的观察,懂得交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汽车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和节能的基础上。教学准备1、 课前到城市的马路上和大街上进行观察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随着交通的发展,交通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的同时,也的确带来了不少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交通所带

32、来的问题”活动一:城市里看交通2、 课前到城市的马路上和大街上进行观察,了解城市立体交通发展的风景线,其中既有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又有各种交通标志。采用拍照、画画等方式,将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3、 了解每天什么时候公路上通过的车最多,车多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可将上、下班教学过程时,车辆和行人拥挤的场面照下来,询问人们碰到堵车时的感受是什么。4、 到汽车加油站问一问每天要消费多少汽油,了解城市里有多少个汽车加油站。4、了解国家和政府对控制汽车噪音和汽车尾气采取的哪些措施。板书设计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我所了解到的交通问题:教学反思课 题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第二课时)周节111教学过程活动二:我的

33、发现1、 学生汇报自己在调查中,了解到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汽车喇叭声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汽车越来越多后产生的交通堵塞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公里越修越多造成的耕地减少;人们认为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等。2、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哪些影响,并举出具体事例。3、 引导学生出示一个城市汽车加油站的数据,算一算每天要消耗多少汽油,了解汽油的来源,从中知道能源是有限的,消耗后不能再生。4、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出示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5、 设想人们为了进一步解决发展交通带来的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办法。二

34、次备课板书设计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我的发现教学反思 课 题通信连万家(第一课时)周 节112教学目标1、 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 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3、 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4、 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相关法律。教学重点1、 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 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1、 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2、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相关法律。教学准备调查和通信相关的资料课 时 3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

35、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每天人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那么,是谁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信使的角色呢?让我们一起里学习“通信连万家”。活动一:我们生活中的信使1、 访问周围的亲属、朋友常采用哪些通信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这些通信方式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和好处。2、 问问爸爸、妈妈喜欢使用哪些通信方式与他人联系,并举出具体事例。3、 查找有关资料,看看现代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4、学生自愿组合小组,对调查的结果、搜教学过程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如:现代通信方式的种类及特点;人们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及人们的通信感受、体验;举例说明通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通过调查,提出

36、疑问,以便大家共同探讨解决。5、 各组选择一个重点问题,做好课堂汇报的准备。活动二:我们如何选择通信方式1、 说一说现代通信方式有哪些种类。通过归纳,明确现代通信方式有 ,一类是邮政,是通过火车、飞机、轮船及邮递员传递信件、包裹等,我们看的见得事物和真人;另一类是电信,主要是通过电波、光波传递文字和信息。2、 举出具体事例说一说家人和自己使用过哪些通信方式,通过这些通信方式给自己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同时解决了生活中的哪些难题。3、 举例说一说各种通信方式所具有的特点。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感受到通信与人们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并加深对各种通信方式特点的了解,为正确选择通心方式打下基础。4、 学生分组

37、表演如何利用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板书设计通信连万家你知道有哪些通信方式教学反思课 题通信连万家(第二课时)周 节121教学过程活动三:我们的主意1、 结合课文中提供的情境,围绕“儿童环保日”的建立,学生们可以分组设计和思考:我们怎样和他们联系、交流意见,从活动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2、 自愿组合采用表演、图画等形式,汇报本组采用哪些通信方式,来号召各地同学建立“儿童环保日”,其他同学对他们的通信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做出评价。3、 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人们在选择通信方式时,一般要从哪些因素来考虑。并归纳出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快捷、省钱等。4、 提供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练习选择通信方式,

38、也可以组织模拟活动,让学生知道使用这些通信方式的程序。二次备课板书设计通信连万家哪种方式最适合我?w W w .X k b 1. c O m教学反思 课 题通信连万家(第三课时)周 节122教学过程活动四:文明通信1、 对生活中,人们在通信方面所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辨析、讨论、表演。如:打电话的礼貌、书信道德规范等。2、 学生选择一种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人进行一次实际的通信联系,并做好通信记录。如:书信、电话记录等。3、 根据课文提供的案例,对隐匿别人信件的做法进行分析,让学生换位思考没收到信件的人心情会怎么样,如果你是那个没收到信件的人你会怎么想。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在情感和态度上有一个更深

39、入的认识。4、 学习有关的法律条文,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通信自由,同时,也懂得应当如何遵守法律,不隐匿、毁弃或私自拆开他人邮件、电报等,为了能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从小帮助学生树立文明通信的自觉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二次备课板书设计通信连万家 我是文明小使者教学反思 课 题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第一课时)周 节131教学目标1、 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2、 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3、 体会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会更加发达。教学重点1、 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2、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教学难点体会

40、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会更加发达。教学准备调查通信的发展过程课 时 2课时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信方式的种类、知道了通信与我们每个人关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通信是经过了怎样的发展的。活动一:调查研究活动X|k | B | 1 . c|O |m1、 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由分成三个学习小组,从三个课题中自选一个进行研究学习:(1) 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2) 近代通信是怎么发展的?(3) 未来的通信方式可能有哪些?2、 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进行具体的指导。(1)启发学生通过书报、杂志、互联网、X k B 1 . c o m教学过程 向家长询问等多种途径获取所需信息。 (2)给学生提出搜集信息的具体要求:最好多搜集有关的图片、故事等资料。(3)了解学生研究学习的情况,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处理信息。3、搜集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的来历及有关故事,并设计一张通信方式的发展进程图表。板书设计从烽火台到互联网古代的通信现代的通信未来的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