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861221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39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市、区)2011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编制单位(章)二一一年 四 月目 录1 综合说明12 项目概况32.1基本情况32.2田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3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3.1建设的必要性73.2建设的可行性9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04.1项目县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04.2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05 项目总体设计115.1设计依据115.2建设标准125.3 建设范围和总体布局135.4 主要建设内容146 田间工程设计167工程建设管理机制、运行管护机制和水价改革177.1 工程建设管理机制177.2 工程运

2、行管护机制197.3 田间工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20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238.1投资估算238.2资金筹措方案与筹措能力分析269效益分析279.1经济效益分析279.2社会效益299.3生态效益3010生态环境评价与节能减排3110.1生态环境评价3110.2节能减排3211水土保持3311.1 编制依据3311.2 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3311.3 造成水土流失的类型3311.4 水土流失现状3311.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411.6 水土保持监测3411.7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措施3412结论34附件36621 综合说明东平县处于鲁西南平原北部,东与肥城市毗邻,南与汶上县、梁山

3、县接壤,西部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平阴县搭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县境内摇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河流兼而有之;东平湖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全部湖泊水面176940.5亩,全县共有78万人口,716个行政村。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03.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5.85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8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9.5亿元,是2005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

4、.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9.1亿元、68.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5倍、3.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31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0:54.3:25.7调整为13.9:49.3:36.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亿元,是2005年的10.4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9.8%,比2005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COD和SO2排放量持续下降。十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80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1家,比200

5、5年增加52家,其中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34家,分别增加3家、2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75个。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机动渔船燃油补贴、移民后期扶持等补贴补助资金12亿元。集约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得到新发展。规划建设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园区60余处。新增瓜菜面积2.6万亩;新建速生丰产林1.6万亩、优质果品基地1.3万亩、农田林网4万亩、苗木花卉基地5000亩;新建规模养殖场365个、养鸭大棚425个;新增名优特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优质鱼产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开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土地综合整治、南水北调等工程项目,农业基础条件得

6、到极大改善。东平县经济在上级扶持下,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我县重点开展优质专用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国家大型优质小麦基地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建设,以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促进了我县优质粮食产业的发展,其中国家大型优质小麦基地建设项目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管灌控制面积3.8658万亩,机井349眼,良种加工项目建设仓库351.5平方米,年加工优质小麦良种能力达到300万公斤,良种净度达到98%,优质小麦统一供种率达到95%,促进了我县种植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东平是产粮大县,为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7、,落实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按照“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土地水肥资源利用率,发挥农业科技增产潜能,增强农作物抗灾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集中边片、规模开发,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县实际组织人员编制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区主要分布在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增产潜力大、易于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的彭集、州城、接山等三个乡镇,涉及 个行政村。项目建设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440万元,省市县配套36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建设。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田间沟、渠、路、林等基础设施,墒情监测体系、土壤肥料

8、化验室得到配套完善,提高分析化验、土壤养分和墒情动态的变化监测能力。全面实行良种、良法生产配套技术,深耕改土,培肥地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确保高产稳产。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单产年增加100公斤,年总产增加0.19亿斤,新增总产值510万元,与项目建设前相比,粮食增幅22.2%。项目建成后,我们将借鉴已有标准粮田、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责成项目乡镇成立管理机构,组建管护队伍,加强项目的后期运行管理,确保项目发挥长期效益。2 项目概况2.1基本情况简述2011年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自然条件(1)项目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东平县位于北纬3546

9、24”至361020”,东经1160252至1163944之间,东与肥城市毗邻,南与汶上县、梁山县接壤,西部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平阴县搭界,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44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340平方公里。项目区位于东平县的南部和东部,涉及州城街道办事处、彭集镇、接山镇。州城位于东平县西南部,西邻东平湖,北枕大清河,东靠105国道、济菏高速公路,250、331省道在城区交叉穿过,全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通讯、电力网络。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5.7万亩,辖71个行政村,6.3万人。彭集镇地处大清河以南,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6.9万亩,辖53个行政村,总人口6.

