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451820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课前预习:1. 了解作者林斤澜的情况。2. 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内容。3. 有感情朗读课文,直至熟读。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教学目标:1.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领略北国春风不同凡响的美。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辩证地看问题。3.理解作者先抑后扬地突出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的表现作用。4.与春比较

2、阅读。评价任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 2.北国春风究竟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的怀念和热爱?3.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4.与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领略了江南春天的柔婉之美,诗情画意之美。在文中作者对春风进行了描绘,现在我们一起将它背诵一下,再一次感受那江南春风的轻柔与温暖!我们北方的春风与江南春天是否一样美呢?生活在北方的你察觉到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作家林斤澜去感受一下北国春风的魅力吧!二、预习展示1.查一查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林斤澜的情况,并予以展

3、示。2.测一测(1)我能读准。褒贬 老窖 冰碴 靸鞋 荆条 冰砚 抛撒 发霉(2)我能写对。有名无sh zh 暖还寒 千里冰fng 草zhng 莺飞 色味j 全(3)我能读好。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针对朗读的情况师生简要点评。朗读指导:朗读时,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汇到课文的情景氛围中。描写南方春风的,可用温柔、愉悦的语调;描写北方春风的,要用高昂、豪迈的语调。三、诵读感知1.读一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明确: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文中哪个语句话直接点明了这种感情?明确:“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齐读)2.品一品北国春风究竟有什么特点

4、让作者如此的怀念和热爱?学生分组讨论:作者笔下的北国春风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讨论后,要求用“我从 一句(几句)话中体会到北国春风 的特点”句式展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学情预测:让学生一下子概括出北国春风的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先找出描写北国春风的重要语句,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教师应进行适当点拨或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设想:第6段:(一夜之间段尾)点拨1:这段文字从哪些角度来写春风?提示:视觉:扑、漫、插、灌(滚滚而来)听觉:“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撒拉撒拉”触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点拨2:这些词句写出了北国春风什么特点?提示:粗犷、强劲。能驱冰化雪第7段:“轰的一声

5、”、“嘎的一声”、格拉拉、格拉拉”。点拨1:这里怎样体现作者对春风的喜爱呢?提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面对晃动作响的房子,作者并不恐惧,却想象成人在伸懒腰,动弹胳膊腿。点拨2:这里写出了北国春风什么特点?提示:摧枯拉朽。第8段:春风呼哧哧地帮助呼哧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点拨1:“好不痛快人也。”怎样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点拨2:这里写出了北国春风什么特点?提示:催生万物第9段: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忽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点拨1:此句是在写出北国还是写

6、南国春风?点拨2:分别写出北国春风、南国春风怎样不同的特点?南国春风:轻柔(“抚摩大地、像柳丝的飘拂“)和细腻(”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北国的春风:驱霜化雪、摧枯拉朽、催生万物,具有粗犷阳刚之美第10段: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明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点拨:第10段写的是什么?是否没用?(对比、反衬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四、巩固拓展练一练1.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校园的早晨,学生作文。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聆听,展开想象,运用适当的拟声词,描绘你所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2.播放音乐清晨,让学生伴着美妙的乐声朗诵自己的作品。五、

7、布置作业1.背诵“一夜之间”2.课下收集有关“春风”的诗句,下节课与其他同学交流。第二课时一、合作探讨议一议学生分组讨论: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北方春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学情预测:学生大都能发现文章开头并没有表达热爱之情,关键在于提醒学生注意欲扬先抑的写法,引导学生逐段分析文本。)明确: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

8、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二、重点赏析比一比1.学生齐读课文3、4、9、10段,然后分组讨论:比较一下江南的春风与北国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学情预测:经过前面的阅读体会,学生很容易辨别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探索“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北方的春风:强劲、粗犷。扫尽残冬,催生万物。好比力大无穷的好汉南方的春风:温柔、温暖。柳絮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好比柔情万般的姑娘两种形成对比,突出北国春风

9、的“有力”,北国春风的巨大威力。2.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可以有不同见解)三、拓展延伸1.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吗?(让学生自由回答)2.讨论:朱自清春花、春草、春雨都写,而林斤澜单写春风,你读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情预测:学生大都能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诸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语言风格等,教师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教师归纳:本文单写春风,北国的春之精神全部集中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与春的柔婉之美完全不同的豪迈之美、雄健之美、苍劲之美、粗犷之美。我们读后可能会有这样种种感受:第一、即使写春天的美好,也不是只有那“莺歌燕舞”一种;不写经典意象的“春姑娘”,而把春写成力

10、大无穷的北国大汉,反而使人耳目一新。第二、重点只写某一事物,不仅可以写出春天的景象,甚至可以给人更为深刻的、强烈的、独特的印象。第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体验,写出春天可能很不一样,即使都写春天的美好,也可能具体样式完全不同。3.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与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归纳:(1)北国春风的特点:具有粗犷之美。(2)比较: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林斤澜的笔下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4.归纳写作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并找出相应的句子。)(学情预测:学生大多能零碎散乱地说出一些特点,教师可将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词

11、写在黑板上,最后在进行归纳总结。)(一)语言粗犷豪放。动词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问,使语言富于变化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二)语言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三)采用了对比烘托和先扬后抑的写法,突出了北国春风的阳刚之美。板书设计:春 风林斤澜厌恶 喜爱对比 衬托抑 扬 强劲、粗犷、扫尽残冬、催生万物教学反思:我觉得“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这一环节处理的过于仓促,还应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语文的特点与其他科目不同,如果只局限于语文教学参考书上的字词句篇,无疑会使语文学习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反复琐碎的词句分析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将课文作例子来看待,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去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学生拓展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春风除了让学生理解北国春风的独特之处外,更应该让学生体悟到不管是南国的春风还是北国的春风,他们都有符合自己地域的不同特点,就像同学们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同样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