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827963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全科医生培训临床基地建设.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主要内容,我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现况,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案例,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与培训大纲简介,一、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与培训大纲简介,(一)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 (二)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 (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含招募人员转岗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5+3”全科执业医师 (五)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3+2”全科执业助理医师),(一)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下发时间:2007年3月 培训对象: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培训方法: 1.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脱产、半脱产的集中培训方式。 2.采用理论讲授、小组案例

2、讨论、临床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等辅助手段开展培训。 3.参考学时: 500-6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0学时,实践教学260学时(社区实践不少于60学时),有条件的地区可安排100学时的选修内容。,(一)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培训内容与要求: 全科医学基础 全科医疗 社区预防 社区保健与康复 选修内容 分为:理论、技能、实践三个部分,并规定了各个部分的参考学时,(二)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下发时间:2007年3月 培训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现从事医疗工作的注册执业医师,并同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或五年及以上高年资医师。 培训时间:全脱产10个月,

3、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培训:1个月。 2.临床科室轮转培训:8个月。 3.社区实践:1个月。 培训内容及要求: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医院科室轮转和社区培训三个部分。,(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下发时间:2010年12月 培训对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培训时间:不少于 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全部培训内容在1-2年内完成。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培训

4、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第一部分 理论培训分为六个模块: 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 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社区康复 社区心理卫生 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第二部分 临床培训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部分可分为临床基础培训(不少于40学时,或1周)和临床科室轮转两部分。轮转科室及时间为: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精神科等共个月(选修)。学员应当根据原有专科基础和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选择其中至少4个科室进行轮

5、转,所选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周。 本阶段培训的重点是掌握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疾病防治与转诊指标、常用操作技术。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各科实训内容作适当调整。,(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第三部分 基层实践培训 基层实践培训主要是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员直接参加基层全科医疗实践及预防保健相关工作,使其树立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观念,培养对居民健康负责的、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整体服务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全科医生

6、转岗培训大纲,具体要求: 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社区慢性病管理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观见习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管理方案。 (一)理论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承担。 (二)临床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临床培训基地承担。 (三)基层实践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基层培训基地承担。,(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

7、能考核两部分。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下发时间:2012年 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内容包括: 理论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实践。 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可采用集中面授、远程教学、临

8、床医学系列讲座、专题讲座、临床案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内容详见各科室轮转具体要求。,(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培养考核 学员培训结束时,过程考核合格者需参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结业考核,完成全程培训,各项考试、考核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部统一印制的相应合格证书。,(五)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下发时间:2012年 培训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

9、(五)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 临床培训 基层实践 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培训,(五)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考试与考核 培训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 培训过程考核 1.临床培训阶段 临床培训阶段考核包括临床各科出科考核和临床培训阶段综合考核。,(五)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结业考核 学员在2年培训结束时,过程考核合格者,须参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结业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等。 六、培训合格证书颁发 完成全程培训,各项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并且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

10、,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统一印制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一)医院规模建设 (二)组织机构建设 (三)规章制度建设 (四)师资队伍建设 (五)管理机制建设 (六)培训体系建设 (七)考核体系建设 (八)基地硬件建设 (九)档案资料建设 (十)监控机制建设,二、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一)医院规模建设,科室设置必备: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 全科医学/老年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 非必备科室:传染科、精神科、康复科 床位数 张(国家级示范基地 张) 年收治病人数 人次 年门诊量 万 年急诊量 万 手术量 技能操作数 医疗设备 教室容 人、电教设施,(二)组织机构建

11、设,分级管理、职责明确,* 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负责辖区培训实施管理,制定培训规划 认定管理培训基地,组织培训考核,监控质量 * 培训基地所在医疗机构医院教育委员会 教学院长分管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规划 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督导检查实施情况 * 管理部门-教育处/科教处 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培训组织、管理、监管 * 培训基地-全科医学教研室/工作小组 必备科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配备教学干事/秘书 组织实施(轮转、过程考核、查房小讲课、师资),医院、基地层面 (1)职责:全科医学教研室组织机构与职责 (2)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3)管理:全科医师培训管

