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828886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降水和降水教学课件PPT.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土方工程排水与降水 水的危害 1、地表水雨水、生活用水 1)积水,影响施工; 2)冲刷边坡; 3)渗入土体,造成土体失稳。,2、地下水 1)渗出地面,影响施工; 2)引起土壁坍塌; 3)造成土体失稳; 4)引起流沙。 5)引起管涌。,1.5.1地面截水 排除地表水和雨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施工现场及基坑或沟槽周围筑堤截水。通常可以利用挖出之土沿四周或迎水一侧、二侧筑0.50.8m高的土堤。 地面截水应尽量保留、利用天然排水沟道,并进行必要的疏通。如无天然沟道,则在场地四周挖排水沟排泄,以拦截附近地面水。但要注意与已有建筑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1.5.2地表排水明排水法 1、三字原则 截、疏

2、、抽,见动画:集水井降水施工流程.wmv,2、优缺点 优点:设备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在细砂和粉砂土层,抽水时会带走细砂,引起流砂。 适用范围:粗粒土层,渗水量小的粘土层,3、明排水系统布置 位置,尺寸,数量 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0.4m以外, 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m; 在基坑四角或毎隔2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 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 面低0.5m以上。 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深度应随挖土的加 深而加深。 集水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当基坑挖到设计标高 后,坑底应低于基底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

3、在 抽水时将泥砂抽出,以致造成基底土壤结构破坏。,1.5.3流砂 1、定义 土体地下水存在水位差,地下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当土质 为粉细砂时,地下水渗流的动水作用使得低水位处土体形 成流动状态,土体抗剪强度降低为零,这种现象称为流砂。,2、流砂的产生 流砂现象的形成有其内因和外因。 内因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当土的孔隙度大、含水量大、粘 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 生流砂现象。因此,流砂现象经常发生在细砂、粉砂和亚砂土中。,但会不会发生流砂现象,还应具备一定的外因条件,即地 下水及其产生动水压力的大小。,动水压力Gd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I-水力坡度( I =(h1-h2)

4、/L); h1-h2 -水位差; L-地下水渗流长度; -水的重度。,由上图可知土颗粒受到动水压力Gd和浮土重度 的作用。 当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内排水所造成的水位差较大时,动水 压力也愈大;当Gd 时,就会推动土壤失去稳定,形成流砂现象。 ;当Gd 时,就会推动土壤失去稳定,形成流砂现象。,3、管涌,当基坑底部为不透水层,其下为承压水层,而不透水层覆盖厚 度不足,重量小于承压水顶托力时,基坑底部可能发生涌冒现 象。,4、流砂的防治 防治流砂总的原则是“治砂必治水”。,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枯水期施工。 (2)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 (3)设止水帷幕,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旋喷桩等。 (

5、4)水中挖土。 (5)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6)冻结法,主要有三个途径,即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截住地下水流、改变 动水压力的方向。,1.5.4井点降水 1、基本概念 1)定义 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滤水管( 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同 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断抽水,使地下水位始终在基 坑底部以下。这种方法称为井点降水。,2)优缺点 优点:克服流砂现象,稳定边坡; 可适当改陡边坡,减少挖土方量 降低地下水对支护结构的水平压力,防止坑底土 的隆起; 加快土的固结,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使基础工程能在较干燥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缺点:降水过程中,基坑附近的地基

6、土壤会有一定的沉 降,施工时要严加注意,防止地基沉降给周围建筑物带 来不利影响。,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深井泵等,适用范围见下表:,2、轻型井点降水 1)设备 管路系统抽水系统 管路系统: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见动画;井点降水原理.wmv,轻型井点降水系统构成,总管,井点管,弯连管,真空泵,轻型井点组成设备,井管:3850,长57m(常用6m),无缝钢管,丝扣连滤管; 滤管:38、51,长11.7m,开孔12,开孔率2025,包滤网; 总管:内127无缝钢管,每节4m,每隔0.8、1或1.2m有一短接口; 弯联管:使用透明塑料管、胶管或钢管,宜有阀门; 抽水设备