10、38万,素有东平“城南明珠”的美誉。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 接山镇地处鲁西南,紧靠县城,东依泰山,西临东平湖,大汶河绕境而过,汇河南北贯穿全境,气候适宜,地形地貌多样,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区域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万亩,平原、山区、丘陵各占三分之一。共有52个行政村,6.5万人。 全乡交通、通迅、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道路四通八达,泰东路(泰安东平331省道)横贯全境,东距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105国道、距220国道、京九铁路40分钟里程,境内有龙麻、鄣王、象山、丁接、接黄等市县级公路穿过,全乡境内村村通水泥路。电话入户率45,通信快捷便利,电力充足。乡驻地小

11、城镇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2)项目区地形、地貌东平县地形特点是,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最高点为梯门乡歪老婆顶,海拔451米(黄海高程) 。最低点在新湖乡轩场附近,海拔36.7米。东北部属低山丘陵区,大清河两岸为平原区,西部及西南部为低洼易涝区。项目区主要分布在大清河两岸地区,属大汶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然比降14000-15000。地面高程在40米以上,多数土层深厚,土壤构型良好,适宜农业种植。(3)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全年日照时数2446小时,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201天,农耕期294.6天,大于0

12、的积温为4994.8,大于10的积湿为4492.8,多年平均降雨640.5mm,为山东省内陆多雨区,能够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的需要。(4)项目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项目区位于下古生界寒武钙质和沙质页岩上,基本无大的断裂及断层构造。岩层产状与地形坡向相反,边坡稳定性较好。机房、渠道及生产道路等工程地覆盖层为粘土和沙壤土,厚1.2-3.0米,覆盖层下为灰岩、泥灰岩和页岩。项目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埋藏较丰富,地下水埋深较大,均大于15米。区域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岩溶水,局部微承压,主要含水层岩性为砂壤性、粉砂、粉细砂及基岩裂隙,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密切,透水性不均一,其补给主要是由大气降水直接入

13、渗,其次为河道侧渗补给,以蒸发、径流、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资源水质较好,其PH值为7.1-8.1,矿化度0.8-2.9gL,总体为淡水,无侵蚀性。(5)项目区河流水系项目区内有大清河东西横贯,汇河、金线河南北穿越。小清河、苇子河东西经过。(6)项目区土壤与植被情况项目区系清河冲积平原,该地区具有缓平坡地的特征,地面高程为海拔40米。土壤潜在肥力较大,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壤质地以中壤为主,沙粘适中,养分含量较高,既有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性能,又有良好的耕性。其养分状况:有机质平均含量1.1%,全氮0.075%,碱解氮65ppm,有效磷10ppm,速效钾95ppm。适宜种植小麦、玉

14、米等。项目区内常年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瓜菜,田间林网布局合理,植被情况良好。(7)项目承担单位情况一、 单位简介项目承担单位为东平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该中心隶属东平县农业局管理,为财政全额拨款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副局级事业单位),下辖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经作站、科教站、种子管理站、环保站、棉技站等8个业务单位。主要承担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配方施肥、植物保护、土壤化验检测、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及农业科技开发项目的实施等工作。二、 法人代表简介东平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承水,1965年5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

15、级农艺师,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技术指导员标兵、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该同志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8年来,共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0余个,推广配套栽培技术20余项,主持并参与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25项,有16项先后获得省、市、县不同等级的奖励。其中,参与承担的泰安市玉米高产优良品种及秸秆覆盖还田增产技术获山东省丰收计划项目一等奖,主持的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小麦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获泰安市丰收计划项目一等奖。先后在安徽农业科学、山东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论文集等刊物发表论文4篇,是“泰安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三、 人员及技术力量东平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6人,其中:

16、 农技推广研究员4人,高级农艺师14人,农艺师15人,助理农艺师3人,90%的人员具备了大专以上学历,整体素质较高。承担该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王桂彬,农技站站长。男,41岁,本科学历,农学专业,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先后主持、参与实施东平县2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东平县10万亩小麦、花生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等农业科技开发推广项目40项,获省、市、县科技奖励31项。在农业环境与发展、山东农业科学等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县先进工作者,是泰安市第五届、第七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县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讲师团成员,全国农

