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等化工系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总学时数:72学时讲授时数:72弛i实践(实2、技能、上机等)时数:O学时授课班级:主讲教师:使用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毕明树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款学章节或主题):结论,第一章基本概念授课学时4授课时间授课类型理论课收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内容纲要及时间分配:结论,2学时1-1热力系统,0.5学时:1-2热力状态,1学时;1-3热力过程.0.5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和农握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咒内容和研究方法1理解热能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特点2了解常用的热能动力转换装附的工作过程3深刻理斛热力系统、外界、热力平衡状态、准的态过程、可
2、逆过程、热力循环的概念4掌握温度、压力、比容的物理意义5掌握状态参数的特点重点与难点:1.取热力系统,对工质状态的描述2、状态与状态参数的关系,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可逆过程.愿考题、讨论题、作业等:思考鹿,附后.作业:1-2、17、1-5介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工程热力学学习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毕明树编化工热力学3,化学工业出版社,陈新志,蔡振云,胡史明编著.M化工热力学h化学工业出版社,班忠秀,顾飞燕,胡里明编著.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脸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5、讲稿内容附后。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
3、教学手段:指板书、具:4、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皴案应由导灯审核:绪论(2学时)一、基本知识1 .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在效、合理池利用热能的途径.也能一一机机能锅炉一一烟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近接利用)供热锅炉一一姻气一一水一一水蒸气一一汽轮机一一(间接利用)发电冰箱(耗能)制冷2 .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或图能源面性的主臬问题3 .秋危及其利用(1) .热能:能量的一种彩式(2) .来源:一次能双: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
4、等.(3) .利用舫式:近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捱加热物体。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J1.将热能转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然能动力科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 .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叶属性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能量属性:数量禺性、,质量属性(即做功能力)注担数量守街、质量不守街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6 .本课程的研究对*及主要内容研究时象: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利用与转换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1) .研究能量转换的客现规律,即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2) .研究工质的异本热力性质。(3) .研究各种热工谩备中的工作
5、过程。(4) .研究与热工设备工作过棍直接有关的一些化学和物理化学问逸。7.热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势点(1)宏观方法:睢现象、总姑规律.林绘典热力学。优点:前单、明确、可龛、块点:不能解决热现象的本质。(2)微观方法: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运动出发,统计的方法总结规律,称统计热力学。(t,:可解决热现象的本蜃。抉点:复杂,不兑现。主要特点:三多一广,内容多、极念多、公式多。联系工程实除面广.条理清是,推理严格。二、我国能源现状介皑通过对我国能源及其利用现状的介绍,增强学生对我国能源问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通过热能利用在登个能源利用中地位的阑述,使
6、学生认识斫完热能利用和学习工程热力学的重妥性,向学生渗透爱课程、爱专业教育三、练习与讨论讨论题:能源与环境、节能的重要性、建筑节能、神证思维学习方法:物理概念必然济史,记住一般公式,注意问避结果的应用。第1章基本概念(2学时)I.1热力系统一、热力系统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缴,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w三ar*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按系统与外界有无物质交换)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脑量。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枳
