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570326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第二课:祖国走向富强主题活动二:迈向“小康社会” 课时建议:一课时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安排了两课内容,分别是人民当家做主和祖国走向富强,这些内容的设立主要是从“民主”和“富强”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感受人民是如何当家做主的,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民主”;探究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富强。通过学生采访、观察、实践、调查等多方位的搜集和整理,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从而全方位的认识祖国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福

2、祉,了解祖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迈向“小康社会”是从学生搜集的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外交等资料,目睹的祖国发生变化的鲜活实例,体验建设前后的鲜明对照,感受了祖国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认识了祖国的进步与富强,拥有了一定的爱国情怀,以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小康社会”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具体展开“小康社会”“什么样的、什么时候实现”等的内容,通过真实的体验,回归学生的生活,落实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行为中去,结合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论断,开展的爱国教育、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自己

3、的美好理想,明确实现理想需要自己的努力。课题迈向“小康社会”年 级六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我们的国家1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迈向小康社会”是本单元最后一个主题活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于祖国的制度,辉煌成就的了解,那份爱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本主题活动由聚焦十六大和歌唱祖国组成,其中是以国家近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小康社会为切入点,出示了会议的图片以及具体化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学生对于小康社会了解的空白栏目,为本课的活动开展留有丰富的空间;歌曲的咏唱是本节课的升华。教学目标1. 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4、的基本内容,明确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2.认识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中,存在的人口、能源、环境、粮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康社会为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厉行节约的必要性。4.培养学生动手收集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的能力,知道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理想。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1.搜集“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息。 2.调查关于“新农村”建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信息,了解全国生态文明村龙庄。(可结合本地情况选择生态文明村居) 3.搜集我国的资源的现状。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小组调查表格。 2.整理全国生态文明村

5、龙庄村的视频资料。 3.搜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解读视频资料。 4.搜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的梦.中国梦”视频解读资料。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会了搜集相关资料,认识了我们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感受到了农村的民主进步,并且在班级管理中具体的进行了实践,通过搜集祖国强大的相关资料,农业的变化、工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国防的强大等等,学生加深了对于祖国富强的认识,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明确认识到国富才可民强。要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选择熟悉的典型村居入手,结合对新农村建设的感受,认识小康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教学设计思想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今天的小

6、学生对这一时代背景信息理解起来有难度。现在已经是2013年,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育人”这样一个核心,从学生的身边生活调查开始,感受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农民发生着巨大变化,充分的体验小康社会建设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恩惠,但是这样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因此通过小康社会目标解读、生态文明龙庄村,这两段视频的补充,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美好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有效的落实了课标中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的发展目标。教学重点 了解“小康社会”奋斗

7、目标的基本内容,明确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康社会为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厉行节约的必要性。教学难点了解“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内容,明确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认识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中,存在的人口、能源、环境、粮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的教学活动遵循“小学品德与社会互动式教学策略”,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强化体验生成。侧重于学生的从自己生活扩展到全社会。从资料搜集开始,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生成品德的提升。 1影像资料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调查,身边取材。2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

8、相结合方法。 3遵循“开放生成”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班内汇报交流,从而达到资源共享。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课程资源开发1.调查关于“新农村”建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信息,搜集全国生态文明村龙庄的资料。2.搜集我国的资源消耗的现状。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的梦.中国梦”视频解读资料。教学条件说明 1.城市学生由于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较为关注,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完成课前的前置性学习活动任务。搜集关于小康社会的各种信息,主要的欠缺在于对于农村生活变化的了解以及对于龙庄村的认识,需要家长的帮助和上网查阅。 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

9、校条件的制约,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活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搜集。但是农村的学生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生活体验较多,家长的感受了这样的变化可以给予帮助。农村学生的德育活动较少,可能中国梦了解不多。活动过程:第二课时迈向“小康社会”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一起来欣赏。展示课件:走进新时代 MTV http:/ (歌曲保留3分钟,歌曲的视频中,怡人的景色,和谐的生活,小康社会提出,小平同志南巡等事件。) 2.教师引领:听着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自主谈感受:

10、. 3.小结板书课题:对,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新的时代是什么?就是“小康社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迈向小康社会”。教师板书课题:迈向小康社会【设计意图:以歌曲视频的方式导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小康社会 活动一:小康社会我了解教师谈话:课前我们已经做了认真细致的调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了不同的资料,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老师的提示,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课件:1.拿出小康社会我调查,进行有序交流。2.注意事项: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 3.交流我家生活的变化。4.小

11、组内讨论“我了解的小康社会。”关于小康社会的调查表调查人我的调查方式小康社会的提出时间小康社会实现的时间小康社会的内容小康社会的标准我家的生活变化采访人(学生)采访对象采访时间经济工资收入:1.每月工资的收入2.自己自由支配的数额3.全年家庭总收入2003年2013年民主1.我参加村里选举的感受2.我了解到的村里最几年的变化3.法律法规我知道2003年2013年生活1.房子有多大,什么时间建的2.使用交通工具3.使用通讯方式2003年2013年科教1.你参加了什么文化活动2.你有那些娱乐活动3.科技大事我了解。2003年2013年和谐1.村里的环境如何2.村民的文明素质怎样3.你和自己的邻居关