17、业科技入户先进技术指导员。具有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丰富经验。闫立梅,土肥站站长。女,51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农技推广研究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从事农技推广28年。多次主持并参与承担农业技术项目引进、示范、推广及技术研究工作,先后有18个项目获得省、市、县不同等级的奖励,其中主持的东平县七十万亩小麦、玉米经济用肥培肥地力综合技术推广项目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东平县五万亩西瓜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推广获市丰收计划项目一等奖。撰写的微肥研究及其应用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土壤肥料上发表。马庆稳,经济作物站站长。女,51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农技推广研究员,从事

18、农技推广26年。多次主持和参与承担农业技术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先后有15个项目获得省、市、县不同等级的奖励,其中主持的红小豆新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万亩瓜菜保护地早熟栽培、三菜一粮一年四作四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获市丰收计划项目一等奖。撰写的双降解膜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等四篇论文被评为山东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论文集优秀论文。张同梅,科教站站长。女,49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农技推广研究员,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从事农技推广24年。先后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有18项获得省、市、县科技成果奖,其中主持承担的夏玉米中产变高产开发获农业部二等奖,主持的小麦优良品种

19、及配套技术获山东省农业厅二等奖;主持的小麦、花生双高产配套技术、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获山东省农业厅三等奖。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编写论文20余篇,其中在国家级论文集上发表3篇、省级刊物上发表7篇,有8篇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论文奖和优秀论文奖。王凤英,环保站站长。女,51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农学专业,农技推广研究员,从事农技推广25年。先后主持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26项,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3项,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12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其中4篇获优秀论文奖。参与承担的东平县十万亩小麦优良新品种及综合配套技术,获省丰收计划项目二等奖,主持的五万亩湖洼地高产

20、高效技术获市丰收计划项目一等奖,撰写的东平县五万亩无公害大蒜栽培技术研究在全省无公害农产品高级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卜凡平,植保站站长。男,42岁,中共党员,植保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周长民,种子管理站站长,男,45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蔚大青,棉技站站长。男,47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农艺师。陈培胜,环保站副站长。男,51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农学专业,高级农艺师。郭延霞,农技站副站长。女,49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农学专业,高级农艺师。刘保民,经作站副站长。男,39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尹承华,土肥站副站长。男,38

21、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杨建玲,土肥站副站长。女,49岁,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刘秀芝,植保站副站长。女,47岁,农学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牛家让,植保站副站长。男,55岁,中共党员,植保专业,中专学历,农艺师。王忠兵,植保站副站长。男,35岁,中共党员,植保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农艺师。戚聿君,男,54岁,中共党员,植保专业,中专学历,助理农艺师。苏玉香,女,48岁,农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张明岩,环保站副站长。男,39岁,中共党员,农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农艺师。张吉英,科教站副站长。女,43岁,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农艺师。黄金苓,女,31岁

22、,农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农艺师。董荷花,女,32岁,农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农艺师。四、 单位基础条件东平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现有办公楼一栋,面积1100m2, 标准仓库面积800m2,土肥、植保化验室220m2。办公设施比较完善,职工居住条件优越。设立了农业科技110服务系统,开通了东平农业信息网(http:/)。设有土壤肥料化验室、植保试验室、农业科技培训室等,具备一定的常规分析化验能力。2004年12月,东平县被列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该中心被确定为技术指导单位,全体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服务,在全县培植了100个示范村、1000个科技示范户,取得了显著成效

23、,东平县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县,有1人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技术指导员标兵,有5人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技术指导员,有1人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科普工作者。近六年来,中心还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农业部、山东省农业厅和泰安市农业局安排的泰安市玉米高产优良品种及秸秆覆盖还田增产技术、东平县2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泰安市百万亩小麦玉米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等科技研究、4万亩标准粮田建设项目、1.5万亩全国新增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科技开发、丰收计划项目41项。获得部、省、市丰收奖、科技进步奖等奖励26项。有较高的项目实施能力和丰富的技术

