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31587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的原则 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成果 存在的问题及反思,一、课题的提出。,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但是当前小学生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学生阅读文章,大多停留在浅表性的阅读,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对作品的理解也比较肤浅,抓不住重点,范范读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差,读书后过而

2、不留现象居多, 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高,读书收获少的现象,因而达不到真正的理解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确立了“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力图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探索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动笔读书”习惯的重要性,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探索归纳出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学会 “动笔读书”的方法,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效果。 3、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及生活体验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多背

3、诵,积累字词及名篇佳作,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 、整体性原则。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教材实验为契机,研究探讨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 客观性原则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要避免走极端。 3、 创新性原则。在专题研究中,提倡创新精神。力求有新的突破,提出新的观点或方法。要在整体性原则下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四年级、六年级1、6班学生。 2、研究方法:本

4、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案例研究、行为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成果演示等多种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五、课题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0.92010.10)。 1、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填写课题申报表。 2、建立研究组织,召开课题研究成员会议,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对目前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全面开始起步研究。,课题研究座谈会,“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

5、10.102011.3)。 结合实际,调整、完善方案。进行阶段性总结,扩大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研究,提高整体实验水平,整个研究有明显进展。,1健全完善班级图书借阅办法,添置新图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班级阅读特色,创建“书香班级”文化。,2鼓励学生将图书资料流通共享,丰富图书资源。 充实班级书架,开展相互借阅活动。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你一本,我一本,各人都只有一本,如果每人各借出一本,放在班级书架上,那么一个人就能读到几十本不同的书籍了。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分两个不同的主题动员学生为班级书架筹书,如“自然科学与人物传记”、“中外经典名著”、“校园文学与诗歌散文”等。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在个人

6、藏书中选出一本以上的书籍,鼓励家庭藏书丰富的多借几本给班级,放入书架中,由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编号,组织借阅。两个月后,等大部分学生借阅了这些书,就归还学生,再根据另一个主题进行借书充实班级书架。这样,不仅能让更多的学生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拓展阅读范围,还能在相互借阅的过程中交流读书心得,促进学生之间更为频繁的借书,提高阅读效率。,3将语文课时进行重新分配,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 “动笔读书”的方法,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效果。,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1.3-2011. 5)。 总结归纳,整理研究

7、过程资料,整理学习心得、研究体会、调查报告、个案分析等材料,准备结题,撰写小学生动笔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的报告。,六、课题研究成果。,(一)探索出学生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方法1、老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余时间,我们的老师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方法 2、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

8、教学的自然延伸。我们的每篇课文学习结束都给孩子们推荐相关读物,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 方法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我们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经典文章读后感大赛,特色作业读书笔记卡展评活动,经典诵读、手抄报评比等。把班级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学投身阅读活动。 方法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如中午学生到校在班级阅读1020分钟时间,每周视情况组织学生进阅览室阅读等。 方法5、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卡,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二)实施课外阅读策略。 1、学法指导策略:每周语文教师有计划

9、、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阅读中,学生能对书中的格言警句、好词佳句进行圈点、摘录,或者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等写下来。有的能模仿书中的一些句段进行小练笔,近一半孩子能做到天天写小片段,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还有的将所阅读过的内容剪剪、贴贴,做成一份小报,他们的阅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阅读能力也有了长进。 2、资源共享策略:着力做好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安排学生每周到班级图书角借书阅览一次,定期向学校图书室借书,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提供不少于5本的必读书目,为学生增加了精神食粮。 3、美文诵读策略:要求学生遇到一些好

10、诗文做到熟读于心,熟记得多,将来就能灵活运用,也将成为学生一生的智慧财富。 4、批注阅读策略:激发学生读书批注的兴趣,教会了学生多种批注方式(符号批注、文字批注),延伸了批注的时间(课前预习写批注,课堂学习写批注,课后拓展写批注),立足课堂,经常开展读书批注展示评比。,(三)尝试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模式。 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的要求,但并没有明确课外阅读实施的时间,这就很容易使课外阅读落不到实处。从课题研究实施之日起,我们立足班级实际,力争做到三个“每”:每周安排一课时作为阅读课;每个学生拥有读书剪贴本或读书笔记本(剪贴和笔记不做硬性的要求与规范,作为一种有效阅读

11、的提高方式引导);每天读半小时以上的书报(课外活动和在家休息课余时间等都作为学生的阅读时间)。课外阅读课的基本类型是读书方法指导课、读书笔记辅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实施的步骤有五个环节:指导学法 选择书籍 师生共读以读促写分享成果。,(四)开展了切合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 我们课题组老师制定了班级读书活动方案,还尝试开展了话说三国读书会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交流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指导课,亲近童书夏洛的网阅读课,老师、学生共读爱的教育读书活动等,并对读书过程中优秀批注的孩子进行公布表扬,使之成为学生自觉、自主的读书要求。,(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

12、动,促进全面发展,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整合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课题实施以来,学生借助教师的课堂点拨、同学的现身说法、自己的阅读实践,掌握了图书查阅、内容摘评、精读速读、勾画批注等多种方法,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及古代诗词,增加了语文积累,加厚了语文功底。 3)激活了学生对教材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对作品挖掘的深度,并愿意进行写作实践,正确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写作技巧,愿写真情实感,更愿发挥绮丽幻想,涌现出了一批批有个性的优秀作品。,六、形成的成果。,1、课外阅读的问卷调查和培养

13、学生动笔读书有效措施;,问卷分析后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动笔读书的习惯养成措施:(1)认真上好阅读课,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2)实施个性化阅读能力活动;(3)提高读书实效,选择名家名篇,背诵积累与批注勾画结合;(4)多元评价,激励学生阅读兴趣。,七、存在的问题及反思,一是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扎实有效,但缺乏专家引领,研究思路不广,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二是受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仍是老师“逼”出来的,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是一个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如何把小学生读书过程中语言积累与语言表达、运用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对阅读积累进行有效筛选,积累更优质的语言,如何在课时目标中呈现阅读积累目标及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积累语言目标是今后课题研究的努力方向。,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