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581480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蒲城县城南新区为例.pdf(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i 摘摘 要要 源于美国为抑制城市无序蔓延而提出的精明增长理念, 其核心思想是城市采取适度 集中的布局模式,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当前快速城市化时期,关中县 城粗放式的发展,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县城建设质量不高,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关 中县城新区在现阶段是陕西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关中县城新区建设方兴未艾的大环 境下,引入该理论研究关中县城新区规划问题、探讨解决策略显得恰逢其时,对今后关 中县城新区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关中县城新区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系统分析法和文献归纳法进行研究,由 精明增长理念研究、关中县城新区发展研究、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

2、策略研究、 蒲城县城南新区实证研究四部分组成。 理论研究部分总结了精明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 探索精明增长新区与可持续发展具 有内在同一性。现状部分通过对关中县城新区发展趋势及现状建设进行分析,总结新区 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关中县城新区的精明增长需求,将关中县城新区与精 明增长理念相结合。策略研究部分提出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原则,最 后提出策略。实证研究部分选取蒲城县城南新区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精明增长理念下 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包括五方面:组织有序的区域空间体系;构建集约化的新区土 地利用模式; 规划基于公交的新区交通网络; 规划富有关中特色、 宜居的新区人居环境;

3、建立有利于促进新区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关键词:精明增长、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可持续发展 ii Abstract The smart growth concep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which to curb urban sprawl, its core idea is the city to take a moder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layout patterns,resource conserv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4、cities. The current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Guanzhong County not only cause a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and make the county level of the building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t this stage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n Shanxi,the environment i

5、n the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in the ascendant,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district plan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e county seem the right time. On future the Guanzhong coun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district has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

6、e take the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as the object of study,mainly adopts the system analytic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 induction conducts the research,by the astute growth idea research,the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development research,the astute growth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plan strategy rese

7、arch,the Pucheng County Chengnan newly developed area real diagnosis studies four parts to be compose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part summarized the astute growth idea core content,the exploration astute growth newly developed area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rinsic identity.The present situa

8、tion part through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nstruction, summarizes question which in the newly developed area plan exists.Finally, summarized the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astute growth demand,the Guanzhong county New ar

9、ea and the astute growth idea will unify.The strategy research part proposed based on the astute growth idea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plan principle,finally proposes the strategy.The real diagnosis research part selects the Pucheng County Chengnan newly developed area to conduct the real diagnosis

10、research for the example.Under astute growth idea Guanzhong county New area plan strategy including five aspects:Organization order region three-dimensional system;Construction intensification newly developed area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 ; Plan based on public iii transportation newly developed are

11、a transportation network;Plans is rich in the newly developed area person who the Guanzhong characteristic,occupies suitably to occupy the environment; Establishes is advantageous in promoting the New area development system and the policy environment. Key Words: smart growth,new area of Guanzhong C

12、ounty,planning strateg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v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 1 1.2.2 研究的意义 . 2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1.3.1 精明增长 . 2 1.3.2 县城、其他城镇 . 3 1.3.3 关中县城新区 . 3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4 1.4.1 关于城市新区规划的研究 . 4 1.4.2 关于精明增长理论的研究 . 6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7 1.5.1 研究内容 . 7 1.

13、5.2 研究方法 . 8 1.6 研究技术路线 8 第二章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新区规划理论分析 10 2.1 精明增长理念基础研究 10 2.1.1 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 . 10 2.1.2 精明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 . 10 2.2 精明增长新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3 2.3 本章小结 14 第三章 关中县城新区发展状况 15 3.1 关中地区县城特征 15 3.1.1 自然生态特征 . 15 3.1.2 社会经济特征 . 18 3.1.3 城镇化特征 . 20 3.2 关中县城新区发展的主要动因分析 21 3.2.1 区域因素 . 21 3.2.2 经济因素 . 22 3.2.3 交通因素

14、. 22 3.2.4 政策因素 . 23 3.3 关中县城新区的特点 23 3.3.1 新区沿主要对外联系方向发展 . 23 v 3.3.2 新区发展与老城中心繁荣共存 . 24 3.3.3 新区对旧城具有依赖性 . 24 3.3.4 新区与旧城相融合 . 24 3.4 关中县城新区发展相关问题 24 3.4.1 与区域的关系问题 . 24 3.4.2 城市综合功能问题 . 25 3.4.3 交通与职住平衡问题 . 25 3.4.4 土地方面的问题 . 25 3.4.5 空间环境品质方面的问题 . 26 3.4.6 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 26 3.4.7 金融投资方面的问题 . 27 3.4

