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雨生红球藻培养生产天然虾青素项目(三期、四期)建设单位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法人代表张 勇联系人王兴勇通讯地址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联系 邮政编码675012建设地点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立项审批部门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楚发改批201360号建设性质改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A0412 内陆养殖占地面积(m2)190000绿化面积(m2)4500总投资(万元)7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由来虾青素是一种优质、高效、安全的着色剂和天然抗氧化剂,近年
2、来在保健品、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水产养殖等方面被广泛运用,虾青素作为保健食品、药品的需求将大有潜力。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且大量研究表明雨生红球藻对虾青素的积累速率和生产总量较其它绿藻高,雨生红球藻是含有虾青素最丰富的生物,利用雨生红球藻培养来生产虾青素近年来在国际上逐渐取得了成功,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天然虾青素生产的研究热点。为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及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着力在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和生物技术服务等领域,实现生物技术与优势生物资源的有机结合,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产业化取得突破,把云南建成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的规划发展要求,云
3、南爱尔发生物技术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子午镇法邑村建设雨生红球藻培养生产天然虾青素项目。项目目前已取得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投资项目备案证楚发改批201360号,以及集体土地使用证楚土子午集用(2007)第13号。项目分四期进行建设,据现场踏勘,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二期办公区、养殖区及厂房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生活区、食堂正在建设中,本次为项目三期和四期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法规要求,确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评
4、价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收集调查核实了相关材料,并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按照环保法及有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雨生红球藻培养生产天然虾青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三期、四期),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二、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雨生红球藻培养生产天然虾青素项目(三期、四期)建设地点: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建设单位: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建设性质:改扩建生产规模:项目年产雨生红球藻藻粉三期120t、四期80t。项目总投资:项目三期投资4000万元、四期投资3000万元。2、项目建设内容据现场踏勘,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二期办公区、
5、养殖区及厂房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生活区、食堂正在建设中。本次建设内容为三期和四期,三期、四期总占地190000 m2,建设内容包括光生物反应器6000组,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380组,阳光大棚、供气房及储水池等。其中项目三期占地面积为110000m2,建设光生物反应器4000组,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220组,阳光大棚4000m2,供气房(300 m2),储水池一个(150m2);四期占地面积为80000m2,建设光生物反应器2000组,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160组,储水池一个(150m2)。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内容具体见表1-1。表1-1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类别项目规模位置功能备注主体工程光
6、生物反应器三期4000组位于项目区东部,三期养殖区藻种培养-四期2000组位于项目区西南部,四期养殖区藻种培养-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三期220组位于项目区东部,三期养殖区红球藻养殖-四期160组位于项目区西南部,四期养殖区红球藻养殖-阳光大棚4000m2位于三期养殖区北部放置光生物反应器-食堂1293.16 m2位于生活区西部供应厂区职工用餐依托二期宿舍2618.69 m2位生活区区西部提供厂区职住宿依托二期辅助工程供气房300m2位于三期规划用地西南部养殖过程中供应氧气-储水池三期150 m2位于三期东北部储存三期回用水-四期150 m2位于四期西部储存四期回用水-供电-供应项目区生产生活用
