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821144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培训.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简 介,一、总体内容变动,移到上册,从上册移来,移到二上,用知识传授知识教书(教书匠) 用思想引领思想教育(教育家),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 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 和复习”(二、六单元)。 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 学生自己整理、总结。,3. 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4,P60,继续体现解决问 题的完整过程,并在对问题解决的检验与回顾环节有所侧重。,P20,寻找信息和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办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反思,P78,P46,5. 整套教材统一,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三、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认识图

2、形(二),一、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主要是直观认识,初步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一)内容的变化及变化原因,1. 实验结果的反馈 2. 学生的心理特点(观察能力决定的),1. 结合直观和操作活动认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建立表象。 新增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七巧板,丰富拼组内容),将原来一下例1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内容移到三上“四边形”单元中 。,(二)教材编排和教学建议,注意渗透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注意通过画、说、涂、拼、剪等活动(直观操作)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3、参见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2008年第11期,“认识图形”课案及评析,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素材(主题图,练习第6、7、8题),让学生去体验、去区分 。,2.图形拼组,初步体会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直观地、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不要求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严格的证明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3. 新增问题解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使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并通过对七巧板的实际操作解决问题。,4. 练习的编排,(1)增加练习量。 (2)丰富习题形式。,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解决问题,二

4、、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一)内容的变化及变化原因,减缓坡度,(二)教材编排和教学建议,1. 在计算方面,具体内容上无太大变化。 自主探索、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2. 在细节上进行了完善。 主题图与例题进行整合。 计算方法呈现上的变化。,3. 新增的解决问题。 侧重于检测与回顾。 数量关系上的丰富。,原实验教材: 问题、方法同步呈现,教学组织不太流畅。,只呈现问题,未出现计算方法,圆片显示计算过程,问题引导思路,适当突出想加算减,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自己想,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求另一个加数,多余条件,画图计算,呈现了检测的方法:重新回到情境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一个数比另一

5、个数少几,操作,理解数量关系,加强针对性的练习。 2011版课标评价建议中的要求: 学期末每分钟8 10题(P53),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一、教学内容 分类与统计(整理、记录分类结果) (2011版的课程标准则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一)内容的变化及变化原因,2.强调在分类基础上收集、整理呈现分类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变化: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二)教材编排和教学建议,1.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入。 与统计编排思想相统一。 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修订时遵循了这一原则,让学生体现用统计解决问题

6、的全过程。,2. 两个例题层次上的变化。 分类标准。 整理和呈现结果的方式。,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分类计数的方法:直接操作分类后点数出结果; 边数边画出象形统计图; 用图、数字结合按多少排序记录分类结果。,体会我们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计数:标准不同,分类计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自己选定标准分类计数,实际问题引入,自己选定标准分类计数,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给定标准,不同标准,多样化的整理、 呈现分类结果 的方式,自选标准 解决问题,用表的方 式呈现,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 体现准备性。 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整理分类的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学

7、习的经验和兴趣,还不是学习正式的统计图表(无表头)或统计量。因此要注意教学的度。,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解决问题,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数的认识,数 数,比较大小,数的组成,读写数,数的顺序,解决问题,加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十进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以计数单位“个”“十” 为基础,认识100以内的数 (学生:会,但多数唱数) 指导:手口一致准确数, 难点在数数过程中突破 (拐弯数,认识一百), 细节上的变化 (汉字,20为基础), 理解数的本质,如何引

8、导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同时体会以“十”为单位?,1.数一数有多少?,2.数一数有多少,要求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有多少?,增加了整十数组成的内容,更加突出了计数单位“十” 。,重视读写数的意义,结合组成按数位写数,小棒数数结果 计数器(数位的具体化) 对照数位写数,对比的方法,引入,数数,读写,丰富数数的经验,加强数感的培养,p35,p38,p40,数的顺序,整体编排变化不大。 将发现规律渗透其中 增加用规律解决问题 并没有用“规律”一词,数的大小比较,体现清晰的层次。 借助直观十位不同 借助计数器十位相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方法,细节上的变化,数的大小关系,用红球、蓝球、黄球更易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

9、达和判断。,留出自由的思考空间,解决的策略 -数的组成 -实际操作,检测与回顾,解决问题的同时, 加深100以内数的认识,细节上的变化 一图四式 体现加减反之间的关系 加深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细节上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数 体验位值制思想,-利用记录表呈现结果 -明确引导学生思考:规律、有序,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主要变化,分为大面额、小面额两端认识 (一小面额和进率的认识为主,简化简单的计算内容) 增加数学背景知识内容,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认识,一元以下,换算,单位进率,五元以上,兑 换,解决问题,简单的计算,认识人民币,简单计算,贴近实际的

10、情境,呈现了硬币、纸币两种形态的1元、5角、1角的人民币 关于分币:体现完整的人民币体系 不做过高要求,直接以硬币结合文字的等式呈现了元与角、分与角之间的进率,简单认识第5套(最新版)的5-100元的纸币,只要学生能辨认就可以了。,兑换元币 兑换活动 以摆、换等形式教学 (提供附页),简单计算: 单名数化成复名数,简单计算:,重在策略 罗列(有序思考) 尝试调整,解决问题,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一、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基本口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情境更接近学生生活。 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新增内容:小括号;解决问题。,主

11、题图:发书的情境 (“环保小卫士”的宣传册 ),对照摆小棒图呈现了计数器图 为学生说的算法提供支持,两种对照: 一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对照; 一是用来演示算理的小棒图与表示口算过程的算式对照,将小棒图改为了计数器 计数器呈现算理更直观,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呈现了两种算理与算法,破十减,合并减,小括号 目的 : 可以增加式题的练习形式 为后面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解决问题:连加和连减相同的数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如画图、操作、加法或减法计算、数数等,第七单元 找规律,一、教学内容 简单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在教材中多处渗透,在本册安排单元教学。 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7个例题减少为5个。 解决问题,明确“规律”,找规律,创造规律,有循环组,实物数,图形数,有循环组,图形数,数,递增、递减,新增:有关系的3-4个数之间的规律,策略:找规律,检验与回顾,问题解决 通过画图利用规律来解决,教学建议 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 重在培养善于观察、发现的意识。,找准知识点 确定思维点 选准方法点 明确放开点 坚持研究点 反思生成点,研究教材关注点,感 谢 观 看 和 聆 听,Thanks For Appreci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