15、.8 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 . 27 3.5 关中县城新区精明增长需求 28 3.5.1 符合关中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 28 3.5.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28 3.5.3 促进新区的可持续性建设 . 28 3.6 本章小结 29 第四章 精明增长理念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 30 4.1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原则 30 4.1.1 宏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 . 30 4.1.2 中观层面内部结构的调整 . 31 4.1.3 微观层面以人为核心 . 31 4.2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 32 4.2.1 组织有序的区域空间体系 . 32 4.2.2 构建集

16、约化的新区土地利用模式 . 33 4.2.3 规划基于公交的新区交通网络 . 34 4.2.4 规划富有关中特色、宜居的新区人居环境 . 35 4.2.5 建立有利于促进新区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 36 4.3 本章小结 37 第五章 精明增长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实践蒲城县城南新区 39 5.1 蒲城县城空间的演变与动力机制 39 5.2 蒲城县城南新区概况 40 5.3 蒲城县城南新区规划定位 42 5.4 蒲城县城新区规划结构 42 5.5 蒲城县城新区的规划策略 45 5.5.1 组织有序的区域空间体系 45 5.5.2 土地功能混合使用 47 5.5.3 多样化的道路交通体系 47 5

17、.5.4 具有特色、宜居的新区人居环境 . 49 vi 5.5.5 运营管理策略 . 52 5.5 本章小结 57 结论与展望 58 参考文献 60 致谢 63 vii 图表目录 图 1.1 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简图 . 4 图 1.2 卫星城市理论图解 . 5 图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9 图 3.1 2000-2008 年关中地区耕地面积变化 . 17 图 3.2 2000-2008 年关中地区各市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 18 图 3.3 关中地区城镇分布图 . 21 图 5.1 蒲城县城空间演变分析图 . 39 图 5.2 南新区位置示意图 . 41 图 5.3 南北双核发展 . 4

18、2 图 5.4 东西双心拉动 . 43 图 5.5 二轴二支格局 . 43 图 5.6 集中分散相结合 . 43 图 5.7 蒲城县城新区(西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 44 图 5.8 南新区(东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 45 图 5.9 新区空间扩展方向示意图 . 46 图 5.10 西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 47 图 5.11 东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 47 图 5.12 西区交通系统规划图 . 48 图 5.13 东区交通系统规划图 . 48 图 5.14 自行车环线系统规划图 . 49 图 5.15 文脉传承关系图 . 50 图 5.16 东区的文态、生态、商态三者关系图 . 50 图 5.1

19、7 中心区范围 . 51 图 5.18 中心区功能结构分析图 . 51 图 5.19 开发模式 . 53 图 5.20 运营开发的流程设计 . 53 图 5.21 环境建设经营流程图 . 55 图 5.22 分期开发 . 56 图 5.23 分期开发规划图 . 56 表 3.1 2008 年关中地区国土面积与耕地面积 17 表 3.2 2008 年关中地区各县总人口 19 表 3.3 2000-2008 年关中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 19 表 3.4 2008 年关中地区产业结构 20 表 5.1 规划道路功能分级表 . 48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当

20、前随着西部大开发、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关中百镇的建设,关中县城经 济持续增长, 同时也使得关中县城的承载力不够, 致使其空间和功能都受到严重的制约, 导致城市的产业结构,尤其在人口、就业、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规 划新区逐渐成为关中县城解决空间增长问题的主要方法,新区应运而生。而关中县城新 区建设才刚起步,有关新区规划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研究较少,所以全面的研究县 城新区的规划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近几年,随着关中县城新区建设速度得加快、数量的增多、规模的变大,城市无序 蔓延现象也逐渐显现。 特别是关中县城新区的建设, 使得城市无序蔓延的状况更加严峻。 可见,我们迫切需要对关

21、中县城新区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尤其是加强理念指导新区规 划的建设。美国为抑制城市无序蔓延提出了精明增长理念,其实践很成功,值得关中县 城新区借鉴。精明增长理念是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是将人、社会、自然环境三者作为一 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的思想理念,它反对粗放、外延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它关注经济 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保护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城市与乡村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一种增长模式。本文基于我国现行的社会制度与经济体制,并结合关中县城新区现状 及发展特点,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教训基础上,试图以精明增长理念为指导,探讨关中 县城新区规划建设。 因而,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在精明增长视角下,探索并解决关