7、电由10KV市政电力线缆沿项目西面楚双公路引入原有项目变压器,经变压器变压后引出电力线供应生产、生活用电。供水-自子午自来水厂接入DN-150mm主管至项目区,支路由DN-75mm干管分别接入生厂区和生活区供应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由子午自来水厂接入给水管供给,供水量不够时采用井水供应生产用水道路-依托原有环保工程雨水沟、污水收集管网-项目区雨水、污水排放-绿化4500m2三期四期培养区降尘、减噪、水土保持-生产废水收集池2000m3三期西部收集生产废水依托一期生产废水处理站50m3/h、1200 m3/d规划用地北部处理生产废水依托一期生活污水处理站50 m3/d生活区东南角处
8、理生活污水依托二期3、依托工程建设情况项目三期、四期为养殖区建设,三期、四期职工用餐及住宿依托二期正在建设的食堂及宿舍。项目二期食堂及宿舍建设均按照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总职工人数400人进行设计,食堂及宿舍规模能够满足本次项目的依托需求;项目干燥、消毒、收集、过滤等工艺及产品化验依托二期原有设备及化验室进行,由于项目一期、二期产能较低,干燥、消毒、收集、过滤具有间断性,三期四期生产依托原有设备,只增加设备的运行时间,加工规模能够满足项目生产需求,项目化验室主要是利用酸碱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化验室能满足项目生产需求;项目生产废水通过项目一期生产废水收集池(2000m3)收集后依托一期生产废水处理
9、站(板框过滤器过滤机,处理规模为50m3/h、1200 m3/d)处理后回用于养殖。项目生产废水总产生量约为357.1m3/d,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m3/h、1200 m3/d,能够满足处理需求。据现场踏勘,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二期办公区、养殖区及厂房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生活区、食堂正在建设中,预计2014年8月建设完成。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 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占地面积m21900002供气房m23001层3储水池m33002个,每个150 m34生产能力t2005全年耗电量万度600006日耗水量m388.067劳动定员人1808年工
10、作天数天3009总投资万元7000企业自筹10建设期月125、公用及辅助工程(1)道路外围交通组织:项目区西面10m为楚双公路,方便车辆进出,交通便利。 内部交通组织:结合用地功能布局,项目设置一个出入口,作为人流、物流出入口,位于项目区西部,楚双公路东侧,入口宽度 8.8 米,环道入口7米;项目三期、四期设有环形道路连接项目区各构筑物及一期、二期项目区,同时也能满足车辆通行要求。 (2)供水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由子午自来水厂接入干管为DN-150mm,支管为DN-75mm给水管供给,当自来水供应不足时,由项目原有自建DN80x200m机井抽取至项目原有高位储水池(500m3)供应生
11、产用水,项目用水有保障。 (3)排水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区内总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三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标高1915.30m,南部标高为1900m,最大高差15.3m;四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标高1915.45m,北部标高为1905.55m,最大高差9.9m,项目排水充分考虑地形,三期管网由北向南布设。四期管网由南向北布设。项目雨水经养殖区道路雨水沟收集后汇入项目区雨水沟,经雨水沟至项目区东南角的排放口排入项目区附近的沟渠,再经沟渠汇入青龙河。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项目二期环评按项目建设完成后400人进行生活污水核算,本次项目无新增,项目生活污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
12、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标准后,雨季经沟渠汇入青龙河,旱季排入沟渠后用于农灌;生产废水通过项目一期生产废水收集池(2000m3)收集后依托一期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板框过滤器过滤机,处理规模为50m3/h、1200 m3/d)达到红球藻养殖水质要求后回用于藻类养殖,无废水外排。雨水:污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4)供电项目供电由10KV市政电力线缆沿项目西面楚双公路引入原有变压器,经变压器变压后引出电力线供应项目区生产生活用电,项目用电有保障。(5)通讯及能源项目所用能源为电能。项目区各运行设备、控制系统均利用电能进行操作。项目所在地属于中国
13、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有效覆盖区,通讯十分便捷。4、项目三期、四期主要设备详见表1-3,1-4。表1-3 三期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光反应器设备1.1玻璃管道套600 1.2气体交换装置套110 1.3动力供应泵台2201.4降温系统套2201.5低压空气供应系统套1102管道、阀门、水泵和控制设备2.1PVC管道米2300液体传输2.2阀门个230液体传输控制2.3水泵台15液体传输动力2.4控制软硬件套2生产系统自动控制表1-4四期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光反应器设备1.1玻璃管道套400 1.2气体交换装置套80 1.3动力供应泵台1601.4降温系
14、统套1601.5低压空气供应系统套802管道、阀门、水泵和控制设备2.1PVC管道米1700液体传输2.2阀门个170液体传输控制2.3水泵台10液体传输动力2.4控制软硬件套1生产系统自动控制5、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和能耗项目主要原材料为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动力来源为电能,主要原材料消耗见表1-5。表1-5 主要原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水m3/天270自来水2电度/天22503无机盐吨/天0.754二氧化碳吨/天1.755其它原料吨/天0.0156一级培养雨生红球藻吨/天0.67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工作制度根据管理和生产的需要,项目各岗位根据需要分为一班或二班工作制,年工
