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动脉导管未闭直视闭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ICD-10 :)。、行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ICD-9-CM-3: 伴)。(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乏力、发育迟缓、发现心脏杂音等,轻者可无症状。病程早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 史,中期可有心悸、气短,晚期可有紫绀、杵状指(趾)等表现。2. 体征:听诊可有胸骨左缘第1-2肋间连续性机械性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婴幼儿期或晚期病例常仅有收 缩期杂音
2、可伴有周围血管征。3.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1 )心电图:正常或左室肥厚表现,大分流量时双心 室肥厚表现,晚期右室肥厚心电图表现。(2) 胸部X线平片:肺血增多,左室或左、右室增大, 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增宽。(3) 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分叉与降主动脉之间异常 通道分流即可确诊。4. 鉴别诊断:注意与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冠状动静脉痿、 主动脉窦瘤破裂进行鉴别。(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 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行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 /(1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或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2)预计在非体
3、外循环下的手术中可能发生意外大出血,或急性心力衰竭;(3)同时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拟在一次心脏手术中同时处理的动脉导管未闭。(四)标准住院日通常w 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动脉导管未闭疾病编码2. 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3.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4. 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 6天。(1)血常规、尿常规。(乙CT(2)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电图。(4)血
4、压、经皮氧饱和度。2. 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大便常规、心肌酶、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心脏增强(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 孢菌素。2. 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小时,手术超过3小 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24小 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小时。(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 7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 体外循环辅助。3. 手术植入物:缺损补片材料、胸骨固定钢丝等。4. 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5. 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
5、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w 11天。1. 术后早期持续监测治疗,观察生命体征。2. 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3.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4.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十)出院标准。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完成复查项目。2. 引流管拔除,切口愈合无感染。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 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或费用超出最高限 价。2. 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 和耗材,导致
6、住院费用存在差异。3. 患儿入院时已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心功能不良,需 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和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 用等。4. 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二、动脉导管未闭直视闭合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ICD-10:)行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ICD-9-CM-3:伴)。患者姓名: 性别: _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w 18天时间住院第1-2天住院第1-6天住院第2-7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完成入院病历书写安排相关检查上级医师查房汇总检查结果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元成术前小
7、结、上级医师查 房记录等病历书写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 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 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气管插管,建立深静脉通路手术术后转入监护病房术者完成手术记录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向患者家属交代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重点八、 医 嘱长期医嘱:先心病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血、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电 解质,肝肾功能,感染 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超声心动图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测四肢血压长期医嘱: 强心、利尿、补钾治疗 临时医嘱: 拟于明日在全麻体外循环 下行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备皮备血 血型术前晚灌肠术前禁食水术前镇静药(酌情)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
8、按心脏体外循环直视术 后护理禁食持续血压、心电及血氧 饱和度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预防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床旁胸部X线平片扩血管降血压治疗:硝普钠、开搏通补液对症治疗/必要时复查血气分析复查胸片、心电图复查血常规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环境、设施、 人员等)入院护理评估(营养状、 况、性格变化等)术前准备(备皮等) 术前宣教(提醒患者按时禁水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记录重要监测指标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2.无有,原因:1. /2. /无 有,原因:1.2.护士 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8日/(术后第1天)/住院第4-17日(术后第2天至出院前)住院第6-18日(术后第
9、5-11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医师查房/ 观察切口有无血肿,渗血拔除胸管(根据引流量)拔除尿管医师查房安排相关复查并分析 检查结果观察切口情况检查切口愈合情况确定患者可以出院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通知出院处开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半流饮食氧气吸入心电、无创血压及血氧饱和 度监测预防用抗菌药物 强心、利尿、补钾治疗扩血管降血压治疗:硝普 钠、开搏通临时医嘱:心电图大换药复查血常规及相关指标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酌情)饮食停监测(酌情)停抗菌药物(酌情) 临时医嘱:拔除深静脉置管并行 留置针穿刺(酌情)复查心电图、胸部X线 平片、超声心动图以及
10、 血常规,血电解质大换药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通知出院出院带药切口换药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情况记录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术后康复指导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 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利 于恢复术后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 续康复宣教/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 、2. 无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 /护士 签名医师签名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2011 年版)一、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 :。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