22、中县城新区规划 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展迅速,城市呈“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近几年,关中县城 新区建设如火如荼,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此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浪费严重 等负面现象。 因此,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 将关中县城新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理念的分析,针对关中县城新区规划现状,并在精明增长理念指导下,促进关 第一章 绪论 2 中县城新区实现适度紧凑式布局,避免无序蔓延。此外,我国新区规划建设起步较晚, 相关研究较少, 所以, 本文基于精明增长, 通过分析关中县

23、城新区规划建设中空间结构、 布局方式等问题,力求探索出关中县城新区的规划策略,为当前关中县城新区规划建设 提供指导和借鉴。 1.2.2 研究的意义 城市新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老城功能发展滞后的超越;一是为了缓 解老城的拥挤状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完善城市功能1,致使城市发展空间向外蔓 延。 目前,城市空间扩张的途径主要在于新区规划的建设上,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 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区规划建设将承担更多的城市功能。所以,对城市新 区规划建设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前,关中县城以粗放、外延式土地利用模式为主发展,导致关中县城人地关系矛 盾不断加大,生

24、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土地呈现一种失控的趋势。然而,新区的发展是县 城未来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如:县城新区的基础措施是否完善、用地是否合理、交通 是否便捷等问题,这些都与县城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整个县城的城市化程 度和经济地位,因此要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 但是,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并且在快速城市化中, 关中县城新区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 本文通过对关中县城新区建设中产生的诸如开发失 控、资源浪费、无序扩张等问题,以精明增长为指导,试图找出适用于关中县城新区建 设和发展的理论方法,对今后关中县城新区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现实意 义。 1.3 相关概念

25、的界定 1.3.1 精明增长 Smart Growth 城市发展理念,先前我国部分学者称之为“理性增长” ,后来逐渐出 现了“精明增长”的说法,作者认为“精明增长”的说法更加贴切、准确。 对于精明增长,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组织因视角不同,给予精明增 长的定义也不同。例如:环境保护局认为精明增长是“经济、社区和区域环境可持续发 1梁宏志.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2010.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展的增长模式,注重平衡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国家县级政府协会(NACo)把精明增长 认为是“促进城乡及边缘区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保

26、护生 态环境为前提进行的经济增长” ;农田保护组织认为精明增长是“通过对已有城区的改 造或是再开发来保护城市郊区的开敞空间及农田” 。 总之,精明增长是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来审视城市空间的拓展,它是一种将人、社会 和生态环境看成一个系统来统一规划的思想理念, 它反对粗放、 外延式的土地利用方式, 它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保护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城市与乡村能够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增长模式。 1.3.2 县城、其他城镇 县城即县城关镇,是县政府所在的城镇。目前我国的小城镇体系由县城镇、县城镇 以外的建制镇和集镇构成。其他城镇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集镇。县城与其他城镇既有 相同的地方又存在诸多

27、的差异。 相同点是指县政府所在城镇与其它城镇在行政构成上是 相同的,它们都由城市和农村构成,并以广大的农村为主。而差异是指,首先县城是县 政府所在的城镇,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都比 其他城镇要要大、要多,城市化水平也更高。同时县城是全县各个乡镇的龙头,是全县 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我国城市化和城乡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上连城市、下引乡村 的重要作用,在县域内起着农村城市化的示范引导作用。此外,县城还发挥着重要的载 体作用,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是经济流通中心枢纽,是农村工业和第 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在县域内起着经济主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3

28、.3 关中县城新区 城市新区,顾名思义,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城市中新形成的建成区,一是城市外新 形成的建成区。由此得出, “城市新区发展”在空间表现形式上也包含两方面:城市 内部空间中容纳特定城市功能的新型综合开发地段, 其演化与发展最能反映城市固有功 能的扩大与增强,俗称旧城改造;城市外部空间的跨越式发展地区,其开发与成长最 能反映城市新型功能培育与演化的方向,俗称新区开发1。笔者认为:应把城市外部空 间的拓展作为城市新区发展研究的主体。 结合城市新区的概念和关中县城新区发展状况,本文对关中县城新区界定为:现阶 段,在关中区域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关中县城空间的扩张而在其外围地区形成的集聚人 1李

