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581843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以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为例.pdf(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i 摘摘 要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企业制度改革和住房市场化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 “单位人”走向“社会人” ,以往政府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推向社会,社 会亟需构建一种能够承担社会结构重组及独立于企事业和政府之外的自治组织,由此, 社区成为我国当前城市社会组织的微重心。 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各项发展对社区规划提出 了新的要求,加之目前主导的小地块楼盘开发与社区配套设施之间存在矛盾的现实,如 何进行社区配建设施的规划布局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小城市尤为重要。 本文以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的规模及空间布局作为研究对象。 论文首 先对与社区配建设施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

2、析, 在此基础上整理并归纳国内外相关研 究成果,通过分析国内外部分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的案例,试图借鉴此类城市关于社 区配建设施规划的经验。然后对城市社区的职能、规模以及配建设施的内容构成等方面 进行分析研究,以此建立起社区与居住小区的转换关系,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范与社区规划之间的对应或参照关系。通过分析该规范产生的背景、市场导向下社区 配建设施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与社区配建设施之间应进行相应的对接协调。 在对社区背景下人的行为需求分析的基础 上,提出关于社区配建设施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建议。最后鉴于社区规划在设施配置上存 在与上一层次规划

3、之间的协调问题, 通过分析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与社区配建设施之间的 关系,提出现行规划编制及开发运作方式下社区设施配置的建议,以及市场导向下社区 配建设施开发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市场导向 中小城市 社区 配建设施 规划布局 ii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the enterprise system reform and the housing-marketed, the “Unit“ turn to the “social“,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s assu

4、med by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past gradually to the society, the society needly to build a bear platform of social restructuring and an independent autonomy of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s a result, communities become the basic unit of our current urban society organizati

5、ons. New requirements was propo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community planning the new era, combined with the re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urrently small plot dominated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support facilities . How to plan and layou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facili

6、ties become the current problem ,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this paper, take the siz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to market-orient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facilities for the study. Firstly, define and discriminate the concept of communit

7、y constructional facilities. On this basis, collate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the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based on part of the urban commun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rying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uch cities. Then analysis the u

8、rban community functions, siz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nversion between community and residential area,and correspondence or reference between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and Community Planning. Pointed out that with changing times, “Urban

9、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docking coordin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umam needs under community background, present recommendations on the siz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

10、n facilitie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community planning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and upper-level planning,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ing urban planning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11、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mmunity facilities, and the Proposal of market-oriente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development and the management model. Key words: market-orient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layout ii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 1.1 研究背

12、景 . 1 1.1.1 社会经济发展对社区规划的新要求 . 1 1.1.2 小地块楼盘开发与社区配套设施的矛盾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1.2.1 研究的目的 3 1.2.2 研究的意义 3 1.3 研究范围界定及研究主题 . 3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4 1.4.1 国外研究回顾 4 1.4.2 国内研究状况 5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5.1 研究内容 6 1.5.2 研究方法 7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7 第二章第二章 社区配建设施理论及实践综述社区配建设施理论及实践综述 9 2.1 相关概念界定 . 9 2.1.1 市场导向 . 9 2.1.2 中小城市

13、 . 9 2.1.3 社区 . 9 2.1.4 社区服务设施 . 10 2.1.5 社区配建设施 . 10 2.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11 2.3 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11 2.3.1 社区发展理论 . 11 2.3.2 邻里单位理论 . 12 2.3.3 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 . 13 2.3.4 新城市主义理论 . 14 2.3.5 可持续社区理论 . 15 iv 2.3.6 小结 16 2.4 国内外建设实践 . 16 2.4.1 国外社区配建设施建设实践 16 2.4.2 国内社区配建设施建设实践 19 2.4.3 小结 . 25 第三章第三章

14、 社区概念的引入与演进社区概念的引入与演进 . 26 3.1 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演变 . 26 3.1.1 单位组织为主、街居组织为辅的城市二元基层管理体制 . 26 3.1.2 “单位”制度的衰退及二元基层管理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 27 3.1.3 街区社区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建立 27 3.2 城市社区的职能研究 . 28 3.2.1 自治管理职能 28 3.2.2 社会服务职能 29 3.2.3 教育文化职能 29 3.2.4 监督及民意表达职能 30 3.3 社区规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30 3.3.1 社区规模的构成 30 3.3.2 社区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31 3.3.3

