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里的生命意识.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39652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华活着里的生命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余华活着里的生命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余华活着里的生命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余华活着里的生命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余华活着里的生命意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 业 文秘教育 年 级 2011级 姓 名 金 旭 论文题目 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 指导教师 傅瑛、陈浩 职称 教授、助教 2015 年 5月 3日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论文题目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学生姓名金 旭专业文秘教育年级2011级本科班学号20110102001指导教师傅瑛、陈浩学 生 承 诺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1、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遵守学院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毕业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2、在毕业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研究数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了注释和说明。3、如有违规行为

2、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及相关的消极后果。学 生(签名):年 月 日指导教师承诺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认真的核查,该同学的毕业论文中未发现有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的现象,未发现篡改研究数据。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性别学 号专 业班 级金 旭男20110102001文秘教育2011级本科班题目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选题意义余华最开始是以先锋派作家出现在文坛的,活着是他转型后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大多阐释了生命中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和死亡,他把苦难倾囊而出灌溉在主人公身

3、上,从卑微的人类向大自然的挑衅中慢慢牵扯出一丝丝的温情,正是这种高昂的生命意识,才造就了作者一腔钟爱生命的热血。同时也启发我们,尽管命运注定是悲剧,然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穷尽现在,面对苦难选择承受,面对死亡、富贵也表现出平淡,这是一种对死亡的超越。关键是要活着,带着这种破裂去生活,只有这样人类的高贵才能在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地位。那么,对于这种“生命”的意识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书中的主旨并获得生命的启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主要内容:通过对活着整篇悲剧的演绎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世界,来进一步挖掘悲剧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的悲剧演绎来引导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

4、深化,也就是更深的体味真实人生的“活着”意识。思路:一、活着中的生命意识与精神世界。(1)“活着”的生命意识。 (2)活着的精神世界。 二、活着的人物性格分析。(1)关于家珍。 (2)关于有庆。 (3)关于凤霞。 (4)关于富贵。 三、活着中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活着”意义的升华。方法:归纳总结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举例分析法等。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室)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系别:中文系 专业:文秘教育 班级:2011级文秘本科班题 目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学 号20110102001姓名金 旭指导教师傅

5、瑛、陈浩职称教授、助教计划完成时间:2015年5月6日论文的进度计划:1、2015年3月7日前,与指导老师见面,开始收集资料,认真思考,进行选题。2、2015年3月12日前,与指导老师进行探讨,初审选题。3、2015年3月14日前,确定论文题目,写出开题报告。4、2015年3月15日至3月16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出论文提纲及参考书目。5、2015年3月17日至4月11日,完成论文初稿。6、2015年4月12日至4月27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对论文反复修改,完成二稿。7、2015年4月28日至5月6日,上交论文定稿。8、2015年5月7日至5月15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已经完成的内容:本人

6、在指导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已经确定论文题目为余华中的“生命”意识研究,并广泛搜集论文相关材料和研究资料,写出开题报告,目前论文主体部分已基本完成。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备注:目 录 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一活着中的生命意识与精神世界2(一)“活着”的生命意识2(二)活着的精神世界2二活着的人物分析3(一)关于家珍3(二)关于有庆4(三)关于凤霞4(四)关于富贵5三活着中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四“活着”意义的升华6参考文献7 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姓 名:金 旭 学号:20110102001系 别:中文系 专业:文秘教育指导教师:傅瑛、陈浩

7、职称:教授、助教摘 要:活着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面对死亡毫不退缩的勇气和坚韧。它用活着抵抗死亡,用人性的不屈抵抗命运的打压。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活着就是为了更强大的面对死亡。本文通过对活着整篇悲剧的演绎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世界,来进一步挖掘悲剧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的悲剧演绎来引导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深化,也就是更深的体味真实人生的“活着”意识。关键词:活着;死亡;坚强;信念Abstract:“To Live” shows the tenacious vitality in the face of death unflinching courage and t

8、enacity. It alive to resist death, personnel unyielding resistance suppression of fate. Tell us alive for what live to more robust in the face of death. Based on the “aliv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hole tragedy embodied consciousness of life and the spiritual world, to further tap the characte

9、r trait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tragedy, trag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erent personality traits to guid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fe and values deepening, that is, a deeper appreciate real life “alive” consciousness.Key Words:To Live; Death; Fortitude; Faith. 活着阐释了生命中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和死亡,它把苦难倾囊而