29、云. 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与探讨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第一章 绪论 4 口、产业、技术、资金的具有相对明确发展界限的集中城镇化区域。关中县城新区是县 城的一部分,依托于老城区,具备自身特定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关于城市新区规划的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新区规划的理论源 头,是霍华德在 1898 年的明日的田园城 市中提出的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论 (见图 1.1) 。霍华德主张应疏散过分拥挤 的城市人口,防止摊大饼式的城市布局, 完善乡村的功能和服务, 以减少城乡差距。 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

30、,就要建设另一座 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 城市布置,同时在这些城市之间设置永久的隔离带,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形成城市组 群社会城市。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霍华德于 1903 年 和 1920 年分别在莱奇华斯(Letchworth)和韦林(Welwyn)进行了田园城市的建设试 验。 霍华德根据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将城市、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提出 了一个带有先驱性的城市模式。它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是一个较 为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 如卫星城镇的理论、 “有 机疏散”理论有重大的影响。40 年代以后,

31、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实践中也反映了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思想。 2)卫星城市理论 雷蒙 恩温在 1922 年于卫星城市的建设 (The Building of SatellireTowns)中提出 卫星城市理论, (见图 1.2) ,该理论是田园城市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见图 1.2) 。卫星城 市是为疏解大城市的功能和人口,在距大城市一定距离,规划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职 能的城市或人工镇。 1927 年恩温主持伦敦区域规划的技术工作时, 建议用一圈绿带把现 有的用地圈住,使其不再蔓延式发展,同时将增加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疏解到周围的“卫 图图 1.1 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简图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简图

32、 图片来源: 外国城市建设史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星城镇”中去1。卫星城市与母城之间通过 农田或绿带作为间隔,以使其保持一定距 离,同时以便捷的交通体系为联系纽带。 卫星城市经历了四个阶段: “卧城” , 半独立的卫星城,完全独立的卫星城,多 中心开敞式城市的卫星城。后两个阶段的 卫星城市出现于二战后,目的是为了解决 早期卫星城市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强调 其独立性。因此对于这类的新建城市一般 统称为新城(New Town) 。它基本上是一 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镇,为其本身和周 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的功能相 辅相成,成为区域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特别是对涌入中心城市的人口起到

33、一定的节流作用。 3)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是 1918 年沙里宁(E-Saarinen)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分集中所产生 的弊病而提出的有关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不能任其自然的凝成一大块,而应将部分功能合 理的分散到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应先仔细调研城市中人们的活动分布特点,根据居民 活动频繁程度可分为: “日常性活动” , “偶然性活动” 。前者指个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需相对集中的布置,后者却是指不经常的活动,则需相对分散的布置。每一个小活动在 社会中不断地被组合,则逐渐形成了城市的总活动。通过“适当的集中”和“有机的分 散”相结合的组织方式,既满

34、足了大众对于安静的居住环境这一要求,又维护了功能性 的秩序。有机疏散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将集中和分散进行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对理想 城市的追求,成为西方国家解决城市问题尤其是卫星城市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4)其他新区理论 随后关于新区规划的理论开始逐渐被提出并发展,其中,针对城市新区的土地利用 的有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 霍伊特的扇形理论, 1945 年哈里斯和乌尔曼于的多核心学说、 70 年代的规模效应与门槛理论以及城市最佳规模理论等等。从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看 1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图图 1.2 卫星城市理论图解卫星城市理论图解 图片来源: 外国城

35、市建设史 第一章 绪论 6 出,城市新区土地的利用应当予以重视,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地扩大而带来的生态环境 下降、 出行距离变大等问题也变得明显起来, 进而大城市边缘地带会逐渐形成次级核心, 导致城市规模经济分散、城市规模不紧凑等等现象,而这些理论不仅仅是城市新区规划 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而且还是应对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可靠的理论依据。 (2)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关于城市新区规划理论研究集中在对新区发展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西北大 学王慧教授于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提出开发区向城市新区 发展、重构城市空间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主要从产业结构、人口与社会、空间规模等 多个角度进行研

36、究。 武汉理工大学杨新年于开发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中提出开发建设融社会、 文化、经济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的发展思路,其主要是根据总结过去十年的开发区建设 经验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方向的影响。 贵州大学张寒松院长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应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之路中 提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新区建设理念。 中国地质大学李华于我国新区管理模式创新探讨中针对新区发展现状,总结并 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即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一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种类型。 以上这些研究,虽然没有对新区规划理论作深入研究,但对本文对关中县城新区规 划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2 关于精明增长理论的