15、作300天,每班工作8小时。(2)劳动定员项目分四期进行建设,本次为三期、四期建设,三期、四期员工人数为180人,项目改扩建完成后,总职工人数约为400人,其中:技术质量部70人,生产部110人,工程部160人,研发部60人。项目二期环评均以项目改扩建完成后总职工人数进行污染物核算。7、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本次为项目三期、四期建设。据现场踏勘,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二期办公区、养殖区及厂房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生活区、食堂正在建设中,预计2014年8月建设完成。本次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年,计划开工时间为2014年9月,竣工时间为2015年9月。8、平面布置项目三期,四期为养殖区建设,三期位于规划用地东
16、部,布置有光生物反应器、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阳光大棚及供气房,根据地势,阳光大棚位于三期用地北部,光生物反应器布置于北部阳光大棚内,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布置于三期用地南部,供气房位于三期规划用地西南部,生活区东侧,储水池位于三期用地东北部;四期位于规划用地西南部,布置有光生物反应器,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及储水池,光生物反应器位于四期规划用地南部,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位于养殖区西部,储水池位于四期规划用地西部。项目原有生产废水处理站(板框过滤器过滤机,处理规模为50m3/h、1200 m3/d)设置于项目规划用地北部,便于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养殖,本次项目生产废水经一期生产废水收集池收集
17、后依托一期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9、环保投资 本次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为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详细情况见表1-6。表1-6 环保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阶段环保工程及措施金额(万元)备注施工期洒水抑尘、临时堆场材料遮盖、1.5环评提出沉淀池1个:容积为1 m3建筑施工废水临时沉淀池1个:2m3地表径流沉淀池2 个:三期沉淀池容积为7m3四期沉淀池容积为6 m32.5环评提出施工固体废物收集、清运处理3可研提出运营期生活污水处理站1个50m3/d二期建设生产废水处理站(板框过滤器过滤机,处理规模为50m3/h、1200 m3/d)一期建设雨水沟、污水沟(一期、二期)
18、一期、二期建设生产废水收集池(2000 m3 )一期建设旋风分离器二期建设雨水、污水沟(三期、四期)4环评提出储水池(2个,150m3/个)2环评提出绿化(项目三期、四期绿化面积4500 m2)6环评提出设备隔音减振8环评提出挡墙、护坡15环评提出环境保护管理费(含环评、监理、验收及监测)10环评提出合计5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原有项目概况1、生产规模:项目一期年产雨生红球藻藻粉6t。二期年产雨生红球藻藻粉10t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45000m2,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养殖池25个,阳光大棚16个
19、生产污水处理站一座,500m3蓄水池一个。原有项目组成见表1-7。表1-7 项目一期工程组成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规模备注1养殖池25000m225个2阳光大棚管道养殖区14000 m220套光生物反应器袋式养殖区3000 m27000套混合气体车间200 m23生产污水处理站50m3/h4蓄水池500 m35生产废水收集池2000m3一期养殖区南侧二期工程占地面积为42640m2,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仓库、技术研发楼、实验楼、食堂、宿舍、光生物反应器140组,阳光大棚等。原有项目组成见表1-8。表1-8 项目二期工程组成一览
20、表序号建设内容规模备注1玻璃管道光生物反应器140组位于养殖区光生物反应器4000组位于养殖区2阳光大棚位于养殖区3封闭厂房500 m2位于生活区中部,钢架结构,1层4开放厂房500m2位于生活区东部,钢架结构,1层5食堂1293.16 m2位于生活区西部,砖混结构,3层6宿舍2618.69 m2位生活区区西部,砖混结构,4层7仓库1075.30 m2位于生活区中部,钢架结构,1层8实验楼2076.12m2位于生活区西部,砖混结构,3层9技术研发楼938.69 m2位于生活区北部,砖混结构10配电室100m2位于技术研发楼东南角,砖混结构11停车位12个位于食堂南部和实验楼东部12化粪池30
21、m3职工宿舍东侧13隔油池7m3位于食堂东侧14生活污水处理站50 m3生活区东南角15生产废水暂存池5100m3二期养殖区南侧16绿化1200m22、 原有设备项目一期主要设备见表1-9所示。表1-9 一期工程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分析和藻类实验室培养设备1.1高压蒸汽灭菌台11.2显微镜台101.3分光光度计台11.4无菌工作台台21.5藻类培养器只102压缩空气和二氧化碳供应系统2.1空气压缩机和管道套32.2二氧化碳贮存罐和管道套2每套20吨3光反应器设备3.1反应器主单元台7020PVC管道和透明塑料管3.2测量和控制部件台12温度、pH控制、光照3.3低压空气供应