15、不同社区规模假说理论 . 32 3.3.4 社区规模的实证探索 35 3.4 社区配建设施内容构成及分类 . 39 3.4.1 社区配建设施内容构成 . 39 3.4.2 社区配建设施分类 . 40 3.5 小结 . 41 第四章第四章 基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研究基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 43 4.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产生的背景 . 43 4.2 市场导向下社区配建设施影响因素分析 44 4.2.1 政策导向 44 4.2.2 人口结构 . 46 4.2.3 社会诉求 . 46 4.2.4 出行方式 . 47 4.2.5 社区配建设

16、施发展趋势 . 47 v 4.3 社区配建设施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对接 49 4.3.1“千人指标”与多元化需求的对接 49 4.3.2 低人口出生率与教育设施配置过剩 . 49 4.3.3 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的兼顾 . 50 4.3.4 区域统筹和社区内平衡的协调 . 50 4.4 社区配建设施规模及空间布局研究 . 51 4.4.1 以需求为导向的居民活动分类 . 51 4.4.2 社区背景下人的行为需求分析 . 52 4.4.3 社区配建设施的规模设想与建议 . 56 4.4.4 社区配建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议 . 64 4.4.5 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实例分析 . 66 4.5

17、 社区配建设施与现行规划编制及开发运作方式的结合 73 4.5.1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与社区配建设施的关系 . 73 4.5.2 现行规划编制及开发运作方式下社区设施配置建议 . 74 4.5.3 市场导向下社区配建设施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模式建议 . 75 4.6 小结 . 77 第五章第五章 结论结论 7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8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3 致致 谢谢 84 vi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2. 1 社区发展体系 . 12 图 2. 2 佩里邻里单位示意图 . 12 图 2. 3 传统邻里开发模式 114 图 2. 4 公交导向开发模式 114 图

18、2. 5 南京住区公共设施配套改革思路示意 . 224 图 2. 6 南京住区公共设施配套模式示意 . 224 图 3. 1 不同等级服务半径时间.31 图 3. 2 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部分地块位置示意图 . 37 图 4. 1 居住空间分异在城市地域模型中的体现 . 444 图 4. 2 教育设施行为分析图 . 53 图 4. 3 配建设施不同分布方式示意图 . 55 图 4. 4 灵宝市第一小学 . 57 图 4. 5 灵宝市城关镇幼儿园 . 57 图 4. 6 灵宝市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58 图 4. 7 社区体育活动中心 . 59 图 4. 8 社区青少年活动室 . 60 图

19、4. 9 社区老年活动室 . 60 图 4. 10 灵宝市涧东区富士路社区委员会 . 61 图 4. 11 灵宝市五龙路社区警务室 . 61 图 4. 12 社区服务站 . 62 图 4. 13 城市居住社区配建设施不同利益主体需求分析 . 664 图 4. 14 社区配建设施空间布局示意图 . 66 图 4. 15 灵宝市五龙区区位图 . 67 图 4. 16 滨河社区在五龙区的位置 . 67 图 4. 17 灵宝市五龙区社区划分图 . 68 图 4. 18 五龙区现状小学分布情况 . 70 图 4. 19 灵宝市五龙区滨河社区配建设施空间布局图 . 72 图 4. 20 投资主体及相互关系

20、 . 75 vii 表 1. 1 新时期社区规划面临的新要求 . 2 表 1. 2 灵宝市五龙区居住开发规模 . 2 表 2. 1 新加坡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建设方式一览表. 17 表 2. 2 上海市街坊邻里级(0.51.8 万人)服务设施适建指标 20 表 2. 3 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投资主体及实施单元 . 22 表 2. 4 杭州市社区强制性设施规划指标一览表 . 23 表 2. 5 杭州市社区指导性设施规划指标一览表 . 23 表 3. 1 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部分地块统计表 .35 表 3. 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投资主体及实施单元 . 411 表 4. 1 部分

21、城市教育设施千人指标对比表. 57 表 4. 2 社区教育设施千人指标及规模标准 . 58 表 4. 3 社区室内健身场所设置项目内容及标准 . 59 表 4. 4 社区服务站项目内容及规模 . 62 表 4. 5 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内容及规模 . 62 表 4. 6 社区配建设施内容、规模及设置建议 . 62 表 4. 7 五龙区社区划分统计表 . 67 表 4. 8 灵宝市五龙区现状片区学校概况一览表 . 69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使得职工与单位的联系越来越少,人们开始 向社会寻求以往单位提供的服务支撑。我国管理体制最低一级管理机构为街道

