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580504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pdf(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2 引 言 4 正 文 5 1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渊源及学术特点 . 5 1.1 汉以前的医学分派 . 5 1.2 伤寒杂病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 5 2 六经辨证的概念及特点 6 2.1 六经辨证理论的渊源 6 2.2 六经辨证的概念 6 2.3 六经辨证的特点 8 2.4 六经辨证的分类 8 3金匮要略中关于六经辨证的论述 . 10 3.1 六经辨证的相关条文 11 4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治疗杂病的运用 11 4.1 六经辨证在治疗痉病中的运用 11 4.1.1 痉病的涵义与病因 11 4.1.2 痉病的分型 12 4.1.3 治疗痉病的常见方证

2、 12 4.2 六经辨证在治疗中风病中的运用 17 4.2.1 中风病的涵义与病因 17 4.2.2 中风病的分型 . 17 4.2.3 治疗中风病的常见方证 . 18 4.3 六经辨证在治疗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中的运用 20 4.3.1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的主要症状 . 20 4.3.2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的分型 20 4.3.3 治疗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的常见方证 . 21 4.4 六经辨证在治疗胸痹心痛短气病中的运用 . 31 4.4.1 胸痹心痛短气病的概述及病因病机 . 31 4.4.2 胸痹心痛短气病的六经辨证分型 31 4.4.3 治疗胸痹心痛短气病的常见方证 32 4.5 六经

3、辨证在治疗腹满病中的运用 39 4.5.1 腹满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 39 4.5.2 腹满病的常用方剂的六经辨证分型 . 39 4.5.3 治疗腹满病的常见方证 . 40 4.6 六经辨证在治疗消渴病中的运用 45 4.6.1 消渴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 45 4.6.2 消渴病的常用方剂的分型 45 4.6.3 治疗消渴病的常见方证 . 46 5. 病例分析 . 54 5.1 失魂落魄案 . 54 5.2 眩晕案 . 56 结 语 57 参考文献 58 综 述 61 致 谢 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6 作者声明 67 个人简历 68 1 中 文 摘 要 目 的:六经辨证学说为仲景

4、学术之核心思想,后世八纲辨证亦为六经 辨证之衍伸,研究者众。然检索发现,众学者在金匮要略一书的研 究中对于六经辨证之运用论述甚少,亦未有相关专题论述。因此,本文 本着伤寒论 、 金匮要略本为一书,同为一人所著,其中联系甚深 之观点,用六经辨证学说将其贯串,并挖掘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 的相关运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方 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六经辨证学说的学术 源流,阐释该学说的具体内容,分析金匮要略临床杂病中六经辨证 这一方法的运用及其对当今临床的指导意义。 结 果:本文经过系统梳理仲景六经辨证学说,发现仲景六经辨证理论 涵义较多,本文选用其症候群说来分析金匮要略中杂病的治

5、疗,客 观的阐述六经辨证在临床杂病治疗当中的运用方法。此外,通过对金 匮要略中杂病的分析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六经辨证的涵义。 结 论:六经辨证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全书, 金匮要略中对于杂病 的论述,亦体现六经辨证之丰富应用。六经辨证不仅运用于伤寒,更可 广泛运用于内伤诸多杂病之中。 关 键 词:六经辨证;金匮要略;症候群;仲景 2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ABSTRACT Objective: T

6、he Doctrine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the core idea of the Zhongjing scholarship and the source of the later Eight Principal Syndromes, because of which, it has so many researchers. However, the retrieval shows there is little applying or relating special treatise of Six-meridian S

7、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scholars researches on th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Accordingly, basing on the perspective that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th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are originally two closely linked parts of one book with the same author, the thesis applies the Doctrine

8、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o run through the two, and unearths the relating application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 aiming to guide the clinic better. Method: The thesis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hilology to comb systematically th

9、e academic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ctrine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o expound its concrete content, and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odays clinic through clinical miscellaneous disease in the Synopsis o

