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上Module6 Unit1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外研版初三英语上第六模块第一单元。我将从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步骤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内容分析: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本模块主要谈论的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烦恼:功课的压力、青春期的躁动、网络的诱惑和追求的失落等。第一单元的对话主要介绍了托尼和父亲的矛盾
2、托尼想多做课外活动,但是父亲认为学习应该放在第一位,课外活动可以放一放。双方各持己见,都据理力争。这也是目前青少年和父母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的地方。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期望,合理分配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本模块的语法重点是if 从句。这是比较重要、比较难掌握的一项语法内容,因此教材中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材料供学生理解和运用。本模块的任务是让学生设计一个“读者来信”专栏。这个任务的真实性很强,也有指导青少年坦然面对问题,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功能。二、学情分析:首先我认为,这个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连接紧密,学生们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因此很容易带他们入课,开展话
3、题。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交际,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是本模块的语法重点。在上一模块学生已经学习了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因此在学习这一语法项目上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学会并正确使用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短语。 2)能够掌握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2 能力目标:1)能听懂理解解决问题的对话,并能从中获取具体信息。 2)能够交流学业中或家长相处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3 情感目标:学会分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为他人出谋划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四、教学重点:1 运用本单元中出现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子、能够交流学业中或家长相处时遇
4、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2熟练掌握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五、教学难点:正确地使用本课所学的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六、教法的选择:Task-based method and interactive approach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八、学法的指导及其措施:通过听、读语言材料学会在整句话中识别理解词汇;通过练习学会归纳、总结本模块的语法现象,并进行系统的操练;能够将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会分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为他人出谋划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九、教学流程(一)明确目标 创设情景以观看图标这一学生熟悉的形式导入新课,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复习了
5、Module 5 的旧知又为学习新课打下伏笔。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一种特定情境,使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向学生提问几个课文相关问题导入本单元课文。通过复习单词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并巩固新单词。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完成听力训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指导引路 导入发现学生进入创设的情景后,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高时,将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知新的内容完成信息输入。借助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讲解知识。配合听读,通过多次重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是学生在指导下以视听,观察、读书等形式参与学习的、讲练结合的双边活动
6、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对话动画。观看对话后,通过点名,部分学生回答。组织学生全班大声朗读对话,从对话中找出语言知识点。(三)思考探究 合作体验本阶段是一个综合性的口语及笔头输出活动。是学生在前面听、读的基础上开展的。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采用两人小组活动方式进行。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活动要求让每位学生都亲身参与。通过让学生完成句子练习,引出本模块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一语法点,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片造句使其掌握这一语法点。达成教学目标。(四)验收反馈 评价反思在课程结束前,通过两人口语活动和知识树形式,让学生进行口头验收反馈。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反思自己掌握了什么新知,使得知识提升,把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分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能积极为他人出谋划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课后留的作业作为本节课的课后知识延伸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