7、三、纳焦系统与孤立系统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一切热力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ffwa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组成的系统。简堆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枳变化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成的.非均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所组成的系统。单元系统:一种均匀的和化学成分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多元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系统。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痂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发
8、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更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注意:系统的选取方法仅影响解决问题的繁星程度,与研究问题的结果无关。思考题: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吗。反之怎样。孤立系统一定不是开口的吗.孤立系统是否一定绝热。1. 2工质的热力状态与状态弁数一、状态与状态弁数状态:热力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状态弁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状态的宏观物理出。如:温度(T)压力(P)、比容(,)或密度(0)、内能(“)、燧(力)、炳3、自由能5、自由能(.g)等.状态的数学特性:21. dxx2-xI表明:状态的路径积分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2. H)P=
9、Ii-H(,B)式中8当地大气压力PF-高手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H一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注意:只有绝对压力才能代表工质的状态参数3.比容:比容:单位历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V=m3kgm关系:0,=1式中:p-工质的密度kgm*,V-工质的比容m,kg例:表压力或其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其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解: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压力是绝对压力,测得的表压力或汽空度都是工质的绝对压力与大气用力的相对值,因此不能作为工质的压力:因为测得的是工痂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即使工质的压
10、力不变,当大气压力改变时也会引起压力表或其空表读数的变化,三、强度性叁效与广延性弁数强度性弁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班员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若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如温度、压力等。广延性弁数: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若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如系统的容积、内能、焰、熠等。1.3平衡状态、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热力过程)一、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充要
11、条件:热平衡(温度平衡)力平衡(压力平衡)化学势平衡(包括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注感::平衡必植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平衡与均匀也是不同的概念,均匀是相对于空间,平衡是相对于时间。平衡不一定均匀。状态公理:确定纯物质系统平衡状态的独立参数=n+1.式中n表示传递可逆功的形式,而加1表示能量传递中的热量传递.例如:对除热量传递外只有膨胀功(容枳功)传递的简中可压缩系统,n=1.,是确定系统平衡状态的独立参数为1十1=2所有状态参数都可表示为任意两个独立参数的函数。状态方程:反映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基本状态参数的制约关系。纯物切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状态方程:F(RV1T)=O1. 4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热力
12、过程:系统状态的连续变化称系统经历r一个热力过程.一、准睁过程:如果造成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该系统在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注意: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实际过程只能接近准净态过程。二、可逆过程: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如令过程逆行而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笑到初始状态,而不留卜任何痕迹,则此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1 .过程无势差(传热无温差,作功无力差)2 .过程无耗散效应。三、可逆过程的膨张功(容积功)系统容积发生变化而通过界面向外传递的机械功.2W=JPdVJ/kgI规定:系统对外做功为正,外界对系统作功为负。问题:比较不可逆
