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839886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89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Distribution):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什么叫配送?,配送控制 1.理解: 配送需求计划 2.理解:配送方案实施控制 3.掌握:配送流程的优化,配送方案的制订 配送中心运营 1.掌握:配送中心的运营、基本模式 2.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基本类别 3.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经营战定位,基本运作 配送中心管理 1.掌握:配送中心要素管理、配送中心管理内容。 2.理解: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 1.理解:配送中心规划基础,布局规划 2.掌握:

2、配送中心的发展策略。 配送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掌握:配送技术的应用现状。 2.理解:配送技术发展趋势。 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 1.掌握:共同配送的概念、类型。 2.理解:越库配送的概念、运行及应考虑的问题。,第一章 配送管理,第一节 配送控制,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一)配送需求的概念与含义 配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客户由于经营需要,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方面。配送需求包括三个层次:功能性需求,配送规划与管制,策略性需求。,配送需求,配送规模,配送服务质量,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

3、通加工,信息需求,配送时间,配送费用,配送效率,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二)配送需求计划 1.配送需求计划的概念 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DRP) 是流通领域中一种复杂的计划方法,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控制问题,达到保证既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物流资源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二)配送需求计划 1.配送需求计划的概念 基本原理:,订货合同,提货单,市场预测,社会需求文件,DRP,生产厂资源文件,库存文件,订货进货计划,送货计划,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在逻辑上DRP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的扩展。但两者之

4、间存在一个根本的差异:MRP通常在一种相关需求的情况下运作的,由企业制定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而DRP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下运作的,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直接确定存货需求。 实际运用中,通常将DRP与MRP结合起来,形成DRP/MRP联合系统,从而综合了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计划安排,总体协调存货水平,计划存货运输。综合的DRP/MRP系统功能模型图如图所示。,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二)配送需求计划 2.配送需求计划的优缺点,(1)DRP的优点 在营销方面,DRP的优点表现在: DRP的实施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的抱怨; 更有效的改善促销计划和新产品引入计划; 提高了预计短缺的

5、能力,使营销努力不花费在低储备的产品上; 改善了与其他企业的协调功能,因为DRP有助于共用一套计划数字; 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二)配送需求计划 2.配送需求计划的优缺点,(1)DRP的优点 在物流方面的优点集中体现在: 由于实行了协调装运,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 DRP能准确确定何时需何种产品,降低了存货水平和仓库空间需求; DRP减少了延迟供货现象,降低了顾客的运输成本; 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和协调性; DRP能有效地模拟存货和运输需求,提高了企业的预算能力。,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二)配送需求计划 2.配送需求计划的优缺点 (2)DRP的局限,A.DRP系

6、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而在实际情况 中,预测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成为一个大问题。 B.DRP系统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虽然完成周期可以通过各种安全的前置时间加以调整,但是完成周期的不确定因素则会降低DRP系统的效力。 C.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会经常受系统故障或频繁改动的影响,尤其是补货运输周期和卖主递送可靠性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使DRP系统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 1.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 主要作业活动包括:拣选、分货、流通加工、保管、配送、订单处理和信

7、息处理等。 (1)拣选:拣选是配送中心作业活动的核心内容。所谓拣选,就是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从储存场所选出物品,并放置在指定地点的作业。拣选的方式主要分为“摘取式(摘果式)”和“播种式”。 (2)分货(货物分组):将集中拣选出来的货物按店铺、车辆、路线分别分组码放在指定的场所。分货作业也存在于货物上架之前。 (3)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 1.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 (4)保管:对正常配送活动保有的存货;集中批量采购形成的库存;供应的

8、存货的保管。 (5)配送:配送中心核心功能,也是配送中心最终要完成的工作。 (6)订单处理:是指接收订货信息、核对库存、制作各种票据,按订货要求做好相应的作业准备工作,是配送中心每天作业的开始。 (7)信息处理:配送中心作为连接供应者和需求者的中介者,要同双方保持信息上的沟通,必须建立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此外,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活动的高效率同样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持。,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 1.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大致经过八个环节,见右图。,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 2.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

