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强化学生基础知识 , 训练学生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提升学生应试水平, 贯穿 从生活走向化学 , 从化学走向社会 理念 , 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 , 拓展学生化学思维。二、学生分析本人所教化学学科共有2 个班 , 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 , 少数同学基础较牢, 成绩较好 ,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 学习成绩较差。这样要因材施教, 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总体情况分析: 学生分化十分严重, 尖子生少 , 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 ,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 , 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
2、学习热情高, 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计算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 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 , 学生反应能力弱。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分析问题 , 学习方法不对, 再加上化学学科, 许多学生对此感到学起来难 , 且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 对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进行归纳系统化 , 导致学生掉队, 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 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三、教材分析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 , 梯度合理 , 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 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 , 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
3、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 , 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 , 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 , 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 , 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 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 , 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四、目标任务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 , 使学生学以致用。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金属材料、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 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 , 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
4、实际应用。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针对中考新动向 , 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 , 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能技巧。5、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 , 培养学生的能力。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 ,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五、方法措施1、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学。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 , 把握本质。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4、讲究 巧练 , 跟踪
5、检查。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6、学会反思 , 每上完一节课, 要从中找出成功的、不成功的地方。7、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 进一步推进四模块教学 , 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六、内容安排:1、结束新课( 3 月 5 日 -3 月 13 日 , 大约一周时间 )2、第一轮复习 (3 月 14 日 -4 月 17 日大约五周时间 )采用的方式是按章节顺序进行, 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章节的知识内容, 着眼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把教材 放大 , 将教材中隐含的内容挖掘出来 , 全面、深入、系统地完成课本上所
6、有知识内容的复习。3、第二轮复习 (4 月 18 日 -5 月 22 日 ), 大约五周时间 )专题复习是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 , 也是综合复习阶段, 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通过专题复习 ,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 , 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 , 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 为依托 , 把知识点分为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 教学中 , 通过对本专题中的重要考点进行归纳讲解 , 以及学习指导等方面的点拨, 并剖析适当数量的与生活、社会、环保、科技等实际问题相联系的例题, 巩固知识 , 形成能力。本专题不仅是知识点的专题复习 , 还包括各种题型的专题训练。4、第三轮复习 (5.23-6.10, 大约 2 周半时间 )第三轮复习 ( 模拟训练阶段及回扣课本): 这一阶段是中考的冲剌阶段 ,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摸拟训练,有针对性地把历年中考的热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有效训练。最后回扣课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