10、f Golden Chamber. Result: The thesis combs the Doctrine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stematically, and discovers its rich academic meaning. Thus the thesis chooses its theory of Syndrom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miscellaneous disease in th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and expounds 3

11、 obj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miscellaneous disease. Furthermore, the thesis can also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iscellaneous disease in the Synopsis o

12、f Golden Chamber. Conclusion: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uns through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its rich application is also embodied in the exposition of miscellaneous disease in th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All of the above proves that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

13、n can be not only applied in typhoid fever, but also in numerous miscellaneous disease of internal injury. Key words: Six-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Syndrome; Zhongjing 4 引 言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为张仲景所著,此书集汉以前中 医临床学之大成,理法方药以及辨证体系臻至完善,堪称中国古代医学 上的成熟代表作。医家从此,有方有法,有了统一的理论

14、与临床标准, 此书被尊为方书之祖 ,张仲景因此也被后人奉为医中之圣 。 金匮要略本为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杂病治疗的部分,在传抄 过程中被后人分离了出来。而现今对于金匮要略辨证方法的研究多 为脏腑辨证,而关于六经辨证的论述尚不多见,因其与伤寒论本为 一书,联系必然密切,试从伤寒论之核心六经辨证学说分析金匮 要略中杂病部分的治疗。 然伤寒杂病论一书成书日久,当时并无现今发达之印刷术,多 为竹简传抄,经战火波及及辗转传抄的影响,后经诸多医家之整理及校 订,现今保留之书,有条文缺失、割章换句、言语不明之疑。使得仲景 之术存有诸多异议,尤以六经辨证学说为甚。对六经辨证学说其涵义争 议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歧

15、,脏腑学说解六经,经络学说解六经,五 运六气解六经,症候群学说解六经等。本文主要论述六经辨证之症候群 学说的运用。 通过研究六经辨证之症候群说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根据方药 组成,本着神农本草经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及素间.至真 要大论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的基础法则,进行以方测证,加强对 条文及方证的理解。亟待对于六经之实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其为运用 于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帮助,对于杂病的治疗给予更加客观的指导。 5 正 文 1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渊源及学术特点 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其书名出自明赵 开美宋本伤寒论序言, 为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虽未能 尽愈诸病, 庶可以见病知

16、源。 仲景原书名, 已不可考。 晋代王叔和在 脉 经中,提到 伤寒 一词,是将仲景书分为伤寒和杂病两 部的开始,南北朝陈廷之的小品方记载有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九 卷, 张仲景杂方八卷,由此可见,这两部书当是后世伤寒论和金 匮要略的原始版本。 1.1 汉以前的医学分派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医学流派有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包括: 黄帝内经 、 外经 、 扁鹊内经等。 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 四卷。 包括: 五藏六府五十二病方 、 汤液经法 、 神农黄帝食禁 等。 任应秋先生1认为: 中国医学最古的派别为三:黄帝针灸、神农本 草、素女脉决。 1.2 伤寒杂病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伤寒杂病论原书 16 卷

17、,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内容,成书于东 汉末年建安年号中后期。其时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以 致仲景逝后不久,该书即散乱于世。仲景著作散乱不久,幸得王叔和2 及时整理, 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 。 1.1.1 神农本草经 、 汤液经 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 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 宋刻伤寒论序有是仲 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长沙马王堆出土之辅行诀 脏腑用药法要亦已记述: 汉晋以远,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 6 吴普、皇甫玄晏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 由此可见,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传承神农本草经 、 汤

18、液经法一脉之经方,确有实据。所以,柯雪帆先生3认为汤液经法 是张仲景学术的直接源头和创新发展的基础。 1.1.2 黄帝内经 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言中说: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 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合十六卷。 据此,再结合素 问 阴阳应象大论 、 阴阳离合论 、 玉真藏论 、 生气通天论 、 热 论 、 评热论等篇章,所论皆与伤寒六经病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 其中尤以热论和评热论的关系最为密切,说明伤寒六经与内 经有可能着一定的相关性联系。 然章太炎先生云不拘五行生克之论者,盖独仲景一人耳。 自素 问 、 难经以五行内统五脏,外贯百病,其说多附会。逮仲景作,独 伤寒论平脉篇