7、: 真空泵:真空度高,体形大、耗能多、构造复杂 射流泵(常用):简单、轻小、节能 隔膜泵(少用),(2)平面布置 单排井点: 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一般采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以不小于槽宽为宜(如图)。,2)轻型井点布置 (1)布置依据 基坑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等,双排线状井点:基坑宽度大于6m或基坑宽度虽不大于6m,但土质不良时。,环形井点:基坑面积较大。,(3)高程布置 考虑抽水设备的水头损失后,一般井点降水深度不超过6m。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如下页图)按下式计算: Hh1+h+iL 式中: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

8、底面的距离(m); 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最小距离,一般取0.51.0m; i-水力坡度,根据实测:双排和环状井点为1/10,单排井点为1/41/5;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单排井点为至基坑另一边的距离(m)。,此外,确定井点管埋深度时,还要考虑到井点管上口一般要比 地面高0.2m。,当一级井点系统达不到降水深度要求时,可采用二级井点,即 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所疏干的土,然后再在其底部装设第二级井 点(如图)。,3)轻型井点计算 (1)计算内容 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井点管数量及井距的确定,抽水设备选用,(2)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 水井分类,无压完整井涌水量Q,式中:Q-单井涌水

9、量(m3/d); K-渗透系数(m/d),应由实验测定; H-含水层厚度(m); S-水井内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取: r-水井半径(m):,单井涌水量,式中:Q-井点系统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应由实验测定; H-含水层厚度(m); S-(基坑内实际)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取: x0-环形井点的假想半径(m),当基坑长宽比不大于5时,取: A-环形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m2)。,环状井点涌水量,无压非完整井涌水量Q,注:S-井点系统中心处处水位降低值; S-井点管处水位降低值; l-滤管长度。,当算得的H0大于实际含水层厚度H

10、时,仍取H值。,承压完整井涌水量,式中:Q-井点系统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应由实验测定; M-承压含水层厚度(m); S-(基坑内实际)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取: x0-环形井点的假想半径(m),当基坑长宽比不大于5时,取: A-环形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m2)。,(3)井点管数量与井距确定 单井最大出水量 单井的最大出水量q,主要取决于土的渗透系数、滤管的构造与尺寸,按下式确定:,式中:d-滤管直径(m); l-滤管长度(m); K-渗透系数(m/d)。,最少井数 井点管的最少根数nmin,按下式计算:,式中:1.1-备用系数,考虑井点管堵塞等因

11、素。其它符号同前,平均井距,式中:L-总管长度(m); n-井点管根数。,确定井点管间距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井距过小时,彼此干扰大,影响出水量,因此井距必须 大于15倍管径。 (b)在渗透系数小的土中井距宜小些,否则水位降落时间过 长。 (c)靠近河流处,井点宜适当加密。 (d)井距应能与总管上的接头间距相配合,常取0.8/1.2/1.6/2.0 根据实际采用的井点管间距,最后确定所需的井点管根数。,(4)抽水设备选择 按总管长度选择抽水设备,主要有W5、W6型真空泵,总管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0m、120m。 水泵按涌水量的大小选用,要求水泵的抽水能力应大于井 点系统的涌水量(约增大

12、10%20%)。 通常一套抽水设备配两台离心泵,即可轮换备用,又可在 地下水量较大时同时使用。,4)轻型井点施工(见动画;井点降水原理.wmv ) (1)施工流程 挖井点沟槽敷设集水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 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2)井点管埋设 井管的埋设一般采用水冲法,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 成孔方式:冲水管冲孔后沉入井点管;直接利用井点管水冲 下沉套管式冲枪水冲法成孔;振动水冲法成孔(井点管的埋设) 冲孔:冲孔过程中孔洞必须保持垂直,孔径不应小于300 mm,应上下一致。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0.5m以上。 埋设:井孔成型后,应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 回填:埋管后立即回填砂滤

