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246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 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总结了竹子主要害虫一字竹象甲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综合阐述了对一字竹象甲采取的综合防治技术及所产生的效果与经济效益。关键词 一字竹象甲;综合防治技术;效果和

2、效益;浙江龙泉中图分类号 S7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141-02龙泉市是浙江省主要毛竹产材市,位居全省第2位。全市现有竹林面积3.58万公顷,总立竹量6 805.5万株,平均立竹2 100株/hm2。由于受生态环境破坏及气候变暖的影响,自2001年开始,一字竹象甲上升为为害全市毛竹的主要害虫,2002年全市发生为害总面积达8 966.7hm2,创历史以来发生为害竹林面积的最高记录,使全市竹农经济收入和竹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市林业局自2001年以来,结合省林业厅下达的(二、三期)竹子主要害虫治理工程项目,选择了城区、八都、上垟、竹垟、兰巨、查

3、田、小梅、锦溪等8个毛竹重点产材乡镇(街道),重点对一字竹象甲为主的害虫进行综合技术防治,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1一字竹象甲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成虫体长1521mm。管状喙长58mm,雌虫细长光滑,雄虫粗短有突起。雌虫初羽化乳白或淡黄色,后赤褐色。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翅中各有2个黑斑。卵长卵圆形,长径3mm,白色。幼虫体长1823mm,黄色,头赤褐色,上颚黑色,体多皱折。蛹体长1622mm,淡黄色,尾部有突起2个。龙泉市小年竹林1年1代,大年分明的毛竹林2年1代,以成虫在地下815cm深的土室内越冬。4月底5月初成虫出土,白天活动,雌成虫以笋为补充营养。产卵时,雌虫在笋上头向下咬产卵穴,再调

4、转头产卵,1株笋最多被产卵80粒。卵35d孵化,初孵幼虫在产卵穴内取食,被害笋节停止生长。幼虫5龄,约20d老熟。老熟幼虫咬破笋箨落地入土,3d筑成土室,15d化蛹,蛹经15d,于6月底至7月底羽化越冬。雌成虫以笋为补充营养,将笋咬成很多小孔,造成竹材利用率降低;幼虫吃食笋肉,笋未成竹,已被风折。成竹竹材变形、变脆不能利用。2采取的主要综合防治技术2.1营林技术(1)深挖抚育。在秋冬季对竹林进行全面劈山深翻松土抚育。深翻松土20cm以上,将林地中树脑、竹蔸、老竹鞭挖除;保留价值高或具保持水土高的阔叶树。深挖抚育一方面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为竹鞭孕育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杀死地下越冬

5、一字竹象甲。(2)留笋养竹。大年清明至谷雨期间,留养健壮新竹90株/hm2以上,使竹林密度达到2 1002 400株/hm2。(3)合理采伐。在当年10月至翌年3月对毛竹林进行合理采伐,采伐掌握“留三砍四”原则,即保留3以内的毛竹,伐除4以上的毛竹;使竹林结构123=111,保留少量4竹以用于填补竹林中的林窗。(4)科学施肥。每年施氮、磷、钾混合肥,比例为532,每次施氮225300kg/hm2,磷120180kg/hm2,钾90120kg/hm2。施肥时间:春笋大年,施肥重点放在56月;春笋小年重点为45月发鞭肥和89月笋芽分化肥。施肥采用沟施法或蔸施法。20012007年,全市采取营林技术

6、措施面积累计达6.44万公顷(见表1)。2.2生物防治在一字竹象甲常发区施放白僵菌粉炮,粉炮用量60个/hm2。2.3化学防治当一字竹象甲开始为害时,在竹笋长到1.52.0m高度时,用40%氧化乐果或用50%乙酰甲胺磷乳油,加1倍水稀释,用注射器在离地面2030cm处注入笋内,每株用量2mL。2.4人工捕捉利用一字竹象甲行动迟缓、有假死性的特点,在发生程度中等以下的竹林动员竹农于成虫出土至产卵前,带上竹篓或塑料袋上山捕捉。2.5笋尖套袋根据一字竹象甲多在笋尖取食的习性,用做香菇用的旧塑料薄膜筒袋,在竹笋长到1.5m左右高度时,套在笋尖上,保护笋梢部位不被一字竹象甲为害。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效

7、果好。3防治取得的效果(1)8个竹子虫害治理乡镇毛竹林面积从2003年前的2.09万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2.92万公顷,增长率为39.7%;平均立竹量从2001年前1 170株/hm2,增加到2007年的21 00株/hm2,增长率为79.5%;平均胸径从2001年前的26.5cm,增加到2007年的30cm,增长率为12.5%。(2)经调查统计,20012007年,通过对以一字竹象甲为主害虫的综合技术防治,共为8个重点竹子害虫治理乡镇的竹农直接挽回经济损失净值达1.039 9亿元;竹农户的竹林平均经济产值从2001年前的6 888元/hm2,增加到2007年的9 750元/hm2,增长率

8、为41.6%;竹笋加工企业从2003年的70家增加到2007年的100家,增长率为42.9%;竹产业产值从2003年的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5亿元,增长率为37.5%。(3)生态效益明显。通过对一字竹象甲为主害虫的治理,使竹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大大改善了竹林的生态环境和林相,为龙泉市发展竹产业,实现以“以林富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4)通过对以一字竹象甲为主害虫的治理,使竹林受一字竹象甲发生为害的面积大大下降。据调查统计,20012003年,8个治理乡镇一字竹象甲年均为害面积为4 093.9 hm2,到20042007年,年均为害面积下降到2 3

9、10.2hm2,下降率达56.4%。(5)通过对8个毛竹重点产材乡镇以一字竹象甲为主害虫的综合技术防治,生态环境大大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少私营业主选择在竹林生态景观和环境优美,且有旅游业发展前景的地点开发了不少休闲山庄和农家乐,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到龙泉旅游观光,为龙泉市的旅游业发展作出了贡献。4总结(1)对毛竹主要害虫一字竹象甲发生为害时采用多种综合技术进行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都是十分明显的。(2)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今后更要注重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笋尖套袋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尽量做到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防治。(3)采用营林技术措施防治一字竹象甲所产生的效果效

10、益,在调查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5参考文献1 徐天森.林木病虫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

11、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12、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3、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