11、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可无症状,也可有活动后心悸、气促等;2. 体征:可出现胸骨左缘 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 二心音固定分裂等;3.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 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经皮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封堵术。(四)标准住院日为w 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疾病编码。2. 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无禁忌证。3. 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不合并中度以上 肺动脉高压的患者。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
12、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 2天。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 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2. 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大便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 孢菌素。2. 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13、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24小 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小时。(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 3天内。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成人和能配合的儿童)或全身 麻醉(不能配合的儿童)。2. 手术植入物:房间隔缺损封堵器。4.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5. 术中所有其它辅助器械:动脉鞘,右心导管,输送鞘 管,导丝等。6. 术中影像学监测:透视和超声心动图(包括经食管超 声心动图)。(九)术后住院恢复w 2天。1. 术后24小时持续监测,并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 术后第2日起口服阿斯匹林(3-5 mg/kg 体重),持 续治疗6个月。3.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心电图、
14、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4.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 穿刺部位无出血、感染。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 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 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封堵器和耗材,导致住院60费用存在差异。3. 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4. 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二、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患者姓名: 性别: _年龄: _门诊号
15、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曰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w 5天时间住院第1-2天/住院第2-3天(手术日)住院第3-5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完成入院病历书写完善相关检查,汇总检查结果/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围 手术期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 用品协议书、麻醉同意书等建立静脉通路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测局麻或全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向患者家属交代手术情况及 术后注意事项医师查房拆除穿刺点弹力绷带,检查 穿刺伤口安排相关复查并分析检查 结果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后续
16、 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如阿 斯匹林治疗等安排出院重1点八、医嘱长期医嘱:按先心病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血、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拟于明日在全/局麻下行经 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备皮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路需全身麻醉者术前禁食水术前镇静药(酌情)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饮食持续血压、心电监测 全身麻醉者同时行经皮血氧 饱和度临时医嘱:穿刺点弹力绷带包扎预防用抗菌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饮食阿斯匹林治疗(3-5mg/kg体重) 临时医嘱: 穿刺部位换药 复查血、尿常规、电
17、解质 复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通知出院其他特殊医嘱不适随诊/主要 护理 工作入院宣教(环境、设施、人 员等)备皮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穿刺点及下肢血运情况术后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康复宣教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 2.无有,原因:1. / 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ICD-10: /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ICD-9-CM-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18、可无症状;也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心悸、晕 厥甚至猝死等。2. 体征:胸骨左缘第 2-3肋间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等。3.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 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四)标准住院日w 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肺动脉瓣狭窄疾病编码。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 年龄大于2岁或体重大于12千克。w肺动脉瓣跨瓣压差w 100mmHg 。5.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
19、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 2天。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2. 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大便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 孢菌素。2. 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小时,手术超过 3小 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24小 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20、 48小时。(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 3天内。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成人和能配合的儿童)或全身 麻醉(不能配合的儿童)。2. 手术器械:用于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球囊导管及其 它辅助导管、导丝等。3.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 术中影像学监测。(九)术后住院恢复w 2天1. 术后回普通病房。2. 观察生命体征、穿刺部位情况及下肢血液循环情况等。3.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 肾功能、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十)出院标准。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 穿刺部位无出血或感染。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
21、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 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球囊导 管和耗材,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3. 患儿入院时已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心功能不良,需 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和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 用等。4. 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5. 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二、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ICD-10:)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ICD-9-CM-3: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_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曰出院日期:年 月 日标准住院日:w 5天一*.T时间住院第1-2天、住院第2-3天 /(手术日)住院第