19、、 金匮要略首章一及之,余悉不道 2 六经辨证的概念及特点 2.1 六经辨证理论的渊源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种三阴三阳辨证俗称六经 辨证。 伤寒论中本无六经一词。只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的名称。 六经一词, 本为经络用语, 为 素问 热 论经络六经理论名词。因宋代医学家朱肱4本据素问热论之学, 视伤寒论三阴三阳为人体经络名称,提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 , 古 人治伤寒有法,非杂病之比,五种不同,六经各异之后, 六经一词, 才作为伤寒论三阴三阳之代称,被后世医家所沿用。 2.2 六经辨证的概念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创立的基于三阴三阳理论基础上的辨证体系。

20、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六经辨证将外感 疾病及内伤杂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的不同,区分为太阳病、阳明病、 7 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不同状态,并以此解释疾病的部 位、证候的性质、正邪的盛衰、病情的变化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然,关于六经之实质众说纷纭,对于六经的实质,历代医家持有不 同的理解,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论点: 一 、脏腑说 所谓六经实质即是脏腑,以六经病分属五脏六腑而立论。如太阳分 为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阳明病分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等等。 以明李时珍5为代表。 二、经络说 所谓经络说者,即认为六经病变均与人身之十二经脉有关。如尤在 泾6说

21、: 人身十二经脉,本相连贯,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气之中,必各 有所见之证与可据之脉。仲景首定太阳脉证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盖太阳居三阳之表,而其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其初病, 无论中风、伤寒,其脉证皆如是也。 尤氏等认为六经病病变皆循经络而 为病。 三、气化说 所谓气化说者,即以阴阳消长的规律来认识伤寒论六经病,并 引入经络学说之标本中气 ,并且十分重视。如陈修园说: 六气之 标本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 。 又将开合枢引进六经病证之 中,谓为审证施治的大关键。其认为气化作为脏腑生理、病理的阴阳消 长转化的规律而存在,并将气化附于伤寒论六经病,三阴三阳的病 理变化之中,全部用气化

22、和开合枢来解释。 四、阶段说 所谓阶段说者,即认为六经病是几个不同的疾病阶段,如胡友梅7 说: 伤寒的六经,系病程划分的标志 ,又说: 按病证发生,其过程普 通分为潜伏、前驱、增进、极进、稽留、减退、恢复各期。 胡氏视伤 寒论六经病顺序为疾病的不同阶段,并以现代医学的病理阶段来解释 8 六经病。 五、症候群说 陈邦贤8等认为伤寒六经,实际上是 6 个不同的综合征。 把六经 病视为六群不同的证候,以至有的学者把六经病证视为六病等。 凡此种种对六经的不同见解,虽说存在部分片面性,但开拓了我们 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六经之实质。 2.3 六经辨证的特点 由于六经辨证涵义较多,本文仅选其一六经

23、之症候群说进行论述。 仅遵从陈逊斋9之观点: 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太阳、 阳明、少阳,皆为阳病。太阴、 少阴、厥阴,皆为阴病。太阳、阳明、 少阳,皆为热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寒病。太阳、阳明、少阳, 皆为实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虚病。阴阳寒热虚实之中,又有在 表在里,与在半表半里之不同。太阳为表,少阴亦为表,太阳之表为热 为实,少阴之表为寒为虚。阳明为里,太阴亦为里,阳明之里,为热为 实,太阴之里为寒为虚。少阳为半表半里,厥阴亦为半表半里。少阳之 半表半里为热为实,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寒为虚。 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为发热恶寒;少阴之表,为无热恶 寒