22、办事处, 最低一级服务机构为居民委员会,且正在向社区委员会过渡;多元化的需求以及人口老 龄化使得人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传统的居住区规划开始显露不足;时代的变迁使 得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住房商品化中出现的小地块 楼盘开发难以保证设施的配套诸多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社区规划开始重新思考,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对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的研究成为解决上述社会发展所带来问 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经济发展对社区规划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居住在 不同的地域空间,由此导致了居住的空间分化,使得不同居住

23、水平的居民对社区服务设 施的需求有所不同 1 。与此同时,企业改革将大量人员的管理推向社会,老年人数量越 来越多,家庭结构走向核心家庭,文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新时期的种种变化给 社区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家务劳动社会化带来的居民对家政服务、老年人看护等需 求的增加;家庭结构核心化使得教育设施出现跨学区就学的现象;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差 异导致居民对社区配建需求的分化等等,如表 1.1 所示。 此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业余生活的丰富增加了人们对 交流、娱乐及邻里交往的需求,居住区规划开始更加注重居民意愿表达、交流等人文精 神层面, 而社区这一行政概念上的空间实体强调的便是交流

24、、 归属、 邻里交往与自治等。 但目前社区建设更多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仅仅停留在将社区的概念引入居住区 规划中,缺乏真正结合物质空间对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配建设施的安排与布局研究。 1.1.2 小地块楼盘开发与社区配套设施的矛盾 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房地产公司需要以向政府申请有偿批租建设用地的方式来获 取土地的开发权。城市用地渐趋紧张及地产公司间的相互竞争使得土地价格不断提高, 土地成本在开发成本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由此导致了社区开发的小地块楼盘建设。如表 1.2 显示,笔者参与的灵宝市五龙区详细规划中,4ha 以下的开发规模占总数的 43.8%, 第一章 绪论 2 10ha 以下的开发规模

25、达到 87.6%,而达到小区级规模的开发却仅占到总量的 12.5%。这 种小地块的楼盘开发因人口规模过小而难以支撑居民生活所需的各项设施的配套,如果 各楼盘独自配套各自所需设施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配置服务设 施成为目前社区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表表 1. 1 新时期社区规划面临的新要求新时期社区规划面临的新要求 2 社会趋势 产生原因 社会现象和问题 对居住区规划的新要求 社会发展趋 势 经济体制改革 收入差距显露 住房商品化 消费方式与场所的分异 社会阶层的隔离 居住空间的分层 区分不同类型社区,根据不同社 区的需求差异“量体裁衣”的进 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社会人

26、口结 构变化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独生子女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老年化问题显著 重视教育、跨学区就学 单位管理推向社会管理 重视老年化问题,为老年人提供 适宜的场所及设施;教育设施考 虑规模化发展及跨社区配置 服务社会化 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需求内容多元化 家务劳动社会化; 闲暇时间增多 业余生活丰富 重视家政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 设施的建设;加强文体设施建 设;因地制宜,灵活布置公共服 务设施 文化多元化 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 城市发展程度差异大, 城市社会的开放性 不同教育程度、 不同文化 背景对社区配建设施的 需求分异 针对不同需求灵活配置各类公 共服务设施 附注 1:本表参考浙江大学

27、侯成哲的基于社区理念的杭州规划编制办法研究论文整理而成。 表表 1. 2 灵宝市五龙区居住灵宝市五龙区居住开发规模开发规模 非规模 小区级 面积 4 ha 以下 410 ha 1035 ha 数量(个) 7 7 2 比例(%) 43.8 43.8 12.5 附注 1:表中数据来源于灵宝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 基于以上背景,社区在我国社会组织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以社会学角度结合 城市规划研究未来新的社区规划模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而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研究正是 社区理念结合居住区规划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体现。然而目前,我国关于社区规划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引入阶段,