22、系统套153.4培养基供应系统套404藻池搅拌和控制设备4.1搅拌电机和叶轮套44.2测量和控制部件套45管道、阀门、水泵和控制设备5.1PVC管道米10005.2阀门个1005.3水泵台105.4控制软硬件套1项目二期主要设备见表1-10所示。表1-10 二期工程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光反应器设备1.1反应器主单元台10000PVC管道和透明塑料管1.2测量和控制部件台10温度、pH控制、光照1.3低压空气供应系统套101.4培养基供应系统套52管道、阀门、水泵和控制设备2.1PVC管道米1500液体传输2.2阀门个150液体传输控制2.3水泵台11液体传输动力2.4控制软
23、硬件套1生产系统自动控制3喷雾塔个14备用发电机台1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根据管理和生产的需要,各岗位分别为一班或二班工作制,年工作日为300天,每天工作8h。项目分四期建设,项目改扩建完成后,总职工人数约为400人,其中:技术质量部70人,生产部110人,工程部160人,研发部60人。二、 环境管理执行情况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培养野生红球藻项目一期工程建于2009年12月,2009年8月24日获得楚雄市环境保护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批复,2013年4月8日楚雄市环境保护局对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培养野生红球藻项目进行竣工环保审查验收并获得相应批复。项目二期于2013年7月25日委托广
24、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项目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雨生红球藻培养生产天然虾青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并于2013年9月25日取得了 “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楚环许准2013107号)。由于项目二期生活区、食堂暂未建成,故暂未进行竣工验收。三、原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1、生产工艺流程(1)一期生产工艺流程3级单种扩大培养12级无菌藻种藻种筛选和保存藻体收获虾青素生产积累光生物反应器的规模培养图1-1 一期生产工艺流程一期项目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单细胞生成雨生红球藻,藻种经筛选和保存后得到12级无菌藻种,经3级培养后进入光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虾青素得到积累,对可收获的藻进行收获。(2)
25、二期生产工艺流程藻种筛选 藻种管气管12级无菌藻种系统消毒藻种进入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藻种导入导入光生物反应器藻种管道养殖带微孔管通入混合气体控制开关补加营养导入光生物反应器藻液系统消毒调节光照710天反应器培养条件控制培养监测环境消毒控制温度、湿度废水仓库干燥过滤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处理进入积累转化池培养图1-2 二期生产工艺流程工艺说明:藻种经过筛选后得到12级无菌藻种,藻种进入经消毒后的藻种管、气管、养殖带后导入光生物反应器藻种管道,经藻种管道培养一段时间后藻种导入气升式光反应器,并定期加补营养和通入混合气体,培养监测一段时间后,经培养器培养710天后导入经消毒后的光生物反应器藻液,光生物反应
26、器培养一段时间后进入积累转化池培养,养殖达到收获条件的雨生红球藻,进入收集车间进行收集,收集下来的雨生红球藻通过过滤设备过滤去除大部分水分形成藻泥,过滤后得到的藻泥通过喷雾塔进行干燥成藻粉,干燥后的藻粉进入仓库储存,提供给后续工序使用。 2、污染源分析依据项目原有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2009年8月5日和二期环评(云南爱尔法生物技术雨生红球藻培养生产天然虾青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3年7月25日,项目原有污染物排放如下:(1)废气项目一期无废气产生。项目二期产生废气主要为食堂油烟、备用发电机废气、汽车尾气、实验楼废气、粉尘和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养殖过程中死亡红藻腐化产生的异味。食堂油烟
27、项目区食堂使用清洁能源-电为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食物在烹调、加工过程中将挥发出油脂、有机质及热分解或裂解产物,从而产生的油烟废气。项目食堂供应最大400人次/日饭菜,项目油烟产生量为0.048t/a,油烟产生浓度为4mg/m3,经净化处理后,项目油烟排放量为0.0192t/a,排放浓度为1.6mg/m3。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备用发电机废气项目设置备用发电机为停电时提供备用电源,供厂区基础设施运转。备用发电机在运行时将产生燃油废气,由于其使用频率极低,其废气产生量较小。汽车尾气项目拟建有12个停车位,车辆进出时会产生一定的
28、尾气,如非甲烷总烃、CO、NOX 等,汽车废气属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时间较短、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正常情况下,汽车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轻微。化验室废气项目化验室主要为利用酸碱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分析控制,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酸碱挥发产生的有害气体。项目化验室化验非每日进行,化验次数较少,因此项目化验室废气产生量较小。粉尘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粉尘主要为干燥过程旋风分离器产生的粉尘,项目干燥过程非每日进行,干燥次数较少,年干燥量(10t)较小,因此项目干燥过程中粉尘产生量较小。异味项目区采用垃圾桶收集职工生活垃圾,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将产生异味,化粪池和
