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496351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情感,课外阅读的催化剂课外阅读评价视角浅谈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并把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评价要求。如果阅读中缺少甚至丧失情感评价,学生就会出现应付心理、功利心理、逆反心理等心理问题。为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运用赏识评价、差异评价、活动评价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关键词: 阅读情感 赏识评价 差异评价 活动评价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

2、字。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翼翅。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的课外阅读指导意识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文化积淀也丰厚了。但是我们发现,当前在课外阅读的教学及指导中,由于忽视学生阅读时的情感引导,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几家欢乐几家愁”课外阅读心理症状扫描1应付心理有的语文老师为了达到年段阅读数量上的目标,往往统一规定学生每天看书的时间,写读书笔记的数量。这样单一地以读书笔记的记载量来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成绩,忽视从兴趣上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久而久之,学生便会疲于应付,被动地看书,机械地完成任务。2功利心理有些孩子书包里总放着一两本优秀作文集、获奖作文选等作文指导书。他们只看这类

3、书,而且也只被允许看这类书,看书的目的很明显为了写作文。原因有二:一是部分家长特别鼓励孩子看这类书,买大量的作文书给孩子,逼孩子抄作文,背作文;二是老师经常对这些学生能引用书中的语段而大加赞扬,当范文在班上宣读。在功利心的驱使下,学生貌似看了许多书,实则收获不多,也使课外阅读变了味。3逆反心理每天坚持看课外书,需要顽强的毅力,学生为此需付出大量的时间。然而,有些老师往往只注重阅读结果的评价,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不是批评字迹潦草,就是指责篇数不到,忽视其为此付出的努力,看不到他们点滴的进步。学生经常得到失败的体验,消极失败的结果不断复现、强化,慢慢厌倦,甚至恐惧读课外书,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逆反

4、心理。二、“问阅读情在何处”课外阅读评价缺失探因学生产生以上负面心理,追根溯源,评价不全面,尤其与情感评价的缺失密不可分。1评价目标唯一缺少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评价目标,可是,在实施课外阅读评价中,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教师往往只注重认知领域的评价,尤其是科普类书籍不考虑阅读材料的独特性,一味以摘抄好词佳句多少来衡量,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态度、意志、情感缺少评价。小学生年龄小,读书目的不是很明确,意志力不强,长久缺少激励性评价,就慢慢丧失了信心。2评价形式单一缺少活力课外阅读无论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时间,还是阅读效果,都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确给评价带来一定难度。

5、然而,只有老师参与评价,容易产生“武断”、“独裁”现象。单一的呈现方式,会使学生缺少兴趣,缺乏阅读活力。3评价标准划一缺少吸引力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无视学生由于智力、心理及家庭环境等方面原因而具有的不同风格,要求用划一的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会使优生削弱阅读竞争力,学困生缺少阅读吸引力。三、“巧把金针度与人”课外阅读评价策略探索综上所述,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合理的情感态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1赏识评价,点燃阅读情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予鼓励和赞扬,帮助

6、学生战胜应付、逆反等消极心理,激发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愿意阅读、喜欢阅读。(1)教师赏识学生最看重的是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各种评价手段,适时地、恰当地赞扬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一种手势,一个动作,一束欣赏的目光,都会滋润学生的心田。写上鼓励性评价,如“祝贺你,仓库里又储存了许多粮食”,在全班同学面前热情地表扬他,特别是发短信、打电话或发喜报,与家长联系,夸夸学生的进步。如果教师经常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浓浓的关爱,心中涌起激情的火焰,点燃起乐读的情感。(2)自我赏识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内容不断

7、丰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运用赏识,更能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在课外阅读中,读书时间的多少,喜不喜欢读书,读了哪些方面的书,摘抄态度是否进步,这些全由他人裁决,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让学生寻找并欣赏自己进步的一点,优秀的一面,将会大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3)同学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人的赏识,越来越被学生看重。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互评小组成员,教给学生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赏识同学坚持阅读的意志,入情入境的朗读,整洁优美的书写等等。每周评选一次“赏识星”,培养赏识的品质。这种赏识,使学生之间产生亲和力。他们将以更积极的情感,投入到阅读中去,享受阅读