12、理办法 (4)师资:全科医师指导教师培养计划 全科医师导师制实施办法 (5)培训:全科医师培训实施方案 全科医师工作职责 全科医师培训细则及计划 (6)经费:经费和后勤保障制度,(三)规章制度建设,更新教育观念 强化教学意识 制定建设规划 教师资质认定 师资能力培训 提高综合能力 质量控制评估,(四)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年度师资培养计划 师资遴选-内科、外科、妇产科必须有5名师资 每个必备科必有2名副高以上,有1名师资参加培训 师资培训-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全科理念、沟通 教学基本功(授课技能、实践带教、查房) 临床技能(查体、穿刺术、无菌术、急救) 培训合格颁发培训证书

13、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座谈、访谈、问卷、评估、考核 激励机制:评选优秀、表彰、专项基金资助进修学习,具体实施,组织师资培训班,授课能力 接诊病人 病历书写 体格检查 教学查房 穿刺术 外科操作 、,过程管理:制度执行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专人管理,有布置,有记录,有总结 具体运行:制定计划方案,管理流程化 教育处-基地主任-干事老师 监控机制:组织、制度、指标体系 实施(督查、评估、评价、反馈) 方式(座谈、访谈、调查问卷) 奖罚机制:检查评比、奖励、处罚,(五)管理机制建设,严格规范培训 强化临床轮转 临床实践为主 开设培训课程 严格出科考核 专理论精技能 全面质量要求 综合素质评估 定期监督反馈

14、 建立奖罚机制,(六)培训体系建设,1.安排岗前培训 2.安排入科教育 3.制定轮转计划 4.填写登记手册 5.开展其他培训 6.开设培训课程,培训实施,培训时间:2周,教育处组织 培训内容:医德医风教育-院史院训教育、职业拓展 医院规章制度-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 医患办、教育处、科研处 医疗安全、医患纠纷防范 传染病上报、His系统培训 临床技能培训-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无菌术 急救复苏、气管插管、穿刺术 考核内容:三基理论、英语水平、临床技能 上岗条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新入院全科医师岗前培训,* 科室工作介绍:规章制度、临床工作特点 临床路径、诊治病人程序、病历书写 医嘱、化验、

15、检查手段、药物应用 * 介绍临床轮转具体安排和要求 * 安排带教老师(一对一),明确职责 * 出科考核要求,2.基地安排入科教育,* 按照全科医师培训细则要求 * 各基地主任、教学干事制定轮转计划 * 教育处审核 * 交轮转科室主任、病房主管、带教老师 * 定期督导检查轮转情况(联合行政查房),3.制定规范的临床轮转计划,4. 规范填写登记手册,(1)首页-个人信息 (2)轮转科室名称汇总 (3)轮转科室及时间 (4)病种数量技能要求 (5)抢救记录 (6)门诊诊疗登记 (7)参加教学记录 (8)参与科研记录 (9)发表论文综述 (10)奖励情况 (11)出科小结,培训轮转科室和时间(全科),

16、必须轮转科室和选修科室,各专业病种和基本技能要求,举例:全科-内科-心内科 要求完成的病种、数量、技能,处理病人病历信息记录,疑难病历讨论、教学查房、小讲课 专业讲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科进展 医德人文教育、医患沟通、人文素养,5.开展其他培训活动,时间 讲座内容 主讲人,6.开设全科医师系列讲座,按年度阶段,开设培训课程,教育处组织 培训课程:基本技能(体格检查、病历书写 穿刺术、无菌术) 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辅助检查(影像、心电图、检验),7.开设培训课程,是全科医师培训中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受训方能否达到标准作出评价 是对培训方能否履行职责作出评价 对培训有引导和规范作用,

17、(七)考核体系建设,考试考核分类,考试考核结果评定 报考条件及考试评定是递进式,1、培训过程考核,是考试制度的核心内容,在科室轮转结束后,按考核手册规定,进行有目标、有时限、有计划、有质量要求定量和定性综合考核评价 包括上级对全科医师知识、能力、态度评价 通过后方具备结业理论笔试和技能考核条件,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轮转科室及时间 必转/选转科室 病种/数量 技能操作 抢救记录 门诊诊疗登记,(1)查阅培训登记手册,(2)综合评价,评价方法:访谈、座谈会、问卷、巡查,(3)出科理论笔试,形式- 笔试、闭卷 原则- 所轮转专业,体现三基 题量- 50-100题 题型- 选择题、问答题、分析题 组卷