9、管理 (1)进货环节建立预约机制 进货也称备货。基本上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提供配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向承担备货责任,主要通过向生产企业、经销企业订货或购货来完成。 第二种是物流、商流分离模式,订货、购货由货主完成,配送中心只负责进货、理货工作。在第一种模式下预约时间就变得非常重要。,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 2.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 (2)仓储环节优化货物管理 在配送中心的活动中,仓储有两种形式:暂时储存,储备形态。 主要体现在货位管理上,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自主选择货位,简便快捷地确定货物存放的详细地址。货位管理提供一个静态货位、动态商品的储存

10、模式。货位与货物互为关联,易于寻找,大大降低了盘点、分拣、搬运等仓库作业时间,提高了效率。 另外,盘点作业实行定位定码的创新盘点法。分拣作业的优化主要采用数字分拣系统,实现自动化和人工相结合的新思路。物流配送中心在整个仓储管理和作业过程中,需要做到仓库规范化操作,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清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应该遵循什么步骤去做?,配送管理配送控制,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 2.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3)配送环节优化配送线路,提高配送效率 配送是配送中心的核心环节。配送中心必须按照配送合理化的要求,在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距离较短的货运路线,选择经

11、济、迅速、安全的运输方式和选用适宜的交通工具。,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 1.制定配送方案就重点考虑的因素 (1)合理定位配送区域。由于企业客户分布相对不集中,送货地点分散,加之物流配送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很难合理经济地组织送货。所以应根据客户特征,如配送产品特性、地理分布等,合理定位配送区域,同时对不同配送区域可采取差别性的配送服务政策(及时送货、延期送货)。 (2)用节约法制订配送方案。物流方案中配送环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产生成本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一大瓶颈,必须精心策划配送方案。配送方案必须明确的项目包括:

12、配送区域、每一个目标配送方式、配送时间、时间的准确性和配送费用预算。,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 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 (1)信息化控制。通过流通VAN与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联机,构成完整的信息网络,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换,控制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整个物流过程,以确保对客户实施准时配送,并合理控制商品库存,减少库存商品的资金积压和节约物流费用。 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车辆高度跟踪系统、配货系统、财务会计系统等。,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 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 (2)合理化库存控制。库存控制历来是配送管理中最难

13、的课题,控制合理的库存是保障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条件。库存控制的目的是:减少超额库存投资,降低库存水平,保护财产,防止延迟或缺货,减少呆滞商品。,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 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 (2)合理化库存控制。合理化库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决策考虑因素: 商品的重要性(ABC管理法) 商品的季节性 商品的可替代性 政策或自然条件影响 是否搞促销活动 厂商生产情况及和厂商的联系,库存管理效益的评价指标: 库存周转率 损益率 重点商品缺货率 库存成本,合理化库存,关键决策: 何时补充库存(订货点问题) 补充多少库存(订货量问题) 维持多少库存(库

14、存基准问题),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 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 (3)配送流程控制。 经营者必须不断改进配送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配送环节以提高运作效率。以收货、储存、拣选、分拣、运输及配送为例的配送各环节控制要点: a.商品验收环节的主要内容 商品名称与订单内容相符? 商品数量与订单内容相符?有无缺货? 商品质量验收? 商品包装验收?,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 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 (3)配送流程控制 b.储存控制: a)储位管理:为了便于商品的存取,通常对储位采取编码管理,即分区行列层数,将商品存放位置与储位一一对应。 b)储位

15、指派原则:重点商品原则;大类管理原则;先进先出原则 c)盘点作业控制:为了有效控制库存货物数量而对各库存场所的货物进行数量清点的工作,称之为盘点。其目的是,确定现存量,并修正库存;检查商品储存管理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对库房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发现管理上的问题。,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 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 (3)配送流程控制 c.拣货、分拣作业控制。主要根据订单拣选方式来决策,决策标准包括客户ABC分类管理、订单满足时间、订单满足率、拣选路径的最短化等。 d.出货检查 e.运输及配送控制。控制要点:时效性、可靠性、沟通性、便利性、经济性。提高运输及配送服务效率