8、带来的乐趣。(4)家长赏识课外阅读的评价绝对离不开家长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参与。教师要针对家长的严要求、批评多于表扬、认识不足、功利心理等现象,及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明白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认识赏识评价的巨大作用。平时多走访一些家长无暇顾及孩子学习的家庭,多交流、多沟通,尤其鼓励家长多在亲戚朋友面前赞赏孩子,使家长体会到欣赏孩子的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为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教师要设计好家长评价表(附后),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感受进步。“小蜜蜂阅读卡”评价表 姓名_日月读书时间书名自我评价家长评价读书笔记兴趣习惯兴趣习惯交流家长签名注:优秀或进步打“”,一般“”,加油“”2差异评价,珍

9、视阅读情感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因此,课外阅读,也要实施差异评价,珍视学生不同的阅读情感。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生命,不仅要关注课外阅读知识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1)面对差异,运用不同标准评价对于阅读基础好的学生要“锦上添花”,对于在阅读上处于弱势的学生进行“雪中送炭”。如同样是五年级的学生,前者,评价可分成以下三个等级:优: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坚持一天写一篇读后感,喜欢阅读,阅读范围广,喜欢提问、追问,家长评价具体。良:每天阅读时间

10、不少于30分钟,一周写读后感不少于5篇,喜欢阅读,读书范围较广,经常提问,有家长评价。加油:每天阅读30分钟,一周写读书笔记不少于3篇,喜欢找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有家长评价。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放低要求,评价也可分为三个等级:优:每天阅读不少于20分钟,能写读后感或摘抄好词好句,自觉读书,有家长评价。良:每天阅读20分钟,能摘抄好词好句,在家长督促下,能按时阅读,有家长评价。加油:每天阅读不到20分钟,有时摘抄好词好句,一般无家长评价。另外,学生的阅读倾向各有不同,有的喜欢读诗歌,有的喜欢读故事,而好多男孩则喜欢读科普类书籍,教师就要对他们的阅读兴趣、态度、习惯等作多角度的考察、评价,珍视他们独

11、特的阅读情感。(2)面对差异,进行纵向比较评价每个个体发展有快慢。因此,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一切,也要了解他的过去,关注他的未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学生由被逼看书到自觉看书,由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由单纯看作文书到看各类有益书籍,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予以肯定,以培养阅读的自信心,激发阅读的内趋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情感。3活动评价,愉悦阅读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内心产生强烈的阅读意识,才会主动、积极地阅读,课外阅读的效率才会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评价,就会愉悦学生阅读情感,激发学生快乐阅读。语文老师要做有心人,在班内定期组织开展新颖有趣的评价活动。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后两分钟,开展古诗文诵读比

12、赛。减少家庭作业,每天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每星期向学校图书室借一次书,去阅览室集体看书40分钟,班队课时间,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交流读书笔记,读或介绍自己喜欢的读物,开展小组赏识评价。每周规定一天为无书面作业日,专门用来阅读课外书。每隔十天,教师查阅“小蜜蜂阅读卡”评价表和读书笔记,对完成或进步的同学奖励一颗读书星,展览优秀读书笔记。期中和期末各开展一次综合评价活动,如:举行故事会,评选读书大王;朗诵或演讲比赛,评比“小百灵”或优秀辩论手;手抄报比赛,介绍优秀书刊;读书知识竞赛,评比小博士等等。每年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旧书跳蚤市场”活动,交换自己搁置的书,选购自己喜欢的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乐趣,感受快乐。每次评比结果和作品存入学生成长档案袋,获奖名单在班级荣誉览展出,并将评比结果以喜报的形式及时呈现给家长。参考文献:1 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2 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83 赵必华、查啸虎:课程改革与教育评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4 王汉澜: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25 梁红京:区分性教师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