28、虽然部分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南 京、青岛等地相继对社区设施配置进行了有关的研究与探索,但各地探索结果不一,各 有特点,并无一个统一的规划模式,且仅限于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的相关研究相对较 少甚至没有。因此,笔者正是基于此,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中小城市的社区规划模式,包 括其规模的确定以及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开发管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通过综合整理并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国内部分大城市社区配建设施规 划的基础上,试图此类城市有关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的经验,同时结合市场经济背景下中 小城市的现实需求,通过确定合理的社区规模,以寻求与居住区规划结构中的居住小

29、区 单元的对应关系,并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相比照,通过研 究社区背景下人的行为需求,提出社区配建设施的规模、空间布局及开发管理建议,探 索一套符合中小城市建设的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模式,为未来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提供 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 1.2.2 研究的意义 (1)通过社区规模的探索研究,寻求建立一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社 区规划之间的对应或参照关系,以此作为社区单元与居住单元之间的转换基础。 (2)针对于社会诉求的不断演进,探索提出适合中小城市的社区配套设施体系内 容,并提出配置及布局建议。鉴于此类社会诉求具有不可预测性,本文的研究留有一定 余地,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0、。 (3)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未来中小城市社区规划提供一种路径的尝试,包括社区的 规模、设施内容、配置规模以及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等。 1.3 研究范围界定及研究主题 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取得了不同的成果,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 部分大城市最早开始进行积极的社区建设与探索,并在社区设施配建方面取得了相应的 成效。 但鉴于社区建设在全国尚未形成规模, 因此关于社区规划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较少, 尤其关于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的规划及研究少之又少。随着国家及政府对社区规划建 第一章 绪论 4 设的重视,以及社区与人们居住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社区规划成为当前中小城市建设 的重要任务,因而对于中小城市

31、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的探索也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我国目前的社区开发类型大体上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用 地置换和旧城更新改造而进行的城市填空式;一种是城市向外围扩散过程中而进行的新 建社区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建设模式对社区配建设施的规划布局有不同的要求,本文 主要研究城市向外围扩展而进行的新建社区开发。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及主题即为中 小城市向外围扩散过程中新建社区的配建设施规划及布局。其中社区为对应于居住区规 划结构中的小区一级居住单元,社区配建设施基本以建设部关于居住小区所规定的各项 服务设施内容为主,同时根据新的社会需求增加相应的设施类别。通过对社区背景下人 的活动分

32、类及行为和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配建设施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原 则,并结合当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及开发运作方式,探索合适的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开 发及管理模式。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回顾 由于我国的住区规划理论建立在西方规划理论的发展之上,因而我国的社区规划及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理论大多借鉴了西方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纵观西方居住空间配套公 建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一些历程: 为解决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城市不断扩张、住房紧缺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霍华德提 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即 400 公顷的用地和 3 万人口组成的同心圆结构城市中,围 绕城市中央设置音乐厅、市政厅、图

33、书馆、学校、博物馆、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该理 论第一次提出了居民对配建设施使用的平等性原则,并对配套设施的使用频率及空间布 局问题进行关注,将与居民关系紧密的商业、学校等公建设施归入居住社区内部建设。 此后,勒柯布西埃提出了“居住综合体”的概念,其经典代表为马赛公寓。该居住综 合体在设施的空间布局上,将居民使用频率高的服务设施安排在可以方便到达的位置, 而使用频率较低的设施则布局在相对远一些的地段 3 。1929 年,受霍华德“田园城市” 的影响,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将小学所服务的规模界限作为社区规模的参考依 据,在邻里内布置商业服务、学校、教堂、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该类设施具有公有性

34、特点,主要以服务邻里内部的居民为主,并且邻里内部不被城市道路所穿越。 “邻里单 位”理念首次将居住区诠释为一种“社会空间” ,开创了将服务半径作为公建配套限制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因素的先河,并将经营效益作为商业服务设施布局的参考依据 4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第十小组呼吁者提出将人本主义理念贯穿于社区规划当中, 倡导社区公共参与及土地混合使用,鼓励小范围、缓慢持续的城市建设思路并关注宜人 尺度设计 5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为解决美国由于增长所带来的无序蔓延,诞生了社 区适宜居住性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品质层面的内容,包括 社区的安全、关照、安适等。1

