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82015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关注每位学生 彰显学科特色 基于小班化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2,办学宗旨,http:/,南京市百家湖中学,自主生长 持续发展,把班级 还给学生,核心 理念,把课堂 还给学生,把校本课程还给学生,把校园 还给学生,http:/,学百家,成一家,http:/,百分百使用导学案,百分百预习,百分百交流,百分百展示,百分百互动,百分百点评,百分百面批,落实七个百分百,http:/,四个走向,http:/,提高“四个方面”,学生“四个方面”,提高,8,基于小班化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方面,指根据一定教学目标,在分析一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基础

2、上,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制定教学过程结构和评价体系的构想方案。,小班化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要求: 关注每位学生发展,彰显历史学科特色,(二)小班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1. 学习目标的设计:,(1)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2)实践依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 1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另外: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001版课标) 教学活动建议 通过访问、调查、参观等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中国历史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生情况

3、分析 知识掌握情况:我校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日益成熟,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已有所了解,知道轮船、火车、照相、电影等技术在近代已经出现,但是对于具体出现的时间以及这些技术的出现给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不甚清楚。对于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就更不清晰了。 学生学习能力:八年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具有了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课堂展示互动的能力。 学生心理特征:初中生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富有激情,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

4、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的一些情况。这种叙述体现了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所以本课占有承上启下的总结性地位。,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科书,学生能够说出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在近代中国出现的史实。 2.通过课本剧表演,展示辛亥革命后人们在发式、礼服、称谓、礼节等社会习俗方面发生的变化。 3.通过搜集展示有关反映近代中国物质文明变化的资料,感受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4.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联系时代背景,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进步,感知近代

5、文明推进过程中的艰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等方面的相关史实。 难点 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小班化历史课堂学习目标的设计关键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学习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2. 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环境、方法、媒体等要素的总体考虑。,(1)教学环境设计,A、营造民主、平等的

6、人际环境:,B、创建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2)教学方法设计,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新近出现的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模拟体验法、 情景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等,小班化课堂倡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采用的用于贮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学案导学两种媒体结合,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知识、心理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教师讲述与师生合作展示型的综合活动课。 教学

7、媒体 多媒体,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合作探究法,中国历史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前准备 在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特长、兴趣、爱好、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分组,交通工具组、通讯工具组、照相电影组、新闻出版组、社会习俗组,并以组为单位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上网、访问、实地调查等形式,搜集有关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照相机和电影的出现、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社会习俗的变化等能够描述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图片、影像、文字资料。 搜集“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排演能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课本剧孙中山和老盐商。 教师要了解各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

8、况,并加以指导和协助。 编制学案 备课组经过个人主备、集体研讨,讨论形成学案初稿,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二次复备,以期适应学生学情需要。 独立自主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合作探究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堂上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完成。,3.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主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包括复习旧知,温故知新,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景和虚拟情境),以新鲜有趣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温故知新,经济上工业化,1912年

9、1月28日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政治上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科学民主化,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这是近代昆明一个富裕家庭的母女二人:左边是1900年的母亲,右边是1925年的女儿,大家想一想近代的社会生活在她们身上会有着怎样的反映呢?,创设情境,(二)主题研讨,合作探究。 包括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独立自主学习部分以主干知识的预习检查为基准,学生当堂完成。合作探究学习,围绕课堂教学主题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来展开,设置合适的问题台阶,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关键:基于小班化“面向每一个”的核心理念,基于课标(关注

10、学生的学),以主干知识为支撑、以创设情境为依托、以引领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历史为主线,整合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设计出适合学生学情需要,符合课标要求的教学过程。,【独立自主学习】,(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 名称: 、 。时间: 初,西方发明后相继传入我国。 作用: 使人们 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 。 2.通讯工具 名称: 。时间:19世纪 年代以后。作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3.照相和电影的传入 时间:近代以来传入我国。作用:丰富了人们的 生活,保留了珍贵历史镜头 4.新闻报纸的出现 名报:1872年在 创办的 。 作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

11、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5.出版印刷机构的出现 名社:1897年在 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作用:有利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6原因: 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表现:(1)装束变化:颁布了 、 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2)礼节变化:用文明简单的 、 礼代替 礼。(3)称谓变化:有“ ”“君”代替“老爷”“ ”之类的称谓。,火车 轮船 19世纪,出行速度 商品流通,有线电报 70,精神,上海 申报,上海 商务印书馆,辛亥革命,剪辫 易服,鞠躬 握手 跪拜 先生,大人,目的:掌握知识主干, 把

