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84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7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俄贸易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第1章、绪论第2章、中俄贸易结构的相关理论基础2.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斯密从劳动产品财富论出发,以地域分工为基础,创立了绝对优势理论。在斯密看来,社会各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施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品种和产量,在通过市场相互交换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斯密主张每个国家都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这样对所有的国家都有利。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破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李嘉图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即使一国在各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而另一国在各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优

2、势,两国仍然可以生产和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的基础产品,进口比较劣势最大的产品,并从中得到收益。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论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任何国家只要按照比较优势生产、交换都能受益。但是,和绝对成本理论一样,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论中,劳动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唯一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了要素享赋论(H-O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不同。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同时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资本、土地也成为

3、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各国资源禀赋不同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和投入的相对价格构成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从逻辑上看,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下的,而该理论根据已经成立的假设条件和现实的情况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放弃有些假设条件就会从根本上动摇该理论的正确性。从方法论上看,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方法僵硬,看不到时间的因素,看不到动态的影子了,因此说它是建立在机械的方法论上的,只是考察了各国资源禀赋的现状,没有考虑到资源禀赋可能的变化,以及在该变化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更没有考虑各国政府在现有的资源禀赋状况下如何规划的问题。从指导实践的角度看,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不具备自动赶超的意义,每个国家

4、不仅要和过去进行纵向比较,更应该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比过去有了多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赶超,要看是否取得了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要看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是在缩小。我们知道,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 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几乎同时发表了关于规模经济、不完全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文,他们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果出发,比较合理的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在90年代进一步论证了在研发方面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对研发提供补贴的重要意义。瑞丁在90年代末用动态分析的方法,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对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5、。虽然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缺陷,比如以完全的专业化为基础,对产生动态利益的可能性和条件分析的不够全面,但是总的来说,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制定贸易发展战略还是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革命性的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波特认为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是潜在的比较优势,表现的是各国在资源禀赋上的有利地位;而竞争优势才是各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现实态势,它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共同结果。用于比较优势未必就有竞争优势,只有获得竞争优势才能最终实现国际分工利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2.2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由

6、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lieck 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该学说认为区际贸易和分工协作的首要条件是各项商品由于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能在某一地区比其他地区更经济地生产出来,根据这些商品所含生产要素程度种类不同,可把各类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等类别,不同区域间的贸易流向以要素禀赋的密度为中心,向稀缺要素地区倾斜,由此形成最佳的区域分工协作格局。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

7、的国家;反过来,其它国家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如图所示,EA、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AB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在封闭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进而导致相对供给的差异。两国相对供给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 图2-1表示在贸易前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态。AA代表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BB代表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各自对应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为和。两个国家都根据本国的社会需求偏好和生产成本,选择均衡点。在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A国的均衡点为,B国的均衡点为。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

8、相对价格差异由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决定。A国的国内X、Y产品价格比为(/),即图示中的相对价格曲线,B国的国内X、Y产品价格比为(/),即图示中的相对价格曲线。由图示可以看出的斜率小于的斜率,即A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小于B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因此,A国在X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图21图21 如图2-2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的均衡状况。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产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B国市场X产品的价格高于A国,A国将出口X产品

9、到B国。同样,B国也将出口Y产品到A国。即A国进口Y产品,B国进口X产品。A、B两国的自由贸易会使同一产品的相对价格区域一致,两国将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 图22图中两条价格线平行,表示两国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国际均衡价格比图2-2中的相对价格线陡峭,比相对价格平坦。在国际贸易中,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正好相反。此时,两国的均衡点由原来没有发生国际贸易时在图2-1中的、,转移到了图2-2中的、。和相比,X的产量增加,Y的产量减少,均衡点下移。同理,B国的均衡点上移到。贸易条件形成后,两国的消费组合、点,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为和,两国的福利提高。对于新的均衡点,

10、A国的出口量增加为,进口量为,B国的出口量为,进口量为。A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A、B两国在封闭的条件下,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相对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两国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开展贸易后,一个国家将出口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要素稀缺的产品。2.3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所谓区域经济合作是指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拟定共同的行动准则和协调一致的政策,甚至通过建立起各国