35、980 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城市建设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 思潮即新城市主义理念,该理念从关注人本思想、传承历史文脉的角度,试图重新塑造 社区与邻里之间的关系 6 。新城市主义主要包括传统邻里开发、交通导向开发以及精明 增长模式等几种典型的实践模式。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上,建议 以合适的步行范围作为设施配套的依据,以此为社区成员创造良好就业和居住环境。 1.4.2 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所大力倡导建设的社区,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进逐步出现 的,社区规划最早以社会学角度研究为主,也无相关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与参考。随着 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学科的融合,社区规划在居住区规划的基

36、础上开始融入有关社区的概 念和内容,因而,最初的社区配建设施研究基本以居住区配套设施的研究为主。然而, 随着社区建设的大力推广和实践,社区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并逐步取代 原有局限于物质空间安排的居住区规划。因而,有关于社区配建设施方面的探索研究也 开始逐渐增多并丰富,不少学者开始对各地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具体包括以 下几方面: (1)从社会学、建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对社区配建设施的优化问 题进行研究。如浙江大学钱伟的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的 研究 、浙江大学于文波的博士学位论文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等,均试图 探索以社会学结合建筑学的方

37、式来研究社区配建设施的规划布局。 (2)通过对社区建设实践过程中的配建设施布局现状及社区成员的需求进行研究, 提出根据居民实际需要进行社区设施配置的建议。例如应联行将杭州市 15 个抽样调查 的样本社区作为例子,对社区的现状规模、设施配备、社区类型以及社区成员需求进行 了研究,建议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面融入并结合社区规划的策略。 (3)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以社区配建设施中的单项设施类别作为研究对象,对规范 的标准进行解析。如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万旦斐的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居住区 第一章 绪论 6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以小学为例 。 (4)对城市社区配建设施的投资主体以及建设方式的研究。如同济大学

38、叶可央的 硕士学位论文市场导向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开发模式研究 、杨震和赵民 2002 年论 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 。 (5)逐步重视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提出加强社区配建设施 与居住区规划中服务设施配置之间的彼此互动和融合渗透,是构建社区配建设施完善体 系的关键所在。如胡伟的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之辨析对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 了详实论述;高鹏的社区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关于住宅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 ; 又如应联行提出以社区作为构建城市规划新体系的基本单元的建议。 通过以上关于社区配建设施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实践和相 关研究,我国关于社区配建设施

39、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和收获,然而众多研究中关于中小 城市社区配建设施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对于基于城市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社区背景下的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及管理开发的研究基本没 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 研究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社区规划的新要求以及小地块楼盘开发过 程中社区设施配套难的现状,提出从社会学角度结合城市规划研究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 施体系的必要性。 2) 通过对国内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及整理,在对国外及国内部分城市关于社区配 建设施规划的建设实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借鉴此类城市关于社区配建设施规划的 经验,作为本文中小城

40、市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及开发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3) 研究我国基层管理体制的演变,提出新型城市社会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在 此基础上对社区的职能进行分析, 通过对社区规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试图寻求 城 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社区规划之间的结合点并建立相互间的转换关系,作为社区 设施配建的参考依据。 4) 通过研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产生的背景以及市场导向下社区配建设 施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得出时代变迁下该规范与社区设施之间并不完全配套,并指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出二者需要协调的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 通过对社区背景下的人的行为及需求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设施配置规模及布局建议

41、,并结合当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及开发运作方式,探 索社区配建设施的开发与管理模式。 1.5.2 研究方法 (1)类比研究法:以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研究为根本出发点,借鉴大城市社区 配建设施规划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小城市自身的特点,运用类比研究的方法探究中小城 市社区配套设施的内容构成及规划布置和开发管理的原则。 (2)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现有理论的研究为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 施规划在配置标准,即人口规模划分上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部分大城市现有案例 关于社区配建设施建设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小城市的社区配建设施体系。 (3)跨学科研究法:运用社会学、行为学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作为论文研究的辅助

42、工具, 突破学科界线, 通过多学科理论的交叉综合研究, 使结论更具合理性和实用价值。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 绪论 8 我国 基础理论研究 基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社区配建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国内外社区配建设施建设实践 邻 里 单 位 理 论 新 城 市 主 理 论 结语 背景分析 城市 居住区 规划设 计规 范产 生的背 景 社区配建设施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建议 社 区 配 建 设 施 与 现 行 规 划 编 制 及 开 发 运 作 方 式 的 结合 社区 配建 设施 与 规 范 的 对 接 社区配 建设施 规模设 想与建 议 灵宝市 五龙区 详细规 划实例 分析 社区