12、握基础知识,【合作探究学习】,各小组根据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及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在小组长带领下,组内交流,分配任务,做好人人展示的准备。,设计意图: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两位女主人公的外形妆扮,提问: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母亲裹小脚、盘发、穿的衣服把自己包得很严实,女儿不缠足、穿得不那么严实。 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后,一、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组展示材料: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移风易俗的法令、图片资料,1.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尊者以违法论。 1912 年减辫通令,清末剃发图,辛亥革命后军警为

13、行人剪辫子,2.1912 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对正式礼服做出规定。该法令将西式服装引进中国,将燕尾服确定为大礼服,西装也被定为民国男子的半正式礼服。由于西装面料很贵,当时社会上最普遍穿着的依旧是长袍和马褂,这也使得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于民国初年的政治社交场合。后又规定男公务员制服为中山装。,清朝官服,孙中山和中山装,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 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3.1912 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4. 1912 年,民国政府发布文告,今后官厅人员、政府官员,一律取消“大人”“老爷”称谓,皆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或“君

14、”相称。,请大家观看课本剧孙中山接见盐商表演,设计意图: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交流,合作探究,通过搜集整理展示材料,对比辛亥革命前后礼服的变化,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本剧表演,展示辛亥革命后人们在发式、礼服、称谓、礼节等社会习俗方面发生的变化。,教师活动:以母亲出嫁和女儿要从昆明到上海求学的情境,引出交通工具的变化,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在中国出现。,二、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组展示图片材料,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第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15、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思考:火车、轮船的出现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到近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和时代的进步,为最后总结铺垫。,女儿来到了上海求学,她如何给远在昆明的家人报平安呢?,设计意图:由创设女儿到上海求学的情境,连缀出交通、通信的变化,同时也和教材中滇越铁路的开通相符合。,2、近代通信在中国的出现,早期电报机,通信工具组展示图片材料,1880年贝尔电话,小知识 电话的发展,提问:电报、电话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类问题一般都会选择中等以上的同学来回答!,三、文化生活的变

16、迁,女儿来到上海后,可以享受到哪些精神文化生活呢?,教师指导自主学生阅读课文,感知文化生活的变化。,课堂上给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我校的教学模式一致,早期的照相机,1、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照相电影组展示图片材料,小故事:,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照。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定军山剧照,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明星,胡蝶

17、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剧照,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去,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申 报,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2.近代报刊、出版业的兴起,报刊出版组介绍申报和商务印书馆,VS,商务印书馆原貌,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说 一 说,照相、电影、报纸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组织学生全班讨论, 畅所欲言

18、谈感想。,(三)总结提升,思维导图。,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我们经常会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画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对这节课的所学能有所体悟。,总结提升,1.近代交通通信 在中国的出现,20.社会生活的变化,3.社会习俗的变化,2.文化生活的变迁,火车 轮船 有线电报,照相、电影 报纸 商务印书馆,剪辫 易服 废止缠足 改礼仪、改称谓,阅读老舍先生茶馆片段,结合本课所有学内容,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宋恩子:“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崔久峰:“做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

19、人而已!”,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课本内容,认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四)反馈练习,强化巩固。,反馈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反馈训练一般设置在总结提升之后。,4. 教学评价的设计:,(1)评价主体多元化,(2)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3)突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4)改进评价策略,注重形成性评价,(5)评价标准应该多维,社会生活的变化反馈练习 1中国境内最早的有线电报架设于19世纪的( )(A级) A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60年代 2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

20、传媒工具是( )(A级) A广播电台 B因特网 C电视 D报纸 3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B级) A鞠躬 B握手 C跪拜 D点头 4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问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A级) 5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B级)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6材料:乘火车,坐飞机外出旅游

21、,照上几张彩照,已经不再是稀奇事了;用电话、电脑交流信息、联系友谊也已成为“家常便饭”;爸爸的书柜上摆满了各类图书杂志,还有各家报纸妈妈还带我去逛超市,看电影呢! 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哪些重要内容?又有哪些是在近代社会生活中发展而来的? (2)电信部门经常打出“千里音缘一线牵”的广告,请你作一项调查:当今人们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并举出各自的利弊。(C级),A层次:基础题目历史学习兴趣不大,成绩不理想的同学,B层次:能力题目喜欢学历史,但能力有限的同学,C层次:拔高题目有一定难度,但能激励一部分同学继续去钻研,(三)小班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本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依据课标,立足学情,整合教材,既从社会生活变化的角度感受文明的演进,又置身于历史之中思考其变化的内涵。师生从“变化的表现”、“体现的认识”两个角度,由点到面,融入情境,感受变化,由表及里,联系时代,感悟历史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幸福,这是小班化教学的价值追求!,让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我们的小班课堂上,关注每位学生,彰显学科特色,追求幸福教育,放飞多彩梦想,相信:幸福小班,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幸福小班,我们在路上!,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