11、政府一定授权的公共机构,实行长期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经济乃至政治上的联盟。区域经济合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产物,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理论:2.3.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以区域差异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必要条件、以商品经济和区域利益要求为充分条件的劳动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表现。可见,劳动地域分工的推动力是社会生产力,其形成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经济和社会诸条件因素的地域差异,其主题内容是部门和空间结构以及作为联系纽带的交通运输网络,其表现形式是经济区域和经济区域系统。大规模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往往导致区域专门化的发展,造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空

12、间结构和经济特征,并由区域化逐步上升为国际化,进而扩展到全球范围,演化成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协作。也就是说,区域生产专门化与区域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存。只有分工而没有协作和联合,必然形成相互分割的“小而全”或“大而全”的状态,经济主体的优势就极易被自身的弱点所抵消。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分工与协作的依赖与并存能够对各种资源要素和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更合理的调度、组合和协调,从而能更充分的发挥区域内各种生产因素的独特作用,并产生一种超越于各单个区域的强大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2.3.2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理论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原理揭示了区域经济系统在运动中的经济联系和交换关系的变化规律

13、。其基本含义是:在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区域之间总要发生一定的经济交换,从而使不同区域产生趋于某种协同的经济运动。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rken)提出的著名的“协同学”原理认为,在一个大量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系统中,由于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和协作,能形成一定功能的组织结构,从而能达到新的有序状态。“协同学”原理揭示了这样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任何一种开放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总是以与外部环境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为条件的。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同外界环境的关系,也具有同样的规律。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总是要打破其自身的封闭和孤立状态,同区域外发生广泛的经济交换关系。生产力发展的优区位推移,

14、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将打破各种各样的地域界限、所有制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促进资源要素的地域流动,冲破“自给自足”的区域经济格局,扩大商品交换的规模,沟通广阔的市场,使区域之间在彼此的交往和联系中,建立起广泛的经济协作关系,并在协作过程中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3.3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即交易费用,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运用交易成本分析国家关系在我国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但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理论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理论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延伸,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寻求合作中最节约的交易成本,推动国家间的经济合

15、作。每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国家的经济人特性决定了国家间交易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世界被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国家,每一个国家拥有对资源的主权;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某一资源的稀缺程度也不一样。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国家间需要交易,即通过让渡一种资源的权力换取另一种资源的权力,如一些国家的免税引资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源交换。每一个国家都会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为了追求最大利益,政府需要决定和哪些国家进行交易,以什么条件进行交易,这种选择需要收集信息,进行调研,因此需要花费资源,这种花费就是一种交易成本。国家之间就相互交易的条件进行协调就是国家间的合作。2.4 贸易自

16、由化理论贸易自由化就是指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由此可见,关税同盟理论、对外投资理论成为了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核心内容。2.4.1 关税同盟理论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acob Viner)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一书,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在此之前,西方的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自由贸易和关税同盟应当受到提倡,其理论根据是:自由贸易能使全世界的经济福利得到净增加,实现稀缺资源的最有效率的配置,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取消了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限制。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就意味着世界福利的经增加。

17、但是,维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对以前的主张提出了挑战,他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指出:关税同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但通常又会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所以,关税同盟的建立并不一定意味着世界福利的净增加。维纳提出了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两个概念,以指代关税同盟所产生的两种效应。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后,由于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关税,在关税同盟成员国内,原来国内成本较高的产品,将被成本较低的其他成员国的产品所取代;也就是说,关税同盟内某一成员国的需求从本国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其他成员国,此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便会增

18、加,某些商品的供给来源从国内向关税同盟内其他成员国转移,引得贸易因而被“创造”出来。这是因为,从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产品取代了原来国内成本较高的产品,该国就可以把原来的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的资源转移去生产其它成本较低的产品,从而获得了利益的增加,改善了资源的配置,增加了世界的净福利。贸易转移,是指由于关税同盟成员国的商品受到了同盟统一对外的关税的保护,而关税同盟之外的国家生产的同一种商品,则受到了同盟统一对外关税的歧视。于是,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优先权使某些商品的需求从非成员国转向生产成本较高的成员国,某些商品的供给来源从非成员国向成员国转移,结果便产生了“贸易转移”。由于从原来的第三国进