16、的措施有:消除交错输送、利用回程车、直接运送、运输及配送工具的变换使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改善运送车辆的通讯、控制出货量、共同配送等等。,第二节 配送中心运营,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一)配送中心的概念(理解) 一般地说,配送中心就是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是通过转运、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商品,并能迅速、准确和廉价地进行配送的基本设施。 配送中心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 (2)配送功能健全; (3)完善的信息网络; (4)辐射范围小; (5)多品种、小批量; (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配送中心除具有集

17、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外,还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保管仓库,流通仓库,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在仓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配送中心是典型的流通型仓库,强调了 流通性。注意保管型仓库与配送中心(流 通型仓库)的区别。,(二)配送中心的作用(掌握) 1.从供应商和厂商的角度分析 (1)使物流成本得到控制 (2)实现库存集约化 (3)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 (4)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 (5)有利于实现商物分离 2.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以连锁店为便) (1)降低进货成本 (2)改善店铺的库存水平 (3)减少店铺的采购、验收、入库费用 (4)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物流整体成本 (5)促进信息沟通,

18、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厂商1,厂商2,厂商3,用户1,用户2,用户3,厂商1,厂商2,厂商3,配送中心,用户1,用户2,用户3,配送中心作用,(三)配送中心的功能(掌握) 1.储存功能 2.分拣功能 3.衔接功能 4.集散功能 5.配送功能 6.服务功能,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四)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掌握) 1.按经营主体分类,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四)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掌握) 2.按服务对象分类,配送中心,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19、,配送中心,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3.按配送货物的性质分类,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以非商业货物为对象,如快件运输的货物处理中心也包含小批量的 商业货物,(四)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掌握) 4.按社会化程度分类,配送中心,个别企业的配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通过型(分拣型)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商品中心),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综合型配送中心、礼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配送中心,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5.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公共配送中心的使用者通过租赁的方式取得配送中心的使用权。,(五)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掌握) 配送中心模式是指配送中心这一经济实体的

20、各基本要素的标准运作形式。配送中心由于产权不同,经营方式不同,其模式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其基本要素及其运作规律却有着共同特征,由此构成了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 (1)基于销售的配送中心模式 集商流和物流为一体。行为主体是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配送仅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而与商流融合为一体。如海尔物流。 优点:由于可以直接组织到货源并拥有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所以有其资源优势,也便于配送中心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便于向生产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后勤服务(如物料的配套供应)。 缺点:不但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设备,而且资金、人力分散。对经济实力有较高的要求。对生产企业来说,如果都建这

21、种模式的配送中心,势必造成新的资源浪费。,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五)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掌握) (2)基于供应的配送中心模式 主体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库房、站场、车辆等物流设施和设备以及具备专业管理经验操作技能人员的批发、仓储或运输企业。其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活动,而是专门为用户提供诸如货物的保管、分拣、加工、运送等系列化服务。只有物流,没有商流;或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和设备并予以更新、改造、扩充,投资相对较少;业务活动单纯、专一,企业占压的资金较少,经营风险也较小。 缺点:本身不直接掌握货物资源,因而其调度、调节能力较差,易受用户制约;由于其活动只是一种代理性质

22、的活动,所以其收益较少,是一种高消耗,低收益的配送中心模式。,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五)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掌握) (3)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 这是一种以资源集成为基础,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的配送中心模式。行为主体是虚拟物流企业,服务对象是大中型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 特点:1)规模大,服务范围广。 2)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服务于用户的变换需 求。信息技术的支撑是这类配送中心的突出特点。 3)具有物流领域的专业化优势。 4)其物流配送设施设备不全是属于自己所有,即有自有的,又有公用型的,分布地域广,因而所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化的配送服务,所追求的是物流合理化。,配送管理