10、出灌溉在主人公身上,从卑微的人类向大自然的挑衅中慢慢牵扯出一丝丝的温情,正是这种高昂的生命意识,才造就了作者钟爱生命的一腔热血。同时也启发我们,尽管命运注定是悲剧,然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穷尽现在,面对苦难选择承受,面对死亡、富贵也表现出平淡,这是一种对死亡的超越。关键是要活着,带着这种破裂去生活,只有这样人类的高贵才能在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地位。那么,对于这种“生命”意识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书中的主旨并获得生命的启发具有重要意义。一、活着中的生命意识与精神世界(一)“活着”的生命意识余华在活着的封面写着这样的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活着韩文

11、版自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这句话更多方面诠释的是人存在于世的源本根据,而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为什么而活。从兄弟中个人命运与权利意识之间凸显人性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到许三观卖血记中以博大的温情描绘出磨难的人生和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余华的书一笔一触地在书写着黑暗势力下不屈不挠的反叛力量。而活着正是背负着这两部书中人性和命运双重压力从小说本身回归到现实的重要作品,它把生命的意识凸显的更加清晰明朗。“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8

12、页.伟大的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过,“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富贵就是这样一根勇于挑战命运,追求幸福的头发。他把命运的线拴在自己手上,线那头系着的是整个人生的凄苦和悲凉。他也许不知道,接下来上天会安排给他什么样的命运,但他内心的坚强和笃定的乐观让他看起来就像一位从未经历过风雨侵袭的壮士。富贵从一个好赌成性的纨绔子弟到不屈不挠与苦难抗争到底的坚强老人;从一开始的“孽子”把父亲活活气死到贤惠的妻子家珍离家出走;从阴差阳错被拉去做壮丁到亲眼目睹同生共死的兄弟倒在枪林弹雨中;从有庆献血而死到凤霞难产而死;从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死再到小外孙苦根吃黄豆被撑死。全书不到20万字

13、作者用冷峻的笔触轻描淡写地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死亡气息的画面,读来令人黯然涕下。生命,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弱小。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抵挡一切,却只能安慰自己的内心其实一切没那么糟。于是,很多年后的那个下午,富贵还可以牵着老牛,唱着歌谣,慢悠悠地耕着地。似乎从前的事就像一场噩梦,随着记忆的流逝,成为过往云烟。他让活着的人懂得,苦难,并不是厄运,而是拯救生命的灵魂。正是这股顽强的抗争之气,才成就了活着在文学史上“命运写照的里程碑”一说。(二)活着的精神世界有人说,余华是冷酷的,语言平实,内容曲折,看似平静的一汪清水也许在下一刻就会波涛汹涌。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秒将会有怎样突兀的悲剧发生。在活着中,没有更多

14、繁杂的语言描写生命的珍贵,离奇的死亡。作者平铺直叙的告诉我们,浸染了死亡色彩的命运像是被灌溉的幼苗,越是打压,它长得越是迅速,也越枝繁叶茂。活着还歌颂了这个世界,无论是庸俗还是高尚,它都是永恒存在的。它的使命是照顾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使之改变。柏拉图认为:“在可见的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永存不变的非物质的理念世界,只有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本来的世界。” 古希腊柏拉图.吴献书译.理想国.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4页.主人公富贵的改变,显而易见。当他还是一个少年时,他的世界是新奇的,到处充满了诱人的事物,他幼稚又可笑,认为金钱不花是会腐烂的,认为女人就是要骂的。他是地

15、主的儿子,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富二代。他从小养尊处优,生性霸道。他是少爷,是挥一挥手就有人力轿子的阔少爷。所以他骄奢跋扈,永远不服输。然而,越是站得高,越是摔得重。摔下来的时候,他才幡然领悟,原来自己拥有的只是“少爷”这个身份。他变了,坚强起来,学会了生存的道理,学会了疼惜家人,学会了宽恕他人。富贵的精神世界变得透彻了。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向上的主人公。也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带给我们的暖和热。“作品中具有了温暖与明亮的光线,生之坚韧与死之乐观,成为小说主人公生存的精神境界。” 齐红.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J.成都:当代文坛.1999年第1期,第17页.虽然命运一再紧逼,但有一种无法