43、配 建设施 空间布 局建议 社 区 发 展 理 论 上 海 市 武 汉 市 杭 州 市 南 京 市 问题提出 市场导向下中小城市城市社区配建设施研究的必要性 如何建构中小城市社区配建设施体系 新 加 坡 城市社区职能研究 社 区 规 模 的 构 成 规 模 实 证 探 索 自 治 管 理 职 能 社 会 服 务 职 能 教 育 文 化 职 能 社区合理规模探索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社 区 配 建 设 施 影 响 因 素 分析 人 的 行 为 需 求 分析 我 国 管 理 体 制 的 研 究 社 区 配 建 设 施 内 容 构 成 及 分 类 监 督 及 民 意 表 达 职 能 不 同 社

44、区 规 模 假 说 理论 可持续 社区理 论 社区适 宜居住 性理论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第二章 社区配建设施理论及实践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市场导向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完成资源配置和资源有 效利用的决策方式不同。 “市场导向”是指我国当前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也是国 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 7 。 计划经济结束以后,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该制度并不是彻底的市场经济制度,而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 利用市场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国家政府对其进行调控的经济形态。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我国

45、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既尊重市场规律对资源进行配置, 同时强调政府在其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本文所指的“市场导向”即是对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简述。 2.1.2 中小城市 根据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 ,对各类城 市规模的划分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 50 万以下的城市,中等 城市指市区常住人口 50 万100 万的城市,大城市为常住人口约 100 万300 万的城市, 特大城市指市区常住人口 300 万1000 万的城市,1000 万人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依据 此标准,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 100 万以下的城市。 2.1.3 社区 社区属

46、于社会学研究范畴,意为“共同体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由德国社会学家滕 尼斯在其 1887 年出版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 注1 一书中首先 提出 8 。滕尼斯所研究的“社区”是“社会”的对立物,是一种基于邻里关系和血缘关 系的、由邻里及亲属群体等所组成的“乡村社区” 。随后,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第一次给 出了社区的明确概念,认为“社区是被限定在一定地域上的人群的汇集,这样的汇集不 单单指人的汇集,同时也是组织制度 注2 的汇集” 9 。20 世纪 30 年代,燕京大学学生费 孝通等人通过翻译“community”一词将“社区”概念引入我国并作为社会学界的通用

47、 注 1又译作“社区与社会” 、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等 注 2帕克所讲的组织制度包括:人口和组织的地理分布、经济组织、约束社区成员、组织的规范体系等。 第二章 社区配建设施理论及实践综述 10 术语。20 世纪 80 年代,民政部第一次把“社区”这一概念运用到我国管理体制当中, 并提出在城市基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构想。 1999 年, 民政部全面启动社区建设实验区, 提出城市 “社区” 的范围应为通过基层体制转型后进行相应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2000 年 12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 设的意见一文,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

48、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 体”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大力建设的城市“社区”一词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人群 聚居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通过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后进行规模调整的居委会 辖区。 2.1.4 社区服务设施 按照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对社区服务内容的规定,社 区服务主要指针对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针对残疾人、老年人、优抚人群等弱势群 体的社会保障、救助、福利服务,针对社区组织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以及针对低收入人 群的再就业服务等。根据这一阐述,本文所指社区服务设施是针对社区这一概念在社区 层面上,为社区成员配置的包括便民利民、社会救助与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化以及再 就业等

49、非盈利性和民间性服务设施,也包含服务于特殊人群的各类设施,如残疾人康复 中心、老年人看护室、老年人心里咨询室、单身俱乐部、婚介中心等。 2.1.5 社区配建设施 也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社区居民各项日常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质保障,其规 划布局与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服务设施不同于社区配建设施,仅 是社区配建设施组成中的一部分。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社区配建设施基本上是建立在建设 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关于各级服务设施内容的基础 上,根据不同级别及人口规模分别配置不同的设施内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 居民的生活不断出现新的需求,政府和企业职能的剥离使得众多管理职能推向社会,这 要求社区承担起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因此,社区配建设施在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基 础上还应增加相应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设施。 本文所研究的社区配建设施主要指为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所提供的各类设 施的总称,主要包括参照居住区公共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