24、。阳明、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为胃实;太阴之里为自利。少阳、厥 阴皆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为寒热往来;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厥 热进退。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可汗;少阴之表,不可汗。阳明 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可下;太阴之里,不可下。少阳厥阴皆为半表 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可清解;厥阴之半表半里,不可清解。 2.4 六经辨证的分类 本文所论述六经辨证体系采用民间经方学者刘志杰10先生结合陈逊 斋先生观点提出的六经体系如下: 9 2.4.1 太阳病提纲及证候 太阳病总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25、(无汗)麻黄汤类为主。 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有 汗)桂枝汤类为主。 2.4.2 少阳病提纲及证候 少阳病总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 呕,善太息,寒热往来,项强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腹痛,或便溏, 舌苔薄白,脉弦。 少阳中风证: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 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脉弦。小柴胡汤类为主。 2.4.3 阳明病提纲及证候 阳明病总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中风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烦躁口渴欲饮水,脉 洪滑。白虎汤类为主。 2.4.4 少阴病

26、提纲及证候 少阴病总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少阴伤寒证:少阴为病,无热恶寒,无汗。或无大热,头痛项强, 咽痛,鼻塞嚏涕,周身骨节痛,腰痛,咳喘,脉微细,或微浮细紧。但 欲寐。麻黄附子甘草汤类为主。 少阴中风证:身冷,汗出多而恶风,面无华,但欲寐。或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手足冷,脉微浮无力。桂枝附子汤主之。 2.4.5 厥阴病提纲及证候 厥阴病总纲: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 10 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证:厥阴中风,汗出恶风,或但头汗出、但寒不热或微发 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

27、、头痛,或耳鸣目眩。身痛,手足冷,胸胁 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脉沉弦。柴胡桂枝干姜汤类为主。 2.4.6 太阴病提纲及证候 太阴病总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 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太阴中风证: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微发 热,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 则风水血痹,脉微。桂枝黄芪五物汤类为主。 3金匮要略中关于六经辨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诊治杂病的专著,书中记载的 脏腑经络辨证也被认为是诊治杂病的重要的辨证方法。然,通观全书脏 腑辨证仅出现于开篇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与五藏风寒积聚病 脉

28、证并治第十一之中。而文中关于六经辨证之条文及引用伤寒论 中的方证条文则更为多见,如痉病、湿痹、暍病、历节、疟疾、咳嗽上 气、风水、妇人杂病、产后郁冒等 9 种疾病。相关方证如:葛根汤证、 瓜蒌桂枝汤证、大承气汤证、麻杏薏甘汤证、麻黄加术汤证、桂枝附子 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甘草附子汤证、一物瓜蒂汤证、白虎加桂枝汤 证、射干麻黄汤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越婢加术汤证、小青龙加石膏 汤证、防己黄芪汤证、小柴胡汤证、越婢汤证、杏子汤证、小柴胡汤证 等。正如陈修园11所言: 盖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 伤寒论之六 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韶伯12亦云: 夫仲景之六经,为百 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

29、 乔模等13人亦做了相关研究认为: 张仲景早在 金匮要略中已 经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突显了六经辨证是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原书的基本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则是其辨治 11 杂病的变通或有益补充。该结论与柯韵伯、陈修园的观点相似,不同于 现行教科书研究仲景学说所流行的理论范式,或许对张仲景辨证论治体 系和方法的认识更趋准确和完整。 3.1 六经辨证的相关条文 在金匮要略中,关于六经辨证的条文随处可见,反观关于脏腑 辨证的条文除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论述较多外,其他篇章 则甚是论述较少。 如仅在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中,关于六经之论述,以及伤寒论中 六经之表现、方剂,就有如下相关

30、条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 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太 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 汤主之。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在其他各篇条文之中,论及六经辨证者亦多不胜举。 4 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中治疗杂病的运用 4.1 六经辨证在治疗痉病中的运用 4.1.1 痉病的涵义与病因 痉病主要是指由于筋脉肌肉失却濡养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搐 搦,