13、过程的膨胀功与可逆过程膨胀功四、可逆过程的热量:系统与外界之间依靠温差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2可逆过程传热量:4=jdqJ/kg1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1. 5格力循环:定义: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由回包到初态的过程.,一、正循环正循环中的热转换功的经济性指标用循环热效率:%=弛=5=式中S工质从热源吸热:染一工质向冷源放热:HW一循环所作的净功。二、逆循环以获取制冷量为目的。致冷系数:勺=2_=,2_Wh%一%式中:S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中一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岬一循环所作的净功。供羯系数:G=一WOtg式中g一重力加速度。系统总储存能:E=1./+E1.+Ef或
14、U+3nc+mgze=+c2+g2.3封闭系统财方程一、能量方程表达式UQ-W适用于mkg质量工质=q-wIkg质量工质注意:该方程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项、任何过程。由于反映的是热量、内能、膨胀功三者美系,因而该方程也适用于开口系统、任何工侦、任何过程.特别的:对可逆过程A=q-iWV1思考为什么二、.循环过程第定律表达式结论:第一类水动机不可能制造出来思考:为什么三、理想气体内能变化计算由的,=M,=CHr得:2血=GdT,zr=fcvdI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或:u=c,(T2-T1)用定值比热计算M=jcr(It=cvdt-JCVdt=C,n,?2-C,Jj1.q
15、uo用平均比热计算CV=f(7)的经验公式代入1.1.=1.c,d积分。I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内能:U=U1+U,+-+Uu=U1.=m1.u,-J-IJ-I2.4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由质量守恒原理:进入控制体的质量一离开控制体的明责=控制体中质量的增量能量守恒原理:进入控制体的能量一控制体输出的能量=控制体中储存能的增量设控制体在,时间内:进入控制体的能量=M+(九+-c;+gz)加1.熟开控制体的能量=叫+他加4控制体储存能的变化=(E+JE),v-Efv代入后得到:三*M为=Vv+(It2+:4+眄)5%-也+gc:+gz)&/+f/,.,注意:本方程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不稔定流动
16、的一切过程,也适用于闭口系统2.5稳态流动能量方程一.稳态稳流工况工质以恒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进出系统,系统内部及界面上各点工质的状态参数和宏观运动参数都保持定,不随时间变化,称稳态稳流工况。条件:1。符合连续性方程2.系统与外界传递能量,收入=支出,且不随时间变化Sq=d+-dc2+gd+v;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热力过程二.技术功在热力过程中可被直接利用来作功的能量,称为技术功。技术功=膨胀功+流动功吗=W+ptv1.-p2vi特别的:对可逆过程:思考;为什么,注意1技术功是过程*公式:(i1.1.=-v,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过程,忽略工痂动能和位能的变化,三、理想,体培的计算对于理想气
17、体t=u+r=(7)2dh=cdT,ft=fcft(I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Mcp(T2-Ti)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用平均比热计算把,=,(7)的经验公式代入=icH积分。I稔态稳流能量方程的应用1 .动力机:利用工质在机器中膨胀获得机械功的设备“w,=九一生2 .压气机:消耗轴功使气体压缩以升而其压力的设备一吗=2-h1.3 .热交换器2.6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过程的方向性一、磨擦过程功可以自发转为热,但热不能自发转为功二、传热过程热量只能自发从高温传向低温三、.自由膨胀过程绝热自由膨胀为无阻膨胀,但压缩过程却不能自发进
18、行四、混合过程两种气体混合为混合气体是常见的自发过程五、燃烧过程燃料燃烧变为逃烧产物(烟气等),只要达到燃烧条件即可自发进行结论:白然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效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颁克劳修斯说法: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开尔文说法:不可能制造只从一个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的循环发动机。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的一致性反证法:(了解)2.7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意义:解决J热变功最大限度的转换效率的问题一.卡诺循环:1、正循环组成:两个可逆定温过程、两个可逆绝热过程过程a-b:工质从热源(T1.)可逆定温吸热b-c:工质可逆绝热(定端)膨
19、胀c-d:工质向冷源(T2)可逆定温放热d-a:工质可逆绝热(定熔)压缩回复到初始状态。循环热效率:“也=恪/TI-T2所以:1.rI卡诺定理:K所有工作于同湿热源、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离.2.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均相等.5.4靖与情增原理一、焰的导出1865年克劳修斯依据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分析可逆循环,假设用许多定熔线分割该循环,并相应地配合上定温线,构成一系列微元卡诺循环.则有因为电卜务次6二、燧增原理:5i110意义,1 .可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2 .燃达最大时,系统处丁平衡态.3 .系统不可逆程度越大,熠增越大。4 .可作为热力学第