13、层,以防孔壁塌土;砂滤层的填 灌质量是保证轻型井点顺利工作的关键,一般要选择干净的 粗砂,以免堵塞滤管网眼;填灌要均匀,并填塞至滤管顶上 1.01.5m。 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或向 管内灌水时,能很快下渗方为合格。,封口:砂滤层填灌好后,距地面下的0.51.0m深度内,应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影响抽水效果。 试抽: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 使用:一般应连续抽水(特别是开始阶段);出水规 律是 “先大后小、先浑后清”;检查真空度;检查有无死井;观察地下水位。 拆除:拆除多层井点时应自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进行, 在下层井点拆除期间,上部各层井点

14、应继续抽水。,3、管井井点 用于土的渗透系数较大(K=20200m/d) 、地下水充沛的土层中。,管井井点的滤管,管井井点施工时,先用小型钻机钻孔或水冲成孔,插入井点管后,在管四周填入砂滤料,井内放入潜水泵。,管井的井点管,井的四周填入砂滤料,4、喷射井点 当要求降水深度大于6m,土层渗透系数为0.150m/d时可采用,降水深度可达20m。,渗透系数小于0.1m/d的淤泥层较厚的地区需采用电渗井点,5、电渗井点,6、井点降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降水的危害 当在弱透水层和压缩性大的粘土层中降水时,地下水 流失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基自重应力增加、土层 压缩和土粒随水流失甚至被掏空等

15、现象,会产生较大 的地面沉降。 另外,由于土层的不均匀性和降水后地下水呈漏斗曲 线,四周土层自重应力变化不一致导致不均匀沉降。,2)可采用的措施: 减缓降水速度,务使土粒带出; 在降水区域和周围场地之间设置止水帷幕; 回灌井点。,3)回灌井点:是防止井点降水损害周围建筑物的一种 经济、简便、有效的办法,它能将井点降水对周围建 筑物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为确保安全和回灌效果,回灌井和降水井的距离不宜 小于6m;回灌井宜进入稳定水面下1m,且位于渗透 性较好的土层中,过滤器的长度应大于降水井过滤器 的长度。,作业: 某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平面尺寸15.4m*49m。地下室 地板垫层的底面标高-3.9

16、0m,天然地面标高-0.50m。 根据勘察报告,地面至-1.80m为杂填土,-1.80-9.6m 为细砂层,-9.6m以下为粉质粘土,地下水位-1.50m。 经试验测定,细砂层渗透系数K=6.8m/d。边坡放坡采 用1:0.5,为施工方便坑底开挖平面尺寸比设计平面 尺寸每边放出1.0m。 总管采用127mm直径,井点管长度选用6.0m,直径 50mm,滤管长度1.0m,井点管露出地面0.2m。 要求进行轻型井点布置,并计算井点管数量。,1.6:土方填筑与压实,一、土料选择,选择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

17、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2.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3. 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 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工程; 4. 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其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含盐量符合规定的盐渍土,一般可以使用,但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 6.不得使用冻土、膨胀土做填料。,7. 碎石类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填方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

18、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返回,二、填筑要求,1. 施工要求 填方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对于重要的填方工程或采用新型压实机具时,上述参数应通过填土压实试验确定。 填土时应先清除基底的树根、积水、淤泥和有机杂物,并分层回填、压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不同类填料分层填筑时,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 填方基土表面应作成适当的排水坡度,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填料封闭。 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的分层填筑。当填方位于倾斜的地面时,应先将斜坡

19、挖成阶梯状,然后分层填筑以防填土横向移动。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辗迹重叠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2. 填土压实的质量检查,检查标准 控制干密度d; 规定压实系数c。 利用填土作为地基时,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结构类型、各种填土部位的压实系数值。各种填土的最大干密度乘以设计的压实系数即得到施工控制干密度。 填土压实后的实际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得大于 0.08g/cm3,且差值应较为分散。,表1-6 压实填土的质量控制,注:1 、压实系数c为压实填土的控制干密度d与最大干密度dmax的 比值,op+2 为最优含水量;