19、口成本较低的产品改为从成员国进口成本较高的产品,因而造成了利益的损失,降低了资源的配置,减少了世界的净福利。由此维纳认为:关税同盟效应就是贸易创造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损失所得的实际利益。若本国有关商品的需求或供给弹性越大,或者本国与成员国的有关商品的成本差别越大,或者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有关商品的成本差别越小,那么,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反之,若本国有关商品的需求或供给弹性越小,或者本国与成员国的有关商品的成本差别越小,或者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有关商品的成本差别越大,那么,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越大。也就是说,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相比,贸易创造的收益大于贸易转移的损失,那就意味着用一定量的

20、资源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世界福利;反之,则减少世界福利。维纳的这一结论具有深刻的意义:在一个并非最优化的世界中,任何似乎趋向最优化形式的变化,并不一定就是最优;而以次优原则为依据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其结果也令人遗憾,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同时,后来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关税同盟还会给参与国带来许多重要的动态效应。1、成员国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关税同盟的同盟国之间贸易壁垒消除,各国生产者必须提高效率以应对同盟国之间的竞争,这一方面可能会刺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将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从总体上看,它将促使专业化分工向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拓展,使生产要素和资源更加优化

21、配置。2、由于市场的扩大而带来的规模经济。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进行转换,使成员国获取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事实上,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关税同盟的小国也能通过向世界其它国家出口商品而克服国内市场的狭小,以取得规模经济的产量,这不仅被国际经济理论所证明,而且也被亚洲四小龙、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经济实践所证实。3、能够刺激参与国使之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非成员国家为了获得关税消除的好处,突破同盟成员国的歧视性贸易壁垒,可能更多地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内建立生产设施,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4、同盟内部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可以使经济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一致

22、认为,关税同盟建立所产生的动态效益比静态效益大得多。关于关税同盟比较广泛承认的有这样一些观点: 关税同盟的经济区域越大,各成员国的数目越多,贸易创造的机会也就越大。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进行产品贸易比例越小,贸易创造的可能性越大;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进行产品贸易比例越大,形成从同盟成员国之外的世界市场向同盟内贸易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关税同盟成立前后的平均关税水平非常重要,如果关税同盟成立后的平均关税比成立前的低,则关税同盟更可能是以贸易创造为主。 关税同盟的成员国中经济竞争型的成员数目越多,贸易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 对于关税同盟成员间的一个特定的重叠生产范围,同盟成员在这个范

23、围中相同保护产品的单位 成本在同盟成立之前越大,同盟成立后,在这个范围的贸易创造就越可能多,并且这一重叠生产范围越大,就越可能是贸易创造,这是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间要实行自由贸易所决定的。第三章、中俄贸易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中苏是两个毗邻的大国,两国幅员广阔,资源丰富,进出口商品对路,双方市场容量都很大。而且中苏两国有着长达7000多公里的边境线,是友好的邻邦。两国的交通运输方便,使双方都能节约大量运输费用。因此,发展中苏两国贸易的潜力是很大的。从历史来看,中苏两国人民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及友好的经济交往,两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曾对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了极为有益的作用。回顾中苏贸易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

24、阶段:1、19501960年中苏贸易发展 我们知道,经济贸易的发展首先要受政治因素的制约,很难设想,在两国关系没有正常化的情况下,经济贸易会有大踏步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中苏贸易关系反映尤其明显。在19501960年这个时期被称为中苏建交的“兄弟”友谊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的第二天,即10月2日,苏联率先予以承认并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对于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两国关系发展十分迅速。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饱经战争创伤的中苏两国和人民,正处于消除战争和日、德法

25、西斯侵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特别是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国共两党之争,新中国刚刚开始着手建立国家的政权机构,恢复经济,一切都百废待兴。与此同时,两国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都面临着国际环境因“冷战”开始而日趋严峻、西方列强施加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的形势。面对这种严酷的内外局势,1949年12月16日,中苏两国首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友好关系全面启动,双方许诺相互支持,互利互助。此时,中国在建国初期经济处境十分困难,苏联“老大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中国援建工业和企业项目达156个,并派遣大批专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这对中国恢复和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建国后,中苏两国的贸

