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494457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仿”的四部曲浅谈情景模拟活动的有效性 摘要: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入情入境,全身心参与活动,体验角色,感知感悟。活动前的情感激发,活动中的氛围渲染和教师的组织调控、活动后的交流评价都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关键词:模拟情景 角色扮演 情感体验 实效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要在生活情景中教与学。而某些情景却与儿童有着时间的差距和空间的距离,是难以身临其境的。选择情景模拟“仿”教学形式则可缩短这种“距离感”,利用情景的感染和移情作用,通过故事、小品、录音

2、、录像、多媒体等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典型的生活场景,激起儿童的道德情感,形成健康的道德认识,获得深刻的道德体验,让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不再是概念、公式、空洞的,而是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教师必须立足教材,联系实际,思量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选择能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仿真性活动,组织好“仿”的四步骤。一、“仿”前激情感,做好铺垫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语)。对于儿童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它推动着孩子积极主动地走到自己向往的情景中去体验去收获。那么,如何让孩子对即将模拟的情景与扮演的角色饶有兴趣呢?我认为,有兴必先有情,教师有必要关注儿童入

3、境之前的情感基础,有怔对性地对创设的情景的背景、场景或情景中角色的年龄、性格、身份、任务等基本信息作简单介绍,激活学生与情景、角色所需情感有相互作用力的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悲或壮、或憎或怜之情。让儿童感到“我即入情景”,在可涉足间,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这样的“仿”前诱情激趣为儿童主动参与情景模拟活动,承担角色扮演做好了自然必要的铺垫。案例向残疾人献爱心片段:录音讲述一位残疾孩子赵敏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同学们对新同学赵敏的不离不弃、殷殷关爱)师:赵敏是个心地宽厚的孩子,没人陪他,他可能不会那么好玩,可是能看到爱他的同学开心的笑容,他也一样高兴。正是由于生活在这

4、样一个温暖的集体中,赵敏的心情才会那么愉快,他才会那么热爱生活,对同学也报以友爱之心。(板书:心情愉快 热爱生活)只有像赵敏这样腿脚不方便的人才叫残疾人吗?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生:眼睛瞎的、手脚断的、聋哑人组织情景模拟活动:闭上眼睛写话 2、一只手系鞋带 3聋哑人在商场买东西(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感受了残疾人的不便、痛苦、失落,纷纷表示我们应该去同情、帮助他们,而非嘲笑、戏弄他们,给残疾人送去他们该有的尊重。)在学生接触情景之前,录音故事和教师语言讲述了残疾人赵敏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介绍中对角色的年龄、性格等信息有了一定的感知。他们用同龄人的故事与自己的生活做自然比较,进而唤起了对以赵敏为代表的弱

5、势群体的怜悯与关爱之心。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和角色形象依托为入境的动力,之后的活动便是水到渠成。学生顺利地进入了角色,基于对赵敏的情感,不再为模拟情景中的糟糕书写和松散鞋带而捧腹大笑了,反之,他们体验了角色生活的不便与痛苦,与此同时形成了关爱残疾人的正确道德认识,使模拟活动真切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二、“仿”始入情绪,确定基调人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在你起床之前你的思想决定了你这一天的生活。当你高兴地起床,高兴地吃早餐时,你在这美好的一天里将会大有作为。看来,起始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情感变化。同样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的情景模拟活动中,入境伊始的情绪在模拟中将起着领航的重要作用,之后的情感升华

6、和体验深化都将沿着仿始情绪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创设的情景所需情感,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渲染具有一定程度的氛围,激发与情景相应的情绪,确定与之相符的情感基调,以免学生在活动中,徘徊于各种情感之间,游离于角色之外,出现笑场。而在助学生把情感移入情景的多种途径中,最为常用的是音乐渲染引入和语言带领投入。,1音乐渲染引入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直接刺激影响人的情感。我们大可以借其推波助澜之势,扭转乾坤之力,因地制宜地播放合适的曲目,带着学生走入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的心灵空间。如:看我多精神教学中模拟站岗、走路时,