37、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上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了“城市蔓延”的现象,即大城市中心人口停止增长甚至负 增长, 而城市边缘却仍旧继续扩张, 由此产生人口的就业及美国住宅的低密度扩散问题, 城市呈现失控状态。而同期欧洲因紧凑发展而保持了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在此背景下, 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概念。 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让美国三分之二的州来选择这种模式解决现有的问题, 其最好 的实践例子是波特兰市,它首先通过控制城市边界,成功且有效的控制了城市的蔓延, 并特立出一组织来专门负责管理城市边界问题。 其次,针对交通系统出现的问题,采用提高住宅密度,建设 137.6km的绿化带,强

38、 化公交系统和有轨电车交通系统的服务能力, 并将城市需求的公共用地集中起来, 例如: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用地集中在公交线路周围等。 最后在交通规划法规上,强调了出行山下班减少使用小汽车,鼓励人们步行,积极改善 步行环境,同时发展相对平衡的道路交通系统,确保公交路网的安全性和可达性。 (2)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对城市精明增长的研究历史较短,基本上开始于 2000 年,基本上处于对国外 “精明增长”概念的学习、内涵的分析与策略技术的引介阶段。 王朝晖(2000)首先介绍了“精明增长”的产生背景、概念、核心内容及国外实践。 仇保兴(2003)认为精明增长中的紧凑发展、公共交通、土地混合利用等概

39、念都值得我 国大部分地区学习借鉴, 实现城市经济、 生态、 社会三方面公平均衡发展。 马强等 (2004) 阐述了当前国外的“城市蔓延”现象和与 “精明增长”理论,提出当前我国应采取“精 明增长”指导城市建设。刘海龙(2005)重点阐述了美国“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和主 要内容,并就当前中国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马强的走向“精明增长” :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城市 (2005)一书从交通组织的 变化系统研究了精明增长的中国化,是目前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精明增长的论著。刘志 玲、张娟等(2006)提出“精明增长”理念中国化的实践建议。 整体看来,我国对精明增长的研

40、究已经向城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环境保护、城市 交通、城市运营等方面展开,并提出了相关看法与借鉴建议,发展较快。而对精明增长 核心理念、基本技术如何与城市新区规划与设计结合研究较少,很少评价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策略研究、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理论研究 分析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总结精明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探索精明增长新区与可 持续发展的内在同一性。 (2)现状分析 通过研究关中县城的城市特征及新区特点, 进而分析关中县城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素。 经过对关中县城新区发展趋势及现状建设进行分析, 总结新区规划中存在的

41、问题。 最后,总结了关中县城新区的精明增长需求,将关中县城新区与精明增长理念相结合。 (3)策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8 基于前文分析,提出精明增长理念视角下的关中县城新区规划原则,并提出相应策 略。 (4)实证研究 选取蒲城县城南新区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 1.5.2 研究方法 在相关资料收集方面,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即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收集资料、文献,一方面 分析相关理论和案例,借鉴相应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客观、系统的了解关中县城新区 及其背景。 (2)现场调研法 现场调研法,即选取关中县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县城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同时对关

42、中县城新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打下基础。 在理论、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1)系统分析法 论文将关中县城与关中县城新区看成是一个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系统, 通过研究系统中各组成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最终研究得出该系统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 (2)实证研究法 论文于第五章选取了关中县城新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蒲城县城南新区,希望 以小见大,从而增强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目前由于关中县城新区数量较多、类型丰 富,且正处于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并且,现在关于关中县城新区的文献和统计资料远不 全面、系统,所以,论文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尽力做到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在研究内容 上注意主

43、次分明、抓大放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键的部分。 1.6 研究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 1.3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图图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来源:作者自绘 关中县城新区 精明增长需求 理 论 分 析 现 状 分 析 策 略 研 究 符合 关中 当前 城市 建设 促进 区域 协调 发展 促进 新区 发展 的可 持续 性 关中地区城市特征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关 中县城新区规划原则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关中县 城新区规划策略 关中县城新区发 展相关问题分析 基于精明增长的关中县 城新区规划策略研究 宏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 中观层面内部结构调整 微观层面以人为核心 新区发展