26、易走上了正轨的道路,我国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内成立了对外贸易司,统一领导全国对外贸易工作。建国初期,由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政策,中苏之间的贸易是当时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渠道,苏联是我国当时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政府每年与苏联政府正式签订交换货物和付款协定。在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领导下,我国相继成立了若干进出口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展贸易。1952年,我国对外贸易部正式成立后,中苏贸易逐年上升。1959年是中苏两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最高水平的一年,总额达到近20亿卢布。占我国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当时我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高潮,迫切需要从苏联进口成套设备

27、和工业产品。苏联当时提供的156个项目的工业设备,其中包括冶金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石油工业、煤炭工业、交通运输等大型企业设备等,为我国工业基础的奠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长春汽车厂、武汉钢铁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就是在苏联提供出口设备的条件下建成的,我国则以苏联人民所需要的轻纺工业产品、日用消费品、食品等出口到苏联,偿还进口设备的费用,这对满足苏联人民的生活需要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些商品从中国运到苏联远东地区比苏联从西部运到远东地区更方便,运物路线更短,由此还能节约大量的运输费用。这也为当时中苏两国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19611979年中苏贸易发展 这一时期是中苏关系恶化的对抗期。早在50年

28、代,中苏两国领导人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分歧逐步显露,随后,双方展开公开论战。直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前苏联领导人把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逐步扩展到两个国家的关系中。1960年7月,苏联政府决定从中国撤走全部专家,标志着中苏关系的全面恶化。在此后很长的时间里,中苏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两国边境甚至多次发生武装冲突。这期间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境大量增兵,对中国的北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两国除了勉强维持外交关系外,经贸合作大幅下降,科技、文化等交流基本冻结。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中苏关系严重恶化的时期内,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刻,两国仍默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没有任何

29、一方宣布废除该条约。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苏两国的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从60年代开始,由于苏方单方面撤走专家,单方面撕毁合同,使中苏贸易一度下降和中断。其中1969年是两国贸易额最低的一年,仅有2400万卢布,占当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不到1%。从70年代开始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两国贸易额尽管比最低年代有所回升,但始终在低水平幅度内(3亿4亿卢布)之间徘徊。3、19801990年中苏贸易发展 这个时期是中苏两国关系的复苏和发展期,也就是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时期。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改善,两国经济贸易也在不断发展。两国副总理的互访揭开了中苏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发展的新的一页。1984年12月中苏双方签订了

30、关于成立中苏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定。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中苏关系逐步开始解冻。1989年5月16日,戈尔巴乔作为苏共总书记访华,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与其在北京举行历史性会晤,从而结束了中苏长达20多年对立的历史,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邓小平在与戈尔巴乔会谈时,对中苏关系自建交后10年间的“蜜月期”及以后关系恶化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并就两国关系提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辟论断。两国领导人发表了中苏联合公报,郑重宣布:两国“将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普遍原则基础上发展相互关系”。这预示着中苏两国

31、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它既不同于50年代的同盟关系,也不同于60、70年代的对抗关系,而是要从此告别过去,进入创建两国睦邻友好合作的新时期。 双方领导人还就中苏间的一系列问题开诚布公地交换了意见,并且决定切实加以解决;放弃意识形态之争,尊重各自的选择;逐步解除两国边境军事压力,通过谈判解决领土纠纷;恢复文化交流,扩大经贸合作等。20世纪80年代是两国贸易重新恢复和上升时代,中苏贸易真正大幅度上升是从1983年开始的。1982年两国贸易总额为6.04亿瑞士法郎,1983年猛增到16.64亿瑞士法郎,与1982年相比,增长了1.75倍。1984年又上升到26.52亿瑞士法

32、郎,比上一年增长了60%,达到了36亿瑞士法郎(约合16亿美元)。1985年协议数46亿瑞士法郎,实际完成45亿瑞士法郎,比1984年增长了73%,占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1990年达到90亿瑞士法郎,比1985年又增长一倍。值得提出的是,80年代前半期中苏贸易取得了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在中苏关系仍没有恢复正常化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它是不同寻常的,也是来之不易的。与此同时,中苏两国又先后签署了好几个贸易经济协定,如1984年12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来我国访间期间,就进一步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进行了具体讨论,会谈进行得比较顺利,很快取得了成果,与我国政府签订了三个