7、播放激奋人心的军歌,在我换牙了模拟刷牙时播放刷牙歌,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模拟值日活动中播放号子,鲜艳的红领巾模拟入队时播放少年先锋队队歌一个个牵动人心的音符以最快的速度将孩子调整到所扮演的角色,奔入情景,一切就在这情不自禁间悄然进行。2 语言带领投入要想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必须自己先进入情境,要学生看得上听得见,自己要先前就仿佛耳闻目睹过了。在教师正确把握了情景整体感受后,便可在情景呈现之时,用自己有情感导向的语言(高昂、低沉、欢快、悲哀、平静)进行提示、描绘、调节。 学生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以积极亢奋的状态处于情感笼罩之中,不知不觉便身临其境。其境中不仅有声音,还有那用语言编织成的一幅幅场景

8、,达到“我就是”的我他同一、物情同一的心理场,身陷其中地去体会情景赋予的轻柔、壮阔、崇高获得更为丰满的体验。三、“仿”时触心弦,加深体验”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体验是开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活动的最终目的、过程体现和唯一评价标准,它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价值所在。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更多更深的道德体验,我们尝试在课堂上创设多个模拟情景,发挥它们的合力,让学生在一次次“仿”中碰撞出多而不“伪”,深而不“劣”的真实体验。1、利用“仿”的连续性,诱不“伪”的体验在每个情景模拟中,儿童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获取一些体验。活动一结束,如若我们程序地将学生从被浓浓情感包围的情景中猛

9、然拉出,将刚获得的体验置之不理或试图清除为零,又开始下一个与情景不一的教学内容,那么这可贵的情感体验就只能是那么多,甚至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其实,每次在情景中的情感产物,便是下一个情景的情感资源,我们可以顺势利导,设计与前个情景相关的多个情景,让学生的多重体验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几次三番,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真实感越来越强,角色触摸也越来越自然,便在“假”的情景中碰撞、融合成了更真的体验。案例我们的大地妈妈活动片段:情境一、我为小鸟“提建议”1、播放小鸟出来旅行的片断。2、师:小鸟不知道先去哪儿?她很想听听你们的建议,你能来做做小导游,把你们曾去过的最美丽的地方推荐给它吗?3、扮演导游模拟介

10、绍生:小鸟,现在跟着我去普陀山吧!那里的山很高,水很清,树很绿,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我保证,你到了那里以后,有吃有喝有家住,还能欣赏美景,别犹豫了,快出发吧!情境二:我替“妈妈”穿“外衣”师:我这儿有一张大地妈妈现在的照片,(出示地球的黑白照片)可惜是黑白照,如果是彩色的,你觉得大地妈妈的外衣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生:我想是蓝色的,因为她的怀里有湛蓝的海水。生:大地妈妈外衣的颜色应该是五颜六色的才对,因为她怀抱里的树是绿的,水是清的,土是咖啡色的,花儿是红的、黄的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情境三:我猜“妈妈”的“心事”师:小鸟这儿也有张大地妈妈的照片,还是彩色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好吗?(点

11、击出示的是一幅伤痕累累的地球图)生(震惊):怎么会这样?妈妈哪来那么多伤?师:你们猜她为什么哭了?自己问问吧!生:是不是人们乱砍树木,大地妈妈你感到疼了。生:我想可能是人们往你的河里乱扔垃圾,让妈妈变得又脏又臭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活动在一个接一个的情景模拟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境中体验进行连续性强化:第一个情景“模拟导游”挖掘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勾起了他们美的回忆。借用这种体验进入第二个情景来夸赞大地的美丽,在不知不觉中孕育着学生在大地上生活的自豪感。在大家都沉浸在美好中时,教师突然带大家进入具有反差效果的第三个情景“模拟对话”,出示了一幅不堪入目的地球图片,与学生心中的地球形象形成强烈的

