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42029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5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们一起来复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复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2.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自己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3、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理解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组成部分,

2、学会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的责任能力。,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行为,善良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非法的行为,合法的行为,不作为,作为,一、学会对人的行为进行分类,在法律上,行为的分类:,作为,不作为,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含义,实质,举例,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当为而不为),警察接警不出;医生见死不救,二、后果的种类,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合后果,而有些行为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三、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情感升华,不仅个人的行为会产生

3、一定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个人行为的前提: 2、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3、作为公民都应该为自己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4、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请同学们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联系九年级书P、119怎样正确行使权利),1.一思:行为前预见与选择 2.二思:行为中自律与自控 3.三思:行为后自省与负责 集中体现,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三思而后行,(Why do),(How do),(Do best),长大与成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长大自

4、然人的成长发育 成人 社会人的成熟(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不想长大-不愿承担责任,具有责任意识的基本要求,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自觉履行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最重要的责任,青春的我要对自己负责:学会学习,树立理想; 学会锻炼,自爱自强。 青春的我要对家庭负责:孝敬父母;团结邻里。 青春的我要对社会负责:服务社会,热心公益; 关爱他人;保护环境。 青春的我要对祖国负责:热爱祖国,维护祖国荣誉; 振兴中华,让祖国以我为荣,活动青春誓言,学以致用,1.“驮负千斤,蚁背一粒。”从承担责任角度看,这句话告诉我们 A.

5、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C.不管年龄大小、能力高低都要承担相同的责任 D.一个人只要尽其所能,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一、单项选择题,D,2、周某向一诈骗团伙出售他人的电话号码及通话清单,从中获利1.6万元。2010年1月,周某被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该案表明 不承担责任会受到法律制裁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法治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唯一手段 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A B C D,C,3、教室,没有人督促不扫;黑板,老师不来不擦;垃圾,班长不叫不倒。一些积极参加劳动的同学,常常被同学冷嘲热讽,“

6、假积极”、“爱出风头”这些现象表明 A、一些同学的责任意识不强 B、琐碎小事不会对集体产生不利影响 C、学生有拒绝做自己不喜爱的事情的权利 D、学生只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就可以了,A,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 A、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 B、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 C、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 D、及时发现行为偏差,适时调整行为方式,C,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把“酒驾入罪”纳入其中,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5月9日晚,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驶造成四车追尾,后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事拘留。据此回答56题。 5、高晓松作为司机这一社会角色,不履行责任的后果是

7、会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 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会影响他的音乐创作水平 A B C D ,A,6、这一案例对你的启示是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每个人都应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护和尊重他人的生命 A B C D,C,【 法伴我行 】 同学们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了解到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放火、杀人等八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有些同学据此认为,未满14周岁的青少年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法律约束了。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二、分析说明题,1、这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每个公民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一个

8、崇尚道德和法律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3、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以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合法权利和自由为前提;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和道德的责任;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惩罚。 4、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法,增强法律意识,养成守法的好习惯;同时加强自律,提高道德修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方法指导:评析题,1、确定好评析的对象。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对材料中的哪些人的言、行进行评析。 2、判断言行的正误。即肯定或否定他们的言行,(若

9、他的言行既有对的也有错的,一般先肯定再否定)并指出他们言行的性质(道德或不道德,合法或非法) 3、逐一分析,确立依据,回答原因。对材料中的言行或观点逐一分析,对要指出为什么对,错也要指出为什么错,要找出法律依据或理论依据,同时要答出这样做(说)法带来的危害(好处)。 4、结论:正确的应该怎样做? 言行正误判断依据这样做(说)法带来的危害(好处)应该怎么办,就校园周边存在的敲诈勒索学生现象,某校九(1)班同学分成考察组、采访组、文献组开展调查研究,请你一起参与。 【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学校周边有多家网吧、游戏室、台球室。有些同学禁不住诱惑,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增加了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的机会,从而

10、招致敲诈勒索。 (1)结合青少年自身实际,提出三种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3分),中考链接,如,远离诱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请老师、家长或同学监督自己的行为。(3分,言之有理即可),【现场采访】就学生遭遇敲诈勒索问题,学校德育处主任说:我们加强了门卫值班管理和学生安全防范方面的教育,但学校难以对学生的校外言行进行监管;还有,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学校有时感觉“势单力薄”。派出所所长说:我们加强了对敲诈勒索学生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很多家长或学生不及时报案,给案件的调查、取证带来很大难度。 (2)从承担责任角度,联系材料说明教师、警察、家长如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5分),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1分)教师应承担教育和保护学生的责任;警察应承担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家长应承担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责任。(3分)只有各方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并相互配合,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1分),【文献检索】同学们查找到的法律条文中有以下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应当加强保护。 (3)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谈谈我们如何避免自己和同学遭受不法侵害。(4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