16、逾越的精神力量,带着所有读者走向阳光。活着把苦难推向了极致,弥漫着沉重的悲剧色彩,富贵让灵魂升华到了一个宁静平和的境界,向我们展示了蓬勃生命力和坚持追求人生信念的伟大和崇高。所以这些就是生命的精神内涵。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灾难困苦面前人性的美好和坚韧的诠释更是在黑暗之中努力追寻生命信念的不朽之作。二、活着的人物分析除了活着连贯的语言结构这一优点之外,全书最大的精华当属对文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作为先锋派的作家余华,在前期的作品中把词藻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而相比那些,活着则是用人物来叙述。全书二十多个篇章,处处暗藏汹涌,详尽地描述了七个人的死亡过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每个人的

17、性格和心态。(一)关于家珍 本书描写的是解放初期到文革结束的那段“朱门酒肉臭”“贫民猪狗食”的历史生活。那时虽有解放妇女的倾向,但女人从封建社会沿留下来的“以夫为天”的性格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家珍就是这个时代中女性的典型代表。但她是美好的,她拥有着传统女性所共有的优点:善良,勤劳,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看似柔弱的肩膀竟然可以扛起一个风雨中将要没落的家。她是整个作品中美好人性的集中诠释。我们说,家珍是不幸的,因为她的青春葬送在一个玩世不恭,不懂得珍惜她的男人身上,她忍受着那个男人的拳打脚踢和恶语相向。她不想抱怨,也不敢抵抗。她一心一意只为这个家,想用她微薄的力量把它变得更加坚固更加牢靠。家珍极易满足

18、却又特别坚强。有些时候,她的坚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那些不被人察觉的美好。但是她卑微的愿望在面对富贵时已然没有了丝毫色彩。可另一方面,她又是幸福的,当她无法再承受一个女人不该承受的负担和劳苦时,当她背起包裹犹犹豫豫的走向父亲为她准备的娘家花轿时,当她经不起任何摧残和冷眼甚至对丈夫已经死心时,富贵却恍然大悟,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变得懂得珍惜所有上天赋予他的东西,变得坚强上进。这使家珍看到了希望,她以一个女子温润的心感化了富贵,拯救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在家珍的生命里,丈夫、儿女无疑是最重要的,她用最柔软的方式活着,用最慈爱的方式活着,而命运似乎并没有看到她的付出。让她的一生满满的都是心酸和眼泪。儿

19、子有庆死时,她强忍心痛,挤出的一句: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让多少读者暗自神伤。有时候,在生命面前无所谓幸运也无所谓不幸,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痛苦。因为幸运和不幸都是一种经历,幸福和痛苦都是一种存在,经历决定了存在,而存在决定了生命的价值。家珍明白,再痛,也不能倒下,撑着病体和富贵一起为幸福奋斗着。家珍的存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她们低下的家庭地位。也让更多读者看到了,她们的幸福,与命运无关,与坚强并肩。(二)关于有庆达尔文说: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美乔纳森霍华德.赵凌霞译.达尔文与进化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正是在这块看

20、似纯净的土地上,有庆这片未曾染色的叶子,在触不及防之际翩然落下。他的纯真、他的未经世事、他腼腆的笑和“光着脚丫子”奔跑着的灵魂、都彰显着一个光鲜且明亮的角色。而作者却让读者似乎找到了一抹新绿的时候,猝然的给了人们一记狠拳。他还是敌不住命运的残忍,在所有人悲痛欲绝的眼泪中,悄然离去。有庆是活着中最快乐的人物。富贵看到他不专心学习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了他一巴掌,他发誓,再也不和父亲说话。而当富贵牵着一只羊送给有庆,他却早已忘却不和父亲说话的事。孩子的世界永远这么单纯而美好,他不会计较怎样活着,不会埋怨穷困和病痛,他的要求很简单,一块糖,一只可以陪伴他玩耍的小羊羔,一句不经意的夸赞,他已经乐得其中。

21、当家里没了粮食,富贵牵着那只和有庆朝夕相处的羊准备去卖掉时,有庆哭着,只祈求父亲不要卖给宰羊的。他的善良,感染了所有的人。有庆不谙世事,却让他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遭受到最残酷的待遇。整部作品中,有庆的死是最牵动我们情绪的一个,也是最不可思议的一个。作者戏剧性的安排了一个间接导致有庆之死的人春生。更让读者在悲痛之余揪心万分。有庆带给我们太多的欢乐,也告诉了我们,活着就要知足常乐,就要单纯而美好。那些人们所谓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其实比起他们的坎坷,又能算什么呢?同时有庆的死,也给了我们更深一层的启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幸福,也许就在下一个瞬间成为曾经,而黑暗中似乎永远有一只魔爪,咆哮一般的伸向所