29、污水处理站在运行中会产生一定的臭气,养殖过程中死亡红藻腐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异味。通过绿化带吸收后无组织排放。(2) 废水原有项目废水主要为养殖废水、职工生活污水、食堂废水及化验室废水。1)生产废水根据一期、二期项目实际运营情况,一期、二期项目生产用水量为200m3/d,日损耗量为20m3/d,生产废水产生量为28.6m3/d,通过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50 m3/h,钛棒过滤器过滤)达到红球藻养殖水质要求后回用于藻类养殖,无废水外排。2)生活污水一期员工为150人,生活用水量为3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4m3/d(720 t/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自然排入项目附近沟渠,沟渠主要为农灌沟渠
30、项目二期建设包括整个厂区食堂、生活区及宿舍,待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总职工人数约为400人,住宿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7.7m3/d(5310m3/a);非住宿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98m3/d(594m3/a);食堂每日提供最多400人的用餐,食堂废水产生量为6.4m3/d(1920m3/a)。项目食堂废水经食堂附近隔油池(7m3)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进入项目职工宿舍东侧的化粪池(30m3)处理,化粪池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过DN100管道进入项目东南角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标准后,雨季经沟渠
31、汇入青龙河,旱季排入沟渠后用于农灌。项目二期设置化验室,化验室主要是利用酸碱对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控制分析、产品质量的检验。由于化验室工作非每日进行,根据业主多年生产经验,项目化验室用水量约0.05m3/d,废水产生量不考虑损耗,排水量约为0.05m3/d。(3) 噪声项目一期的噪声源主要为风机、水泵等设备在生产运行时产生。噪声值在7075db(A)之间。项目一期无减噪、隔声措施,对声环境有一定影响。项目二期的噪声源主要为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食堂油烟机和污水处理站设备等在生产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6575dB(A)之间。噪声过采用安装减噪设备、采取隔声措施等,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项目一期噪
32、声影响经过二期整改措施后,依据原有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设备噪声通过衰减其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4) 固废项目一期固废主要为养殖袋及生活垃圾。养殖袋产生量220kg/月,由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t/a,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项目二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污泥和损坏管道、养殖袋、废弃包装材料。项目建成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338kg/d,101.4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项目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约为污水量的0.1%,按照污水处理量为7839m3/a计算,则污泥产生
33、量为7.84t/a。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掏。项目在运营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部分管道、养殖袋老化损坏,在包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弃包装材料,项目建成后总产生量为8.6t/a。实施“分类收集,集中处置”对可回收利用的管道、养殖袋及废弃包装材料收集后外卖,对不可回收利用的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时清运。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11,1-12。 表1-11 项目一期污染物排放一览表环境要素污染源污染物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处置方式废水生活污水废水量720m3/a720m3/d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OD300mg/l 0.22/a300mg/l 0
34、22t/aBOD5200mg/l 0.14t/a200mg/l 0.14t/aNH3-N10mg/l 0.0072t/a10mg/l 0.0072t/a总磷4mg/l 0.0029/a4mg/l 0.0029t/a生产废水64m3/天0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噪声风机、水泵70757075无减噪隔声措施固废生活垃圾废弃养殖袋生活垃圾10t/a0定期集中清运废弃养殖袋220kg/月0由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 表1-12 项目二期污染物排放一览表环境要素污染源污染物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处置方式废气食堂油烟40.0481.60.0192安装净化效率60%
35、的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油烟经烟道引至楼顶排放。停车位CO-0.0082-0.0082停车场设计为“绿色停车场”,响应政府提出的“树阴下停车场”的举措,且项目区周围较为空旷,有利于汽车尾气的稀释和扩散。THC-0.0035-0.0035NOx-0.00054-0.00054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少量-少量燃油废气通过自然扩散和绿化带吸收。化验室化验室废气-少量-少量在实验楼周围种植绿化带,化验室废气经空气扩散和绿化带吸附后排放。干燥过程粉尘-少量-少量干燥过程中粉尘产生量较小。产生的粉尘经收集后利用。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养殖异味-少量-少量化粪池采用地埋式和密闭式,垃圾定期清运,养殖过程中死亡红
