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_(1).ppt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4190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膀胱肿瘤_(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膀胱肿瘤_(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膀胱肿瘤_(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膀胱肿瘤_(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膀胱肿瘤_(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膀胱肿瘤_(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膀胱肿瘤_(1).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膀胱肿瘤,概述,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80%为恶性,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国内则占首位,近年且有增加之势。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辅化疗及放疗,手术后易复发,但复发后仍有再次手术机会。,膀胱解剖图,一、病因病理: (一)病因及诱因,1、外源性致癌物质 1)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 2)吸烟 3)常饮咖啡 2、内源性致癌物质 体内色氨酸代谢的异常 3、其它致癌因素 1)膀胱粘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 2)药物 3)寄生虫病,一、病因病理: (二)病理,膀胱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分期:依据肿瘤的浸润深度可分为: 原位癌(Tis) 乳头状无浸

2、润(Ta) 限于固有层内(T1) 浸润浅肌层(T2) 浸润深肌层或已穿透膀胱壁(T3) 浸润前列腺或膀胱邻近组织(T4),原位癌(Tis):局部粘膜呈红色点状改变,与充血的粘膜相似。,表浅的乳头状癌(Ta、T1):浅红色,蒂细长,有绒毛状分支,似水草在水中漂浮。,浸润性乳头状癌(T2、T3):深红色或褐色,草莓状或团块状,基地部较宽,附近粘膜充血、水肿、增厚,活动性小。,浸润性癌(T3、T4):局部隆起呈褐色结节团块状,表面坏死形成溃疡,附有絮状物和钙盐沉着,广基,界限不清。,二、临床表现,1、血尿血尿.ppt 2、尿频、尿痛:肿瘤较大或侵入肌层较深,坏死、溃疡合并感染时更为明显。晚期症状。

3、3、排尿困难、尿潴留 5、畏寒、发热是合并感染的表现。 6、膀胱癌出现肺、肝、骨转移时,出现相应症状 7、癌症的晚期症状,三、辅助检查,1、尿脱落细胞检查 2、膀胱镜检查 3、影像学检查:B超 X线:膀胱造影 CT、MRI,膀胱镜检,膀胱镜检,四、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四、治疗 (一)手术治疗,1、TURBT(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resection)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2、开放膀胱肿瘤切除术 3、部分膀胱切除术 4、全膀胱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四、治疗 (二)化疗,1、局部化疗又称腔内化疗。凡保留膀胱的手术(上1+

4、2+3)后病人,均应在术后施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化疗。 2、全身化疗,四、治疗 (三)放疗,除了手术,化 疗,还可以结合放射治疗,五、护理 (一)术前护理,1、术前病情观察 2、血尿的护理 3、心理护理焦虑心理护理.ppt 4、术前准备术前准备.ppt,五、护理 (二)术后护理,1 心理护理 2 观测生命体征 3 保持引流通畅 4 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ppt 5 疼痛的护理疼痛.ppt,五、护理 (二)术后护理,6 体位及活动体位及活动.ppt 7 饮食指导饮食.ppt 8 预防褥疮 9 训练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功能.ppt,六、健康教育 1 用药指导,膀胱保 留术后病人能敝尿者,即

5、行膀胱灌 注免疫抑制剂、抗癌药,可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 开始1次/周,共6次;后改为1次/月,持续两年。 灌注药物前应先排空尿液,灌注后2小时内要求平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每15分钟更换体位一次,共2小时。以使药物与膀胱的各个部位均能接触,以提高疗效。 灌注后应让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然后自然排出,并注意观察有无压痛、血尿等副反应。,六、健康教育 2 定期复查,说明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复查 复查.ppt 复查内容 (1)膀胱镜膀胱镜膀胱镜.ppt (2)其它可选复查内容有: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尿常规、B超和CT等。 (3)注意排尿情况,有无排尿困难、无痛性血尿。,六、健康教育 3 饮食指导,(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4)养成多饮水(每天2到3L)勤排尿的好习惯。多饮水多饮水.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