24、经验,完全具备承担3.6万亩高产稳产粮田建设项目的经验和能力。2.1.2社会经济状况简要说明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包括2011年项目区的人口与农村人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一、二、三产业产值及结构比例,经济发展情况等;财政收支情况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情况。项目区涉及州城街道、彭集镇和接山镇的30个行政村,总户数9915户,总人口32231人,其中农业人口31303人,农业总产值4.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96万元,人均纯收入6162元。项目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5:4:1.项目区南依331省道,东靠105国道,区内有四纵四横八条主要

25、道路,交通、生产十分方便,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产品运输。项目区30个村都实现了村村通电,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保证率达到100%,所涉及的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电话,通讯十分方便。2.1.3水资源状况叙述项目区水资源状况。主要包括全县、项目区水土资源总量,水土资源可利用量,开发利用程度,重点对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从耕地面积、灌溉面积、水资源利用现状、可利用量等条件进行客观分析)。东平县境内水系比较发达。大清河、汇河、金线河、白吉河、代码河、跃进河等中小河流遍布全县,平均河网密度为0.264公里/平方公里。全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位于西部,国家级湿地公园稻屯洼位于全县中部。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

26、量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9亿立方米,除去重复计算0.5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为162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426立方米。全县主要客水资源是大清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0.6亿立方米,灌溉分配用水量为0.6亿立方米。充沛的水资源条件条件适宜粮食产业发展。项目区地处我县平原地带,大地貌属于华北平原,中地貌属于鲁西南平原。土壤为湿潮土,土地全部为可耕地,灌溉面积36000亩。水资源主要由地上水、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地上水除自然降水外,还有大清河、苇子河、汇河、东金线河渗漏补给,水源充沛。地下水主要是岩层孔隙水,主要靠降雨入渗补给。该项目区的水资源总

27、量:地表水量+地下水量+河湖侧向补给量-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的水资源量。项目区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5826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平均为5826万立方米。2.1.4自然灾害情况项目区内自然灾害常发类型,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项目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轻微的冻害、另外大风、冰雹虽然较少,但常常对局部农作物造成影响。同时还受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如1999年和2008年的玉米粗缩病发生比较严重,造成部分地块绝产。但项目区基本不受涝灾的威胁。2.1.5农业生产现状从项目区土地资源、灌溉情况、作物种植结构、水资源、劳动力、气候等方面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说明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现

28、有水利设施基本完善,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农田灌溉除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外,其余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现有机井301眼,单井涌水量平均为80-120 m3小时,轮灌周期8-12天。灌排沟渠基本状况良好,集雨排水沟177公里,田间排水以方田路沟和7条骨干排水沟为主,最终汇集到苇子河、汇河与东金线河。但多数机井年久失修,加之近年来持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功能发挥不好,井管、水泵、配电盘、机井房等需要维修。田间沟渠也需要疏通、开挖。项目区田间道路基本能够通行,现有生产路46.5公里,桥涵建筑物18座,但部分地块存在道路不平、标准偏低、竹节坝严重、排水不畅,林相不整、空白较大、桥涵缺乏等现象,满足不了粮食

29、高产稳产、作业方便的需要。项目区的粮食生产为全县的粮食中高产生产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制,复种指数197%。近三年项目区小麦平均单产450kg,总产1.62万吨。玉米单产535kg,总产1.92万吨。项目区农机服务体系运行较好,农机总动力1.61万kw,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动力0.45kw/亩,拖拉机204台,总功率1.2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7台,作业机具配套比1:1.4,机耕率100%。大型拖拉机深耕机具数量146部,深耕面积占机耕面积比率为20%,小麦全部实现了机播和机收。2.2田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全县和2011年度项目区,分别从工程现状

30、、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程质量、工程效益、工程投入等方面进行分析。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内有引水补源渠引汶灌渠穿过,项目区内全长7.8公里,可为项目区提供地下水补给及部分灌溉用水,目前工程老化严重,防渗渠有部分不能使用。2.田间工程现状现现有水利设施标准低,质量差,渠系不配套,部分桥涵已坍塌,排水沟淤积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丰产丰收没有保障,同时生产道路不配套,机耕机收率较低;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亚粘土,粘性大、易旱易涝,自然灾害频繁。田间林网稀少,老残树多,林相不整齐,树种杂乱,防护作用不强。 项目区内大部分成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机井出水量严重不足,部分面临报废,低压农电线

