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38349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案例剖析及体会,第一章 基因工程,本章教材内容特点:本专题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在人教版必修2中涉及过,本专题主要增加了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同时在原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内容中增加了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受体细胞的筛选等较详细的知识。增加了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内容,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教材处理:本专题的前二节内容是核心,且对学生来说抽象、微观。但由于通过人教版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学习本专题所必需的核心概念,也基本了解有关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和工具,因此可以将前二节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教学策略:由于教学目标侧重事实性知识

2、的了解,宜选择讲授法进行教学,但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情况和教材特点,教学设计时落实好以下几个措施 1、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2、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知识,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关注知识的基础性,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在太平洋西部的海域,生长着一种能发光的水母,研究表明,水母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其含有一种绿色荧光蛋白。这种蛋白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处于激发状态,能把从紫外线吸收的光子释放出来,发出波长较长的光,即绿光。 2001年,美国生物学家利用这种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培育出也能发绿色荧光的实验鼠。 2006年12月22日,东北农业大学传出喜讯,我国继美国、韩国

3、和日本之后,首例3头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猪降生。,讨论1:水母为何能表现出发光性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上述实验实现了哪种生物的什么性状在另外生物中表达?,讨论2:人们利用了什么技术使实验鼠也产生与水母同样的性状?参阅课本P5-P7简要概括操作程序。,1、从水母中获得荧光蛋白基因(目的基因) 2、将荧光蛋白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小鼠细胞(受体细胞) 4、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5、使目的基因表达,概括基因工程的原理,讨论3: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发光鼠过程中,哪些步骤最关键?,从水母细胞中获取荧光蛋白基因 荧光蛋白基因与运载体的重组 荧光蛋白基因导入

4、实验鼠的细胞中,讨论4:实现上述步骤的难点在哪里?又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剪、切、导”,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限制性内切酶-DNA分子手术刀,讨论5、关于这种酶你了解多少?,(2)作用特点:识别专一、切点专一,(1)人们是如何寻找这种酶的?,(3)作用结果,试一试: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下图表示含有某目的基因的DNA。 (1)若想将目的基因剪切下来,应选择何种限制性内切酶。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该DNA分子上是否有可能存在多个限制性内切酶II的识

5、别序列和切点?,讨论6、你认为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对基因工程有什么意义?,对DNA分子的准确切割成为可能,为目的基因的获取和DNA分子的重组提供了技术支持,DNA连接酶-DNA分子的缝合针,讨论7、该酶与DNA复制过程的DNA聚合酶作用一样吗?,根据讨论,概括DNA连接酶的作用,讨论8、该酶的发现对基因工程的意义是什么?,运载体-DNA分子的运输车,讨论9: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讨论10:质粒为什么能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1)具有进入受体细胞的能力 (2)具有特定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位点 (3)能稳定存在于受体细胞中,并能自我复制 (4)有标志基因 (5)对受体细胞无

6、害、易分离,讨论11:除了质粒,还有什么可以作为运载体?,讨论12:运载体的发现对基因工程的诞生有何意义?,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目前的转基因方法还有哪些?,讨论13:有了上述的工具保证,人们实现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转移,从而对生物进行定向改造,但为什么目的基因离开原来的生物,在新的细胞或生物体内能够表达出相同的性状?,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1、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是DNA片段,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3、基因在不同在生物中的表达规则是相同的,讨论14:前不久,有科学家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鸵鸟长出某种恐龙的尾,试推测他们是如何获得恐龙的基因的?,讨论15:质粒是DNA分子,如何保证

7、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能顺利进入受体细胞?,讨论16:如何知道受体细胞接纳了重组质粒?,感受和体会:,一、选修3与必修,1、选修3中如果涉及必修的内容,就应该好好把握,充分利用两者的联系,挖掘教材,及时复习,比如以问题的形式贯穿课堂, 尽可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的复习课,既可以检查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又可以落实新知识,节省高三复习总时间。,2、因为版本不同,两者在某些概念的名称上不同,比如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与载体,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名称都是正确的,但要求用前者。,二、选修3与选修2,1、两者很多内容有重复,从教材处理上,应该先上选修3,再上选修2,因为选修2中有很多生产实践应用的内容,它们的有些理

8、论基础知识就在选修3,这样两者既可以有机地联系起来,避免重复,又可以及时复习,节省时间。,2、选修3不作要求,选修2作要求的内容,比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或选修3作要求,选修2不作要求的内容,比如基因治疗等。我们在备课上充分利用这两本书,哪里先出现,那里就先上。,三、选修3与老人教版选修全一册,主要是在概念的定义上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株和细胞系,我们当然按照选修3教材上的说法去讲解。,四、选修3出现很多新概念,概念中有些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但书中很含糊、凌乱、不明确,教师事先就应该好好研究,理清、串联它们的关系。比如:,1、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如原生质体的培养,器官培养,如子房的培养、胚囊的培养,2、动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组织培养,动物器官培养,五、学生普遍认为:严格按照浙江省的教学指导意见去落实选修3的知识,也是很多的,术语性又强,不好记忆,理解有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