33、协定,即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关于建立两国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定。它们反映了两国政府积极开展经贸关系的共同愿望。1985年又在莫斯科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19861990年交换货物协定和支付协定,即长期贸易协定。及关于在中国建设和改造工业项目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在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还包括有关苏联承担对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从苏联引进新的大型设备项目在内。这些协定的签署表明,中苏两国在经济贸易和科技领域合作有较大的发展,这些协定的签订进一步推动了中苏两国经济贸易继续发展。在这个阶段的两国贸易中,苏联在对中国出口中,主要商品是钢材、木材、有色金属、化肥、水泥、飞机、汽车和各

34、种机械产品等。机械设备比重约占36%,燃料冶金和原料约占35%,化工和化肥约占13%。中国向苏联出口的主要商品是食品和轻纺工业品,如猪肉、玉米、花生、大豆、棉花、茶叶、热水瓶等。食品及其原料占46%,30%为日用品,而这些产品在苏则最为畅销。苏联人民对中国的轻工业品、坊织品、绸缎、热水瓶等日用消费品等都是爱不释手。我们在莫斯科,经常见到住宅楼的窗台上,饰品般地摆放着中国的暖水瓶,虽然有的暖水瓶已比较陈旧,造型上也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但苏联人仍当作稀罕物品保留使用着。中国的运动球鞋也特别受苏联年青人的欢迎,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球鞋质量好,穿着舒适,弹跳力好。有一位苏联贸易工人员到中国逛百货店时

35、,一次就购买了十几双运动球鞋。间他为什么买这么多球鞋,他说:“托带的人太多了,如果能送朋友一双球鞋,比送其它礼物还更受欢迎。在苏联的商店里,只要有中国商品出售,立即会吸引大批顾客。人们称赞中国丝绸质地好,图案美丽,特别是妇女更作为最讲究的衣料购买。苏联人即使能买到一些中国食品罐头也是非常高兴的。苏联的中、老年人对五十年代习惯使用的中国商品记忆犹新,对中国商品有传统的兴趣和爱好,甚至连一盒万金油、一个手指钳也视为珍品。所以,发展中苏贸易对做好苏联人民的工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也是很有意义的。4、19911995年中俄贸易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并履行原苏联所承担的各项国际义

36、务,从而使中苏联间原有的经贸合作能够在新的基础上得以保留和发展。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签署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经贸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保护知识产权协定、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两国间经贸往来奠定了法律基础。为推动中俄双方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发展,两国成立了俄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1992年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苏联解体后,中俄政府间协定记帐贸易方式逐渐被两国企业界直接经贸联系所取代,由单一的记帐贸易扩展为现汇贸易、补偿贸易、对销贸易等,除商品贸易外经济合作项目、劳务承包、合资企业日益发展。多种形式的企业界直接贸易联系,扩大了双方接触面,拓宽了合作渠道

37、,促进了中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19911993年期间,俄罗斯从1992年开始实施对外贸易自由化,这使得中俄双边贸易发展较快。1992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后中俄两国的贸易进入了新的阶段,1991年两国的贸易总额为39亿美元,199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6.6亿美元的高峰。这一阶段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滑坡,国内商品十分匾乏,急需我国进口商品。我国对易货贸易也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两国政府为这一时期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俄罗斯急需日用品,而西方商品却被俄罗斯的低物价、低工资挡在门外,中国产品在俄供不应求。俄罗斯的大公司、大企业都同中国做生意

38、,信誉好,履约率高。同时,在这段期间内,中国大量劣质产品也涌入俄罗斯。1993年下半年1995年底,市场经济结构已经出现,竞争机制尚未发挥作用。1994年中俄双边的贸易额开始下降,1994年为50.8亿美元,比上年降幅达33.8%。主要原因是:1.19921993年,两国贸易大幅度上升,是一些偶然的、暂时的和特定的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并没有稳定的基础。1991年底苏联解体时,当时经济形势已十分严峻,1990年已出现了和平时期的第一次经济负增长,国民收入与GNP比上年分别下降4%和2%。苏联解体前夕,消费品的供应已处于全面短缺状态,据当时官方材料:在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有95%以上的商品供应