31、路老化、盗割严重,桥涵建筑物少,田间渠系工程配套率较低,田间道路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3.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种植结构多年以种植普通小麦、玉米、花生为主,良种普及率低,农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不强。3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建设的必要性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粮食生产优势我县自然条件优越,光、热、水资源丰富,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也比较高,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也比较强。全县已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推广网络,各村配备了科技村主任,培植了农业科技示范户。东平县多次承担了农业开发项目,具备实施粮食生产项目建设的丰富经验

32、。东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较强,拥有山东雪菱淀粉、瑞星淀粉、鑫香面粉等小麦、玉米加工企业25家,每年可加工转化小麦、玉米48万吨,全县所产的优质小麦、玉米可以实现就地转化增值。(二)粮食生产主要制约因素东平县地处黄淮流域,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气候适宜,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农业增产潜力较大。近年来,由于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投入水平下降,农田道路、桥涵、井渠、农电线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需要完善、配套和维护。特别是农民对地力养护重视不够,化肥的使用量过大,N、P、K及微量元素比例不协调,造成肥料资源浪费,

33、污染了环境,严重制约着粮食增产潜力的发挥。(三)粮食增产潜力分析1、生产潜力。我县现有耕地面积93.4万亩,其中高产田10万亩,中低产田30万亩,自2005年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2007-2008年实施2个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以来,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通过完善高产田生产设施和良种良法技术,每年可提高单产2%3%;通过对中低产田进行综合开发,使耕地灌排条件和土壤肥力普遍提高12个等级,每年可提高单产35%。2、科技潜力。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科技兴农的工作力度,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设施栽培、立体种植、配方施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共引进推广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良种30余个,年均供应各类良种700余万斤。成

34、功探索和推广了8种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推广保护地栽培30余万亩,配方施肥40余万亩,秸秆还田80万亩。先后承担实施部、省、市科技推广、科技开发、丰收计划项目41项,获得丰收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6项。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到90%以上,种子包衣、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秸秆还田、保护地栽培等节本增效技术普及应用率达到60%以上。2009年我县小麦最高亩产达到715.7公斤,玉米达到996.7公斤,而我县小麦平均亩产仅为445.3公斤,玉米仅为541公斤,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仍有很大潜力。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继续实施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做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我们的

35、粮食亩产还可进一步提高。通过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等技术,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立体农业和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复种指数10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县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9万亩。3.2建设的可行性从工作组织、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能力、管护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东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每年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的专项资金600多万元。特别是在近几年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优质专用玉米和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等项目中,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深入推进,扎实工作,确保了项目质量,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03亿元

36、,地方财政收入5.85亿元。全县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无论是地方财政、社会力量,还是农民自己,已具备一定的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经济实力。自90年代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加上近几年成功实施的标准粮田和土地整理与复垦建设项目,我县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进一步提高了设计和施工能力,同时在项目后期的运行管护上也探索出了一定的路子,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从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三个方面,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

37、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项目建设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4.1项目县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主要根据当地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成果,分析全县水资源总量、可供水量、需水量等相关数据,然后进行不同保证率(50、75)条件下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给出相应的结论。4.1.1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根据东平县水资源评价和东平县水资源利用规划,东平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53亿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03亿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06亿m,重复计算量0.56亿m;东平县当地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2.9亿m,其

38、中地表水可利用量0.94亿m,地下水可利用量1.96亿m,重复计算量0.3亿m,客水可利用量0.3亿m。东平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地域优势,境内的东平湖是山东第二大淡水湖,承接上游大汶河来水,又是黄河下游最大的蓄滞调节水库,多年平均入湖水量11.1亿m。黄河从县境西部穿过,流经戴庙、斑鸠店、银山、旧县四个乡镇。该县客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优化调度。根据东平县水资源评价和东平县水资源利用规划规划成果,东平县不同年份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见下表4-1。表4-1 全县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汇总表 单位:万m分区水平年来水保证率当地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地表水