22、3-5天主 要 诊 疗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成入院病历完善相关检查、汇总检查结 果上级医师查房局麻或全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行右心室造影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医师查房拆除穿刺点弹力绷带,检查 穿刺伤口安排相关复查并分析检查工作确定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围 术期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 用品协议书、麻醉同意书等术者完成手术记录完成病程记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 中基本情况、结果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后续 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如阿 斯匹林治疗等安排出院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先心病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
23、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路 拟于明日在全/局麻下行经 皮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备皮预防用抗菌药物需全身麻醉者术前禁食水术前镇静药(酌情)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饮食持续血压、心电监测 全身麻醉者同时行血氧饱和 度监测平卧24小时临时医嘱:预防用抗菌药物穿刺点弹力绷带包扎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饮食 临时医嘱:穿刺部位换药复查血、尿常规、电解质 复查心电图、胸部 X线平 片、超声心动图通知出院其他特殊医嘱主要 护理 工作入院宣教术前准备(备皮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穿刺点及下肢血运情况术后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康复宣教病情变异q记
24、录无 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 签名医师签名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2011年版)、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脏二尖瓣病变(ICD-10:行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临床症状:可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尿少、水肿、咯 血等。2. 体征:二尖瓣狭窄者可闻及心尖部舒张中晚期隆隆样 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闻及心尖区收缩期高频吹风样杂音。3.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
25、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 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四)标准住院日通常w 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心脏二尖瓣病变疾病编码。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 心功能w III级或EF45%。4.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室舒张末径W 70毫米。5. 患者知情同意置换人工生物瓣。6.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六)术前准备(评估)w 5个工作日。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
26、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2.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风湿活动筛查、大便常规、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影像 学检查(CT或造影)(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年龄 50岁患 者)、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高龄或既往有肺部病史者)、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 孢菌素。2. 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小时,手术超过 3小 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24小 时,个别情况可延
27、长至 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 5个工作日以内。1.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 体外循环辅助。3. 手术植入物:人工生物瓣、胸骨固定钢丝等。4. 术中用药:麻醉及体外循环常规用药。5. 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w 13天。1. 术后早期持续监测治疗,观察生命体征。2.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抗凝监测、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3.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 的选择与使用时间。4. 抗凝:根据所测INR值调整抗凝药用量,抗凝治疗至 少3个月。5. 根据
28、病情需要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 (十)出院标准。1. 体温正常,血常规、电解质无明显异常。2. 引流管拔除、切口愈合无感染。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或其他合并症。4. 抗凝治疗基本稳定。5. 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证实人工生物瓣功能良好, 无相关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 围手术期并发症:左室破裂、人工瓣功能障碍、心功 能不全、出血、瓣周漏、与抗凝相关的血栓栓塞和出血、溶 血、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伤口感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 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 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出现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 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3. 人工生物瓣的选择:根据
29、患者的病情,使用不同的生 物瓣(国产和进口),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4. 合并心房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者,需要同期行消融手 术者,不进入本路径。5. 非常规路径(胸骨正中切口)的各类微创术式,治疗费 用存在差异。6. 其他因素:术前心功能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需调 整;特殊原因(如稀有血型短缺等)造成的住院时间延长, 费用增加。、心脏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表单表单日期改动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脏二尖瓣病变(ICD-10: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ICD-9-CM-3:)。患者姓名: 性别: _年龄: _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45%。4. 主动脉瓣关
30、闭不全患者左室舒张末径W 75毫米。5. 患者知情同意置换人工生物瓣。6.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六)术前准备W 5天(工作日)。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2.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风湿活动筛查、大便常规、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影像 学检查(CT或造影)(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年龄 50岁患 者)、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高龄
31、或既往有肺部病史者)、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2. 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小时,手术超过 3小 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24小 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W 5天(工作日)。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 体外循环辅助。3. 手术植入物:人工机械瓣、胸骨固定钢丝等。4. 术中用药:麻醉及体外循环常规用药。5. 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w 13天。1. 术后早期持续监测,观察生命
32、体征。2.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抗凝监测、心电图、胸部 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3.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发2004285 号),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4. 抗凝:根据所测INR值调整抗凝药用量,终生抗凝治 疗。5.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十)出院标准。1. 体温正常,血常规、电解质无明显异常。2. 引流管拔除、切口愈合无感染。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或其他合并症。4. 抗凝基本稳定。5. 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证实人工机械瓣功能良好, 无相关并发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 围手术期并发症:主动脉根部出血、人工瓣功能障碍、 心功能不全、瓣周漏、与抗凝相关的血栓栓塞和出血、溶血、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伤口感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造成 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2. 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