39、经常短缺,在211种基本消费品中有188种不能自由买卖,大多数大中城市实行了凭票供应商品的制度。1992年初俄实行的激进改革,又加深了经济危机,一次性大范围放开价格并没有起到缓解市场供应和稳定经济的作用。这时俄罗斯消费市场确实是一种空空如也、饥不择食状态。但其原材料产品,由于生产萎缩与经互会解散等原因,出现了相对过剩。而这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顺利,市场供应充足。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力开展对俄边境地方贸易,并在政策上给予一系列优惠等,利用俄经济、市场的困难与混乱,拓展了对俄贸易,有人称为乘“乱”而进,乘“需”而入。就在19921993年两年,使地方边境贸易急剧上升,由国家的补充地

40、位变为对俄贸易中的主力军。以黑龙江为例,1992年对俄贸易额为23.4亿瑞士法郎,比1991年增长了1.34倍,1993年又上升到30亿瑞士法郎,又比上年增加28%。2.中俄贸易条件的重大变化。到了1994年(严格地说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两国贸易条件与前两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1)随着中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压缩基础建设规模,实行紧缩政策,使得对从俄进口的生产资料需求大大减少,与此同时,俄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调,逐步接近国际市场价格。这样,使中方在与俄商品交换中因高额差价而获取高利润的可能性不再存在。(2)由于中国实行汇率、税制改革与配额许可证管理,这就抵消了边境地方贸易以前享受的特

41、殊优惠待遇。(3)西方国家逐步进入俄市场,竞争激烈。过去那种中国商品在消费品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不复存在。(4)19921993年在大力开拓俄市场时,由于政府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忽视商品质量,大量伪劣商品拥入俄罗斯市场,使中国商品信誉极度下降。同时,中国人的形象大大受损。这样,中国商品从原有的俄市场被排挤出去。这说明,在拓展俄罗斯市场的同时,潜伏了破坏的因素。所以,有人称19921993年中国对俄市场的开拓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开拓。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顺便指出,在此期间俄方也有一些低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双方的信誉大大受损,履约率大大下降。(5)受一些具体政策变化的影响,如1994年1月28日

42、中俄双方对外人员实行普通护照签证制度,给经贸合作带来一定困难3.1993年俄方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使中国出口商品盈利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与此同时,俄方大幅度降低出口关税,鼓励出口,所以使1995年中国对俄国的进口额有所回升。但由于贸易方式由易货贸易逐步向现汇贸易过渡,双方企业均缺乏资金,并且俄出口商品也逐渐失去其价格优势,所以这一时期的双边贸易始终未能超过1993年的水平。4.1992年末,西方国家通过出口信贷途径,迅速占领了俄罗斯消费市场大部分,俄罗斯与西方的联系日益密切。企业普遍实行私有化,商业银行、房地产公司、股份公司等市场要素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私人资本开始了自

43、己的原始积累时期,掠夺、欺诈、蒙骗、走私成为获取财富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的观念渗入人们头脑,实际地改变着人们行为规范。此时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远未发生作用,市场没有完全占满,与其说俄国是市场经济了,不如说是个大市场。在中俄易货贸易走向衰落,俄方接到我方货物后欠款不还普遍化,开展正规化的现汇贸易条件远未成熟,中国地方外贸公司普遍陷于困境,相当一部分撤出俄国市场但此时市场上,中低档日用消费品需求巨大,竞争不激烈,一些经营体制灵活的中国公司开始转换贸易形式,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不再发货给俄国公司而是发给自己,自己在俄注册公司,自己接货,自己销售,从事跨国直销,或跨国自销。这样,在易货贸易萎缩的同时,跨