23、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1)配送中心的运作类型 1)以生产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商品完全是由自己生产制造,用以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及时地将配齐的成组元器件运送到规定的加工和装配工位。现代化、自动化设计较容易,但不具备社会化要求。 2)以批发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商品来自各个制造商,它所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对商品进行汇总和再销售,而它的全部进货和出货都是社会配送的,社会化程度较高。 3)以零售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社会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4)以物流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最强的是运输及配送能力。它提供仓储储位给制造商

24、或供应商,商品所有权仍属于制造商或供应商,配送中心只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输及配送服务。现代化程度较高。,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2)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是指配送中心活动过程在运作时所形成的基本工作顺序。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一般表现为:,进货,验收,入库,存放,拣取,包装,分类,出货,送货,装货,检查,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方式包括: 1)进货入库作业。实现商品配送的前置工作,是配送中心运作的基础环节。 2)商品在库保管作业。除加强商品养护,确保储存商品质量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持商品在储存期内的使用价值和减少商品保管损失外,还要加强储位合

25、理化和储存商品的数量管理工作。,(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2)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 3)流通加工作业。对成品或半成品按销售要求进行再加工。包括: a.分割加工;b.分装加工;c.分选加工;d.促销包装;e.贴标加工;f.半成品加工。 4)理货作业。出货最主要的前置工作。理货作业按商品类型来划分,大至致有两大类:一类是整取;另一类是零取。理货作业一般有“播种方式”和“摘果方式”两种: 播种方式:将需要配送的商品集中搬运到理货场,理货场按门店区分不同的货位,然后将商品分配到每一货位处。 摘果方式:根据各个门店的要求,直接到保管场所巡回取货,然后将配好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地的指定位置,或直接发

26、货。,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D D D D D D,C C C C C C C C C,D D D D D D,B B B,A A A A,D D D,D,D D,保管场所(按品种不同放置),发货场所(按发货地不同放置),采用播种方式的配货作业,D D D D D D,C C C C C C C C C,D C D C,B B B,A A A A,B D C C A,D C C B D C,保管场所(按品种不同放置),发货场所(按发货地不同放置),采用摘果方式的配货作业,(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2)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 5)送货作业。首先必须完成出货作业,这是仓库保管与运输、配送两个

27、业务部门之间在现场交接商品的作业。 运输计划及运输调度作业。 送货执行 交付作业,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3)配送中心的运作技术 配送中心的核心工艺,主要是指难度较大的“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的核心工艺。配送中心的核心工艺有三条基本的工艺路线,即分货路线、拣选式路线、直取式路线。,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3)配送中心的运作技术 1)拣选式配货工艺。拣选式配货工艺又称摘果式工艺,由负责拣货的工人或拣货机械巡回于商品的各个储存点,按提货单指示,取出所需商品。巡回一遍则为一个(或少数)用户将货配齐。 适用范围:用户数量不多;用

28、户需要的种类颇多;每种需求数量变化较大;各用户需求的种类有较大的差别;用户的临时紧急需求,如即时配送;分货工艺无法操作的大件商品。 特点:较机动灵活,采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工具作业。易于施行。,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3)配送中心的运作技术 2)分货式配货工艺。分货式配货工艺又称播种式工艺,由负责人每次集中取出商品,然后巡回于各用户的指定货位之间,到达一个货们将该用户所需的数量分出,每巡回一次,将若干用户所需的同种商品分放完毕。如此反复,最后,各用户所需之货同时配齐,完成一轮配货。 适用范围:用户数量多;用户需求种类有限;每种的需要量不大;各用户需求种类