12、系怎样2003年2013年生活1.生活水平,主食的变化,菜的变化2.穿着,每年买衣服的费用。3.您最关注的事件。2003年2013年说明:采访人是学生自己,被采访人一定是自己的家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是自己的姐姐哥哥,也可以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小康社会的资料,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针对自己家庭所做的调查表,明确自己的体会。教师谈话: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自己搜集关于小康社会的各种资料?学生分组交流:预设 学生1: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学生2:一是人均国内生产

13、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学生3: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关于小康社会搜集资料的展示,只是把课内外结合起来了,主要培养学生资料搜集整理的能力,感受国家发生的重要事件。】 教师谈话:小康社会的提出是2002年的大事,现在是2013年,已经奋斗了11年了,请大家结合自己小组中交流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组交流:预设 学生1:被采访人的工资收入,特别是农业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变化,2003年

14、的时候没有农业的补贴,现在已经是每年400多元了。学生2:原来参加村里的选举热情不够,现在充分的认识到了这是自己的一种权利。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我们村民知道。学生3:10年之前的吃穿住行和现在的没有办法比较。房子新盖的面积大了,家中的设施也有变化。【设计意图:课标中明确指出,课堂创设的活动和贴近学生的生活,本环节的交流展示在于利用学生身边的变化,充分感受小康社会实现中,我们的巨大变化。这些的变化,学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二:描述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教师谈话:小康社会的提出是符合实际的,是人民得到最大幸福的,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中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例如我们的邻居龙庄村,大部

15、分的村民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课件出示:龙庄村:http:/ 预设 学生1:我们居住条件有明显的改变,有大房子,玩耍的地方更多了,好玩的器材也比前更多。 学生2:上学的地方,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活动,间间教室有电脑,各种活动室比较多。学生3:我们能够买更多的衣服,特别是各种好的运动服装等,适合我们小孩子看的节目更多。【设计意图:洪绪镇龙庄村是滕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同是也是我们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对于龙庄村的介绍是全方位、立体的,龙庄村学生也有自己的了解,这是学生从抽象的文字,走到了生活,落实到了具体的情景中去,强化学生的自身体验。】活动三:实现小康,我们节约 教师谈话: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实现我们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景是美好的,但是我们总要正视我们面临的困难。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我国资源消耗的现状类别年消耗量资源总量人均量我的感受石油资源煤炭天然气土地资源水资源学生分组交流。学生1: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按自然资源总量的综合排序,我国是世界第四位。其中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第一、二、三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八位;耕地、草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学生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

17、资源小国之一。学生3: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将愈来愈大。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能在地质勘探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关健矿产资源将严重衰竭。教师谈话:对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资源多,但是人均少;人口多,老人多;资源分布也是十分的不均衡。一边是美丽的前景,一边是不要忽视的资源国情,说一说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中,我们需要怎样做呢?预设 学生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注意保护。学生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资源是前提,如果没有了资源,一

18、切都是空话。学生3: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不仅注意不可再生的资源,也需要注意可再生资源。【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就是育人,对于学生进行厉行节约的教育也是本次课程资源的一种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到的资料认识了我们资源存的问题,进行生成的厉行节约的教育是水到渠成的。】3、 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教师谈话: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表现的都不错。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在班内交流这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谈话:同学们,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在21世纪开始的20年中的奋斗目标。现在已经还有8年的时间,有些地方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走进了新时代。这所有的一切全部来源于

19、我们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课件出示:党旗,播放歌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师谈话: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同样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课件出示:中央卫视采访,人民心中的小康生活:http:/ 学生1: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我打算在学校中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2: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志愿者,特别是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民。例如一些没有儿女的老人。我计划从现在做起,帮助家人做一些家务。学生3: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保卫我们美丽富强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我要从现在做起爱护自己的家庭和学校。学生4: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宇航员,遨游在太空中。【

20、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进一步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激发学生学习、树立人生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让德育教育真正内化。】4、 活动总结,深化认识,展望明天1.教师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颇丰吧!请把你的收获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一下吧!小组交流,教师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给予肯定、引导。2.教师谈话:咱们大家说得真好!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向我们招手,这句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你是否听过?请大家观看这段视频,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http:/ 3.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几年中,我们为了祖国的目标,为了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为明天的辉煌而努力

21、学习吧!播放歌曲走向复兴【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体会,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最后通过一个小拓展活动,让他们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将爱国、爱党教育内化成一种良好的品质。】板书设计:迈向“小康社会” 经济 发展 民主 健全全面小康社会 科教 更加 进步 中国梦 我的梦 文化 繁荣 社会 和谐 生活 殷实教学反思:一、本教案亮点:1.本堂课的设计依据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课前布置让学生搜集的资料,围绕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以及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发生的变化等内容活动。通过分组交流讨论,观看影视资料等,深入感知小康社会为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经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热爱祖国,

22、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创设了条件。2.品德课标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中,不断丰富和升华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二、存在的不足: 1.学生在搜集10年变化中,家长的帮助不够,学生对于这种变化认识不够透彻。关于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认识不够,存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有距离的认识。 2.学生介绍资料时,要及时引领学生学会梳理,概括归纳,选择性使用,并不是全部都用。三、重点解决的问题: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和学生生活较远,但是现在是实现的过程之中,学生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不够全面。让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分析等,以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感受,比单纯地靠老师灌输,更能体现课堂的自主性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四、使用建议:1重视前置性调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最好能事先设计好前置性调查表,以便让学生目标明确地开展好课前调查活动。2本节课重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自主分组问题尤为重要,教师最好能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学习。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