22、有苦难中的人们,把他们仅存的幸福和温暖,消耗殆尽。(三)关于凤霞人说,她是一株长在悬崖上的百合花,天然且不做作,坚强而美好。她爱这个家里的所有人,努力的想要带给他们困苦之中难得的快乐和温暖。书中并没有过多描写凤霞为何变哑,但正是这层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才带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何的黑暗,人民生活如何的生灵涂炭。对于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来说,“政府”是一个污秽的词语,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地主豪绅横行霸道。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富贵一家风雨飘摇的过了那么多年。凤霞因发高烧,没钱看病而变哑。在受了委屈之后,有苦难言。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而懂事又勤快的凤霞却知道

23、为母亲分担家务,照顾弟弟,更爱弟弟。每次有庆闯了祸,凤霞总是会为弟弟挡在前面。有庆的死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她脆弱的心灵坚强的承受了疼爱的弟弟离她而去。她是看着有庆长大的。单纯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刚刚还在自己面前活蹦乱跳的弟弟,转眼就天人永隔。凤霞善良孝顺。出嫁的时候,为了不让母亲难过,难得开朗的她,却强忍泪水。拼命地向母亲示意,她会过得很好。转身离开时,泪水悄然滑落。作者的冷漠和他书写的残忍都让我们恍惚中看到了太多不真实。以至于到最后我们以为这个苦命了好多年的小姑娘就要找到幸福的时候,突然间的死去,让那么多人无法释怀。我们心中不禁感叹,这么乖巧的女孩,为什么命运不能垂青于她?书中写“凤霞和有庆埋在了

24、一起,那时雪停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满地都是雪,在阳光下白晃晃的刺得眼睛疼,只有凤霞的坟上没有雪”。也许死亡是最公平的,它往往能间接性的帮我们做很多决定,然而大部分都是我们所不喜欢的。(四)关于富贵太多事总要等时光覆盖之后才能真正知晓一二,如同太多人总要等彻底分开后才能了解到其对你的重要和不可或缺。这样的知晓因迟到而让人泪流满面,可若从一开始我们便因知晓而珍惜,大概亲情就和其他的感情没什么两样了。富贵是重视亲情的。不然他不会因为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改变。“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余华的这句话正是对富贵这一主人公形象的最好诠释。而迫使富贵改变的原因除了不断地失去,还有时间。时间大概

25、是世界上最让人无奈的事物、时间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能量,时光慢慢消散、不慌不忙、无因无果、时间没有记忆、人们知道的那些短暂历史甚至是预测的史前历史或者是宇宙的历史又如何经的住考验。庄周梦蝶只为获得瞬间永恒,却也只能没入历史。死亡是人世间永恒不变的定律,富贵却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帮助自己成长为一个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人。那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姿态,我们看到的富贵,他并非完全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也曾因输完家产而害怕过,他也曾身临战场而畏缩过,他也曾因家人一个个离去而痛哭过,那是一种不曾被打倒的坚韧,帮助他顽强起来。“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

26、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余华.活着.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书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到那头和富贵相依为命的老牛。老牛的坚韧,和富贵的豁达,在经过世事变迁之后,相依相伴,让我们看到了一幅谐和美好的画面。三、活着中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活着展现的不仅仅是珍贵的精神家园,还有人生在世的各种苦难磨砺下的人生观。有时候,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如何对待现实生命本身,如何看待生命本身的价值。张晓风曾说:“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在

27、死亡面前我们殊途同归,但在福贵眼里,活着已是生活常态,是生命之谷传来喝彩般的回声。因此,人是坚强的,坚强到超越了自己的想象。有些人生来就名声显赫,但更多的人生来是默默无闻;有些人生来就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人,生来就充满了艰辛与坎坷。重要的不是出生怎么样,而是今后我们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在苦难中锻炼和忍受。人生漫长也短暂,也不要嫌过程太坎坷,因为只有历经磨难获得的胜利才更让人懂得珍惜!有时候,我们大多数可能都会不可避免的遭遇苦难,苦难也许是生命的本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苍凉”,人们需要怜悯与爱。也只有在苦难中,爱才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光辉。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寻是文