39、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客水其他水资源可利用量全县多年平均203712060656403533793841957530403000028919平水年50%174171780650363018784291691647393000023606偏枯年75%103481577733502277555781498831733000020393枯水年90%53571110521311433127931054913013000015041注:1、枯水年来水保证率北方按90%,南方按95%计算。2、其他水资源可利用量主要包括雨水利用、海水淡化等。4.1.2现状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东平县现状年用水部门可分为括农业、工业、生

40、活,以及生态环境。现状年用水量根据现状水利工程设施的供水能力和工农业用水情况,全县现状年水资源可供水量合计为22945万m。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为5774万m,地下水可供水量为14740万m,其他水可供水量为2431万m。东平县现状年供水能力详见表4-2。4.1.3可供水量预测以2009年为现状基准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期间及完成后的2010、2015、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进行东平县可供水总量预测分析。为解决未来东平县水资源供水短缺的局面,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东平县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客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完善引汶、引湖、引黄工程体系,提高客水利用效率。根据东平县农田水利基本

41、建设规划,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加大投入建设,增加和强化水利工程设施的蓄供水能力。规划“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打农用机井4462眼,达到地下水可开采量极值。现有灌区全面进行节水技改,恢复引黄灌区、无盐灌区,并进行节水技改,新建引汶补源工程,提高地表水利用效率,客水引用量2015年达到4500万方,2020年达到5500万方。各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见表1-4。表4- 2 全县现状供水能力及可供水量预测表 单位:万m水平年现状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保证率50%75%90%50%75%90%50%75%90%全县地表水577484295578279310957725036301

42、424494264719地下水14740169161498896001691614988960016916149889600其它2431300030003000450045004500550055005500小计229452834523566153933237326738177303666029914198194.1.4水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1)各行业对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根据东平县现状年统计数据,按照相关用水定额,推求全县用水总量。全县现状年降水保证率为47%,为平水年。经计算,全县用水总量19756万m,其中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共2580万m,占总用水量的13%,工业用水2841万m,占

43、总用水量的14%,农业用水14335万m,占用水总量的73%。1)农业灌溉用水量计算根据前述资料知,东平县耕地面积90.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9万亩,其中渠灌区灌溉面积13.78万亩,井灌区灌溉面积45.22万亩,根据调查作物综合净灌溉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各种灌溉农田灌溉用水计算如下:渠灌区灌溉用水=灌溉面积净灌溉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13.78140/0.51=3783万m井灌区灌溉用水=灌溉面积净灌溉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45.22140/0.71=8917万m2)其他农业用水其他农业用水包括鱼塘补水等其他农业用水。根据调查资料,其他农业用水:1635万m。3)生活用水量城市生活用水=城

44、市人口日用水定额365=10.260.09365=303万m农村生活用水=农村人口日用水定额365=68.610.07365=1769万m牲畜饮水=大牲畜数量日用水定额365+小牲畜数量日用水定额365=37+350=387万m4)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量=规模以上工业用水+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其他工业用水量=2320+167+354=2841万m5)生态与环境用水:121万m。表4-3 东平县水资源利用现状表分区用水现状(万m)合计生活工业农业生态与环境灌溉其他全县1975624592841127001635121(2)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需水量包括农业需水量、工业需水量、城乡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

45、需水量,预测在现状的基础上,作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三个水平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水预测分析。200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54.28亿元(2005年可比价计算),非农业人口10.26万人,农业人口68.61万人。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统计指标,按照东平县各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增长率指标,推算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166亿元,非农业人口10.31万人,农业人口68.95万人,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63.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2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15.58万亩。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220亿元,非农业人口14.6万人,农业人口66.2万人,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76.9

4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49.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33万亩。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323亿元,非农业人口23.2万人,农业人口58.8万人,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83.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66.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49.9万亩。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统计指标,按照东平县各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增长率指标,推算2010年、2015年、2020年三个水平年指标,按照相关用水定额标准计算出2010年、2015年、2020年需水量。详见表4-4。表4-4 东平县各水平年用水需求预测表 单位:万m水平年用水类别全县小计2010年农业灌溉P=50%12904P=75%15304P=90%16505其他2060工业3068生活2446生态与环境5702015年农业灌溉P=50%13336P=75%16003P=90%17337其他2235工业4104生活2782生态与环境13242020年农业灌溉P=50%13094P=75%15712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