20、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5 .4靖产与作功能力损失一、建立焰方程一般形式为:(输入燧一输出瘠)+端产=系统端变或炳产=(输出炳一输入场)+系统燧变得到:S4,=S+5j,称A”为燧流,其符号视热流方向而定,系统吸热为正,系统放热为负,绝热为零)。称$,为烯产,其符号:不可逆过程为正,可逆过程为仇注意:端是系统的状态参数,因此系统精变仅取决于系统的初、终状态,与过程的性质及途径无关。然而热流与熄产均取决于过程的特性.开口系统烙方程:(.V1ZMn1-.2如)+密/+况=d$c二、作功能力损失作功能力损失:i1,=Tf1.Asx思考国1 .门窗紧闭的房间内有一台电冰箝正在运行,若敞开冰箱的大门就有一股凉
21、气扑面,落到凉爽。于是有人就想通过敞开冰箱大门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你认为这种想法可行吗?2 .既然敞开冰箱大门不能降汨,为什么在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安装空调器后却能使温度降低呢?3 .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有否可能?4 .对空气边压缩边进行冷却,如空气的放热量为IkJ,而空气的压缩功为6kJ,则此过程中空气的制度是升高,还是降低.5 .空气边吸热边膨胀,如吸热量Q=膨胀功,则空气的温度如何变化.6 .讨论下列问题:D气体吸热的过程是否一定是升温的过程.2)气体放热的过程是否一定是降温的过程.3)能否以气体温度的变化里来判断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7,试分析下列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22、按理想气体可逆过程考虑)1)压力递降的定温过程.2)容积递减的定压过程。3)压力和容枳均增大两倍的过程.第二定律得思考感1 .自发过程为不可逆过程,那么非自发过程即为可逆过程.此说法对吗?为什么?2 .自然界中一切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那么研究可逆过程又有什么意义呢?3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工质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因J竿0,故JdsT-v图,理解纯物质P-T图、pv图和T-S图中点.线、区的意义,掌握用T-S图和水蒸汽表确定纯物质热力学性质的方法.了解湿空气的概念,理解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含遑度和培,掌握湿空气的结-湿图的使用。置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掌娓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对比态定律及
23、压缩因子图、纯物质的热力学图表.难点I正确理解压缩因子和偏心因子的意义,掌握实际气体-v-T的计算以及压缩因子图和纯物质热力学图表的应用。愿才曷、讨论题、作业等:思考题.附后.作业:3-2、3-4、3-5割M科(含参考书、文献等):工程热力学学习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毕明树第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陈新忠,蔡振云,胡里明编著.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陈忠秀,顷E燕,胡军明编著.说明:1、授课类型:指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技能课,习题课等;2、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3、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苜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5
24、讲福内容附后。第三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性质本章重点,常福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对比态定律及压缩因子图.纯物质的热力学图表.魔点,正确理解压缩因子和偏心因子的意义,掌握实际气体P-V-T的计算以及压缩因子图和纯物质热力学图表的应用,第一节理IS,体及其状态方程第二节熟客、内能和结第三节理想气体内能、始和比热容一、比解的定义与单位定义: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IK(It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C=也dT单位:式中c一脑量比热,kJ/Kgk/一容枳比热,kJmikMC摩尔比热,kJKno1.k换算关系:c,=cp1.1.22.4注Ih比热不仅取决于气体的性后,还于气体的热力过程
25、及所处的状态有关二、定容比焦和定压比热定容比热:c,=%=-=rrdIaTJV表示: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容情况下升高或降低I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定压比热:“噂表示: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压情况下升高或降低I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梅耶公式:Cr-C1=RJ-C;=PRMc1.,-Mc1.=MR=Ri1.比热比:c,.c,rMe,V-IPA-I三、定值比熔、真实比热与平均比熬1 .定值比热:凡分子中原子数目相同因而其运动自由度也相同的气体,它们的摩尔比热值都相等,称为定值比热。2 .真实比热:相应于每一温度下的比热值称为气体的真实比热。常将比热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表示为温度的三次多项式MCP=a+aiT