44、主要动因 新区的特点 新区发展的问题 组织有序的区域空间体系 构建集约化的新区土地利 规划富有关中特色、宜居 的人居环境 规划基于公交的交通网络 建立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实 证 研 究 精明增长理念 理念提出 核心内容 研究主题与意义 选题背景分析 绪论 理论研究 精明增长新区的 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关中县城新 区规划实践蒲城县城新区 第二章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新区规划理论分析 10 第二章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新区规划理论分析 2.1 精明增长理念基础研究 2.1.1 精明增长理念的提出 20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城市的主要发展模式变成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而带来大 量人口迁往

45、郊区、 出行距离加长、 农耕地减少、 低密度城市无序蔓延等等城市发展问题。 基于这样的情况,1994 年美国规划协会(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将城市精明增 长计划(smart growth project)提出,并进行了相应地土地规划改革工作来解决上述问 题,同时,在书面规范上于 2002 年出版了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立法指南 。此外,美 国规划协会(APA) 、环境保护局(EPA)等 32 家机构于 1996 年联合创建了精明增长网 站(Smartgrowthnetwork)共同全面地研究精明增长理论,马里兰州于 1997 年提出了五 项关于 “城市精明增长

46、区法案(Smart Growth Areas Act)”,通过政府有效地干预来 引导城市的合理地发展。此后,精明增长以一种城市发展模式逐步在全国发展起来,并 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完善,获得了公众的认可。 2.1.2 精明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 2002 年,美国规划协会出版了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立法指南并联合 60 家公共 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 (Smart Growth America) 。2003 年,美国规划师协会 在丹佛召开规划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用精明增长理念来解决城市无序蔓延的问题。对 于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笔者通过广泛阅读和整理,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1)精明增长的区域论 精

47、明增长把城市和区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城市蔓延问题是区域层面的, 所以必须要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城市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城市问题。 1)区域发展与区域协调机制 精明增长认为对于解决城市问题,仅仅依靠专业设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 有政府政策、管理、经济投资、大众参与等因素的支持。 首先联邦政府联合各个联邦机构建立了一个综合协调机制:在交通运输方面,联邦 政府应该改变交通模式的传统思维,将公交导向的发展项目和公交建设结合在一起;在 环境建设方面,区域内建设开敞空间必须将保护野生动植物、空气质量、开放空间的法 规和联邦政府的投资项目结合起来。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其次,为了解决发

48、展过程中出现的各地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建立了一个能够协同各 方利益的区域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区域规划及区域发展策略等。 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每个城镇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包括区域的交通网络、区域的生态 开放空间、区域的经济战略和区域的可达性。一个健康的区域体制是如今参与竞争的基 础条件,这就要求改变对新区的传统规划策略。 2)新区和旧城和谐发展的整体观 精明增长认为新的区域政策必须能够支持新区的进化和老城的振兴。 只有使老城和 新区协调发展,从而减轻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才能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区域增长边界 城市增长边界分为城市边界和郊区边界两种,其中,为了限制城市增长而在城市周 围形成一道独

49、立、连续的界限称之为城市边界,为了保护郊区的用地不被侵犯而划定一 定界限称之为郊区边界。 为了控制和指导城市增长和区域规划我们常把城市增长边界作 为一种可行地有效地工具来使用, 而这样地做法也正好对应了精明增长理论中置城市增 长边界于核心位置相一致的概念。 精明增长认为要阻止城市蔓延式发展, 需要在城市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发展边界的问 题,并且在区域内整体保护开放空间,促进更为集约化的社区开发。 4)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区域协调 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设施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反馈关系。 土地模式决定了出行的需要,同时,位置、规模、交通设施的特征决定了一个地方可能 开发的土地。精明增长强调区域规划应该统筹处理土地利用和区域交通的关系,减少对 小汽车的依赖。 (2)精明增长的紧凑化理念 1)确定城市的边界,保护自然开放空间 保护城市周边的生态资源、限制城市的无序蔓延,除了有政策的支持外,精明增长 还主张确定城市的增长边界,把城市建成区和它周围的绿地、农田、公园、森林等分割 开。不能模糊和消除这个边界,且应该由整个生态系统的适宜容量来确定边界范围。 2)强调紧凑的城市 要实现紧凑的发展必须改变对于土地的利用模式与观念。为了限制城市恶性蔓延, 增加密度是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