29、差别不大;用户有较稳定的计划需求;商品体积不大。 特点:在上面所述情况下,采用分货式作业,比采取拣货式作业可提高配货速度,节省配货的劳动消耗,提高效率。,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 (3)配送中心的运作技术 3)直起式配货工艺。 直起式配货是人到货前,即拣选式配货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用户所需种类很少,而每种数量又很大时,送货车辆可直接开抵储存场所装车,随时送货,而不需单设配货工艺。这种方式实际将配货与送货工艺合为一体,减少了几道工序。对于大宗生产资料配送,直起式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第三节 配送中心管理,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

30、一)配送中心要素管理(掌握) 配送中心的管理涉及的要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配送中心的商品储存量 配送中心可以掌握商品进、销、存的各种信息,可以用种种方法计算出商品的最高、最低库存量,但不可能使商品库存数保持最合理。 如果配送中心将商品储存量无限放大,以不变应万变,将极大提高商品储存成本。 如果过分小心谨慎,减少商品储存量,又将无法适应配送经营需求,出现商品脱销。 二者均会激化商流、物流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所以就搞好商品储存量的管理,尽量维持相对合理的库存。,(一)配送中心要素管理(掌握) 2.配送中心的送货时间 在适当的时间将商品送到经营商店是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要求。但在实际运

31、作中,常会出现延迟送货、提早送货、运力不够、应急送货、集中送货或者交通状况不好等情况出现的负效应,影响到服务质量和销售利润。 但如果配送中心提供无限的物流服务将会把配送成本提高到更大,只考虑成本又会降低服务水平。二者均会影响配送企业利益。 只有按市场情况和企业实际状况,确定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费用,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商流、物流都得以正常进行。,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一)配送中心要素管理(掌握) 3.配送中心的功能配置 配送中心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配送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会以效益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在完善功能上,会偏重自身效益。

32、这就要求配送中心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配送中心通过合理科学的组配方式,创造更大商品价值的功能。如重新包装、规格重组、花色重组、品种搭配、拆零配送等,使商品配送直接为商品销售创造机会。,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二)配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 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电脑化、商品分拣自动化、商品储存立体化、商品配送共同化。 1.信息管理电脑化 根据在物流中所起的作用,物流信息可分为五类:订货信息、库存信息、采购信息、发货信息、物流管理信息。相应地,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就建立五个信息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二)配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 1.信息管理电脑化,配送中

33、心信息管理系统,销 售 管 理 系 统,采 购 管 理 系 统,仓 库 管 理 系 统,财 务 管 理 系 统,辅 助 决 策 系 统,POS系统、EOS系统、VAN系统、EDI系统,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二)配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 2.商品分拣自动化 大型配送中心,商品种类多达上万种,客户数量众多、分布面广,而且要求拆零配送,即时送达。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分拣作业就成了配送中心内部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配置自动化分拣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一般包括:输入系统、分拣 信号设定装置、分拣传输装置。 自动分拣系统要求较高,首先必须提高商 品条码化率和实现包装标准化。并且设备 复杂,

34、投资和运营成本也相当高,不一定 所有的配送中心都配置。,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二)配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 3.商品储存立体化 商品储存立体化是指用高层货架储存商品,以巷 道堆垛起重机(得称巷道机)存取商品,并通过 周围的搬运设备,自动进行出入库作业。这类仓 库称为“高层货架仓库”。 同普通仓库相比,高层货架仓库具有节约空间(单位面积储量为普通仓库的47倍),节省劳力;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等优点。 高层货架仓库的组成: 1)高层货架; 2)巷道机; 3)出入搬运系统; 4)管理控制系统。是高层货架仓库实现自动化的核心。,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二)配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 4.商品配送共同化 商

35、品配送共同化是指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同参与,由一家配送中心承担他们的配送作业。共同配送的实质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企业联合,其目的在于相互调剂作用各自的仓储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配送设施的使用效率。从国际情况来看,商品配送共同化是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 配送共同化的基本模式包括: 1)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是指独立核算的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其主体是专业的物流公司,或者大型连锁公司。不仅承担物流作业,兼有采购和批发的职能,实际上是一种配销中心。当然也有可能只从事物流作业活动。,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二)配送中心管理内容(掌握) 4.商品配送共同化 2)厂商联合的配送中心。即在厂家与批发商或供应商