20、 2 、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94。,返回,三、填土的压实方法,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和振 动法三种,此外还可利用运土工具压实。,1. 碾压法,碾压法是由沿着表面滚动的鼓筒或轮子的压力压实土壤。一切拖动和自动的碾压机具,如平滚碾、羊足碾和气胎碾等的工作都属于同一原理。 碾压法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填土,如场地平整、大型车间的室内填土等工程。平滚碾适用于碾压粘性和非粘性土;羊足碾只能用来压实粘性土; 气胎碾对土壤碾压较为均匀,故其填土质量较好。,平滚碾,羊角碾,轮胎碾,按碾轮重量,平滚碾又分为轻型(5t以下)、中型(8t以下)和重型(10t)三种。 轻型

21、平滚碾压实土层的厚度不大,但土层上部可变得较密实,当用轻型平滚碾初碾后,再用重型平滚碾碾压,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直接用重型平滚碾碾压松土,则形成强烈的起伏现象,其碾压效果较差。,2. 夯实法,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主要用于小面积的回填土。夯实机具类型较多,有木夯、石硪、蛙式打夯机、火力夯以及利用挖土机或起重机装上夯板后的夯土机等。其中蛙式打夯机轻巧灵活,构造简单,在小型土方工程中应用最广。,人工打夯,机械打夯,蛙式打夯机,夯实法的优点是可以夯实较厚的土层。采用重型夯土机(如1t以上的重锤)时,其夯实厚度可达11.5m。但对木夯、石硪或蛙式打夯机等夯土工具,其夯实厚度则较

22、小,一般均在200 mm以内。,3. 振动法,振动法是将重锤放在土层的表面或内部,借助于振动设备使重锤振动,土壤颗粒即发生相对位移达到紧密状态。此法用于振实非粘性土效果较好。 近年来,又将碾压和振动结合而设计和制造出振动平碾、振动凸块碾等新型压实机械。,振动压路机,返回,4、操作工艺 1)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56遍。 2)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3)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23、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若填方场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4)填料为砂土或碎石土(充填物为砂土)时,回填前宜充分洒水湿润,可用较重的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每层振实不少于三遍。,4、操作工艺 5)、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参照2-7选定。 6)、路基和密实度要求较高的大型填方,宜用振动平辗压实。使用自重815t的振动平辗压实爆破石碴类土时,铺土厚度一般为0.61.5m,宜先静压,后振压。辗压遍数应由现场试验

24、确定,一般为68遍。 7)、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两侧回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8)、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m.,四、影晌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填土压实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 1. 压实功 2. 土的含水量 3. 每层铺土厚度,1. 压实功的影响,填土压实后的密度与压实机械在其上所施加的功有一定的关系。当土的含水量一定,在开始压实时,土的密度急剧增加,待到接近土的最大密度时,压实功虽然增加许多

25、,而土的密度则变化甚小。实际施工中,对于砂土只需碾压或夯击23遍,对亚砂土只需34遍,对亚粘土或粘土只需56遍。,2. 含水量的影响,在同一压实功的作用 下,填土的含水量对压质量 有直接影响。土在最佳含水 量的条件下,使用同样的压 实功进行压实,所得到的密 度最大(图128)。 各种土的最佳含水量和 最大干密度可参考表16。,表16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应根据现场实际达到的数字为准。 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项评定。,3. 铺土厚度的影响,土在压实功的作用下,其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图129),其影响深度与压实机械、土的性质和含水量等有关。最优的铺土厚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功耗费最少。 可按照表16选用。,表1- 6 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注:人工打夯时,土块粒径不应大于50 mm。,返回,五、土方回填工程验收,作业: 1. 分析流沙形成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解释土的最佳含水量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