31、甚至角弓反张等为主要表现的各种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常以肌肉拘 急挛缩为其主要的证候特征,可表现为卒然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临床症状多见于以下疾病:脑膜炎、癫痫、高热惊厥、帕金森综合症、 脑出血或脑梗塞等。 观其病因,可参考脉经 14太阳病,发其汗太多,因致痉。 景 12 岳全书痉证 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伤筋 。主要就是津液出 现问题,不能正常濡养脏腑经络,一为津液不足如栝蒌桂枝汤证,二为 津液外越,随热气上冲头目如大承气汤证。 4.1.2 痉病的分型 其分型则见于本篇条文提出: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 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由太阳病入手,提出 刚痉与

32、柔痉的区别,一为发热无汗,反恶寒的太阳伤寒,一为发热汗出 的太阳中风。从程度上区分,顾名思义则刚痉发作严重,柔痉发作轻微。 因本书传承日久,条文散见于伤寒论 、 小品方 、 脉经 、 千 金要方 、 千金翼方等书中,所以本文于上述书中选取金匮要略 中未论及之关于归属痉病之条文方证,以下疾病论述亦是如此。 痉病之六经辨证分类:太阳病之栝蒌桂枝汤证、葛根汤证,阳明病 之大承气汤证,少阴之仓公当归汤证,厥阴之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 干姜汤证(桂本) ,太阴病之真武汤证,太阳太阴合病之茯苓桂枝白术甘 草汤证。 4.1.3 治疗痉病的常见方证 4.1.3.1 栝蒌桂枝汤证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

33、,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 汤主之。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 啜热粥发之。 本条条文首先指出太阳病,其证备 ,由此可见本条所论述方证前 提条件为必须具备六经辨证之太阳病之症候群为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观其方为桂枝汤加栝楼根,由此推断其太阳中风证亦 俱,又出现身体强,几几然,类似于桂枝加葛根汤证的表现。但其后描 述,脉反沉迟,而并非浮脉,则可见病家身体之津液已受损,出现津液 13 不足、血脉被肌肉束缚流行不利之脉象。津液损伤的厉害,不能濡养肌 肉则出现了肌肉紧张几几然之相。加以

34、栝楼根清热生津之用,方可 解除病痛,可见本证已有由太阳转入阳明之趋势。本证病位在表,病性 为热,病态为实。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属太阳中风证之柔痉。外感风寒,营卫失和, 正气外出抗敌,津液亏虚,肌肉失于濡养,并有向阳明转入之趋势,而 成柔痉。本证可伴随汗出,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肌肉瞤动、抽搐, 舌红苔薄黄,脉沉迟等症。 4.1.3.2 葛根汤证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 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 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 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35、,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 汤法将息及禁忌。 本证亦需具备太阳病之基本症状, 无汗则可见应为太阳伤 寒证 ,本条又说小便反少 ,无汗出小便又少,被风寒束表,卫气与 邪气交争,津液又不得外越,则出现气上冲胸 ,津液伴随气机上冲上 焦及至脑窍,而出现口噤不得语等刚痉之症状。据方中葛根一药, 我们亦可推断出,亦有少许化热之倾向。因此,外散其风寒去其邪气而 加上葛根清热生津液,以达到调和营卫、清热生津止痉之效。本证病位 在表,病性为热,病态为实。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属太阳伤寒证,津液不得外越,气机上逆, 并有向阳明转入之趋势。 4.1.3.3 大承气汤证 刚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

36、,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 14 汤。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昧,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 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伤寒论中条文如下: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 承气汤主之。 (208)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 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1)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 也,宜大承气汤。 (242) 伤寒六七日,目

37、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 本证为阳明腑实证之刚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刘志杰15认 为胃家,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是指胃肠道。广义的,是指 藏府的府 。包括六腑和奇恒之腑。 说文16解实,富也。 小尔雅 解实,满也,塞也。 说明阳明病的病位在里,病性为热,病性为实。 阳明里实热,给予大下后损伤津液,一者肠道津液匮乏无以濡养, 二者里热未清,逼迫津液外出进一步耗伤津液致胃肠中干燥而燥屎内结。 津液亏虚,热邪上扰心神,易出现神昏谵语,甚则灼烧津液,津液极度 亏虚,而出现角弓反张,肌肉挛缩之刚痉。治宜急下阳明之实热,釜底 抽薪