18、-由基地主任、干事负责,(4)出科考核模式,(4)出科考核模式,* 评分方法:单项淘汰,每站满分100分(80分及格) * 考核时间:每个考生全程100分钟,考核小组:病房主治、干事、(带教老师) 考核内容:五站客观结构考试、综合评价 查阅登记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 考官: 2人、填考核手册、合格进下科 管理:考核手册干事保管、交接到人 教育处督导考核情况、成绩备案,科室组织:出科考核,1、出科理论考核:50-100题 2、临床能力考核:接诊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思维 辅助检查考核:X线、CT、MRI 、 EEG、 ECG、涂片 技能操作考核:按专业(内科、外科、神内、影像) 3、查阅登记手册

19、审核:轮转科室和时间、考勤、日常工作情况 病例病种数、技能操作记录、抢救记录 门诊诊疗、学习情况(参加病历讨论、查房) 4、综合评价 内容:医德医风、日常工作、学习情况、科研情况 人员:自我评估、带教老师、上级医生,教育处组织:季度/年度考核,2、结业考核,结业考核组织管理,三级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考试 *省市毕业后教育委员会-遴选考点,组织专家 制定方案,监督管理 *培训基地所在医疗机构-组织实施,督导检查 *培训基地(考试中心)-制定方案、命题组卷 评分标准、实施统考,考试级别:普通专科(一阶段)3年 考试内容:按照培训细则要求 考试形式:笔试:公共必修课考试 专业理论考试 技能:普通专科

20、阶段,考试形式及内容,公共必修课(例如): 医患沟通 卫生法律法规 医学文献检索 科研设计与方法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1)专业英语、公共必修课考试,专业英语:本科生必考,(2)专业理论笔试,范围:以必转科室专业为主 内容: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发病机理、症状、体征、鉴别诊断 诊断、诊疗计划、药物使用、门诊处理 急诊急救、预防康复、人文知识 题型:选择题 30题 30分 名词解释 10题 20分 病例分析题 5 题 50分 满分100分,合格60分,AB卷,标准答案,(3)临床技能考试,考核原则: 重点考核“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思维能力、沟通技能、人文知识、贴近临床 考核内容

21、: 1.接诊病人(80分及格)问诊、查体、写病历、口试 2.技能操作( 80分及格) 穿刺术、 无菌操作、 产程图、心肺复苏、超声诊断 3.辅助检查读片分析( 70分及格) X片、CT片、MRI、超声、ECG、EEG、检验报告,(八)基地硬件建设,教学场地-教室(容50人、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设施-满足培训需求的设备、设施,技能中心、技能训练室 先进的模拟教学设备 建立模拟医学培训考核体系,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中心建设,(九)档案资料建设,(十)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建设,三级组织机构: 院级-教育委员会-教学院长 处级-教育处-处长、管理人员 科级-培训基地-主任、干事,1.质量管理组织体系,2、质

22、量管理制度体系,(1)基地层面制度: 培训基地管理办法 培训基地评估指标 基地主任例会制度 定期评估检查制度,(2)指导老师层面,制度指导老师管理办法指导教师评估标准 表彰优秀住院医师指导教师,制度评选优秀全科医师奖管理办法,设立住院医师奖,(3)住院医师层面,3、质量管理评估体系,培训基地评估指标 指导教师评估指标 全科医师综合素质评估指标,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优秀者:奖励(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 违规轻者: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处罚 住院医(本院)二次考试不及格-离院 (外院)二次不及格终止培训退回 带教老师:一票否决,取消带教资格 不能晋升职称 培训基地:不评优秀,纳入学科建设评分,4、奖罚机制,三、我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现况,我省主要进展: 各级政府重视 临床基地认识不断提高 基地硬件建设投入增加,软件建设不断改进 临床基地根据实际情况有深入的探索,三、我省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现况,有待努力: 临床基地硬件建设发展不均衡 临床基地软件建设有待规范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社区实践基地培训有待加强,结束语,1、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师培训制度 是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2、完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是实现全科医师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3、严格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 是保证全科医师培训质量的关键,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