36、与连锁总店之间进行共同配送。一是将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发商按区域进行共同配送;二是众多厂商通过配送中心的共同配送向众多的连锁总店配送商品。 3)企业的配送中心。即由批发商、零售商、连锁公司共同组建的配送中心向同一地区众多的零售店铺进行共同配送。,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三)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理解) 1.配送中心绩效评估 是指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估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配送中心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作出客观、公平和准确的综合判断。 配送中心作业效率评估主要分成八大要素: 1)设施空间利用率。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使用效率。 2

37、)人员利用率。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3)设备利用率。衡量各种物流设备的利用状况。 4)商品订单效率。衡量商品销售实现预定目标的情况。,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三)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理解) 1.配送中心绩效评估 5)作业规划管理能力。衡量管理者决策规划水平与效率。 6)时间效益率。衡量每项作业对最佳时间的运用。 7)成本率。衡量每项作业成本费用的合理状况。 8)质量水平。衡量物流服务质量实现客户满意的程度。 2.配送中心绩效管理内容 1)商品销售绩效管理 2)作业处理绩效管理 3)仓库管理绩效管理 4)配送效率管理 5)机具设备使用管理等,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三)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理解) 3.

38、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策略 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物流成本考核。最直接的指标就是物流成本率。 物流成本=年物流成本总额/年销售额100% 2)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数值越高则反应产品销售情况越好,库存占压资金越少。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量/平均库存水平100% 3)顾客服务水平。主要是针对业务部和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三)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理解) 3.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策略 4)订货满足率。即对顾客订单中所要的货物,现有库存能履行订单的比率,配送中心存货应该达到95%的满足率。 订货满足率=现有库存能够满足订单的次数/顾客订货总次数100% 5)订

39、单与交货的一致性。主要作业指标是无误交货率。 无误交货率=当月准确按顾客订单发货次数/当月发货总次数100% 6)交货及时率。 交货及时率=当月汽车准时送达车数/当月汽车送货车数100% 7)货物破损率。衡量在向顾客配送过程中货物的破损率,一般最高限额是5%。 货物破损率=当月破损商品价值/当月发送商品总价值100% 8)投诉次数。,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三)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理解) 3.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策略 9)配送中心收益考核。 配送中心收益=(物流毛收益管理费用)物流费用率权重修正系数 物流毛收益=年物流服务总收入额/年物流服务支出总额100% 物流费用率=年物流费用总额/年销售额10

40、0% 配送中心利润贡献的最直接衡量指标是销售收益。 10)运营费用比率。 运营费用比率=所支付的仓库租金和汽运铁路运费/支出总额100%,配送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第四节 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一)配送中心规划原则(理解) 1.根据系统论的原理,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求得整体优化。同时也要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因为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 3.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 4.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这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

41、一。 5.重视人的因素。要考虑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配送中心规划分析资料(理解) 1、订货变化趋势分析 2、订单分析 3、商品特性分析 4、物流工作分析,(二)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理解) 1.配送中心作业功能规划 1)作业流程规划。根据运营需要和运作特性分析,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以便选用设备和规划设计空间。并剔除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作业,以提高整个配送中心的效率。 2)作业区域的功能规划。在作业流程规划后,可根据企业配送中心的特性对物流作业区和周边辅助活动区进行规划。 3)作业能力规划。在各区域规划时,应以物流作业区为主,再延伸到相关的周边区域。,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二)

42、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理解) 2.配送中心设施规划与选用 1)物流作业区设施。物流作业区是开展物流活动的核心区域,规划的重点是对物流作业设备的规划设计与选用。主要包括:容器设施;储存设备;订单拣取设备;物料搬运设备;流通加工设备;物流附属设备等等 2)辅助作业区设施。如办公设备、信息处理设施、网络通讯设施、卫生医疗设施和劳务设施等。 3)建筑周边设施。水电、交通、动力、安全保卫及消防等与建筑相关的周边设施。,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二)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理解) 3.配送中心作业区规划 1)配送中心各作业区结构配置。包括:进货作业区、储存作业区、理货备货作业区、配装作业区、发货作业区、流通