36、藻及时清理,通过绿化带吸收后无组织排放。废水生活污水废水量-7839-7839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过DN100管道进入项目东南角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COD4003.141501.18SS2001.572001.57BOD2501.96600.47氨氮400.32250.19磷酸盐60.0471.00.0078动植物油600.47200.16生产废水28.6m3/d 0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噪声空气压缩机、水泵6575达标排放采用减噪、隔声措施。固废员工生活生活垃圾101.4t/a0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养殖过程损坏管道、养殖袋8.6t/a0可回收的部分回收,不可回
37、收的部分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污水处理站化粪池污泥7.84t/a0委托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掏。 四、原有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由于原有项目生活区、食堂暂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隔油池等环保设施暂未建设。原有项目办公区生活污水经项目区污水沟排入项目区东侧沟渠,排放达不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对周边地表水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五 整改措施项目生活区、食堂预计2014年8月建成,待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隔油池等环保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后,项目食堂废水经隔油池(7m3)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混合排入项目区职工宿舍东侧的化粪池(30m3),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
38、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标准后,雨季经沟渠汇入青龙河,旱季排入沟渠后用于农灌,可有效解决原有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表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红河水系与金沙江水系分水岭地带, 东邻禄丰县,南连双柏县,西与南华、景东县接壤,北同牟定县毗邻。境内东西距93公里,南北距82公里。楚雄市人民政府驻地鹿城,地处昆(明)畹 (町)公路线上,东距云南省会昆明162公里,西距大理178公里。地理位置东经
39、1033510145,北纬24302515。市区海拔标高1773米。本次建设项目位于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145-1013148,北纬25247-25250,厂区外部道路为楚双公路,厂区内部道路与楚双公路相连接,交通便利。项目东面891m为杞木本村;西面517m为菠萝村;南面600m为下力利小村;北面615m为法邑村。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3(项目地理位置图)二、地形、地貌 楚雄市地处云贵高原红河水系与金沙江系分水岭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葫芦形。西部山岭绵亘,沟壑纵横,“一山分四季,隔离不同天”,寒、温、热不同气候类型并存,东
40、部地势呈波状起伏,多丘陵盆地,鹿城、子午、东华、腰站、饱满街、吕合六个面积7km2以上的“坝子”镶嵌其间。外围山区海拔20002200m,盆地底部17801820m。由于地壳的抬升、挤压、断裂发育,河流的侵蚀、分割等作用,楚雄分布着三种地貌类型:1)本市西部中山深切割峡谷地貌;2)中部半山区中切割侵蚀地貌;3)东部平坝地区山间盆地地貌。项目所在片区地处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项目区地势中间低四周高,起伏较大。 三、气候条件楚雄市地处云南省东部波状起伏的山原区与西部横断山系纵谷区结合部哀牢山、点苍山一线东侧,属于西南暖湿气流的大背风坡和东南暖湿气流水气衰减地带,因此年降水量较少。该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区
41、其特点为春暖旱重,风干物燥;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秋意凉爽,降温缓慢,冬无严寒,雨量稀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充足,四级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年平均降雨量为862.7mm。降雨相对集中,干雨季分明,6-10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0%,11月至来年5月为干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20%。年极端最大降雨量为485.8mm。年平均日照时为2513小时,日照率为56%。年蒸发量为1600-2000mm,最强3-5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5%。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1.7m/s,最大风速为8m/s,静风率38%。表2-1 楚雄市多年气象要素平均值气象要素多年平均值温度()15.7湿度%71风速(m/s)1.6气压(hpa)821.5降水(mm)815.9阴天(天)117.8阳天(天)77.4雾日数(天)26.3最多风向及频率C,SW38,11四、河流水系龙川江为季节性河流,是楚雄市最主要的河流,其支流主要有紫甸河、西静河、河前河、寨子小河、青龙河、腰站小河。据多年资料枯水期附近断面月平均流量0.43m3/s(90%保证率),丰水期月平均流量15.7m3/s(90%保证率),其月平均流量与流域内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