28、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我们在不断的创造自己。 法柏格森.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既然人是为生命本身而活,而不是为活着之外而活,那么积极的生存态度应该是“生命”的基本前提。生活像富贵,更像家珍。同样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理由活着,却始终逃不过命运的劫难。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做目的时,生命才有了价值。这就是坚强的本质和生命价值的表现。四、“活着”意义的升华余华的笔总像一把锋利的刀,刻画着福贵苍老的脸上一道又一道皱纹,深的那么苍凉,但到最后有了那头也叫福贵的牛,笔调竟然温暖了起来。生存和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命题,然而前者更加沉

29、重,没有什么比活着亲身经历人间种种悲欢离合更需要勇气,我们毕生的力量都在用于承受,还有什么苦难比眼见着一个又一个至亲的人离去更痛?没有必要再去拷问为什么而活,只要活着直到死,有些问题永远不需要有答案。活着,从放荡不羁到坚韧顽强,富贵经历了人生最美好的蜕变。其实,余华并不是残酷的。因为他给了富贵一个完整的人生,在这段人生中,他让富贵不断的失去,不断的淡然。他用锋利的思维刺伤无数邪恶人的心脏。他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活着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

30、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李昂.的经历论余华长篇小说.J.长春:作家杂志.2010年第24期,第13页.活着的高尚就是从人生看到希望,从生命看到价值。“活着所表达的也就是这种对世界的理解和超然,对苦难的忍耐,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一切无疑将对当今彷徨、焦虑、压抑的人们给予安抚,给予爱,给予关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回答了当今人们普遍的疑问,这一平凡的真理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芸芸众生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中前行。在这个人类生存的世界上自然生命蕴含着生命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一切都要从这里起步,作为主宰的人就应该具有顽强的生命精神,永不放弃,那么,他最终就将获得他所预期的活法

31、这个世界只属于擅于活着的人。” 秦玲玲.高昂的生命精神刍议.J.济南: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8期,第21页.像我前面所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人生在不断展望中越来越清晰,而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变得不同。所以,人是为了自己而活,为了活着而活,活着的生命意义及价值亦在于此。参考文献1 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2 古希腊柏拉图吴献书译.理想国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3 齐红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J.成都:当代文坛,1999,014 美 乔纳森霍华德. 赵凌霞译.达尔文与进化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 余华.活着M

32、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6 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7 法柏格森.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 李昂.活着的经历论余华长篇小说活着J.长春:作家,2010,24.9 秦玲玲.高昂的生命精神活着刍议J.济南: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08.10 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评语及成绩评审表姓 名性别专 业班 级金 旭男文秘教育2011级本科班论文题目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成绩: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名:成绩:答辩评审意见

33、答辩组长签名:答辩成绩:综合成绩(指导教师成绩30%+评阅教师成绩30%+答辩成绩40%):最终成绩(论文等级) 系(室)意见:年 月 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姓 名性别专 业班 级金 旭男文秘教育2011级本科班论文题目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所学专业职称一、请概括解释一下你论文中的“生命意识”?在文章中,一个个逝去的生命,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的弱小。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抵挡一切,却只能安慰自己的内心其实一切没那么糟。于是,很多年后的那个下午,富贵还可以牵着老牛,唱着歌谣,慢悠悠地耕着地。似乎从前的事就像一场噩梦,随着记忆的流逝,成为过往云烟。他让活着的

34、人懂得,苦难,并不是厄运,而是拯救生命的灵魂。正是这股顽强的抗争之气,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勇敢的去活着,这就是文章所体现的生命意识。二、你在论文中分析到作品中的各个人物形象,请说明你认为刻画地最好的一个?文章对各个人物的刻画可谓各具特色,有详有略。每个人物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定位和其所应该具有的作用。所以说不能说我最喜欢哪一个,我只能谈谈使我感触最深的一个,那就是富贵。一个人经历了沧桑世事,自己最亲的人一个个活生生地里自己而去,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苦楚。但作者刻画的富贵,重点并不是在于对他饱受痛苦的描写,而是对他经受亲人离别之后所表现的的超然态度的描绘,富贵最后还可以牵着牛、唱着歌,我认为这就是全篇为我们所展现的精华所在,告诉了我们活着的真正意义。三、请说明你文中“活着”的意义是怎样升华的?我认为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的高尚就是从人生看到希望,从生命看到价值。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人生在不断展望中越来越清晰,而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变得不同。所以,人是为了自己而活,为了活着而活,活着的生命意义及价值亦在于此。答辩主持人答辩时间 年 月 日答辩记录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研究

宁ICP备18001539号-1