38、。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阳明腑实证之痉病。燥屎内结,津液为热邪 耗损严重。 4.1.3.4 仓公当归汤证(千金) 痉者,感贼风口噤,角弓反张。仓公当归汤主之。 15 当归 防风(各十八铢) 独活(一两半) 附子(一枚) 细辛(半 两) 麻黄(三十铢) 上六味口父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口不开者, 格口纳汤,一服当苏,二服小汗,三服大汗。又方:酒一斗,胶二斤, 煮令烊,得六升,每服一升,稍服得愈。 (千金方)17 本证出现口噤,角弓反张,症状较重应为刚痉之表现。方中包含少 阴伤寒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以解除阳虚之风寒束表,加防风、独活祛寒 湿、升阳顾护肌表,当归以补充营血分的亏虚。其病

39、位在表,病性为寒, 病态为虚。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少阴伤寒证之痉病,阳虚水盛,津液生成运 化失常,营分亦虚,肌肉无所养,再加外束风寒。 4.1.3.5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证(桂本) 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脉沉弦者,桂枝加附子当 归细辛人参干姜汤主之。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当归四两 细辛一两 附子一枚 (炮) 人参二两 干姜一两半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十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 一服。 (桂本) 手足厥冷,脉沉弦此为三阴病之表现;发热间作,此为病位在半表 半里;刘志杰18认为:唇青目陷,病位为孔窍,多属少阳及

40、厥阴病之半 表里。可见本病为阳气受损不能运化水液,以致寒饮阻滞,津液不足濡 养脏腑。方中桂枝汤可达解表调和营卫之效,附子细辛干姜温里化水饮, 当归人参大枣养血补充津液、通养血脉。其病位为半表里,病性为寒, 病态为虚。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厥阴之痉病,虚寒内盛,寒饮不化,阻滞气 血运行,而致津液不足。 16 4.1.3.6 真武汤证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颤动,振 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朮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身颤动,振振欲擗地,症状轻微应属柔痉。本为太阳病,因汗

41、出而 病未解,津液受损,其人仍发热,方中附子温阳化气,说明病性为虚寒 为主,心下悸、头眩,此为阳虚不能运化水液,导致水饮上逆,至胸则 心下悸,至头则目眩。水饮盛而津液亏,则致颤动,振振欲擗地。附子 强壮真阳以蒸腾水液,茯苓、白术则去体内之水饮,生姜温中散寒,芍 药通滞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打通气血运行通道,因性酸而稍有收敛之性, 使得体内水液的运化如同蒸汽般上升下降循环不息。本证病位主要在里, 其病性以寒为主,其病态为虚,亦可伴随少许郁滞化热。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太阴病之柔痉。阳虚水饮不化,上逆,津液 不足以濡养脏腑肌肉,亦可伴随少许热象。 4.1.3.6 苓桂术甘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

42、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7)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经汗法、吐法、下法误治后,损伤津液,肌肉经脉濡养不足, 又出现水饮内停于胃,上逆则出现,胃胀、胸胁支满,甚则上冲头部而 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清,重则出现身为振振摇之柔痉。本方中桂枝可 解表散寒,亦可降逆;茯苓降逆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补充 津液。其病位在里兼有少许表,病性为寒,病态为虚。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太阴太阳合病之痉病,外有稍许表证,内有 17 水饮上逆,虚寒不盛,津液不足。 4.