43、加工区。 2)配送中心内商品流动路线分析。在配送中心设计中,要求装卸、搬运、保管、流通加工等具有与商品流动相适宜的作业线路,满足对于作业量的变化及商品形状变更的弹性条件。 a.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分析。在配送中心规划商品流动路线时,要将有什么种类的产品,有多大的作业量作为分析对象。 b.商品流动路线的分析。流动路线类型主要依据中心位置、作业区域布置、运输路线、通道规划以及设备设施等情况,再考虑运营需 要而确定。,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某配送中心内部区域布局,(二)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理解) 3.配送中心作业区规划 3)配送中心作业区规划批标。 4)配送中心作业区域位置设计。常用的区域布置形式

44、主要有: a.直线式 b.双直线式 c.锯齿型 d.U型 e.分流式 f.集中式,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某配送中心作业区规划,(三)配送中心的发展策略(掌握) 1.积极创造适应企业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策引导、政府扶持)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发展现代企业配送中心(避免重复建设) 3.积极转变企业配送中心的经营机制 4.重视配送先进技术的应用 5.重视企业配送专门人才的培养 6.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 通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开展一对一营销工作来稳定客户关系。要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必须完成四项关键任务:了解、区分、互动和调整。,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三)配送中心的发展

45、策略(掌握) 7.完善服务功能 衡量一个物流企业或者一个配送主体的配送能力,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规模能力,包括配送中心的存储能力、吞吐能力、运输周转能力、流通加工能力等;二是水准能力(服务能力),包括配送物品的可得性、作业绩效、可靠性等。 就服务能力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满足用户对配送物品的可得性。可得性是从用户对物品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角度提出来的服务水平,即满足率。现代配送可通过生产延迟、物流延迟等方式,在不增加库存量的情况下也可达到提高满足率的效果。 对用户来讲,可得性常常用缺货频率和缺货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因为满足率不能完全说明服务水平状态。,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

46、与发展,(三)配送中心的发展策略(掌握) 7.完善服务功能(续) 2)提高作业绩效 作业表现是指配送活动对所期望的时间和可以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它表现为作业完成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与恢复的状况提供精确信息、持续改善等。 8.强化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是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延伸的服务项目。增值服务涉及的范围很宽,一般可归纳为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和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第五节 配送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配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一)配送技术的应用现状(掌握) 1.电子票签拣货技术(电子票签拣货系统,不用

47、打印,货架上货位指示灯和LED显示器)。 2.自动识别技术(条码)(在配送管理上分三类:类别管理、批次管理、单品管理。) 3.EDI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 4.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5.电子商务下的配送技术 1)交叉配送技术;2)准时制配送 3)ABC配送;4)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5)JIT技术;6)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二)配送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 1.虚拟技术 2.无线网络技术 3.电子网络技术 4.BI(Bu

48、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配送管理配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六节 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一)共同配送的概念(掌握) 共同配送也称协同配送。 日本运输省的定义: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的配送。”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定义是: 共同配送是由多企业为了实现运输规模经济而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共同配送的主体可以是货主,也可以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无论主体是谁,共同配送对他们都是有益的。,(一)共同配送的概念(掌握) 共同配送的效益: 共同配送使运输规模增大,减少运力浪费,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对货主而言,可以在不增加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小批量、多批次配送; 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可以提高配送效率,改善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社会而言,首先是节约了社会运力,降低了对交通道路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大量使用汽车配送带来的空气污染、噪音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配送管理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二)共同配送的类型(掌握) 配送共同化,可分为以同产业或异产业企业为共同配送基础的横向共同配送,以及诸如零售与批发、批发与厂商这种以流通渠道各环节成员间共同配送为基础的纵向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