12、对比。刹那间,这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撞击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各个情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学生仿佛真的成了一位导游、小鸟的伙伴、大地妈妈的孩子,在各角色中获得了丰满深刻的体验。2、力求“仿”的层次性,挖不“劣”的体验如今的课堂,有一些走马观花式的活动现象,每个活动的目标都停留在同一平面,几个活动后,学生的体验未见深入,这种婆妈累赘的活动只是虚设而已,不设也罢。我们创设的一个个情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伴着儿童情感的发展,应该是步步推进,螺旋上升的。每次活动都应该有新的目标、新的发现、新的认知、新的感受,只有在不断充实、深化、递进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其中不断升华、超越自己原有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

13、验。如:在我从哪里来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妈妈怀着自己时的辛苦,老师创设了“我当妈妈”的模拟情景,学生绑上了沉沉的书包,扮演的是孕妇妈妈的角色。几次模拟活动分别为:1、起床穿衣 (体验身体变化带来的不方便)2、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体会妈妈对小宝宝的担心) 3、桌底下捡东西 (体会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辛苦) 再如,老师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中,让学生进行“切苹果”活动。以苹果实物代替模拟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在淡水总量中占的比例。演示情景一:二分之一师:如果把一个苹果当成是我们地球上的淡水总量,那么人类实际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生:可能是一半吧。生:我也觉得会是一半左右。师:也许吧。那就把苹

14、果切开,取一半。(学生小心翼翼地切下了二分之一的苹果,教师随即问了几位学生心里的想法,学生多数表示遗憾)演示情景二:四分之一师(拿着二分之一的苹果):真有那么多能用的水资源吗?没有!你再猜猜会是多少?生:不会只有四分之一吧!生:难道真的只有四分之一?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大家还得接着把一半的苹果切开。演示情景三:八分之一师:事实上,淡水资源真有四分之一吗?还是没有!(学生一片茫然,纷纷张大了嘴巴。)生:不能再切了,再切水资源就得接近枯竭啦! 生; 我实在是不忍心切下去,那么少的水资源,人们以后该怎么生活呀! 生:人们再不节省着用水,那么最后的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演示情景四:百分之零点三教

15、师又一次地否认了这个结果。学生只能切取苹果的十六分之一。这下该对了吧!出乎意料的是教师举起这一小片苹果,轻轻削下了上面的一小块皮,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能被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此而已!” 全场一片哗然,学生个个瞠目结舌,半晌缓不过神来。以上两个案例中的模拟活动,都遵循了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力求在难度和深度上不断地突破,使学生的浅层次体验随着情景的变化或强化而走向深层次。这样的体验“货真价实”,更是“无价之宝”。四、“仿”末漫效应,促进内化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模拟活动中,承担了一定的角色,在这种“有我之境”中儿童的想象随之展开,教师利用儿童进入角色的知觉,进一步引导儿童的体验方向,促快学生对体验的内

16、化,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让他们更积极快乐地面对生活。但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有些模拟活动只允许部分儿童直接入境体验,如果这部分儿童获得的体验缺乏分享和交流,经验缺乏总结和提升,那么这些体验和经验只是感性的、表面的、个体的、零散的,而不是理性的、深刻的、群体的、系统的,不能被全体学生很好地内化,由此也就降低了活动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做的是组织“仿”后的 谈话、讨论、评价。交流、融合“演员”和“观众”的各自感受,在热烈的氛围作用下,使这种“仿”中所得情感传递、弥漫于每位儿童心间,将模拟情景中的角色效应发挥到极致。情景模拟活动切实有效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为使“仿”寸不乱,我们忌滥设模拟情景;忌课前全程演练;忌现场我教你演;忌途中多次中停,不为活动而活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模仿秀不是我们的向往, 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景模拟才是我们的远方。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小学德育第2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