43、2 六经辨证在治疗中风病中的运用 4.2.1 中风病的涵义与病因 中风病顾名思义为中风使然 ,临床以卒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 歪斜为特点,其表现取决于邪气所在位臵及程度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 吐涎。 4.2.2 中风病的分型 在 备急千金要方 中关于中风病的分型孙思邈19是这样论述的:中 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 此四型分别 为: 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 间。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偏枯其邪在肌腠之间, 可出现半身不遂、肢体疼痛等,但其神志清醒; 风痱

44、者,身无痛,四肢 不收,智乱不甚。 风痱,其邪入府,出现神志恍惚,但尚不严重,四肢 不收,身无痛; 风懿者,奄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 风懿,其邪入 府更深,邪阻脑窍,昏迷不知人事。 风痹、湿痹、周痹、筋痹、脉痹、 肌痹、皮痹、骨痹、胞痹,各有证候。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 其证身体不仁。 风痹,邪在于络,如风状,身体不仁。 对中风病的治疗,宋朝医家许叔微20云: 凡中风,用续命、排风、 风引、竹沥诸汤及神精丹、茵芋酒之类,更加以灸,无不愈者。 唐朝药 王孙思邈21说: 据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方效 如神。 中风病常见方证之六经分类多为寒热错杂、半表里、虚寒为主之厥 阴病如:

45、风引汤证、 古今录验续命汤证、千金小续命汤证,还有太阳 阳明合病之西州续命汤证。 18 4.2.3 治疗中风病的常见方证 4.2.3.1 风引汤证 风引汤 除热瘫癎。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 沸,温服一升。 (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癎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 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本证方中有桂枝、干姜温中发散表邪、升提阳气;大黄、滑石、石 膏、寒水石降逆清泄阳明之湿热;赤石脂、白石脂以潜阳下行,紫石英 则镇心安神暖中;龙骨、牡蛎镇精神安魂魄;甘草,调

46、和诸药补充津液。 故本证其病位为半表里,病性为寒热错杂,病态为虚实错杂。 故其六经辨证分类为:厥阴之中风病。阳明热盛,上逆于头,阻闭 清窍,热伤阴血,不能滋养筋脉兼有少许太阴虚寒。 4.2.3.2古今录验续命汤证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 转侧。 (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 麻黄、桂枝、人参、甘草、干姜、石膏、当归(各三两) 川芎(一 两五钱)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 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 气,面目浮肿。 本证为风痱,身无痛,四肢不收,神志

47、恍惚,口不能言;或口噤舌 强,全身拘挛强直。其中暗合麻杏石甘汤开泄降逆清热解表;桂枝通达 阳气;川芎、当归补血养血除血痹;干姜温中以制约寒凉太过;人参、 甘草补中气养津液。本证病位主要在表兼有少许里证,病性以热为主, 病态为实。 19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太阳阳明合病之中风病。外为风寒外束,内 有水饮化热,伤及营血,饮热夹杂并有上逆之势,阻塞脑窍,以致中风。 4.2.3.3 千金小续命汤证 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 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芍药 甘草 川 芎 杏仁(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一枚)

48、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 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 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 以防喑。22 本证属风痱,猝然中风,身体或拘急或缓而不收、口眼歪斜、舌强 言语不利,神志恍惚。本证方用麻黄、杏仁,宣散表邪,破癥瘕积聚, 开闭结之气机及瘀滞;桂枝、芍药合用,一升一降以调和营卫,除痹、 利关节;防己可除湿热、利小便;黄芩、川芎去阳明湿热、通血闭;附 子温中、回阳救逆;防风,清除在表之诸风;人参补气生津液。其病位 以表为主兼有里,病性为寒热错杂,病态为虚为主。 故其六经辨证分析为:少阴为主兼有阳明太阴合病,真阳不足,水 饮内停而化热,再加营血瘀滞。 4.2.3.4 西州续命汤证 治五脏偏枯贼风。并治肉极虚热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开泄, 或痹不仁,四肢急痛方。 麻黄 生姜(各三两) 当归 石膏(各二两) 川芎 桂心 甘草 黄芩 防风 芍药(各一两) 杏仁(四十枚) 上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九升先煮麻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