26、a,T2+,T33 .平均比热,q*Irdr三MG(t-C1.)第四节理想,体的修第五节理想,体的混合物一、混合气体的分压力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道尔顿分压定律1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之和.即:P=P1.+P2+Py+P=P1.1.Jr.V混合气体的分容枳: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容枳。阿密荔特分容积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容积V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容积Vi之和.即:V=V1+V2+%+vu=v,Jr.P质量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垃的比值If1.1.gi=-m容枳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容枳与混
27、合气体总容枳的比值摩尔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摩尔数与混合气体总摩尔数的比值以上五节内容已在E物理化学?iS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了加深对实际气体热力学性质的理解,本部分简要更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内能、焰和统的特征及计算.思考题:1 .某内径为15.24Cm的金属球抽空后放后在一精密的天平上称武,当填充某种气体至7.6bar后又进行了称重,两次称重的重量差的2.25g,当时的室温为27C,忒确定这里何种理想气体。2 .通用气体常数和气体常数有何不同?3 .混合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各组成气体的温度是否相同,分压力是否相同。4.混合气体中某组成气体的千摩尔脑量小丁混合气体的P摩尔历量,
28、问该组成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成分是否定小于容积成分,为什么。第六节实际气体与理患气体的他离第七节对比方定律与普通化压缩因子第六节和第七节要求了解临界状态的特征,理解压缩因子和儡心因子的定义及物理意义,掌娓对比态定律及对比态双参数法和三参数法进行实际气体P-V-T的计算.I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离2临界状态的概念3对比态定律4普遍化东缩因子第八节实际气体的状击方程木节要求了解范隹华方理、SRK和PR方程,理解Viria1.方程、RK方程中系数和常数的意义,掌握Viria1.方程、R-K方程在实际气体p-v-T计算中的应用.IVirta1.方程2范选华方程3 R-K方程4 S-R-K和P-R方程
29、第九节纯物Je相交区的状态及“数坐标图本节要求了解纯物质的pT-v图,理解纯物质pT图、p-v图和T-S图中点、线、区的意义,掌握用T-S图和水然汽表确定纯物顺热力学性质的方法。IpTw三维坐标图5 p-T6 p图和图4湿蒸气状态参数的确定5液体和蒸气图表水的相交及相图自然界中聚集态:固相、液相和气相。下面以水为例:融解过程:在一定压力下,固态冰-液态水(融点湿度),汽化过程:水一汽(沸点温度)AB-j点与压力关系,为融解曲线。A点固、液、汽三态共存的状态,为三相态,三相点。例如:水Pa=61.1.2PaK=().0C升华过程:低于三相点,冰汽,反之为凝华。AD-升华曲线。AC和AD称为相平衡
30、曲线”在曲线上两相平衡共存,曲线划分成的-:区饱和状态:汽化和凝结的动态平衡状况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关系:,=/(凡)。水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一、工业上水蒸气的形成取定量0.01C的纯水,I.定压预热过程S)S2.饱和水定压汽化过程汽化潜热:Ikg饱和液体加热成同温度下的干饱和蒸汽所需热量。干度:湿蒸汽中含干蒸汽的质量占湿蒸汽的总质量的百分比X=干蒸汽质量/湿蒸汽总历址3.干饱和蒸汽定压过热过程过热度:温度超过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二、水蒸汽的hvT-S图水蒸汽定压形成特点:一点t临界点C两线,饱和液体线、饱和蒸汽线三区:未饱和液体区、湿饱和蒸汽区、过热蒸汽区五种状态:未饱和水状态、饱和水状态、湿
31、饱和蒸汽状态,干饱和蒸汽状态和过热蒸汽状态.水蒸,表和培一编(hr)图在工程计算中.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可根据水蒸气表和图查得。一、水蒸气参数的计算零点的规定1963年第六届国际水蒸气会议的决定,以水物质在三相平衡共存状态卜.的饱和水作为基准点.规定在三相态时饱和水的内能和燧为零。液体热的计算:未饱和水加热到饱和水,所加的热狂为液体热=C11(r,-0.01)=4.186f采用公式计算了解。二、水蒸汽表有三种:I、按温度樗列的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表2、按压力持列的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表3、按压力和温度排列的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附表1、附表2和附表3。三、水蒸气的焰瘠(hs)图水蒸气表的数据是不连续的,在求间隔中的状态参数时,需用内插法。根据水蒸气各参数间的关系及实验数据制成图线,称为水蒸气线图。水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基本热力过程:定容、定压、定温、绝热四种分析蒸汽热力过程的一般步骤为:1.用蒸汽图表由初态的两个已知参数求其它参数。2,根据题示的过程性质,如压力不变、容积不变、温度不变和绝热,加上另一个终态参数即可在图上确定进行的方向和终态,并读得终态参数。3.根据已求得的初、终态参数,应用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等基本方程计算过程量。一、定压过程q=h2-Zz1Hr=-Am二、定容过程W=pi1.v=O?=mm=Ii2-h1.-v(p2-P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