44、国营销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至1995年跨国直销作为在俄的中国公司开展的贸易基本形式,达到它的鼎盛时期。在莫斯科从事跨国直销的中国公司最多,莫斯科是欧洲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集中了俄西部地区70%以上的中国商人,市内己形成了十余个最著名的中国商品批发中心和中国商场。独联体和多国商人都有到此进货,在远东地区,黑龙江在哈巴、滨海地区、阿穆尔州、比罗比詹建立了7个商场,销售额达15亿美元左右。天津“六必治”、上海“中华牙膏”厂、广州“宝洁”等二十多个中国厂家在七戈罗捷科夫中国商场上租了摊位,自己搞直销。俄中部地区如鄂木斯克、秋明、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下诺史戈罗德等地也有中国公司。5、19962000

45、年中俄贸易发展19961998年,由于如下原因的持续效应:西方国家通过出口信贷途径,迅速占领了俄罗斯消费市场大部分,企业普遍实行私有化,商业银行、房地产公司、股份公司等市场要素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私人资本开始了自己的原始积累时期,掠夺、欺诈、蒙骗、走私成为获取财富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的观念渗入人们头脑,实际地改变着人们行为规范,使得这一阶段双方贸易额依然下滑。1997年贸易额为61.2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10.5%,其中我出口20.3亿美元,增长20.3%,进口40.9亿美元,下降20.7%;1998年贸易额54.8亿美元,同比又下降10.5%,其中出口18.4亿美元,下降9.4%,进口36

46、.4亿美元,下降11%。但是这一时期的两国边境地方贸易发展较快,1998年边地贸易额比1997年增长20%以上,约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3。经过五年发展,俄市场经济基础已形成,70%以上企业已私有,俄出现了中产阶级。此时消费口市场己占满,跨国直销衰落,莫斯科市场摆满了卖不动的中国货。1996年前,发货单位中国营企业亏损严重,但私有企业亏损少。1996年以后50%以上私营企业也开始亏损。19961997年大批中国公司纷纷退出。1998年7月,俄罗斯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卢布贬值到原来1/3。经济危机后,由于价格因素大批西方商品的退出,为中国商品再度占领俄国市场创造了条件。经济危机后

47、,俄罗斯贫困阶层增大,许多中国商品质量并不次于欧洲产品,且价格低廉,这使得1999年两国贸易止跌回升。1999年2月24-27日,朱镕基总理访问了莫斯科,举行了中俄首脑第四次会晤,进一步推动两国在经贸等具体领域的合作。具体合作成果如下:(1)中俄双方决定在石油、天然气开采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为将来的合作开发做准备。在签订的文件中,对中俄意义最大的是对铺设从伊尔库茨克科维克金气田中国的输送天然气管道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总协定。它被看作是中俄关系的新水平和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新突破,俄石油天然气工业公司将参与实施科维克金气田计划,像它这样具有世界声望的公司参加此项目,将促进其他一些世界级大公司对这

48、个项目的兴趣。两国还打算建设输油管道,每年可向中国输送2500-3000吨石油。在中国兴建开采、运输、贮存、加工天然气的基础设施等项目。(2)从东西伯利亚向中国出口电能的框架性协定,这条输出电线每年要向中国输送180亿千瓦时的电能。(3)中方在莫斯科开办两家中国商品超级市场,改善中国商品在俄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北京天客隆访华团在莫斯科主要商业大街-新阿尔巴特街开办连锁超市。 (4)中方在莫斯科列宁大街的旅行者大厦开办中国商务中心,为中国贸易公司提供服务。(5)签署了四项地区间合作协定。合作对象:上海和阿穆尔州、辽宁省和巴什库尔、吉林省和滨海边疆区、新疆和阿尔泰边疆区。(6)五项企业合作文件:中国欧洲商业开发投资管理中心与俄玛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新阿尔巴特街房地产买卖合同; 中国欧洲商业开发投资管理中心与C&T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新村街4号房地产买卖合同; 广东TCL集团有限公司与俄莫斯科红宝石电视机厂关于彩电散件组装协议;广东TCL集团有限公司与俄量子电视机厂关于彩电散件组装协议; 江苏春兰集团与俄国有企业机械制造厂能源公司关于合作生产空调器的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0万台空调生产能力工厂,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美元。春兰空调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和尖端设备等作为投入,目的是使俄能源公司的空调组装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扩张,以利双方共同开发俄罗斯及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